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畫團扇畫
把扇子打開就可以畫了
② 怎樣製做團扇
准備好如下工具:老竹條、電鑽筆、直尺、美工刀、剪刀、高密紗、1mm粗鐵絲、穿線器、細縫紉針、水溶筆、砂紙、剪刀鉗、冰絲流蘇線、魚線。
③ 小學美術團扇說課稿
團扇
一、說教材團扇
本課團扇以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精華的團扇為學習內容,進行欣賞、評述、設計等活動。 團扇
教材團扇主圖是清朝畫家任熊的傳世傑作《瑤宮秋扇圖》,是對團扇扇文化書畫藝術的印證。此圖工筆寫一仕女手執鸚鵡紈扇(即團扇),姿容秀麗,衣紋線條剛勁、飄灑,時出方折之筆,筆致細膩,設色濃麗,有更多的世俗趣味。團扇人物描寫著重刻畫動態,造型略帶誇張。圖中的紈扇扇面描繪了一景——樹梢上,鳥兒鳴,扇中的詩情畫意猶如一股清泉流入觀者的心田。 團扇
教材團扇呈現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鳥等為題材的團扇欣賞。 《雜技戲孩圖》中雜技藝人正施展絕技,口中唱詞,手中擊節敲鼓,兩個小兒不覺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態刻畫得真實自然,表現出畫家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游刃有餘的藝術表現力。作者是南宋畫家蘇漢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人。 《楊柳乳雀圖》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詳。南宋的馬遠(1140一1225),錢塘(今杭州)人。他畫山水,水墨蒼勁,風格獨特。他的《柳岸遠山圖》頗具代表性。《書畫團扇》一面畫山水一面寫行書,書畫俱精。作者王同愈(1856—1941),晚清民國年間著名學者、藏書家、書畫家、文博鑒賞家。現代國畫大師潘天壽的作品《有所思圖》,蘭花的形精簡而意遠,圖中大面積的留白,更好地襯託了畫面的主題,使得構圖清新而獨特。他的另一作品《墨石水仙》,畫面中水仙用筆利落秀逸,葉片穿插,參差有致,色調淡雅、清秀,而石的墨韻濃、重、焦、淡,互相滲疊,更襯托出水仙素潔、優雅的風姿。
教材安排的小訓練,強調畫扇面時一定要考慮扇形,教材通過呈現兩把物象相同,大小、布局安排不一的團扇,提出問題:哪個扇面更美?為什麼?讓學生通過對比欣賞了解到根據扇形合理安排畫面,能使之更美。
二、說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古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欣賞團扇的扇面畫,提高審美能力。
◆製作團扇,運用所學裝飾扇面。
◆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
三、說教學思路
欣賞團扇,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扇文化,領略扇面畫的藝術魅力,從作品形式美的角度進行簡單的評價。設計並剪出團扇的形狀,結合適合紋樣圖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並運用繪畫、剪貼等方法進行裝飾。
教學可採用以下程序:吟詩賞畫——說扇知扇——賞扇評扇——剪扇畫扇——評價延伸。
教學一開始,課件播放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同時可以參照教材的前導語配上解說詞,營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圍中進入教學活動。說扇知扇環節可以讓學生分組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團扇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說說對團扇的認識,同時教師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師生共同學習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接下來進入對教材中團扇作品的欣賞,可以先由教師提出賞析要點,如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然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組,每組重點討論一件作品,最後師生一起交流評析結果。賞扇評扇環節應注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剪扇畫扇環節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裝飾扇面的方法則描繪、剪貼均可。作品完成後,布置一個展示台,可以提示學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紋紙折成一個支架,把團扇作品擺放在支架前進行展示,採取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學延伸可讓學生在課內欣賞部分摺扇及其扇面畫,課後鼓勵學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嘗試做一把團扇。
四、說教學選擇
1.有計算機房的學校,利用網路資源,可以安排2課時的學習活動。第一課時:賞扇。第二課時:做扇。
