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滿家園小班小手印
活動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用不同的方法充分來印畫,滿足幼兒的好奇和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活動學會一些簡單的交往和協作的技能,培養幼兒與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使幼兒體驗到合作的愉快。
小朋友在做手印畫的時候可以一個人來做,也可以找一個好夥伴,兩個人一起來做手印畫,好嗎?請小朋友一隻手上蘸上顏料,另一隻手可以來幫忙扶著白紙還要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衣服上."幼兒進行手印畫,教師參與其活動,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活動。印完後請小朋友洗干凈小手。
② 小班教案 美術《手印大集合》怎樣導入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印畫的方法作畫,並進行添畫頭和五官。
2、根據手印畫大膽想像並樂於表述。
3、體驗手印畫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1、海面、顏料、抹布等。
2、已噴好色的鉛畫紙,蠟筆、范畫等。
③ 小班手印熱帶魚公開課
一、活動目標:
1、用手印添畫的方式表現冬天的魚。
2、用裝飾性花紋表現美麗的熱帶魚。
二、活動重點:
在添畫過程中,注意顏料是否已干,表現不同花紋的熱帶魚。
三、活動准備:
1、
幼兒活動材料《美術》P6。
2、熱帶魚的圖片。
3、水粉顏料、擦布。
四、活動過程:
(一)、手能變魚
1、你能用手變成一條魚嗎?
2、教師示範。幼兒扭動手掌,學魚游;手指交叉相握,岔開的手指當做魚尾巴。
(二)、手印像魚
1、老師的手掌可以印出一條魚,你們瞧!
2、教師用手蘸顏料,在畫紙上連續按手印,要有不同方向、不同形狀,有的五指並攏,有的五指張開。
3、找到魚了嗎?哪裡像魚的尾巴?哪裡像魚的頭?哪裡像魚鰭?
4、出示熱帶魚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魚的外形。
(三)、手印熱帶魚
1、教師用水彩筆在手印上添畫眼睛、花紋等,使手印一一變成熱帶魚。
2、幼兒印畫,教師指導幼兒把整個手掌都蘸到顏料中,在紙上按壓時不能移動。
3、在等待顏料變乾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先去洗手,然後繼續欣賞教師作品以及熱帶魚的圖片。
4、幼兒將手印添畫成朝不同方向游動的熱帶魚,還可以添畫各種花紋以及愛跳舞的水草等。
五、活動延伸:欣賞同伴的作品,瞧一瞧他們畫了什麼?
④ 小班拓印畫種類
一般有蔬菜、水果、樹葉拓印、手掌手指拓印等。
拓印將手工與塗鴉相結合,簡單又有趣,深得孩子喜愛。
是中國傳統碑刻、畫像石磚拓片技術的發展。主要以石膏板作為印版,也使用木材和磚材。先刻或製作出有凹凸起伏的圖像印版,把皮紙或宣紙潮濕後鋪於刻好的印版上,用硬刷敲搗印紙使之緊貼印版的凹凸形,再用撲包蘸墨拓印。可以通過撲拓、擦印、磨壓,以及滾墨、刷色等方法印刷。拓印版畫不僅有版畫的審美特徵,也有淺浮雕般的藝術效果。
⑤ 如何利用手印添畫的方法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小班幼兒處於塗鴉期,還不具備創造形象符號的能力,他們把亂塗亂畫作為一種游戲。而繪畫活動就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繪畫活動生動形象地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根據新《綱要》精神和教學經驗,我覺得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激發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一、引導幼兒欣賞繪畫作品,培養審美能力 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和形象思維還處於啟蒙階段,雖然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沒有能力去表現,所以他們不願意去畫畫。這時我們要幫助幼兒喚起表現物體特徵的清晰意象,從而慢慢激發幼兒學習繪畫的慾望。欣賞一些美麗的、富有情趣的兒童畫是我們最先想到的對策,讓幼兒欣賞老師或大班幼兒的繪畫作品,把他們的作品內容編成好聽的故事講給小班幼兒聽,並且有目的地引導他們觀察畫中物體的色彩、形狀,讓他們感受畫面中的色彩美,形狀美。最後告訴幼兒這些面什麼地方畫得好,什麼地方畫得不好,鼓勵幼兒只要你們想學畫畫,也能畫出很美的畫。另外,教師在為幼兒提供欣賞的繪畫作品時,要注意色彩鮮艷,畫中物體的輪廓要大而且有趣,主題突出,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喜歡的簡單物體,這樣更利於幼兒接受和理解,吸引幼兒的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繪畫特點來選擇生活中熟悉的內容。比如小班幼兒喜歡的小動物、交通工具等,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等環節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想像力,引起幼兒作畫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二、選材新穎,形式多樣 小班幼兒開始學習畫畫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選材內容的新穎,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生活化的、熟悉的、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題材。比如:「紅蘋果」、「棒棒糖」、「太陽出來了」、「紅紅的花兒」等等。 1.關注幼兒身邊剛發生的事情 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會在他們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他們的聯想,並能夠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越是幼兒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幼兒的強烈興趣。 2.選擇的題材要生活化 選擇的題材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這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如《我和我的好朋友》、《我設計的小汽車》、《我愛幼兒園》等。這樣的題材接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3.選擇的題材要能發揮出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小班幼兒想像力豐富,他們認為好看的就是合理的,好玩的就是可行的。因此富於幻想的題材,也是他們愛表現的。 採取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繪畫慾望。 1.故事法 有趣、好聽的故事對孩子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能夠很快把幼兒帶入到畫面中去。例如,在繪畫欣賞《給樹葉寶寶穿衣服》中,我整理出這樣一個故事:秋天到了,大風來了,呼,樹葉寶寶離開了大樹媽媽,大樹媽媽真傷心。我們來幫幫大樹媽媽,把她的樹葉寶寶送回來吧!這樣,幼兒很快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繪畫活動的內容是什麼了。 2.兒歌法 在繪畫過程中,朗朗上口的兒歌、口訣更能激發小班幼兒更好地進行繪畫。