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對稱圖形的剪紙方法
將紙對折一次,或者兩次(上下左右都對稱)。
拓展資料:
1.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它能給人以視覺上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多用於節日和喜慶的日子以烘托氛圍更加熱烈。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表達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該藝術分為剪紙和刻紙,後者是利用小刀將圖案在紙上刻出。
2.分類
(1)地區:南京剪紙、揚州剪紙、安塞剪紙、隴東剪紙、浮山剪紙、河北蔚縣剪紙。
(2)紋樣: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等,世界珍奇、現代器物。
(3)寓意:納吉、祝福、怯邪、除惡、勸勉、警戒、趣味。
(4)用途:裝飾、俗信、稿模、設計
(5)紙的種類及製作方法:單色剪紙-折剪類、迭剪類
復色剪紙-襯色類、套色類、拼色類、染色類、填色類、磁性剪紙
㈡ 剪紙的小技巧
剪紙的技巧:
一、折疊
將紙折疊後產生重復的圖案,是剪紙技法中最基本的一種,也是單色剪紙採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它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取決於折疊的次數和角度。運用此工藝剪制花卉時,可將紙折疊兩次或三次後始剪,所得的花紋為四面或六面均齊的形狀。若剪制動物或人物,折疊一次剪後的形狀為左右對稱。
折疊剪紙由於是對稱性強的紋樣,所以所得的圖形更具韻律感。此技法多用於剪制喜字花和頂棚花等。
二、陰、陽刻
陰刻剪紙的基本效果是通過單獨或混合使用陰陽線得到的。
陰刻也稱鐫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結構的輪廓線,在大的塊面中表現線條的方法,這種效果厚重、結實、分量感很強,有一種強烈的黑白對比感,被剪刻去的空白組成圖案,線與線不相連接。
陽刻也稱鏤刻,正好與陰刻相反,是刻去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圖案的線條是實心,線線相連。這種方法流暢、清晰、玲瓏細致。
三、刺孔
用小刀或剪子在紙上剪刻出基本輪廓,然後用針在圖案上刺孔,主要是讓多層紙連接,同時於粗糙中見細致。這種手法常用於刺綉花樣,有時花樣是對稱的,如枕花、鞋花、衣袖花等。需要2~4個一樣的紙樣,這時就多用宣紙剪刻、刺孔,完工後揭粘,則同時有多個一樣的紙樣。
刀法運用:
一、鋸齒刀法
「鋸齒」是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紙和刀的切割移動而自然產生的,它利用鋸齒的長短、疏密、曲直,剛柔,鈍銳的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它的質感、量感、結構等。
刻植物時,柔和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它的花果,堅硬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樹的葉子和莖的針刺、毛絨。
刻動物時,細密的鋸齒紋可以表現軟軟的絨毛,剛健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硬實的鬃毛,圓實半弧形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禽鳥、魚蟲的羽毛和鱗。
刻人物時,用跳動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活動的眉毛,鬍子,頭發,用修長豐潤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小孩豐滿的肌膚。
二、月牙刀法
「月牙兒」也是剪刻時自然產生的各種弧形裝飾,它以陰刻為主,主要表現人物的衣紋,或破壞大塊黑的面積,根據個同物象的特徵,形狀,可長可短,可寬可窄,可曲可直,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類型。
「鋸齒」和「月牙兒」這兩種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張剪紙畫面中交錯運用,使得層次更加分明和富有變化。
從南北朝時期的「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剪紙技法中的鋸齒和月牙兒的萌芽出現,經過於百年的歷史演變,一直延續至今,巳成為一種裝飾圖案的規律被人們所喜愛和運用。
民間剪紙的刀法形式除「鋸齒」和「月牙兒」之外,還有諸如花朵、渦紋、雲紋和水紋等。
(2)剪紙拼貼畫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剪紙的傳承:
剪紙技藝如今還呈現出強烈的「繪畫化」傾向。展覽中不僅出現了高度寫實、刀法愈加繁復細密的人像,還出現了與山水畫、花鳥畫極為相似的圖像,雖然拓展了剪紙的表現空間,但不無遺憾的是,一部分作品也失去了傳統剪紙的特色和質感。
當下,剪紙與其他民間技藝一樣,除了傳統的師徒傳授之外,也開始尋求新的傳承方式。各地不少傳承人以交流會、團體學習等方式來提升年輕人的興趣和對剪紙的關注,以吸引他們來學習剪紙。
既展示出他們接受傳統技法訓練的成果,又呈現出年輕人對於剪紙技藝的獨特認知視角:不再局限於選用傳統的紅色紙張,技法的運用也更顯多元,既有對於經典人物的生動刻畫,也有基於道德價值觀的形象詮釋。
