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要在A4紙上畫均齊式的圖案,怎麼畫,要對稱的
1、手工畫:先把紙打上方格平均一厘米就可以了,這是最土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不想給人家看到格子,就打"白格"用硬物來打格子,只看到痕跡,
2、電腦畫:用網格虛擬線,畫完保存就看不到格子線了,
② 水粉畫星空鹿森林怎麼畫步驟圖解
首先准備好一張白紙,一支簽字筆,水粉刷,水粉顏料,包括黃色、藍色、白色和綠色。
1、首先在白紙上用筆畫出鹿的耳朵和額頭,注意耳朵和額頭之間要有一定的凹陷,這樣能產生立體感。
③ 找一個對稱圖形,簡單點的
矩形、正方形、等腰、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④ 48種顏色名稱及圖片
顏色是光的各種現象,如紅色、朱紅、青色、粉色、藍色等。
1、紅色
紅色代表著積極樂觀而熱情,情緒波動大起大落;真誠主動,開玩笑不分場合;勇於挑戰,渴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善於表達, 疏於兌現承諾;富有感染力, 這山望著那山高。
紅,是一種鮮艷的顏色,象徵著喜慶。自古以來,逢年過節、婚嫁喜事,從張燈結綵,服裝用具,裝飾配備,無不用大紅的顏色來體現喜事的風采。
⑤ 水粉陶罐怎麼畫
首先起稿,形是一切啊,對稱是最基本的,注意從上到下橢圓的透視關系,畫得有美感很重要。
然後鋪大顏色,由於光源色與暖布影響,陶罐暗部偏暖色,顏色可嘗試中綠+大紅+土黃來調做基本色,然後根據關系加其他顏色,反正不要直接用熟褐或鍺石就好;亮面偏冷色,收環境影響一般顯灰,調和顏料時多調顏色,顏色基本上是固有色加些冷灰顏色;最後畫灰面,注意顏色純度比亮面和暗面稍高,表明固有色。
用筆要注意根據形體來用筆,大小筆觸的搭配,筆觸要生動靈活,邊線不要畫死,最好有松動感。
關注我的畫室http://weibo.com/zhuqingyishu ,平時有問題可以私信我們。
⑥ 水粉畫的技巧
學好水粉畫
一、構圖准確
二、用色准確
三、運筆熟練
1、構圖是繪畫藝術技巧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創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更是將作品各個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的一種形式。構圖的形態要服從作品內容和作者內心的感受,並根據構圖形式美的法則來決定。構圖的概念和法則,與審美意識、藝術觀念、理論與風格密切相關。學會掌握構圖的原理和規律,可以幫助藝術家對生活現象進行選擇,和對素材的運用、組織,處理加工,以至達到形式上的完美,以加強藝術感染力。但單純依靠構圖規律來構圖,是難以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的。所以構圖的理論與法則,不是一成不變的程式,它將在美術實踐中被不斷否定,是在變化中發展的。S構圖:比斜線更有視覺沖擊力。
2、構圖的基本法則(不論是創作或習作,內容是人物、風景或靜物,構圖一般都遵循以下幾點法則):
美術作品中的一切,都應當從屬於作品基本內容的表達。
美術作品中的一切形式因素,都應當相互保持聯系。
作品應當通過構圖,形成一個吸引觀眾最大注意力的視覺中心。
一個畫面的構圖結構,應是既有變化又有統一的整體,應當利用形體、明暗、線條、色彩等因素的對比諧調規律,以及空間處理,體積結合、節奏韻律等手段,使作品形式新穎生動,並具有最強的藝術表現力。
安排畫面物體,處理細節,應當避免一切偶然性,注意與主題表現的密切聯系。
應用構圖中的均衡,以表現穩定和靜止;應用構圖中的不均衡,以表現不穩定和運動。
作品尺寸的大小,應配合它的內容;畫幅的長寬比例應服從構圖的需要。
3、構圖均衡
均衡是繪畫構圖中一項最基本的法則。均衡通過視覺而產生形式美感。均衡不同於對稱。對稱是最穩定而單純的均衡,對稱是一種美的形態,主要應用於裝飾與圖案。中國傳統的建築及寺院,都採用對稱格式。人體和一些美麗的昆蟲的生理結構,也是對稱的。對稱的構圖法則,在繪畫中也同樣被應用,但不是絕對形式上的對稱。對稱顯示高度整齊的狀態,有完美、庄嚴、和諧、靜止的效果,但也會產生單調、缺乏生趣等弊病。
