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畫萬州圖片簡單

畫萬州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2-07-05 13:49:33

⑴ 在戰爭時期萬州被轟炸過幾次

至少3次。

在萬州區檔案館,調研員王立拿出當年日本轟炸機的航行線路圖,以及被轟炸的詳細情況記錄冊。筆者看到,每一張紙都經過裝裱,並裝訂成冊。

翻開一疊疊泛黃的紙張,王立指著上面的繪圖說,「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成立了一個名叫『萬縣防空司令部』的機構。在長江沿線一帶,設立了許多監視哨。當日本轟炸機來襲時,向防空司令部報告。」

這些監視哨在看到敵機時,不僅會將敵機來時的日期、機型、數量記錄下來,還會將敵機來去的路線詳細地繪制下來,然後上報防空司令部,再由司令部在上面標注投彈點並繪製成冊。

在一張航行路線圖上,筆者看到,用紅筆清楚地書寫了日軍轟炸長江三峽沿線城市的詳細記錄:12∶15,日軍轟炸機途經雲陽;12∶30到達開縣;13∶36到達梁山(現梁平)並投下炸彈;13∶09到達萬縣,萬縣遭遇投彈。最後敵機從雲陽折回。

翻開檔案,筆者看到一張《敵軍投彈損害情況調查表》,上面記載著1940年7月28日,日軍飛機對萬縣狂轟濫炸後造成的傷亡情況:萬縣二馬路川主宮學校遭到轟炸,死亡學生56人,死亡民眾、壯丁共3人。

另一張《敵機投彈損害情況調查表》上寫道:城區小西坪遭到轟炸,投落燃燒彈5枚,炸彈24枚,受傷人數8人。


(1)畫萬州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在1938年10月至1944年12月,日軍持續對四川、重慶等地進行轟炸。川東9城數據統計:

日機累計轟炸199批次,出動飛機2198架次,投擲炸彈和燃燒彈10226枚,炸死5148人,炸傷5240人,毀壞房屋17726間。造成萬縣、開縣、雲陽、奉節經濟損失3997.61萬元。

在1940年7月28日,日機3次空襲萬縣,投彈327枚,炸死367人,炸傷422人,毀房1003間。靜靜佇立在萬州西山公園內的「萬縣大轟炸白骨塔」,記錄著那段慘痛的歷史。

⑵ 萬州有哪些景點好玩 萬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太白岩風景區 太白岩位於萬州主城區北面,高約400米,長約3公里,面積40公頃。太白岩得萬州八景之「白岩仙跡」之利,具有自然風光優勢,岩上古今題刻聞名遐邇。自唐宋以來,就有萬州名勝之稱。太白岩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觀德亭」三個大字。明萬曆年間,四川按察史曹學銓來萬,指出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西山讀書,遂修建「太白祠」。太白岩現存有摩岩石刻40餘處,清道光年間的摩岩石刻「太白岩」三個大字清晰可見,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名勝。景區內建有「九五萬縣慘案」抗英烈士紀念館、九五慘案紀念碑。太白岩風景絕佳,草木之秀,林泉之勝,莫與爭長。登臨山頂,既可發思古之幽情,抒奮發之壯志,又可覽萬州之全景,賞江山之秀美,是市民遊玩和外來遊客覽勝的常去之地,年均遊客量約20萬人次。

青龍瀑布風景區 青龍瀑布距萬州城區34公里,瀑布寬105米,高64.5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尚寬19米,堪稱「亞洲第一瀑」。該瀑布屬甘寧河段,河水湍急兇猛,奔騰咆哮,空谷回盪,如戰鼓雷鳴,聲聞數里,攝人心魄。瀑布之壯觀,如懸天之布,飛流直下,迸珠濺玉,水氣氤氳。日出則見七彩虹霓橫跨兩岸,令人嘆為觀止。水簾之下,有一約2000平方米的山洞,寬敞明凈,冬暖夏涼,是遊人坐洞觀瀑的絕佳去處。

大埡口森林公園 大埡口距萬州城區22公里,跨萬州、開縣兩界,海拔1308米,是萬州區北岸的第二高峰。林區山勢綿亘,崖陡壑深,奇峰聳翠,雲煙飄浮,山泉甘美,林木繁茂。森林公園總面積350公頃。森林以馬尾松、柳杉、水杉、濕地松、火炬松、銀糖槭、雪松為主。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40天。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主要景點有「鳳儀禪院」、電視塔、畫閣嶺、亭閣、梅花園、茶園、苗圃、養鹿場等,接待服務設施已具規模。

烏龍池森林公園 烏龍池距萬州城區30公里,海拔1120米,佔地333公頃。山頂開闊平坦,坡度小於8%的面積達260公頃以上。公園內林木森森,遮天蔽日,松濤陣陣,不絕於耳。林中小道縱橫其間,林周懸崖峭壁,千姿百態。山頂有一水面約0.7公頃的天然水池和三個水面為8公頃、4公頃、1.3公頃的水庫,如明珠在林海中閃爍。