2.在扇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杭州、蘇州等地,可以利用地方資源,結合校本課程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扇業公司。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做扇的材料:(1)皮紋紙、卡紙等。(2)廢舊毛筆桿、鐵絲、較薄的白布等。(3)扇面為空白的成扇(個別藝術商店有售,不過價格比較貴)。
五、說教學建議
1.吟詩賞畫環節,教師所用的課件質量要高,畫面、音效應考究,讓精選的畫面配上高雅、輕快的古典音樂和清脆的童聲,創設出優美的情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
2.教師應了解一些扇的故事、傳說、軼聞趣事,如《蘇東坡畫扇結案》、《玉孩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等,把它們穿插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案]
課目
第 6 課團扇 年級 5 年級下冊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設置情境,感受中華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 .教師演示課件。。
2 .學生欣賞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及相關介紹。
3 .教師板書課題。
多媒體:古詩、古畫欣賞。
板書。
討論交流,了解團扇的製作
工藝及特點
1 .提出活動要求:分組交流團扇的資料,並思考團扇的特點是什麼。
2 .學生分組交流學習,教師參與。
3 .繼續演示課件,介紹團扇的製作工藝特點。
多媒體: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討論分析,感受扇面畫的形式美感
1 .繼續演示課件,提出活動要求:
(1) 分組,每組重點討論教材中的一件團扇作品。
(2) 從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方面展開討論分析,根據不同的扇面畫可以有所側重。
2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
3 .每組選派代表上台評述。
4 .教師鼓勵學生,並與學生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活動要求。
教材。
製作團扇,根
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
1 .指導學生剪出團扇的形狀。
2 .觀察教材小訓練中的兩個扇面,說說哪個扇面更美 ? 為什麼 ?
3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前者更美,因為蝴蝶圖案的大小、布局更適合於扇面的形狀。
4 .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安排畫面。
教材。
背景音樂。
教學評價與延伸
1 .展示作品,自由欣賞,自由交流。
2 .自評、互評。
3 .多媒體欣賞摺扇的扇面畫。
多媒體:齊白石扇面畫欣賞。
④ 如何在團扇上畫工筆畫
1、工筆畫的開頭用鉛筆輕輕地在空白團扇上起稿。形態要舒展自然,切記不要弄臟畫面。
(4)團扇扇面畫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畫法,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工筆畫要求「有巧密而精細者」(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水墨、淺絳、青綠、金碧、界畫等藝術形式均可表現工筆畫。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⑤ 最簡單的團扇怎麼畫
摘要 手工繪畫團扇(中國風)步驟:
⑥ 這是扇子畫
對,這是扇面畫,中國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紈扇)和折疊式的叫摺扇。
⑦ 扇子扇面怎麼作畫
扇子扇面怎麼作畫:
1、打開,鋪平了畫,用什麼筆最順手就用那個畫。
2、古代是先畫完後做扇面的工藝順序不同,不過這個要做的有個型就要花點心思了。先畫幾個草稿,然後一揮而就。
3、直接在空白成扇上直接作畫的,一般是用國畫的形式,就按國畫的技法和工具畫就是了。
⑧ 怎樣畫簡單扇面
1、要注意樹的相互掩映, 以及高低,穿插的變化. 用線需松靈,.轉折.錯頓.節奏. 注意線的長短.轉折.錯頓.節奏.
2、注意點葉.夾葉之間的虛實陰陽變化. 用筆松靈隨意, 不需太清晰. 太清晰了,就會有刻板的感覺.
3、隨樹形畫出近處山坡, 正樹多生平坦之地. 歪樹,倒掛之樹多生坡地及崖邊. 隨樹造山和隨山造樹, 需合物理. 畫理也是由此而來.
4、用筆需松靈. 松靈就不會板結. 山體結構要有變化, 即<芥子園畫傳>所述: 大間小,小間大之法.
5、憑臆想, 隨意勾出遠山, 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也要注意山體結構的大小疏密關系,
6、再邊皴邊擦畫山體. 注意輕重,疏密的對比關系. 皴擦時, 一定要順山體之勢皴擦. 然後用淡墨渲染.畫好橋和高士及遠去的小船.
7、用淡墨繼續渲染, 樹葉要點染. 注意:不要平塗, 要見筆, 平塗易顯板滯. 用赭石染山頭, 樹干,樹葉等,要染的統一而有變化, 最忌東一塊西一塊.用潑墨法畫遠山.
8、繼續用調制後的花青.赭黃染山體, 樹葉,不用純色,純色不見豐富, 注意不要平塗, 要有深淺變化.
9、用重墨作苔打點, 表現小植被. 注意疏密,濃淡,干濕的變化.再畫上水草,題款、蓋章,這幅畫就算完成了。
⑨ 有哪些好看的簡筆畫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