均衡的構圖法則,在繪畫中廣泛持久地被應用,而且均衡的形式多樣,可以顯示出各自的構圖美。均衡的原理,是根據人的視覺形象,產生重量感的心理反應而發展起來的。畫面中色塊的面積大小、形狀,色彩的個性,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景物的運動,或靜止的狀況,都能在視覺中產生不同重量感。如動物比植物重,人比動物重;在淡色的底子上,深色比淡色重;相反在深色底子上,淡色比深色重;粗細條比細線條重;體積大的比體積小的重;立體的比平面的重;直線比曲線重;顏色純度強的比弱的重;物體密集的比疏鬆的重;明暗和色彩對比強的比對比弱的重等等。構圖中,如果重量偏依在畫幅的某一角或某一邊,就會導致在視覺上產生不穩定感。這均衡的原理,可以從天平秤上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取得平衡的簡單道理得到說明。
構圖中的變化與統一,也可以稱為對比與諧調。因為在繪畫中,總是通過對比來追求變化,通過諧調來獲得統一。
4、明暗構圖
明暗是構圖布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暗是指最深的暗調子至最淡的明調子之間的各種明暗層次。明暗層次,不僅應用於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還同時在畫幅構圖中通過明
暗色調的交錯,獲得畫面的變化與均衡,產生節奏韻律感。一般認為,明暗是西洋繪畫特有的藝術語言;中國傳統繪畫,似乎是不講明暗因素的。如線描作品,在形式概念和表現手法上,是不用明暗調子的,它只用純粹的線條表現對象的形與結構,並在構圖布局中,進行線的疏密對比處理。實際上,這就體現出明暗的對比關系,即線密的地方調子深,線疏的地方調子淡,可見線的疏密也包含有明暗調子的意義。線的疏密對比就是明暗的對比。另外,黑白版畫雖只有一種黑色,實際上卻通過點、線、面的處理運用,使畫面產生的明暗層次變化非常豐富,在構圖中發揮出很強的藝術表現力。所以,明暗這一形式因素,在各種繪畫中,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被廣泛運用。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1)畫面明暗基調的類別。在繪畫中表現各種主題與情調時,明暗的運用類別很多,大略可歸納為下述三類:
明調——畫面使用的大部分色彩明度較強,畫面色調明亮。這一類色調,宜於表達歡快、舒展、明靜、爽朗、簡潔等感情,也可用於憂傷,悲壯的主題。明色調比暗色調更為動人有力。
暗調——與明調相反,由比較深暗的色彩組成畫面。深沉、莊重、濃郁、靜穆、神秘、恐怖等情調的主題,往往採用暗色調。在色彩調配上,深色使用多,白色使用少,也常使用黑色。
中間調——明調與暗調之間的各種中間冷暖色調,是最富有變化,並運用十分廣泛的色調。在普通光線下,人們生活與活動環境,一般都處在中間色調之中。所以在表達各種生活的繪畫主題,較多採用中間色調。
(2)畫面明暗對比處理的幾種形式:
暗的背景襯托明亮的主體——各種形式對突出主體物很有效果,是常被採用的一種形式,在許多古典的靜物與人物肖像畫中尤為普遍。以深暗的背景把明亮的人物襯托出來,效果單純、集中、強烈。
明亮的背景(或環境)襯托較暗的主體——19世紀俄國巡迴畫派畫家列賓的許多肖像畫,較多採用這一明暗形式。明亮的背景,使畫面爽朗,主體物也非常突出。
中間色調襯托明暗對比鮮明的主體物——根據人們對日常生活觀察的經驗,近處的物體,總是覺得形象具體突出,色彩鮮明,黑白調子對比強烈。遠處的景物在與近處景物對比之下,總是顯得形體模糊,黑白對比減弱。因此,在繪畫中,運用這一明暗對比形式很普遍,具有真實感,也較容易表現出空間效果,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構圖的明暗形式處理,必須服從表達主題的情景需要。同時也要運用明暗對比手段,顯示出構圖的主體部分和陪襯部分的正確關系。在一幅畫中,也可以同時運用多種明暗對比因素的構圖形式,去處理復雜的題材,表現重大的主題。