潭獐峽 潭獐峽峽長約20公里,寬30—80米,峽中多水潭,又常有獐子出沒,故稱潭獐峽。峽內有7條支峽、24座山峰、48道小溪,兩岸山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形成眾多詩情畫意、形態萬千的自然景觀。峽中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錦雞、白鵲、獐子、鹿、九節狸、水獺、刺蝟、猴子等。入峽探險、旅遊,可體驗自然之幽絕奇險;時見野物出沒,又可感受峽中之野趣盎然,實為融「驚、奇、樂、險」於一體的好去處。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位於萬州區東南角,平均海拔1200米,佔地7496公頃,森林儲積量31萬平方米。現有維管束植物181科666屬1242種,其中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2種;有獸類50種、鳥類93種、昆蟲993種,水杉、南方紅豆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豺、大靈貓、小靈貓、斑靈狐、紅腹錦雞、白冠長雉等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然保護區內終年濃霧彌漫,林海蒼茫,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是三峽庫區科考和觀賞珍稀動植物的絕好去處,也是難得的旅遊勝地。

鹽井溝龍洞 鹽井溝龍洞古名石龍洞,距萬州城區20公里,洞內暗河涌流,鍾乳嶙峋。石筍、石簾、石梯田形態萬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規律的漲落,終年不涸,故又稱龍泉洞。現仍存有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

月亮灣溫泉度假村 月亮灣距萬州城區20公里,其山清水秀,溫泉汩汩,建築獨特,是一個觀賞價值較高的以自然景觀為主,以著名的演易台等人文景觀為輔的完整的風景名勝區。渡假村周圍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龍門峽、溶洞群、龍門瀑布、石林等堪稱奇絕,還有羊渠縣、虯溪書院、惠民橋、生基坪漢墓群等遺跡。

天子城 天子城為古萬州八景之一「天城倚空」,距萬州城區3公里,高346米,佔地約13公頃。相傳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伐吳時,曾屯兵於此,得名天子城。天子城孤峰突起,四方懸岩峭立如壁,僅寨門一線可通,因城天生而成,故又稱天生城。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要塞。南宋德佑元年,萬州守將上官夔於此堅持抗元斗爭,同元將楊文安大戰年余,至死不降。後人為紀念上官夔以身殉國之壯舉,曾在城上建有上官夔祠。清初,此城為夔東農民抗清據點。至今寨門石壁仍存有摩岩石刻,為元初楊文安陷城紀功碑。

⑶ 關於重慶萬州

萬州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三峽庫區腹心,因「萬川畢匯、萬商雲集」而得名,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
萬州古稱羊渠、南浦、萬川、萬州、萬縣等。「萬州」稱謂始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稱萬縣。新中國成立後設置四川省萬縣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地級市),轄龍寶、天城、五橋3區和開縣、梁平、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縣。1996年9月劃歸原重慶市代管。1997年重慶直轄,1998年國務院撤銷萬縣市及所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區(正地級),旋更名為重慶市萬州區,轄原龍寶、天城、五橋區域,原萬縣市所轄梁平、城口、開縣、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8縣劃歸重慶直管。

萬州襟江被山,集江城、山城於一身。城後兩山如屏,一為太白岩,一為天城山。據傳說,要白仗劍出川,曾在岩上讀書吟詩會友,並有「大醉西岩一局棋」之事,太白岩因之而得名。如今岩上有何其芳墓及紀念碑,還有不少詩文的題刻。而天城山孤牆,故又稱天子城。

萬州區系少數民族散居的主要地區之一。除漢族外有土家、回、苗等26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為土家族35345人。其次是回族903人,再次是苗族139人。

萬州區北接開縣,東鄰雲陽縣,西連梁平縣,南界湖北利川,歷為渝東、陝南、鄂西、湘西、黔東北的物資集散地和水陸交通樞紐,水道上距重慶市主城區327公里,下至湖北宜昌320公里,是重慶與宜昌之間最大的城市和港口。萬州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有47個鄉、30個鎮、14個街道辦事處。1998年末總人口165萬,其中農業人口130萬。萬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熱,春早秋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年無霜期349天,年均氣溫18。1ºC ,年降水量1185。4毫米。

萬州區在三峽庫區中屬半淹城市,淹沒陸地面積達49平方公里,涉及1座城市、14個集鎮、374戶工礦企業;淹沒各類土地47050畝,其中耕園地36862畝;淹沒線下人口15。93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35萬,城鎮人口12。58萬人。同時,還有一批基礎設施及古跡文物被淹。萬州區移民安置靜態補償資72。65億元。

旅遊景點

太白岩風景區 太白岩位於萬州主城區北面,高約400米,長約3公里,面積40公頃。太白岩得萬州八景之「白岩仙跡」之利,具有自然風光優勢,岩上古今題刻聞名遐邇。自唐宋以來,就有萬州名勝之稱。太白岩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觀德亭」三個大字。明萬曆年間,四川按察史曹學銓來萬,指出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西山讀書,遂修建「太白祠」。太白岩現存有摩岩石刻40餘處,清道光年間的摩岩石刻「太白岩」三個大字清晰可見,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名勝。景區內建有「九五萬縣慘案」抗英烈士紀念館、九五慘案紀念碑。太白岩風景絕佳,草木之秀,林泉之勝,莫與爭長。登臨山頂,既可發思古之幽情,抒奮發之壯志,又可覽萬州之全景,賞江山之秀美,是市民遊玩和外來遊客覽勝的常去之地,年均遊客量約20萬人次。