如:在畫「紅蘋果」時,「先畫一個圓泡泡,裡面一張小嘴巴,嘴裡含根棒棒糖。」啟發幼兒的形象思維和創造力。繪畫和這些形式相互滲透就會不同程度地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3.游戲法 維果茨基認為,游戲就像一個放大鏡,能使兒童潛在的新能力在其他情景中表現出來之前,就在游戲中首先展現出來,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往往高於他們的發展水平。所以,在美術活動中運用趣味化的游戲方法,能使幼兒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也能激發他們創造激情,讓幼兒在快樂的美術世界中盡情地暢游。將游戲貫穿於幼兒繪畫活動中是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如繪面活動《吹泡泡》中,我為每個幼兒准備了一份肥皂水和吸管,讓他們都參與到吹泡泡的游戲中去,他們玩得很開心,並從游戲中感受到泡泡是圓的、飛起來等特點,更好地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三、創建良好的繪畫環境 為幼兒提供寬松愉快的創作環境,對幼兒是一種很好的熏陶,能使幼兒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陳鶴琴先生主張在玩中學。玩是幼兒的第一需要,創建良好的繪畫環境,讓幼兒在「玩」中逐步掌握技巧,在「玩」中逐步提高多種能力。適當帶領孩子帶幼兒走出教室,走進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導幼兒觀察、認識、了解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美術創作的多樣性,使其在美術活動中積極觀察、想像和創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秋天時,我會帶領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引導他們觀察秋天到了,花草樹木都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帶領他們撿樹葉,把顏色各異、形狀不一的樹葉帶回教室,通過觀察、討論,這樣幼兒在畫樹葉時的興趣就更高了。 四、豐富多彩的繪畫材料的運用 運用多種繪畫形式、繪畫工具,來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好奇是幼兒的重要特點,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和繪畫形式,也會使幼兒感覺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炫彩棒、彩色鉛筆,繪畫形式單一,而且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如:手指畫,印章畫、粉筆畫、吹畫、刮畫等,這些作畫形式幼兒易學、色彩鮮艷、效果好,並能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在「畫果樹」這一繪畫活動中,我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用不同的畫法、不同的工具來自由創作,採用撕、剪、貼的方法來畫果樹,幼兒不但剪貼出各種各樣的果樹,並在果樹上點畫果實,周圍可添畫上太陽、小草小花等,形式多樣,畫面色彩豐富。又比如:在美術活動《大菠蘿》中,引導幼兒畫菠蘿上的紋路。這時大部分老師就會讓幼兒用蠟筆進行繪畫,蠟筆的頭比較硬、比較粗,對於繪畫格子紋路上的點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就利用棉簽的軟硬、粗細適中來蘸取顏料繪畫,這時幼兒的興致更加高昂,大家都非常認真、仔細地繪畫格子的紋路和點點,活動效果非常好。 另外還有棉簽畫、吹畫、蛋殼貼畫、實物印畫等等,實驗證明恰當地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兒對繪畫活動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 五、注重繪畫後的評價 幼兒的繪畫作品也許很混亂,也許只是幾條橫七豎八的線條,但那是幼兒精心創作出來的,教師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對每一位幼兒都應予以肯定,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表揚,對其不足的地方則用建議的口吻來提出意見。在繪畫活動後的評價環節,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創作作品,不僅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幼兒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欣賞能力。在此過程中,即使看不懂幼兒的繪畫內容,教師也要大膽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用繪畫方式來記錄自己的創作動態過程。同時用「不錯」。「畫得很好」,「有進步」之類的話來肯定孩子,這樣他們的繪畫自信心才能提高。從而讓他們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充分調動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的主動性,並激發幼兒下次繪畫活動的興趣。在剛開始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班的幼兒有的不敢下筆,有的隨便亂塗,滿紙黑乎乎的,但在評價時我沒有馬上批評指責他們,而是根據個體差異,從幼兒興趣出發,積極地引導他們進行介紹,對於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我及時給予表揚。同時讓家長積極配合,多給他們一些愛心和耐心,讓每一位幼兒在家裡畫畫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對繪畫的興趣。 在小班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只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尊重每位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利用多種方法,創建輕松、愉快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興趣,提高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積極性。
⑥ 幼兒手指點畫,畫蝌蚪 小班,怎麼上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2.訓練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在自然角飼養小蝌蚪,供幼兒觀察。 2.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供給一盤黑色顏料及抹布、黑色彩筆。 3.范畫:在水中向各種方向游動的小蝌蚪。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1)從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看,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它們是什麼顏色?它們在水中是怎樣游泳的?」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個方向游動。 (2)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在規定的場地學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小蝌蚪,真快樂,邊找媽媽邊唱歌。 