(3)在構圖中,明暗色塊的形狀和面積大小變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現效果。畫面中各種色調面積變化,可以是大而少,即只有一大塊暗色調或明色調;也可以是小而多,即許多小塊暗色調或明色調;色調形狀的方圓曲直,界限分明與模糊,都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產生不同的表現效果:色調面積大,相互間對比明顯,界限清楚,這可以產生富有生氣、活躍、動人的效果。大塊的暗色調與小塊的明色調配置,具有庄嚴、悲壯、深沉、神秘等效果。大面積的明亮色調與少量暗色調配置,具有舒暢、輕快、爽朗等效果。淡色調具有優美、純真的情調;柔和的色調具有含蓄、抒情、優美、安詳等表現效果。
(4)線條是構圖中重要的形式因素。中國史前繪畫以線開始,兒童繪畫也以線開始。中國傳統繪畫的線描是造型的基礎,線成為傳統繪畫的藝術特徵之一,這些主要是指線在造型上的應用。至於線在畫面構圖中的作用,則更為廣泛。線可以達到引導觀眾視線集中到作品主題中心去的目的,線條本身也具有自己的表現力和美感,將線加以組織,可以具有構圖形式上的韻律和節奏感。線條可以分為許多類:
實線,即本身就具有存在價值的線。
物體形狀的輪廓線,這類線有直線、曲線,或兩者結合的線。輪廓線越單純明確,就越醒目強烈。如版畫中的黑白木刻。
一些很窄的物體,也具有線狀效果。如視點很低時的地面、海面、道路、電線桿、樹乾等。
水平線、垂直線、傾斜線。
起伏不平的線條,如:建築群與背景交接的輪廓線、叢樹與天際的交接線等。
曲線:水平曲線、垂直曲線、其他曲線。
地平線(地平線在畫面中十分重要,與構圖關系非常密切)。
運動的線和顯示力的線。
以上這些不同特性的線與構圖的藝術效果,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線的運用中,最主要的是曲線、直線和斜線。
曲線有垂直曲線、水平曲線、無規律曲線之分。曲線給人有女性的聯想,柔和、優美而流暢。曲線使用不當,會使構圖顯得不穩定、軟弱而缺乏力量。垂直曲線如火焰,表示一種活力;水平曲線如水波或遠處山巒的起伏等,具有親切優美和緩慢的運動感。
5、各種構圖優點:S構圖比斜線更有視覺沖擊力。垂直定型線構圖讓畫面有穩重感優靜典雅之美;三角型都用於創作設計(倒置三角型不穩定);十字型安定平衡;對角線構圖有動態要素;棱型構圖給人一種堅強的影響有安寧的感覺;X型構圖穩定(多用於街道、水道風景的構圖)。
6、色彩的使用
(1)色彩的混合,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將兩種或多種顏料混合,調配出另一種色彩。在色相、色度和色性等方面,相異於原來的顏色,但仍含有原來顏色的個性因素,並與原來的顏色具有諧調關系。如紅與藍調合為紫色,紫色與紅或藍都很諧調,具有紅、藍兩色的個性因素。如是對比的補色相調合,根據調配時兩個顏色的分量的多少,可以很快不同程度地減弱色彩純度,以至成為含灰的弱色。如紅綠相調合時,紅色中加微量綠色,就可以出現帶灰的,沉著穩定的紅色。如兩分量相近的混合,可出現色相不鮮明,純度、明度很低的灰黑色。
色彩混合的目的是:使色彩趨於豐富、有對比而諧調的效果。色彩的關系能符合表現對象的要求。色混合的方法,總是會將色純度降低,這個方法容易產生使畫面色彩發灰,缺乏生氣的弊病。調色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過程。一幅色彩作品,極大部分色彩是經過在調色盒中調合後,再畫到畫幅上去的。因此,要掌握調色的技能,除了懂得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識外,主要還是在寫生實踐中獲得經驗。有些畫,色彩關系零亂,缺乏諧調感,或色彩灰暗,畫面失去生氣,這都與調色有一定的關系。開始學習色彩時,總會感到要調配出自己所觀察認識的對象色彩十分困難,尤其是調配含灰色彩更為困難,這是必然的過程。因為要找到一個含灰色彩,需要哪幾個顏色來混合,它們的分量該多少,還應加入多少白色等等問題十分復雜。混合的方法,可以達到近似對象的色彩效果,真實感比較強。但是,混合的方法往往容易使色彩失去純度,缺乏色彩的鮮明感和力量。調色有一些規律,可是沒有公式,只有通過不斷實踐去逐步掌握。