青龍瀑布風景區 青龍瀑布距萬州城區34公里,瀑布寬105米,高64.5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尚寬19米,堪稱「亞洲第一瀑」。該瀑布屬甘寧河段,河水湍急兇猛,奔騰咆哮,空谷回盪,如戰鼓雷鳴,聲聞數里,攝人心魄。瀑布之壯觀,如懸天之布,飛流直下,迸珠濺玉,水氣氤氳。日出則見七彩虹霓橫跨兩岸,令人嘆為觀止。水簾之下,有一約2000平方米的山洞,寬敞明凈,冬暖夏涼,是遊人坐洞觀瀑的絕佳去處。

大埡口森林公園 大埡口距萬州城區22公里,跨萬州、開縣兩界,海拔1308米,是萬州區北岸的第二高峰。林區山勢綿亘,崖陡壑深,奇峰聳翠,雲煙飄浮,山泉甘美,林木繁茂。森林公園總面積350公頃。森林以馬尾松、柳杉、水杉、濕地松、火炬松、銀糖槭、雪松為主。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40天。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主要景點有「鳳儀禪院」、電視塔、畫閣嶺、亭閣、梅花園、茶園、苗圃、養鹿場等,接待服務設施已具規模。

烏龍池森林公園 烏龍池距萬州城區30公里,海拔1120米,佔地333公頃。山頂開闊平坦,坡度小於8%的面積達260公頃以上。公園內林木森森,遮天蔽日,松濤陣陣,不絕於耳。林中小道縱橫其間,林周懸崖峭壁,千姿百態。山頂有一水面約0.7公頃的天然水池和三個水面為8公頃、4公頃、1.3公頃的水庫,如明珠在林海中閃爍。

潭獐峽 潭獐峽峽長約20公里,寬30—80米,峽中多水潭,又常有獐子出沒,故稱潭獐峽。峽內有7條支峽、24座山峰、48道小溪,兩岸山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形成眾多詩情畫意、形態萬千的自然景觀。峽中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錦雞、白鵲、獐子、鹿、九節狸、水獺、刺蝟、猴子等。入峽探險、旅遊,可體驗自然之幽絕奇險;時見野物出沒,又可感受峽中之野趣盎然,實為融「驚、奇、樂、險」於一體的好去處。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位於萬州區東南角,平均海拔1200米,佔地7496公頃,森林儲積量31萬平方米。現有維管束植物181科666屬1242種,其中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2種;有獸類50種、鳥類93種、昆蟲993種,水杉、南方紅豆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豺、大靈貓、小靈貓、斑靈狐、紅腹錦雞、白冠長雉等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然保護區內終年濃霧彌漫,林海蒼茫,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是三峽庫區科考和觀賞珍稀動植物的絕好去處,也是難得的旅遊勝地。

鹽井溝龍洞 鹽井溝龍洞古名石龍洞,距萬州城區20公里,洞內暗河涌流,鍾乳嶙峋。石筍、石簾、石梯田形態萬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規律的漲落,終年不涸,故又稱龍泉洞。現仍存有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

月亮灣溫泉度假村 月亮灣距萬州城區20公里,其山清水秀,溫泉汩汩,建築獨特,是一個觀賞價值較高的以自然景觀為主,以著名的演易台等人文景觀為輔的完整的風景名勝區。渡假村周圍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龍門峽、溶洞群、龍門瀑布、石林等堪稱奇絕,還有羊渠縣、虯溪書院、惠民橋、生基坪漢墓群等遺跡。

天子城 天子城為古萬州八景之一「天城倚空」,距萬州城區3公里,高346米,佔地約13公頃。相傳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伐吳時,曾屯兵於此,得名天子城。天子城孤峰突起,四方懸岩峭立如壁,僅寨門一線可通,因城天生而成,故又稱天生城。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要塞。南宋德佑元年,萬州守將上官夔於此堅持抗元斗爭,同元將楊文安大戰年余,至死不降。後人為紀念上官夔以身殉國之壯舉,曾在城上建有上官夔祠。清初,此城為夔東農民抗清據點。至今寨門石壁仍存有摩岩石刻,為元初楊文安陷城紀功碑。

物產資源

土地資源
全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63公頃。土地資源大體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丘陵,主要集中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平行嶺谷區,是主要農業耕作重點區。二是低山區,主要為海拔500—1000米山區,是區內最主要的地貌形態,是主要產糧和經濟作物地區。三是中山區,主要集中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七曜山等地,主要適宜種植林果木、葯材和牧草等。

水資源
區境內常年性降水量1000—1300毫米,長江過境流程84.3公里,支流眾多,水資源豐富。全區水力資源可開發量有32.32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8億千瓦小時以上。