剪紙技藝的傳承如今也面臨不少實際困難。當下,機械剪紙對於手工剪紙的沖擊,網路發展所帶來的文化趨同而導致地域特色的弱化,以及資金支持的掣肘,都是剪紙技藝在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㈢ 怎樣用各種廢舊布料製作布貼畫
1、准備材料:各種顏色的小布頭(廢舊布料)、膠水或漿糊(為了環保,用麵粉做的漿糊當膠)、底板;筆、剪刀、紙樣。
㈣ 我12歲,我媽媽41歲,馬上我媽媽要過生日了,送什麼禮物好(自己做的)
答案:可以給媽媽送自己做的手工賀卡,或者給媽媽畫一幅畫,寫上生日快樂幾個字,送給媽媽。
自己做的禮物都可以送,能表明女的心意就好。你媽媽收到你禮物好,相信她一定會感動的,因為她有一個這么孝順這么懂事的好的女兒。
在空閑時間,可以給媽媽做一個手工賀卡,或一個簡單的卡片,或者畫一幅畫,寫上媽媽生日快樂,媽媽辛苦了。(答案僅供參考)
㈤ 有哪些高顏值低難度手工剪紙
把紙疊成手風琴狀,再用皮筋綁在最中間,形成對外散開的兩道扇形。用剪刀分別在兩端剪掉一個小三角,這樣可以形成類似花瓣的樣子。最後把它撐開,用手整理一下,再用綵帶打結固定好,就變成了一朵盛放的花朵啦!操作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另一種類似的紙花,大大小小,五彩紛呈,呈扇形狀鋪開,掛在牆面上也是非常溫馨的裝飾。
㈥ 彩色剪紙的製作方法
剪紙的製作方法是:
1、起稿:
構思確定後,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為了保證形象的准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3、揭離:
剪刻完畢後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4、粘貼:
揭離完畢後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於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托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後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托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後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托紙上。輕輕揭起晾乾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刻時有時會走刀刻壞,就不易修好,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只能丟棄重新開始制定,所以無論在刀刻時,還是在點染時都要非常認真、細致,一次成功。
6、復制——薰樣——曬樣:
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後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製作,可採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葯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後用清水洗凈紙上的葯液,即可復制。
彩色剪紙是指在同一畫面上有兩種以上顏色的剪紙。有在白色剪紙上進行染色的,如「點色剪紙」;有通過套、襯、分,拼等手段,將兩種或多種色紙,根據不同要求剪疊在同一畫面上,如「套色剪紙」、「襯色剪紙」、「分色剪紙」和「拼色剪紙」等。
㈦ 如何製作布貼畫
描圖:將拷貝紙放在圖稿上,在圖稿下放復寫紙及250克的紙板,用鉛筆描圖,圖稿便拓印在紙板上。初學者可採用配套的印刷圖。
2.畫毛:在圖稿上畫毛縫,畫毛縫的地方表示不撥,是被疊壓遮蓋的部分。
3.標色:給圖案色彩標注鳳尾紗顏色的編號。
4.剪紙板:沿輪廓線剪開,注意剪得光滑圓順,不走樣。
5.貼棉:在剪好的紙板上抹膠,粘在蓬鬆棉上,然後按紙板將棉剪齊。
6.開紗:把顏色編號相對應的鳳尾紗,按紙板大小放留3-5毫米的邊剪好。
7.撥花:用撥針在鳳尾紗的做縫上抹膠並將做縫撥於紙板背面。
8.攢活:將撥好的花片按照圖案依次排好,在毛縫處抹膠,然後疊壓整齊。
9.組裝:將完整的作品背面抹膠粘貼在顏色相適的底板上。鑲卡紙邊,配框裝裱。
㈧ 怎樣剪窗花(要圖片)
工具准備:剪刀、彩紙(正方形)、鉛筆
窗花是中國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分為"南北風格",南方以"精緻"為美,其特點是玲瓏剔透;北方以朴實生動為美,其特點是天真渾厚。其他剪紙品種都是在窗花基礎上發展與延伸。南北各地農村在春節期間都要貼窗花,以此達到裝點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窗花無論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都是剪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窗花兼職已漸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由於他們最初源於中國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且多貼於農村窗戶的白紙上而被稱為"窗花"。窗花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能引起許多流連和情感的美妙稱謂。農歷正月初一,俗稱春節,這一天,貼窗花裝飾居室環境成為中國春節喜慶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㈨ 兒童剪紙窗花步驟
1、准備好筆、剪刀和一張正方形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