(2)色彩的重置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顏色重疊,產生另一個色彩的方法,就是色彩重置的方法。重置所得色彩的色相,大致近似混合的效果。這種方法水彩畫應用較多。這是由於水彩顏料具有透明性,這也是運用重置方法的一個條件。如果先畫一個黃色,干後上面蓋上一層藍色,黃色就會透出表面與藍色層綜合成綠色。如再在上面蓋一層有對比關系的褐色,就會產生偏綠的灰褐色。一些畫得深入具體的水彩畫,必須運用色彩重置的技法來完成。由於水粉色的不透明性,重置方法應用並不普遍。如果將水粉色調人大量的水分,使顏料具有透明感,也可以如水彩那樣取得重置的效果。可以通過重置,調整色彩關系,如用冷調的透明色重置,畫出陽光的陰影等。水粉色重置,下筆要果斷快速,不能反復塗擦,因為底層色彩容易被破壞。另一種水粉畫的重置技法,是在第一次色層上面,用枯筆或其他工具,蘸比較乾的不透明色,重置上第二次色,不能完全蓋掉底色。這種方法具有並列的色彩效果。它不僅可以調整色彩關系,還能使色彩更加富於變化與含蓄,產生具有厚度的色彩復雜的效果。
(3)色彩的並列
並列的方法是用筆觸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顏色連接並列起來,在視覺上產生色彩空間的混合效果。如將黃與藍的色點並列起來,就會產生空間混合的綠色,這綠色可以比兩色混合所得的綠色鮮明而活躍。這種並列法是光學原理在色彩方法上的運用,它來源於19世紀某些印象主義和後期印象主義畫家的色彩實踐中。
以上三種方法,最常用的是色彩的混合。重置與並列法,是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色混合,如使用得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表現效果。
7、色對比
對比意味著色彩的差別,差別越大,對比越強,相反就越弱。所以在色彩關繫上,有強對比與弱對比的區分。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三組補色,是最強的對比色。在他們之中,逐步調入等量的白色,那就會在提高它們明度的同時,減弱其純度,成為帶粉的紅綠、黃紫、橙藍,形成弱對比。如加入等量的黑色,也就會減弱其明度和純度,形成弱對比。在對比中,減弱一個色的純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來色相的個性,兩色對比程度會減弱,以至趨於調和狀態。色彩的對比因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
(1)色相對比——從色環中的各色之間,可以有相鄰色、類似色、中差色、對比色、互補色等多種關系。在色環中180。角的兩個色為互補色,是對比最強的色彩(色環中大於120。角的兩色都屬對比色)。色環中成90。角的兩色為中差色對比(如紅與黃、紅與藍、橙與黃綠等)。色彩中還有類似色(如深紅、大紅、玫瑰紅等)和相鄰色(如紅與紅橙、紅與紅紫、黃與黃綠等)。它們包含的類似色素占優勢,色相、色性、明度十分近似,對比因素不明顯,有微弱的區別,屬調和的色彩關系。如相鄰色的兩色之間類同的色素逐漸減少,就會形成強弱不同的對比(如紅與黃綠、紅與青、黃與綠等)。類似色對比要比相鄰色強些,它們在色環中約在600角左右。顏料中的紅色類、黃色類、藍青色類稱同類色。
(2)明度對比——即色彩的深淺對比,色彩的深淺關系就是素描關系。我們從顏料管中,擠出來的每一種顏色,都已具有自己的明度。顏色與顏色之間有明度的差別,如從深到淺來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循序:黑、藍、青紫、墨綠、黑棕、翠綠、深紅、大紅、赭、草綠、鈷藍、朱、桔黃、土黃、中黃、檸檬黃、白。如果每個顏料調入黑或白,就會產生同一色性質的明度差別;如調入比這一顏色深或淺的其他色,就會產生不同色個性的明度差別。由此可見,色彩的明度對比,包含著相當豐富復雜的因素。辨別單色明度和明度對比比較容易,如果要正確辨別包含色彩純度、冷暖等因素的明度對比,則並不容易。