生物資源
一是森林資源,境內森林覆蓋率為26.9%,各類林地120.38萬畝,占幅員面積23%。森林、植被以喬木、灌木為主,喬木、灌木樹種有 99 科、 255 屬、 505 種。其中裸子植物 7 科、 15 屬、 24 種,被子植物 92 種、 240 屬、 505 種,喬木中馬尾松占 90 %以上,灌木主要有杜鵑、救軍糧、黃荊等。竹類以慈竹占絕對優勢,其次為楠生、斑竹、水竹、白英竹。二是草地資源,區內天然牧草豐富,種類較多,有一批優良牧草種類和人工種植的優質高產牧草。三是珍稀植物資源,區內已發現或種植多種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其中一級保護植物有水杉、珙桐二種,二級保護植物如荷葉鐵線蕨等10餘種,三級保護植物分布廣泛。四是動物資源。境內已知的有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等脊椎動物野生動物312種,其中獸類69種,鳥類124種、爬行類15種、兩棲類12種、魚類92種。已知珍稀動物2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一類動物有金貓、金錢豹,國家保護的二類動物有旱獺、水獺、錦雞(金雞)、大靈貓、小靈貓(野貓)、林麝、毛冠鹿、白冠長尾雉、娃娃魚(大鯢)等。

礦產資源
區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相對集中,組合較好。全區已探明礦產資源10多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煤、石煤、泥炭、天然氣;黑色金屬有鐵、鈦;有色金屬有銅、鉛、鋅、鉬、金、鎳;分散元素礦產有鍺、鎵;放射性元素礦產有鈾;冶金輔助原料礦產有耐火粘土、高嶺土、硅石、白雲石、石灰石;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磷、硫、岩鹽、鹵水、重晶石、毒重石、含鉀岩石;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有石膏、石灰岩、頁岩、粘土、石英砂岩、大理石岩、海泡石等。本區礦產儲量十分豐富,其中有煤1278萬噸、天然氣2400億立方米、岩鹽2800億噸。

主要農作物及畜禽品種
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洋芋、胡豆、燕麥、小米、油菜、蕎子、花生、芝麻、棉花、蠶桑、油桐、茶葉、白肋煙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果品主要有柑橘、梨、李、桃、楷杷、葡萄、櫻桃、蘋果、杏、核桃、柿、棗、桂園、荔枝、板栗、獼猴桃、草莓、西瓜等。
畜禽品種主要有豬、牛、羊、兔、雞、鵝、鵪鶉、鴿子等。水產品有草魚、中華倒刺、鰱魚、鯉魚、白鯽魚、羅非魚、甲魚、黃魚、蛇、長吻、鯰魚、中華鱘、鯪魚、青魚、胭脂魚、岩原鯉、紅鱺魚等。