2.教師引導幼兒畫小蝌蚪。 (1)教師:「每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盤黑顏料和水彩筆,請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麼做,能畫出可愛的小蝌蚪呢?」讓幼兒自己探索著畫,老師在旁邊指導。 (2)請畫的好的幼兒到前面畫一畫。 (3)教師祟范畫,並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彩色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這樣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想畫向不同方向游,只需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 (4)幼兒再次作畫:教師指導。 a 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顏料壓印後,需在抹布上擦乾凈手指,再拿筆添畫。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長。 d 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干凈。 3.幼兒作業後要求用肥皂洗凈手。 4.活動延伸: 幼兒頭戴小蝌蚪頭飾,作《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
⑦ 小班美術手掌畫十個小兄弟的教案
參考:活動目標
學慣用手掌蘸顏料均衡用力的方式印畫。
通過改變手型的方向,印出想像中的圖案,並進行簡單的添畫
愛護作品,愉快地完成作品,盡量保持桌面和衣物干凈。
活動准備
白紙和棉簽等人手一份
紅、黃、籃、綠水粉顏料和盤子每組一份。
抹布和桌布每組一塊。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學掛圖中的手掌印畫作品,引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1)教師:畫上是什麼?天使的翅膀是用什麼畫出來的?
(2)教師帶領幼兒玩手影游戲,對著牆面透過燈光,變成小螃蟹、小鳥和蝴蝶等等。
(3)教師:看看小手印還變出了什麼有趣的東西?
2.講解製作手印畫的方法
(1)教師:先玩一玩手影游戲,變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想一想怎樣擺才能印在紙上。
(2)教師:小手在盤子里蘸上喜歡的顏色,按照剛才的樣子,用小手印在紙上。
(3)教師:用棉簽蘸上不同的顏色,把它畫的更像、更好看一些。
3.引導幼兒自由繪畫
(1)教師交代繪畫內容。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繪畫作品。
(3)評價並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⑧ 幼兒園小班手指印畫給點點送禮物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准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一次性桌布……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產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准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一次性桌布。
重點:1、學慣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
1、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2、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一):歌表演:摘蘋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寶寶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隨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二)教師:"我們摘完了蘋果,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隨即老師把輪廓圖貼在黑板上 "看,蘋果全給我們摘光了!小朋友你們說這樣好看嗎?"(不好看)(鼓勵幼兒幫想辦法)老師也來想一個辦法把蘋果變出來吧!"
2、教師示範講解。
(一):教師:"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裡面的顏料是什麼顏色的?"(紅色)。
教師小結:"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邊說邊用實物示意。
示範講解:"現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麼變蘋果的。""食指食指翹翹,顏料盤里親親,蘋果樹上變、變、……"
(二)老師:"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寶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三)那你們看這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麼變大蘋果、怎麼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後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四)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範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並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現問題並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五)師:"森林裡還有去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多沒有了,寶寶們你們願不願意給他們變蘋果呀?"
3、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麼顏色就去找那個顏色的變蘋果。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強調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d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e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乾凈手,不弄臟衣服。
g變好了紅蘋果,還想變其它顏色的蘋果,可以去邊上變自己喜歡的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一)教師:"蘋果變好了,蘋果樹回到果園里去吧,寶寶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誰變得好?"引導放到旁邊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二)教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裡的原因。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幹,變了這么多的蘋果,自己表揚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