(3)純度對比——色彩的效果,是從相互對比中顯示出來的。純度對比,是指色彩的鮮明與混濁的對比。運用不鮮明的低純度色彩來作襯托色,鮮明色就會顯得更加強烈奪目。如果將純度相同,色面積也差不多的紅綠兩對比色並列在一起,不但不能加強其色彩效果,反而會互相減弱。如將綠色調入灰色來減弱純度,紅色才會在灰綠的襯托對比中更加鮮明。我們在雨天街頭觀察行人使用的五顏六色的雨披和雨傘,那鮮艷純凈的色彩異常醒目、美麗,其原因就是受周圍環境沉暗的冷灰色調對比襯托的緣故。高純度的色彩,有向前突出的視覺特性,低純度的色彩則相反。相同的顏色,在不同的空間距離中,可以產生純度的差異與對比。如觀察處在近、中、遠不同距離的三面紅旗,近處的紅旗是鮮明的;中景位置的紅旗與近景中的紅旗相比,則呈含灰的紫色;遠景中的紅旗,在相比之下,純度更差,呈灰色。這是色彩因空間關系的變化,反映出色彩純度變化而產生空間距離感。一個畫面中,以純度的弱對比為主的色調是幽雅的,所表達的感情效果基本上是寧靜的;相反,純度的強對比,則具有振奮、活躍的感情效果。
(4)冷暖對比——色彩的冷暖感,是來自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的生活經歷。由此,色彩要素中的冷暖對比,特別能發揮色彩的感染力。色彩冷暖傾向是相對的,要在兩個色彩相對比的情況下顯示出來。在色彩寫生過程中,認識色彩冷暖對比變化,主要是依靠互相比較的方法。晴天觀察天色,如是紫灰色調子,一般地面或遠山的天色,會顯得暖一些,上邊的天色會傾向於冷,有微弱的冷暖區別;一個物體受陽光直射,受光面偏暖,背光面偏冷,受光部強光部分又偏冷,背光面受藍天光線反射的部分,顯得更冷,而背光受地面陽光反射部分,卻罩上一層暖調色。從色光的自然規律理解,可以通過觀察,認識到色彩冷暖對比的規律,這在色彩學習中十分重要;如果不能認識並表現出這種冷暖色彩的對比關系,畫面色彩就可能趨於單調。
(5)面積對比——色彩的面積、形狀、位置,在色彩要素一節中已提到過。這是美術設計中的構成或繪畫中布局結構相關聯的因素之一。所謂色彩的面積,在設計或裝飾繪畫中,一般比較明確,因為大多是採用色相單純的平面色塊,結合色塊的形狀,通過安排上的穿插,形成強弱、起伏的節奏效果。在寫實的繪畫中,基本上不會存在單純的平面色塊,在一塊色面積中,一定同時具有許多色彩變化,可是仍然具有色彩面積、形狀、位置等對比的形式因素。色面積的大小與形成色調有關。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是通過對比來獲得色彩效果的。考慮色塊形狀是指外形的美,同時也包含著線與形的對比關系,一個方形與圓形對比有不協調的因素,這與曲直線條給人的感覺並不相同。
8、色調合
(1)對比與調和,是互為依存的、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都是獲得色彩美感和表達主題思想與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一個畫面中,根據表現主題的不同要求,色調可以以對比因素為主,也可以以調和因素為主。在感情上的反映,一般積極的、愉快的、刺激的、振奮的、活潑的、輝煌的、豐富的等等情調,是以對比為主的色調來表現的。舒暢、靜寂、含蓄、柔美、樸素、軟弱、幽雅、沉默等情調,宜用調和為主的色調來表現。對比兩色中,如混入同一復色,即含灰的色彩,那麼對比各色就會向混入的復色靠攏,色相、明度、純度、冷暖都趨向接近,對比的刺激因素因而減弱或消失。調和效果的加強與混入色量成正比。對比色雙方,如一方混入對方的色彩,或雙方都混入對方的色彩,可縮小差別,減弱,趨向調和。
(2)同種色調和,是指任何一個基本色,逐漸調入白色或黑色,可以產生單純的明度變化的系列色相。這趨向明亮或深暗的不同層次的顏色,可稱為同種色或同次色,有極度調和的性質。如果一組對比色,雙方同時混入白色或黑色,純度都會降低,色相個性會削弱,加強了調和感。
(3)相鄰色、類似色的調和,是在色彩中包含的類同色占優勢,色相、純度、明度等色彩因素十分近似,對比特徵不明顯,屬於調和的色彩關系。如相鄰色紅與紅橙、紅與紅紫、黃與黃綠;類似色如深紅、大紅、玫瑰紅、朱紅等。類似色的色對比稍強於相鄰色。無論什麼顏色,與非彩色的黑、白、灰配置在一起時,都可以產生調和效果。兩個不調和的對比色之間,處理一個與兩個對比色都能諧調的色彩,就可以使不諧調的兩個對比色諧調起來。如在紅綠對比色中,間以與紅綠都能調和的黃色,紅綠的對比強度就會減弱,而趨向調和。在擺設寫生靜物時,主體物中如有強對比不協調的色彩時,在配襯布時往往根據以上的規律,考慮合適的襯布色彩,使靜物具有對比諧調的整體色彩效果。
