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對作家三毛的一生怎麼看待
因為一個姓馬的人,大家說荷西是編造的,說三毛是神經病,是多重人格。這樣的人,如果不是為了博得眼球,就是沒有認認真真的看三毛的作品。荷西不完美,他重面子,大男子主義,甚至有些媽寶的感覺,只是在大的方面,他做的很好,他覺得養太太是理所當然的,一直深愛三毛沒有變過,他和三毛之間也是經常吵架,也有不完美,他們過的是平凡夫妻的生活,從來沒有完美過,我們父母那一代不就是這樣的愛情嗎?至於要受到那麼大的懷疑嗎?而且陳家一家人幾乎都有給三毛寫過文章,都在作假,為了出名,我想陳家不至於,想出名還不簡單,但沒見過陳家的哪一個分子去拿三毛做噱頭,字里行間都能顯現忠厚的一家,你一定要用陰謀論去揣摩嗎?
再就是李敖寫三毛偽善,那麼按照李先生的想法,這個世界上最不值得幫助的應該是動物保護協會的人,因為寧可保護動物,而不幫助人,比三毛去幫助黑人而不幫助黃種人還要過分。李先生還直指三毛克夫,一個男人啊,這樣去直擊一個孀居女人的痛楚,用白虎克夫的字眼,是有多狠的心,多尖酸的嘴臉!有人說三毛的生活過於完美,完美嗎,做學生的時候,吃黑麵包,白水煮蛋,為了讓父親少辛苦,站到腳腫,和荷西在撒哈拉被各種佔便宜甚至欺負,吃塊蛋糕,喝點牛奶,覺得生活好得不得了,用棺材板子做傢具,吃鹹水煮飯,這樣叫完美,只不過是三毛能夠苦中作樂,一帶而過。還有說三毛誇張的,誇大身體的痛苦,那大家請移步追憶似水年華的作家,那位更誇張,如果一個人不能敏銳的感覺歡樂與痛苦,又怎麼描述給別人呢?
我覺得自己能理解三毛一些,因為偶爾發文章,今天一個朋友說我過的是貴婦的生活,因為寫了2015年開始聽民謠,會買花插,會做家鄉菜,大量看書,可是這很稀有嗎?誰不燒飯,不聽音樂,不看書,不偶爾裝飾一下生活?難道要把自己工作時被三五遍的痛罵,低聲下氣去求客戶都寫出來,喜歡寫作的人,多多少少願意傳播一些情感,只寫自己的不如意,那是怨婦記帳本,不用三毛來寫,左拐去找七大姑八大姨吧!
最後想說,我喜歡三毛,我覺得她是真實的,她沒有精神分裂,她有良好的教養,有學識,有風度,我認識的中產家庭出來女孩子很多會像他,熱情,不吝嗇,不奢侈,不會陷到被害人角色中,話說這是問三毛的一生的問題,我已經跑遠了。
她的一生很美好,不管有些人信不信,她就是過了你們想過又過不到的生活!
『貳』 三毛的著裝風格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能成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呢
引言:大家會發現三毛的著裝風格非常的有特點,她非常喜歡穿波西米亞的長裙。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她可能也會嘗試著各種不同的穿搭,有時候她的穿搭風格非常的淑女優雅。有時候她又特別喜歡穿著一些簡約風格的衣服,這些衣服穿起來也非常的大氣。所以大家發現三毛的穿衣風格是多變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她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風格。
很多小夥伴們應該都看過三毛的作品,還有一些人看到了三毛筆下的荷西之後,覺得荷西這個人物非常的體貼。而且大家也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也非常的適合,同時很多人也覺得他們兩個人在一起也非常的相愛。其實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三毛的性格非常的隨性,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兩個人相處的非常的融洽。而且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過的生活也是自由自在的。
『叄』 我想知道作家三毛的資料,謝謝!
