⑴ 狐狸是什麼樣子
狐狸身體纖瘦,毛長且厚。體長加尾長2到3英尺(60到90厘米)。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頭部和身體的一半或2/3,尖嘴。大多種狐狸耳朵大、直立、呈三角形。不同種類的狐狸顏色不同,即使同類的狐狸顏色也有區別。包括紅色、黃色、淺棕或深棕色,各種程度的灰色、白色或黑色。
種類繁多,分北極狐、赤狐、銀黑狐、沙狐等。性格機敏膽小,常在古代神話中以"狐狸精"出現,雖在遠古也曾作為圖騰,但從不出現於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與狡詐鬼祟相關聯。
狐狸的生長習性
1、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於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
2、在狐狸被引進澳大利亞用於控制兔子數量之前,澳大利亞沒有狐狸。
3、狐狸的體溫在38.8~39.6 ℃ ,呼吸頻率為每分鍾21~30次。
4、赤狐是狐屬動物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
⑵ 狐狸的各個種類簡介和圖片。 如極地雪狐、非洲沙狐等!
1.北極狐:
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別厚。
(2)小動物狐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耳廓狐是最小的狐屬動物,一對大耳朵可能是最易辨識的特徵。耳廓狐的大耳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逐步形成,通過耳朵散熱,以適應沙漠乾燥酷熱的氣候,同時又能對周圍的微小聲音迅速作出反應。
藏狐分布於高原地帶。喜獨居。通常在旱獺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鳥類和水果為食。晝行性,獨居,但也可見繁殖對於幼崽在一起的家庭群。藏狐主要早晨和傍晚活動,但也見在全天的其他時間活動。
⑶ 狐狸怎麼畫 簡單漂亮
找一個狐狸圖片,照著畫。
屬於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准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
⑷ 狐狸是長什麼樣呢
狐狸是長它們的毛發通常為紅色,也就是最常見的顏色,不過不是大紅色,而是紅棕色。因為它們習慣生活在雪地里,所以它們的毛發是很厚的,,並且身體細長,尾巴又粗又長,眼睛是"柳葉眼",嘴巴較長,擁有三角形且直立的耳朵。
性格特徵:雖然我們在真實生活中可能會很少看見它們,但是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上看見過吧,它們也通過各種節目給我們留下了"狡猾"的形象,通過它們的狡猾,我們也可以換角度思考一下,其實它們是一種"聰明伶俐"的小動物,性格也是十分機敏,反應速度也是極快的,不過它們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們的膽子是很小的,可能因為在電視中的形象並不好,所以會有些怕人吧!不過選擇它們當寵物也是可以的。
分部地區
它們主要分布在美洲的北美地區,亞歐地區以及極地地區,而且非洲也有少量分布,它們主要生活在氣候較冷的地區,它們厚厚的毛可以適應。
"狐狸"的種類也是有很多種的,比如沙狐,銀黑狐等等,我最喜歡的還得屬顏色雪白的"北極銀狐",別提有多漂亮了。
⑸ 要圖,,求一張黑夜裡 狐狸的圖片。最好是眼睛發光的那種。實在沒有別的小動物也行,但是
找了好多張好像只能發一張,個人偏愛貓咪希望你能喜歡
⑹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如下圖所示↓以及下面簡介)
藏狐(學名:Vulpes ferrilata)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長不及後足長之半,耳背之毛色與頭部及體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長度不及體長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捲曲。背中央毛色棕黃,體側毛色銀灰。尾末端近乎白色。頭骨之吻部十分狹長,吻部中央部位之側緣稍向內凹入,第二前臼齒處之吻寬約為齶長之1/4。犬齒甚長,上犬齒之高約等於第四前臼齒加第一臼齒長度之總和。
分布於高原地帶。喜獨居。通常在旱獺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鳥類和水果為食。
⑺ 想要一隻紫色小狐狸圖片 簡單一點的
這種的行呀
⑻ 狐狸是什麼樣子的
狐狸的身型纖瘦,毛長且具有一定的厚度。狐狸體長加尾長約0.6~0.9米,毛茸茸的尾巴接近身體總長的一半,長尾巴能幫助它們保持平衡,尾尖有白毛,可以迷惑、擾亂敵人的視線。狐狸有修長的雙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
大多種狐狸的耳朵大、直立、呈三角,形,聽力十分敏銳,能對聲音進行准確定位。除此之外,狐狸的視覺、聽覺也十分靈敏。眼睛瞳孔橢圓,發亮,能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清東西。大部分狐狸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
狐狸的毛發顏色因不同的品種而不同,即使是同一品種的狐狸,毛色也有所差異,常見的一般有紅色、黃色、淺棕、深棕色,以及各種程度的灰色、白色或黑色。
(8)小動物狐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不同的狐狸,形態特徵有所區別,常見的種類有:
1、藍狐
北極狐屬,別名白狐。主要分布於北冰洋沿岸各國,藍狐吻部短,四肢短小,體圓而粗,被毛豐厚,耳寬而圓。藍狐體長60-70厘米。尾長25-30厘米,有兩種基本毛色,一種冬季呈白色,其他季節毛色加深;另一種常呈淺藍色,但毛色變異較大,從淺藍至深褐。
2、銀黑狐
銀黑狐全身被毛基本為黑色,有銀色毛均勻的分布全身,臀部銀色重,往前頸部、頭部逐漸變淡,黑色逐漸加重。針毛分為三個色段,基部為黑色,毛尖也為黑色,中間一段為白色;絨毛為灰褐色。
銀黑狐的吻部、雙耳的背面,腹部和四肢毛色均為黑色。銀黑狐在嘴角、眼睛周圍有銀色毛,臉上有一圈銀色毛構成銀環。
尾部絨毛也是灰褐色,針毛同背部一樣,尾尖是純白色。銀黑狐腿高,腰細,尾巴粗而長,吻尖而長,幼狐眼睛凹陷,成狐時兩眼大而亮,兩耳直立精神。一般公狐體重為5.8~7.8kg,體長66~75cm;母狐體重5.2~7.2kg,體長62~70cm。
3、赤狐
又稱紅狐、草狐,在我國分布很廣,有4個亞種,東北和內蒙古的赤皮狐就屬於赤狐。赤狐的外貌特徵為上下頜細長、吻尖,耳直立,體修長,尾較長,毛長、絨厚,色澤光潤,針毛齊全,毛皮品質優良。
背部毛色可呈火紅、棕紅、灰紅色,四肢及耳背呈黑褐色,腹部呈黃白色,尾尖為白色,仔狐呈淺灰褐色。
4、彩狐
在狐的養殖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毛色突變個體出現。人們把赤狐、北極狐的毛色變種狐,以及由銀狐、赤狐與毛色變種狐交配而產生的新的彩色變種狐,統稱為彩狐。狐屬的彩狐,除了具有各自的變種毛色特徵之外,體型和外貌與赤狐、銀黑狐非常相似。
5、北極狐
體型比銀黑狐略小一些,軀體較胖,腿較短,嘴短粗,耳較小且寬而圓。被毛豐厚,絨毛稠密。足掌有密毛,可適應寒冷的氣候。野生北極狐的毛色從深藍到純白,多種多樣。北極狐的藍色型是藍狐,體色整年都是藍色的。
比較常見的藍色型是深灰且略呈褐色的阿拉斯加藍狐和顏色略淺的極地北極狐。現今養殖的藍狐部分源自這兩種藍狐。冬季呈白色的北極狐夏季呈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