9、用筆方法
(1)隨形體布局用筆
依託物體的明暗改動規則——五大調子去表現物體,伴跟著形體布局的轉機,明暗與色彩都會發作改動。用筆的方向、起止要跟著形體布局的轉機來用筆,也能夠了解成按照明暗聯系與色彩聯系來用筆。由於形體布局的轉機與明暗改動、色彩改動是緊密聯系的。用筆的巨細要跟著形的巨細而改動,簡略的布局;大的部位、形狀用大筆去表現,如布景等。雜亂的小布局、小的部位、小的形與細節,用小筆去表現。如高腳杯、瓷器的口部、碟子的厚度等等。單用大筆觸必定顯有空、不精美。單用小筆觸易瑣碎、放不開。兩者要相互聯系。
(2)用筆要決斷、精確、歸納簡練
每畫一筆都要肯德、形色兼備,考慮欠好,不要隨意著筆。一旦著筆就要決斷、精確、乾脆利落。一旦筆觸落於紙上,就不要簡單描抹、改動。力求一次畫好。除此之外,用筆還要歸納簡練,恰當地一筆處理一個塊面、一個轉機等。即一筆完結一個使命或幾個使命。如一筆一起處理明暗、純度、色相、塊面、真假等。做到有把握的一筆畫好,絕不必兩筆,盡可能用少的筆觸刻畫好物體。防止用筆瑣碎、故意地重復描、塗、抹,此是水粉畫用筆之大忌。由於水粉顏料的約束,重復地塗改會使底色泛起,尤其是帶紫色的(玫瑰紅,紫羅蘭)這些顏色最容易翻出來變臟畫面,描、塗、抹會使人感到板滯生硬、機械、不放鬆、不直爽。因此也就失去了繪畫的美感。用筆要生動、天然、共同
(3)用筆要生動、天然、共同
生動即是要畫得生動、靈敏多變。筆觸過於規整、相同就會使畫面顯得拘謹、板滯。共同即是對改動的操控,是筆觸上的共性。改動與共同是辯證的,筆觸只求改動就會看上去很亂。亂即改動,,不亂即共同,改動與共同是敵對的兩。需要找到兩邊的平衡點。中國畫論需求用筆時要做到:「亂中不亂,不亂中又有亂」「略無紀律而紀律自由其間」「不齊之齊,齊而不齊」。這都是這方面極好的論說。「亂中不亂」闡明這種亂應該是有操控的亂,失去了操控,那是真實的亂,而非是所需求的生動。「不亂中又有亂」即在一個度的掌握之下,盡量求得改動。
10、總結
(1)水粉畫調色,使用水分有兩個目的:一是調稀顏色,便於自如地運筆著色;二是水分可使顏色稀薄到各種程度,使明亮的紙色能透出色層,顯出明度的變化。如果水分使用較多,讓顏色在紙面上流淌,也可以產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畫的第一次著色(或稱鋪底色),大多採用含水較多的薄畫法,它可使色層柔和含蓄有遠退的效果。畫景物陰影部分及遠景常採用此法。薄畫法由於水多色薄,粉質因素和遮蓋力會減弱,水粉畫的藝術特性就不能充分發揮,所以薄畫法常常只應用在局部或畫第一次色。
(2)水粉的厚畫法,容易產生水粉畫的藝術特色。因此,調色盒中的顏料量要多,必須保持濕潤不幹,保證畫筆伸入顏料格子就能蘸出充分的顏料,在調色時或畫到紙面上去,能十分豐厚飽滿,運筆也能隨意自如。有時可以蘸幾種不同顏色,可在畫上塑造對象的同時通過筆法調出恰到好處的色彩,這可以畫出諸色爭輝的生動效果。當然,在沒有充分經驗與基礎能力的情況下,是絕不易做到這一點的。因為在表現許多明亮物體或景色時,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調入大量的白色來達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畫需要用白色時,就應大膽使用白色,並保證有一定的厚度,這樣可使造型厚實有力,與薄畫部分產生強弱對比效果。一般說來,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畫為主,方能獲得較好的水粉畫效果。
⑦ 關於火焰的水粉畫
這種火焰不是用水粉畫出來的,而是用Photoshop這種作圖工具做出來的效果,藝術名字叫「火焰」!
⑧ 怎麼教水粉畫教案
這是兒童方面的教案
1 首先讓小朋友知道什麼是水粉畫及性能