三毛 本名陳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縣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迦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一九八四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陸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四種。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筆名,從三毛的《鬧學記》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但又是什麼玄機,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歷2月21日)生於四川重慶。幼年時期的三毛就表現對書本的愛好,5歲半時就在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堅實的基礎。並先後跟隨顧福生、邵幼軒兩位畫家習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台灣。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同年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系,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誠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確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歲。
『肆』 三毛撒哈拉沙漠適合四年級學生讀嗎
適合四年級的學生讀: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三毛以憂郁的情緒帶著我們進入撒哈拉沙漠,讓我們看到很多關於落後地區的故事悲劇,讓我們看到很多沙漠里的人們,在遠離知識的情況下是過著的生活,也讓我們了解到了不同層次的文明的對比和碰撞。
撒哈拉的沙漠是一片壯美而浩瀚的沙漠,卻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三毛用一顆善良的心將一個黑暗的社會用輕松的筆調描寫出來,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迂腐愚昧的部落——撒哈拉威人。
這里的人們都不識字,婦女常年用深色的裹身布包住自己,面帶黑紗,即使病了也不去醫院,因為醫院的醫生是男人。於是好心的三毛,只能將自己手邊所有的食物和葯留給了窮苦的撒哈拉威人。聰明的她,用自己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經驗,為鄰居婦女們治好了一些小毛病。
漸漸的鄰居們有什麼頭暈身疼的都來找她取葯。她說自己是「非洲巫醫」,丈夫勸阻她不要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她只能無奈的笑笑,然後固執的跑到每一個需要她幫助的婦女家裡。她也知道這樣子很冒險。
可是這里的文化禁錮了女人的自由,善良的她無論如何也沒法眼睜睜的看著她們痛苦受折磨。於是,當姑卡的腳生瘡時,她用中國的老葯方黃豆醫好了,當鄰居的母羊生小羊衣胞下不來時,三毛用在書上看到的方法,給羊灌酒救了它。
當沙蒂的表妹就快餓死時,是三毛從她的臉上看到了飢餓,教她撿回了性命,還有幫法蒂瑪生小孩,用指甲油幫別人補牙等。促使她大膽行醫的,是那些寧願病死也不去看醫生的婦女,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醫生是男人。
這些足以讓我們看到遠離文明的封建與文明中的智慧,有著令人心酸的反差和難以言說的疼痛。
三毛總是想要幫助沙漠中的這些弱者。平日無事時,她就在自己家裡開了一個免費女子學校,教當地的婦女數數字和認錢幣,程度好點的便教點算術。然而這里的「學生」流動性很大,因為她們沒有意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在她們的意識里,生活就應該是那個樣子,依循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
知識離她們太遙遠。可是即使是最簡單的數數,她們也沒有什麼心思學習,多半是翻翻書里的漂亮圖片,試穿三毛的各種歐式衣服,或者集體躺在新床上。三毛在家的時候,經常或有當地婦女或小孩敲門,理直氣壯地借東西,從剪刀、醬油、淡水到食物、衣服,能借的都借過,卻從來不會歸還。
看到這些,三毛只能無奈地笑笑,感嘆文明的落差和個人力量的薄弱,她不會計較太多,只是可惜沒有真正的幫助到她們。
三毛,用她的熱情與愛在撒哈拉沙漠上留下美麗的身影。留給讀著深刻的思考,究竟這樣的無知只是地理環境的限制,還是人為的因素,這個世界要如何幫助他們走向文明,走向科學的發展。
『伍』 三毛作品簡介,作品一定要有簡單介紹!!!