更多內容請參考下列網站:
http://www.wan.ccoo.cn

⑷ 萬州的風景名勝

這個有很多的撒,譬如萬州大瀑布、太白岩、天子城、大埡口等等,還有很多特色的農家樂。可以去耍,去自游 w-a-m-n-g上看嘛,都有介紹的哦。

⑸ 萬州烤魚打做法大全

⑹ 萬州八景的八景由來

景觀位置位於現在萬州長江以北,竺溪河(天仙湖)以南的北山。 「都歷摩天」,指的是都歷山高插入雲。
明;沈巨儒詩《都歷摩天》是這樣描寫的:
天際孤峰一柱擎,諸巒羅列仙潮尊。
大江倒影虹跨澗,明月當空玉滿昆。
何用仙人九節鞭,直探素女洗頭盆。
巫峰十二參差立,共仰此山公領孫。
薴溪河東岸的北山腳下,是唐宋故城,明清時縣城也只限於環城路一帶,都歷山在縣城後面,被認為是縣城的主山,因位置在原縣城之北,故之名北山。從縣城仰望都歷山,山勢陡峻,高插入雲,稱作「都歷摩天」,以形容其高。實際上都歷山只是比太白岩、天城山略高一些,由於地處縣城背面,一向為人所看重。都歷山山頂地勢平坦,居高臨下,俯瞰縣城,是縣城之屏障,在古代戰爭中,雙方都要先佔此山,以控制縣城。
北山的半山,曾建道觀,故名「北山觀」。北山踞縣城之頂,俯壓縣城,先踞為勝。明代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就在北山山半建了石城,是軍事性的防禦建築。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至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午)進行了擴建,石城高6公尺左右,城上有兩公尺高的石碟146個,周圍通長400公尺,石城前後均有炮台。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政府為保護縣城,曾屯兵石城。同治年間,李永和、藍朝鼎起義,縣里又屯兵結營於此。清末民初,石城建了廟宇「昭明宮」。現已改建為「彌陀院」。
從長江下行在江上遠望萬州,都歷山浮若圓珠,這種景觀平時不見,而常出現於雨中。由於煙雨,都歷山腰雲霧繚繞,都歷山頂圓珠似的浮於雲霧之中,呈現出「渾若圓珠」的景象。
清李鼎元有詩雲:「路入巴東好處好,萬州廓外最清奇。南山雲接北山雨,正是寒江欲暮時。」這後兩句的景色,就是都歷山「渾若圓珠」的時候。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舊城環城路一帶已經拆遷,都歷山雖然仍在,失去了下面舊縣城的襯托,隨移民遷建原縣城之上的枇杷坪又形成新區,但摩天的感覺就不如原來了。
註:竺溪河為三峽庫區蓄水前的叫法,如今三峽庫區蓄水後,竺溪河水面寬廣,萬州政府在竺溪河口內側狹窄處修建了一處堤壩,這樣,竺溪河變成了現今的天仙湖了。 景觀位於長江以南的南山。
秋屏列畫是指對江的翠屏山,古時綠化很好,鬱郁蔥蔥,疊翠如屏,極目遠眺,恰如屏障,直如一幅圖畫。如孫本卓《南浦八景 秋屏列畫》寫道:
爽挹西山景,屏開玉器浮。茂林迷古詩,小港雜漁舟。
翠列千岩曉,紅深萬樹秋。天然圖畫好,清宓與營丘。
南山正對著舊縣城的南門,縣衙門座北朝南,翠屏山恰似一面綠色屏牆對著縣署,長江河段到了這里轉流向東北。根據這一地形,宋 范成大有詩:
前山如屏牆,得得正當戶。西江朝宗來,循屏復東去。
此景隨著舊縣城城址的消失,而南山已農耕開發殆盡,秋屏列畫就名不符實了。
峨眉磧月在南山腳下,水落時出現一彎大磧壩,形如娥眉,細石斑斑,極為可愛,峨眉磧成為八景之一,與當地民俗有關。據記載,萬州人每年在正月初七日(人日):「鄉市土女渡江南峨眉磧上,作雞子卜擊小鼓唱竹枝歌。」所以人們對峨眉磧十分鍾愛。
清李鼎元詩《峨眉磧》:
仲春暖似夏初時,萬縣桐花開滿枝。
夜半山岈殘月吐,一痕沙磧畫娥眉。
三峽工程二期蓄水水位上升後,峨眉磧已在水下了,
岑洞水簾在南山江邊一個岩嵌,是一個溶洞,《方輿勝覽》記載:「洞廣六十餘丈,深四十餘丈,石岩盤結如華蓋,左右方池泉湧出岩際,松竹藤蘿,真神仙窟也。」隋末時有名岑道願者因避亂由江陵溯江而上至南浦,愛石龕幽靜,遂隱居此洞,遂名岑公洞。岑道願「愛石龕幽靜,遂居其下,片衣粒食,悉無所營,時已百餘歲,肌膚若冰霜,宴坐二十年兀然化去。」活了120多歲。《四川省志》記:「唐(隋末)岑公曾居於此,有石狀如芝,名石芝。又有泉曰:灌芝泉。」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南浦大早,地方官員到岑公洞里求雨後即得了雨。地方衙門稟報朝廷,朝廷封岑道願為沖妙大師虛鑒真人,並遷妙庭觀於洞旁,一時香火鼎盛,岑公洞遂成名區。宋黃庭堅、陸游,清王漁洋均有游岑公洞之詩。現洞內尚存宋以來石刻多幅。
清代丁鳳皋萬縣八景濤《岑洞水簾》:
石室藏真地,丹還不計年。層岩仙瀑瀉,半壁水簾懸。
鉤轉蟾光老,珠跳鶴淚圓。勝游消永日,回首白雲眠。
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岑公洞口略高於水,洞門尚存,三期水位蓄水後亦將沒於水下。 景觀位於長江以北的西山。有「西山夕照」和「曲水流觴」兩景,如西山列為西山夕照」和「白岩仙跡」兩景,則共為三景。