用水粉顏料用水調和繪成的畫就是水粉畫。水粉顏料不透明,如果運用得當,能兼有厚重和鮮明的效果。可以畫在圖畫紙上,也可以畫在木板或畫布上。由於水粉畫有較強的覆蓋力,除了可以畫在白紙上,也可以在有顏色的紙上作畫。因水粉畫有較強的表現力,可以流暢行筆,也可以細致刻畫,自然成為兒童喜愛畫種之一。學畫水粉畫,除了解水粉顏料的性能,熟悉調和配置顏色的方法,掌握一些色彩知識外,更需要的是多畫、多感受。不論是抽象還是具象、想像還是寫生,都要大膽用筆,放開作畫,將畫的過程中感受色彩,發現色彩的魅力、增強色彩的認知感知能力。
兒童通過水粉畫的學習不僅提高了繪畫的興趣和願望,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掌握初步的色彩知識和表現技法,提高了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豐富了審美經驗。激發幼兒積極良好充滿自由安全的心態,也為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 水粉畫的教學特點
水粉畫活動教學過程中,我們從游戲入手,引導兒童學會觀察,在觀察中獲得某種感受和體驗。並啟發兒童進行發散性思維,鼓勵奇思妙想,嘗試多語言、多角度、多形式的表現,同時還要引導他們接觸多種繪畫材料。以育人為目的,激發興趣、注意創造過程為前提,對兒童進行藝術素質和能力及非藝術素質和能力培養為手段,人人參加有趣的創造性的美術活動為基礎,在寬松、自由、安全、和諧的環境中根據幼兒的個性差異培養和發展兒童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思維。激發兒童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誘發好奇心;激發表現慾望,培養大膽、自信;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和能力;培養探究興趣、習慣和觀察力;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和意志品質,逐步形成喜歡獨立思考,敢說、不怕說錯,能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較自由地進行聯想、想像,初步具有以原形為發散點多向性遷移、仿編、創編的能力;培養評價能力;掌握與開展創造性的美術活動有關的美術素質和能力及技能技巧。
3水粉畫的教學目標
初級班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水粉畫活動,體驗水粉畫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水粉畫活動的興趣,能快樂、大膽、輕松地作畫。
2、認識水粉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水粉紙等繪畫工具、材料,學習基本的使用方法,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
3、會用點、線及簡單形狀(圓形、方形等)表現單個物體的輪廓特徵及其變化。
4、學會辨別紅、黃、藍、綠、橙、黑、白等不同色彩,說出他們的名稱,並選擇使用多種色彩作畫。
5、學會區別背景色和主體色,用主觀感覺大膽畫出主體形狀和襯托背景的色彩。
6、知道把主要部分畫在紙的中心位置,主要物體要比其他部分大。
提高班教學目標
1、 學習運用富有表現力的線條表現感受過的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基本結構。
2、 辨別同種色的深淺,學慣用較豐富的顏色表現畫面,能大膽表現主體色和背景色。
3、培養對色彩的敏感性,能注意色彩的變化,色彩的協調美,學慣用較豐富的色彩表現自然界。
4、能打破模式化構圖的干擾,培養大膽地按主觀意識作畫的習慣,嘗試表現有韻律感、對稱感的畫面。
5、欣賞與生活經驗有關的名作、名畫的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題和基本內容,感受作品的色彩變化及相互關系,產生與作品相一致的感覺和情感。
高級班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多種水粉畫表現技法表現自己的感受和願望,體驗水粉創作活動的快樂。