夢里花落知多少
《不死鳥》 《明日又天涯》 《雲在青山月在天》 《歸》
《夢里夢外》 《不飛的天使》 《似曾相識燕歸來》 《夢里花落知多少》
《一個男孩子的愛情》 《我的寫作生活》 《駱駝為什麼要哭泣》 《在風里飄揚的影子》(西沙)
《童話》(西沙) 《 兩極對話》
雨季不再來
《序》(舒凡) 《惑》 《秋戀》 《月河》
《極樂鳥》 《雨季不再來》 《一個星期一的早晨》 《安東尼·我的安東尼》
《赴歐旅途見聞錄》 《我從台灣起飛》 《駱駝為什麼要哭泣》 《翻船人看黃鶴樓》
《平沙漠漠夜帶刀》 《去年的冬天》 《三毛——異鄉的賭徒》 《訪三毛、寫三毛》
《飛——三毛作品的今昔》
稻草人手記
《序》 《江洋大盜》 《親愛的婆婆大人》 《西風不識相》
《這樣的人生》 《士為知己者死》 《警告逃妻》 《這種家庭生活》
《塑料兒童》 《賣花女》 《守望的天使》 《相思農場》
《巨人》
溫柔的夜
《他們說三毛》 《寂地》 《五月花》 《瑪黛拉游記》
《溫柔的夜》 《石頭記》 《相逢何必曾相識》 《永遠的馬利亞》
《附錄:我不是三毛迷》
哭泣的駱駝
《塵緣》 《收魂記》 《沙巴軍曹》 《搭車客》
《哭泣的駱駝》 《逍遙七島游》 《一個陌生人的死》 《大鬍子與我》
《啞奴》
撒哈拉的故事
《媽媽的一封信》 《回鄉小箋》 《沙漠中的飯店》 《結婚記》
《懸壺濟世》 《娃娃新娘》 《荒山之夜》 《沙漠觀浴記》
《愛的尋求》 《芳鄰》 《素人漁夫》 《死果》
《天梯》 《白手成家》
送你一匹馬
《我的女兒,大家的三毛》 《愛馬(自序)》 《驀然回首》 《驚夢三十年》
《回娘家》 《故鄉人》 《看這個人》 《我所知所愛的馬奎斯 》
《逃亡》 《往事如煙》 《夢里不知身是客》 《野火燒不盡》
《不覺碧山暮但聞萬壑松》 《學期作業報告》 《你是我特別的天使 》 《朝陽為誰升起》
《一生的戰役》 《送你一匹馬》 《衣帶漸寬終不悔 》 《陳老師(跋)》
萬水千山走遍
《大蜥蜴之夜》 《街頭巷尾》 《青鳥不到的地方》 《中美洲的花園》
《美妮表妹》 《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 《附記》 《葯師的孫女》
《銀湖之濱》 《索諾奇》 《夜戲》 《迷城》
《逃水》
附錄飛越納斯加之線
傾城
《女兒》 《阿姨》 《我的小姑》 《小姑》
《我的小姑》 《我也叫她小姑》 《一千零一夜的阿姨》 《三毛,一位認真的玩童》
《膽小鬼》 《吹兵》 《匪兵甲和匪兵乙》 《約會》
《一生的愛》 《紫衣》 《蝴蝶的顏色》 《說給自己聽》
《愛和信任》 《簡單》 《什麼都快樂》 《天下本無事》
《還給誰》 《軌外的時間》 《狼來了》 《一定去海邊》
《他》 《不負我心》 《夏日煙愁》 《傾城》
《評'膽小鬼'》 《讀三毛的'傾城'》
背影
《逃學為讀書》 《背影》 《克里斯》 《荒山之夜》
《離鄉回鄉》 《浪跡天涯話買賣》 《雨禪台北》 《周末》
《永遠的夏娃開場白》 《赤足天使》 《親不親,故鄉人》 《黃昏的故事》
《餃子大王》 《拾荒夢》 《巫人記》
鬧學記
《序一》 《序二》 《鬧學記你從哪裡來》 《如果教室像游樂場》
《春天不是讀書天》 《我先走了》 《新天新地重建家園》 《愛馬落水之夜》
《我要回家》 《求婚》 《孤獨的長跑者》 《長歌楊柳青青》
《導讀罪在那裡》 《遺愛星石》 《吉屋出售》 《隨風而去》
《E·T回家》 《後記》
談心
《自愛而不自憐》 《祝福中國》 《人生何處不相逢》 《隔離與溝通》
《不滿、不滿、不滿》 《真聰明的好孩子》 《沒有找呀》 《教書不是塔》
《最重要的是被愛嗎?》 《為什麼、為什麼?》 《讀書和迷藏》 《不棄》
《不逃》 《其實都不是問題》 《不能給你快樂》 《寫作不難》
《我喜歡把快樂當傳染病》 《獄外的天空也是你的》 《是美德還是懦弱》 《「喜歡」有千萬種...》
《讀書不能只讀一個月》 《五個對話》 《如果是我的女兒》 《如果我是你》
《不要也罷》 《小朋友好》 《不會忘記你要的明信片》 《如何死得其所》
《不講了》 《說朋道友》 《愧疚感》 《少年愁》
《回不出的書信 》 《寫給「淚笑三年」的少年》 《後記》