「西山夕照」有的稱為「白岩仙跡」前者按自然景觀命名,後者指詩仙李白曾在此讀書一事。
清丁風皋萬縣八景詩《西山夕照》:
西山迎爽氣,霽景夕陽殷。散綺收前壑,餘霞浸一灣。
腳垂新雨歇,舍返片雲閑。明月招邀上,詩仙映醉顏。
清萬縣知縣陸璣登太白岩有詩刻壁,文如下:
丙辰既望獨游太白岩題壁
樹梢高處露瑤宮,梯石層岩曲折通。一道紅闌新補景,春遊宛在畫屏中。
岩谷雲多石氣涼,在山養性出山忙。問誰不愛煙霞痼,隨處安心別有鄉。
咸豐六年仲春陸璣題子承繩侍
曲水指高筍塘邊的流杯池,「曲水流觴」指古代一種風俗,稱「修禊事」,即每年三月上巳日,到流水邊洗足飲酒,以求消災祈福。此處流杯池也是建造於宋代,是當年太守束庄所鑿,備邦人歲修禊事之用。有的人又將魯池與曲池合稱為「魯池流觴」,清同治《萬縣志》題名為「魯池流杯」。古代稱高筍塘為西山北麓,西山公園為西山南麓,故歸於西山。
清劉高培萬縣八景詩《曲水流觴》:
學士重相知,怡情及滸濞。浮杯捉月來,飛羽乘槎至。
酣興峽浪回,傾斗灧澦漬。願與蘇黃偕,臨流載舉觶。 位於北山以東的天城山。兩景,即「天城倚空」和山下薴溪河(天仙湖)上的「仙橋虹濟」。
天城倚空是指天生城。它是一座山,在薴溪河東,與都歷山、太白岩遙遙相峙。天生城奇峰突起,十分險峻雄偉。四周都是絕壁,無路可登,只有前、中、後三座寨門可通,在古代是一個天然的軍事要塞。天生城前寨門上有清咸豐三年(1853年)重建時的門額,題為「天生城」。據《華陽國志》載,劉備曾在此屯兵,因此又名為「天子城」,亦名「天城」。天生城在南宋末年,是南宋守將上宮夔抗元軍的據點。天生城和合川釣魚城、忠縣黃(皇)華城等都是宋軍最後陷落的抗元據點。明代,山上有紀念上官夔的「上官夔祠」。現在天生城石壁上有多幅摩崖石刻,其中楊文安紀功碑,記載了楊文安克萬州的過程,很有歷史價值。在明末清初,天生城上是抗清據點,由三譚駐兵於此。
清丁風皋萬縣八景濤《天城倚空》雲:
萬仞奇峰沒,凌虛氣象雄。如墉憑地險,累卵自天工。
鳥道余丹壁,松關款碧空。星辰梯接步,引覽極巴東。 在市中心的薴溪河上,萬安橋(即大橋)與原萬州橋之間,一塊天然巨百橫跨東西兩岸,駐足萬安橋上清晰可見。巨石天生,宋時稱「天生橋」(並有摩岩石刻「天仙橋」三字)內側瀑布飛懸,如霧似雪,故名「響雪」(清雍正年間,楊本源在橋東西頭題名「響雪」、「石琴」)有「有風因噴雨,無日不聞雷」之句,橋下銀流淙淙,似琴聲不斷,加之「天生橋」象一把平放的古琴,因而得名「石琴」。「仙橋虹濟」亦指此景觀。清劉高培詩:「夾岸影桃浪,凌空結采霧」。相傳李白曾渡此橋,故又名「天仙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魯班的徒弟趙巧兒一天到薴溪河,把岩石的下部鑿通,使溪水從鑿道流過露出橋身,不到一夜把橋造成,贏得了師傅的贊譽。三十年代美國柯達公司將「仙橋虹濟」照片搜入《世界風景集》,八十年代初,此處風景照片曾在美國舊金山展出。三峽工程蓄水後,它就長埋於水下。
天城下面的薴溪河上的一景稱「仙橋虹濟」,亦名「石琴響雪」,即薴溪上的自然天橋————天生橋,那是一塊橫亘在薴溪上的自然巨石。傳說李白在西山讀書時曾到天生橋漫步,故天生橋又名天仙橋。橋內側有清雍正年間夔州府楊本源題刻「響雪」二字,和摩岩刻「石琴」及「天倦橋」等。薴溪河是一條季節性山溪水,春夏之間,漲水時橋上瀑布飛懸,漬流如霧似雪,枯水時刻,流水叮咚有聲,酷似琴音,故名其為「石琴響雪」。三峽水利工程二期蓄水後,已淹於水下。
明杜應芳《天生橋》詩這樣寫道:
靈根穿地起,神斧畫天通。龍卧雷奔壑,鯨天雪漬空。
平能舒險仄,堅不受磨礲。應與銀河接,還期黃石逢。 大江中一景。即江中一巨石,長數百公尺,寬數十公尺,夏沒冬出,巨石上的積沙可淘金,過去曾有人在此採石,因名千金石,景觀名為「金島印浮」,三峽水利工程二期蓄水後,已淹於水下。
劉高培詩《玉印中浮》
天雯飛寶篆,地脈矗靈蚪。嵌水儼新佩,掖雲如系肘。
唇樓星欲就,虯璧鬣還紐。千載淘金鑒,真文終不朽。
以上景觀共九項,如西山將「西山夕照」及「白岩仙跡」均列入,則為十景了。如寫成八景,西山選列一項,而天城、都歷和翠屏的三項中只選列兩項。
萬州八景是歷史產物,但隨著時代發展,景物變遷和三峽工程修建,城市面貌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時的萬州八景已經很難再如今的萬州尋覓到了。它們中間的大多數,已經被三峽庫區蓄水所淹沒,沉默於長江之中。只有少數還可以見到。例如「曲水流觴」,即為現在的「流杯池」,坐落萬州商業中心高筍塘。與它同時保留下來的,還有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在「曲水流觴」里修完修禊事留下的書法被刻成碑的西山碑,位於流杯池的旁邊。
滾滾的長江水吞沒了一些萬州八景,是一些萬州文人的隱隱之痛。為了發揚萬州的文化底蘊,萬州政府在如今的城市建設中可以融入了「萬州八景」。例如組織了百餘名藝人在北濱大道的石欄上刻上「萬州八景」的畫面。除此之外,萬州政府還在江南新區南濱公園的修建上還原了「萬州八景」,將「萬州八景」的內涵融入南濱公園的建築物,體現了悠久的萬州歷史文化底蘊。