2、能運用較有表現力的線條、形狀和色彩表現觀察到的自然界物體形象和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畫出物象的變化和運動。
3、能表現一定的方向、前後、遠近等簡單的空間關系,表現主體與背景的關系,注意畫面的均衡、協調。
3、 分辨色彩的濃、淡、鮮、灰,學習顏色的深淺、冷暖搭配,大膽使用色彩表現自己的情感。
4、 能根據線索啟迪,運用自己的構思和聯想畫想像畫、抽象畫。
4水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 重點:激發兒童表現美的情緒,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兒童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2、 難點:克服兒童的創作過程和作品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
5水粉教學的教學策略
1、激發起兒童創作的興趣
兒童是有對繪畫有了興趣,才會進步,才會有創新能力。我們傾聽孩子的問題,分享孩子的好奇心,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例如畫"森林裡的動物"。教師先講故事激起兒童的興趣,而後傾聽兒童的想法,如果自己講故事,故事裡有哪些動物,它們在干什麼?兒童的回答就會不盡相同,選擇畫出來的畫也就有創造性。興趣的培養可以從教師的範例設計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技能教授的探索性,問題設計的開放性等方面去激發。
2、促進兒童主動參與,讓兒童成為活動的主體。
從長期的美術中已知,兒童有自由選擇繪畫會比強制選擇帶來更富創造性,在兒童繪畫中,自主程度越高,創造性水平就越高。我們要求兒童繪畫時重點在於讓他們自由選擇,啟發創造性。如美術課"小雞"。讓兒童講述觀察小雞捉蟲吃米、玩耍、睡眠等情景。啟發兒童畫出各種動態小雞形象,還可以想出其他情節,小貓和小雞玩,狐狸來了,貓怎樣保護小雞。讓兒童自由編故事,並動腦筋畫出故事情節,打破了以前只是一幅"小雞吃米"的情景圖。充分發揮了兒童的想像力,還可以提高其獨立作畫的能力。另教師在活動中還要為兒童提供自主參與、探索、決定和表達的機會,讓兒童成為活動的主體。
3、減少兒童繪畫外部壓力,增強其內部動機。
當兒童從自己的興趣出來創造時,組織能產生更有創造性的作品。教師不應用懲罰,批評其外部壓力的方法督促兒童繪畫,如果幼兒畫的作品離題太遠,我們不要呵斥,以免兒童產生極大心理反差會影響內心的自由而阻礙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教師要讓兒童在寬松、自由、安全的環境中,積極地去發現、探索、思考,產生旺盛的創造力。
4、教學靈活多變,適當添加美勞,鼓勵兒童思維自由獨立
以往傳統的美術模式,獨立深沉,不利於兒童的創造發揮。因此我們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添加美術勞動,豐富美術工具和材料,激發兒童的創造思維,層層深入地引導,充分體現美術活動的樂趣。如:色卡塗染、大師作品欣賞與臨摹、寫生、輔助材料畫(棉簽畫、小勺倒畫、線拖畫、車輪滾畫、噴畫、印章畫、吹畫、滴散畫、紙團印畫、手指畫等)、裝飾畫(瓦罐、紙扇、紙盒、紙盤、雪碧瓶等)。當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投入到繪畫創造中去,獲得身心的愉悅,從而產生強烈地創新思維和慾望。不但豐富了兒童的感性經驗,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藝術表現力
⑨ 運用平移,旋轉,軸對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怎樣運用平移,旋轉,軸對稱,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
運用平移,旋轉,軸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