『陸』 老師讓畫動畫片中人物圖片,畫哪些最簡單還好看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動畫製作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0&zdhhr-11y13r-936080364022198852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dhaaa/?zdhhr-11y13r-936080364022198852
在「動畫製作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柒』 三毛的作品有幾種風格她有哪些代表作
三毛的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
『捌』 求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1、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
1967年,年僅24歲的三毛孤身前往西班牙馬德里文哲學院求學。那年的聖誕節夜晚,她在朋友家邂逅了未來的丈夫——荷西。兩人相識以後,荷西便經常約三毛外出散步、聊天。
一次約會時,荷西認真地看著三毛的眼睛說:「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讀大學四年,服兵役兩年,等六年過去了,我就娶你,好嗎?」
那時,荷西尚在念高三。看著這個英俊可愛的小弟弟,三毛笑了,她回答道:「好啊,既然這樣,我們就疏遠一點,不要常常見面好了。」
於是,荷西笑逐顏開地跑了,他手裡拿著一頂從未戴過的法國禮帽,倒退著跑,一邊跑一邊開心地揮手:「再見」那次分別以後,兩人信守承諾,再也沒有聯系過。
2、這一輩子我只嫁給他
因為未婚夫的突然離世,三毛為了撫平內心的傷痛,再次回到西班牙。在那裡,她突然間想起荷西,那個跟她有著六年之約的男孩。而那時,六年之約剛剛到期,她拿起筆,決定寫信給他。
一天,三毛剛剛回到公寓,就接到朋友的電話,說有急事,請她立馬趕過去。三毛放下電話,一路飛馳趕往朋友那裡,而她的朋友把三毛帶進一個房間,讓她閉上眼睛,隨後就關上門悄悄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房門開了,一對溫暖有力的手臂從三毛身後將她環了起來,等三毛睜開眼睛後,才發現對方是一個長得十分高大、留著滿臉鬍子的西班牙青年,他正是六年以後的荷西,房間的四壁上,掛滿了三毛的放大照片。
想到這個苦戀她的西班牙少年,三毛感動得流下眼淚。她在心裡暗暗說道:「這一輩子,我只嫁給他!」
3、橄欖樹是行走的方向
為了三毛,荷西放棄了嚮往已久的大海和潛水,隨她來到乾巴巴的撒哈拉沙漠。1973年7月,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小鎮登記結婚。
就在去小鎮的法院公證結婚之前,荷西手捧一個紙盒子送到三毛面前。當三毛打開盒子時,才發現那不是花束,而是一個完整的駱駝頭骨。這可真是一份意外的、豪華的結婚禮物。
荷西他幾乎跑遍整個撒哈拉沙漠,最終在滾燙的沙子里找到這副完整的駱駝頭骨。對於駱駝頭骨,三毛喜歡極了,她把它放到書架上當作寶貝一樣珍藏。
多年以後,三毛因健康問題回台灣休養,在那期間,她參加詩人餘光中發起的「讓現代詩與音樂結婚」的活動,
發表過一首叫作《橄欖樹》的詩。有人會問,橄欖樹是什麼,那是生長在西班牙南部的一種植物,而那裡也正是荷西的故鄉。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三毛明白了行走的意義荷西。
4、戰爭中的離別與歡笑
1975年,因為戰爭原因,三毛不得不暫時告別荷西,並且永遠離開了那片「花開成海」的撒哈拉沙漠。10月22日,三毛先一步離開阿尤恩小鎮,到臨近沙漠的大迦納利島等候荷西。