⑺ 萬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萬州好玩的地方:太白岩風景區 、青龍瀑布風景區、大埡口森林公園、烏龍池森林公園 、潭獐峽、鹽井溝龍洞。

⑻ 萬州風景區

景點

曾有「成、渝、萬」之稱,為「川東門戶」。風光秀麗的旅遊名區。萬州移民開發區地處世界聞名的長江三峽,旅遊資源富集,旅遊景區景點達200餘處,廣義的萬州風景區,除長江三峽外、大寧河小三峽、白帝城、石寶寨、張飛廟、天坑地縫等馳名中外,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300萬人次以上。三峽工程建成後,高峽出平湖,萬州移民開發區將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獨具特色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特大型水上游樂園。未來發展
面對新的歷史使命和發展機遇,萬州將高揚發展主旋律,堅持「移民為先,開放開發,科教興萬,富民強區」的發展戰略,努力把萬州主城區建設成為長江中上游結合部的交通樞紐,長江三峽庫區的旅遊服務基地,對外開放的現代化的移民新城。萬州有過輝煌的歷史,也必將有輝煌的未來。我們將繼續以熱情的姿態、良好的環境、寬松的政策,真誠歡迎國內外朋友、各界人士前來投資開發,觀光旅遊,洽談生意,共創三峽美好未來。
青龍瀑布
青龍瀑布距萬州城區30公里,瀑布寬115米,高64.5米,瀑布面積達7417.5平方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尚寬19米,堪稱「亞洲第一瀑」。該瀑布屬甘寧河段,河水湍急兇猛,奔騰咆哮,空谷回盪,如戰鼓雷鳴,聲聞數里,攝人心魄。瀑布之壯觀,如懸天之布,飛流直下,迸珠濺玉,水氣氤氳。日出則見七彩虹霓橫跨兩岸,令人嘆為觀止。水簾之下,有一約2000平方米的山洞,寬敞明凈,冬暖夏涼,遊人可坐洞觀瀑。萬州青龍瀑布(16張)
青龍瀑布景區分5大景區39個景點,5大景區由核心景區青龍瀑布、甘寧湖、白雲洞、貫峰書院和逍遙庄組成,集山青、水秀、竹茂、洞奇、潭幽、瀑寬、虹美、湖大、古墓、名人故居於一體。景區內不但有青龍瀑布、青龍洞、青龍潭、水簾洞、青龍河等眾多自然景觀還有出土於此的「戰國包鑼」、「虎鈕淳於」等國家一級文物和三國東吳名將甘寧故里,現代著名文學家、詩人何其芳先生的故居等豐富的人文景觀。
潭獐峽
潭獐峽位於萬州區東南部,屬石灰岩構成的峽谷型風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為32100畝的,森林覆蓋率達64.7%。解放戰爭時期系川東游擊隊的活動區域。景區距萬州城區70公里,於2001年向社會開放。峽中水勢隨季節而變化,以夏季為最。部分峽段可盪舟娛樂。峽中水質清澈,無污染,峽水每碰山壁,變成一潭,峽中有48潭,每個水潭都是一個天然的游泳池。潭獐峽主峽長約21公里由將軍峽、天王峽、桃園峽、地縫峽、海螺峽等五峽組成,主要支峽有24條,全長約70多公里,峽谷內最寬處約100米,最窄處僅1.5米.峽谷兩側懸壁陡峭,最高處近300米。兩岸山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形成眾多詩情畫意、形態萬千的自然景觀。峽中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錦雞、白鵲、獐子、鹿、九節狸、水獺、刺蝟、猴子等。入峽探險、旅遊,可體驗自然之幽絕奇險;時見野物出沒,又可感受峽中之野趣盎然,實為融「驚、奇、樂、險」於一體的好去處。
峽谷溪流自西向東流入泥溪河,流經雲陽縣後匯入長江。此峽谷景觀系冰川紀、白堊紀和第三代地殼運動經地表水向下溶蝕和浸蝕,加上重力崩塌作用而形成。峽谷兩側奇石密布,山峰筆直,層巒疊峰,植被蔥郁,蔭蔽幽谷。空間變化豐富,蜿蜒曲折,峽谷風光具有「小三峽」之幽秀,「天坑地縫」之神奇。潭獐峽自向社會開放以來,先後在景區內設立了棧道、索橋,可供團體旅遊的篝火及參加土家族、苗族習俗的婚禮和民俗風情,並在冬天還可以欣賞雪景。其主要景觀有:天馬行空、天生石城、太白觀峽、石獅坐浴、陰河暗道、吳家洞、海螺峽、裴家峽等60多個。裴家峽是眾多支峽中最為幽美之作,離主峽僅50米,為川東游擊隊之居所遺址。峽內的陰河暗道位於景區下半部,全長約80米,泛舟其中,始覺與世隔絕,身入仙境,美不勝收。
大埡口森林公園
大埡口森林公園位於鐵峰山至獅子山一帶,距萬州區20公里,距開縣縣城60公里。東臨雲陽縣四十八槽森林經營所,南連萬州區,西倚東陽森林經營所,北接長沙鎮。公園森林面積3.5萬畝,海拔1000至1300米。林區山勢綿亘,崖陡谷深,奇峰聳翠,雲煙飄浮,山泉甘美,林木繁茂,一色自然森林風光。春季杜鵑花開,滿山遍野,如火似血;夏季山漳溪流潺潺,鳥語花香;秋季萬綠叢中,紅葉簇簇,野果掛滿枝頭;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