經過十天十夜音訊全無的等待,三毛的內心感到焦慮與恐懼,也是在這十天的煎熬之中,她才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愛那個「大鬍子」。幸好,第十一天的上午,三毛遠遠地看到荷西駕著一輛汽車趕來。
而且,他不但人來了,車來了,就連抹布、化石、駱駝頭骨都帶來了。三毛看到這一車子的東西,喜極而泣,她緊緊地抱住荷西,一下子覺得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青年。
5、他們在一起的最後一晚
經歷了沙漠的歡聲笑語和戰火的洗禮,三毛終於死心塌地地愛上了荷西。離開沙漠以後,三毛和荷西居住在非洲西北部的大迦納利島上。轉眼三年過去,三毛又跟隨荷西來到拉芭瑪島。小島上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干凈的海水沖上沙灘,令人心曠神怡。
這 一年,三毛與荷西已結婚六年,在結婚紀念日那天,荷西用加班費給三毛買了一隻老式女表。他握著三毛的雙手說:「以後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讓它來替你數。」
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到歐洲旅行,特地繞道小島看望他們夫婦。二老在小島遊玩幾日便要離去,三毛便陪伴父母到倫敦坐飛機。
三毛住在倫敦的那晚,夜裡,突然有人來電,像是有什麼心靈感應,三毛接起電話,連連向對方發問:「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要告訴我荷西死了……」不幸的是,她的感應是對的。
當荷西的屍體被打撈出來的時候,正是中秋節,三毛向打撈人員咆哮,她不信這是荷西!那晚,她獨自走進停放荷西屍體的房間,為他守靈,她拉住已經過世兩天的荷西的手,像平常兩個人雙手互握的習慣一樣。
她一邊訴說兩人的過往,一邊為自己抹眼淚。那一晚,是他們在一起的最後一晚。
『玖』 誰知道扮演那個三毛的演員是誰是怎麼死的么
(王龍基:1940年出生,8歲時參加電影《三毛流浪記》的演出。現任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上海三毛形象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我被選中演三毛完全是一個意外,當時導演嚴恭正在為選不到合適的三毛演員發愁,忽然看見三個孩子在玩彈子球。個子小的贏了兩個大孩子,但兩個大孩子不認帳,還搶先動了手,小孩子不畏"強暴″迎上前去,居然搶回了彈子球。
那小個孩子就是8歲時候的我。嚴導說他當時眼睛一亮,細細地看了看我:頭大、額高、頸細、體瘦,還一臉的倔強,活脫脫就是一個三毛樣。化妝試鏡頭之後所有的創作人員一致通過讓我演三毛,張樂平對我也很滿意。後來導演才知道,原來我就是電影作曲家王雲階的兒子,之前已經演過幾部電影了。
其實,我和三毛生活經歷也很相似。抗戰流亡的時候,我們一家挨餓受凍、沒地方睡、沒衣服穿,我弟弟也是因為沒錢治病死在我父親懷里的。沒有過過窮日子的人不太容易同情窮苦的人,因為我吃過苦,所以我能理解。直到現在我還是特別喜歡三毛的好打抱不平,愛憎分明。
演三毛的時候,我一直睡在攝影棚里,導演嚴恭和張樂平伯伯輪流陪我。張伯伯總是會給我講一些和三毛有關的事情,他常常一邊畫三毛一邊和我說:"龍基,你不要看三毛形象只是簡簡單單的幾筆,其實這每一筆都是包含了很深的感情的,強烈的愛憎。″他還會畫些不同的三毛形象來幫助我理解他的意思。
《三毛流浪記》這個電影里集中了當時上海所有知名的電影演員,包括趙丹、孫道臨、吳茵、黃宗英、上官雲珠等等。這么多明星給我這樣一個小孩子跑龍套,這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了。
1949年上海解放,夏衍決定要補拍一個歡慶解放的場面作為結尾,這也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兩個時代、擁有兩個結尾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