大埡口現有10個山莊,並是國內唯一距城市市區最近的森林公園,觀賞點有養鹿場、山羊繁殖場,有聞名的鐵峰道觀,每年廟會人山人海,另外還有鳳凰禪院、餓佛寺、碑林、獅子寨等旅遊資源。大埡口森林公園是以馬尾松為主的人工再生林,森林面積佔90%。喬木樹種除馬尾松外,還有光皮樺、杉木、香樟、華山松,引種栽培的有柳杉、雪松、側柏、龍柏、水杉、濕地松、火距松、滇柏、意楊、銀糖槭等,林下灌木主要有櫟類、杜鵑、柃木、鋸木條等,草本植物以鐵芒箕、里百、茅草、芭茅為主,覆蓋達80%以上,經濟植物主要有鹽膚木、楠竹、油桐、茶葉、蘭草等花卉植物。主要動物資源有獐、羚羊、野豬、山羊、野兔、蛇、貓頭鷹、錦雞等20多種,目前已建成一養鹿場。
烏龍池森林公園
烏龍池森林公園距萬州城區30公里,海拔1120米,佔地333公頃。園內異峰突起,怪石嶙峋,山勢峻峭。公園的東及東南林緣懸崖峭壁,怪石千姿百態。鱷魚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烏龍池中央的「鎮龍石」恰似泰山壓頂,穩鎮惡龍, 「人頭寨」、「烏龍澗」、「八仙桌」等大自然造就的景觀神奇而優美。公園內森林覆蓋率95%,林內馬尾松、刺杉等針葉樹種和楠木楓樹、榆樹等有植物278種,其生物形態各具特色,其中最大一棵古板栗樹,胸徑在60厘米以上,最大一株楓樹,枝葉亭亭如蓋,十分壯觀;有鹿子、山雞等動物30種,漫步林間小道,驚飛的錦雞、雀鳥,奔跑的鹿子、野兔、野貓。林內的太平湖景區,巴茅槽庫區碧波盪漾,湖光倒影。站在眺望台,八角寨山巔,縱觀長江,宛如蒼龍奔騰。遠眺「蓮花池」、「養馬池」、「尖山子」青山連綿,霞走雲飛,俯視山腳下新田水庫湖光山景構成一幅動人的山水畫面;登峰遠眺,流雲飛霞、林海莽莽、農舍炊煙、奔騰長江盡收眼底。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地跨萬州南端梨樹鄉龍駒鎮,位於萬州區東南角,距萬州城區約70公里,是三峽腹地一塊難得的綠洲,有人將它稱之為「珍寶島」。屬山嶽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終年濃霧彌漫,林海蒼茫,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是三峽庫區科考和觀賞珍稀動植物的絕好去處,也是難得的旅遊勝地。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4.96平方公里。區內海撥在400-1342米之間,平均海撥1200米,森林覆蓋率95%以上。是三峽庫區保持較完好的物種基因庫。迄今為止有已知物種2407種。保護區內有植物181科666屬1242種,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2種,占重慶市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61.55%,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荷葉鐵線蕨、金錢松、銀葉桂、紅豆等。其中水杉為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荷葉鐵線蕨是驗證大陸漂移學說的有力證據之一,極其珍貴。王二包是動物的天堂,據調查共有無脊椎動物(昆蟲)17目146科735屬993種,椎動物52科162種。有鳥類93種,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豺、大靈貓、小靈貓、斑靈狐、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鳶、紅隼等;其昆蟲多樣性指數在三峽庫區排名第一。
鹽井龍洞
鹽井龍洞古名石龍洞,距重慶萬州城區20公里,洞內暗河涌流,鍾乳嶙峋。石筍、石簾、石梯田形態萬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規律的漲落,終年不涸,故又稱龍泉洞。洞內有12個灘灘灘各有其美妙之處。最有趣的是洞中進最後一灘時就就是要看到定海神針的最後一關,「狗鑽洞」是當時人稱。現仍存有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
龍洞不僅自然景觀神奇,民間的傳奇傳說亦獨具魅力。清光緒年間,萬州名醫劉以仁在城內懸壺濟世,其醫德醫技聲名遠播。一日清早,有公人管家打扮者入門,恭請先生出診去為家主療疾,言江邊有專船等候,遂行。船至白水溪,岸邊暖轎伺候,順溝而行至龍洞。先生陡見宮苑巍峨。心知有異。登階入殿,見一白須老者側卧玉榻,呻吟不止。抬手令先生近前視其後背。劉先生壯膽上前撩衣一看已明端底。遂請老者顯身。老者讓先生避過一側,霹靂一聲,十餘丈黃龍頭外尾內已伏於地。先生將自己的「百寶箱」打開,取出抱鉗、丹葯等物上前。原來有一近兩尺的蜈蚣鑽入龍脊鱗下吸髓。鉗出蜈蚣煅燒。上完葯,龍王痛立止。復形歸位,揖謝欲厚賞先生。先生辭不受,龍王道,既如此,將護佑萬州黎民風調雨順,遇難告知必驗。從此遇大旱年由地方官親往龍洞祭祀求雨便成地方風俗。
有一傳奇:一九三三年夏,駐萬軍閥王陵基前往龍洞,至白水溪鄉公所休息,四十名衛隊在隔壁茶館休息。正逢場期,街上熱鬧。忽一魁梧漢子走進茶館,摘掉頭上草帽,抽出身上短槍,上前抵住正要喝問的警衛隊長,沉聲說道:「我是賀龍,快叫你的弟兄放下槍,你們王師長已被我們包圍了,不然就讓你看看熱鬧。」衛隊長只得下令將剛裝備的四十枝德國造快槍繳械。一批趕場打扮的人將槍帶走。待尚在河邊休息的後續隊伍得知消息趕到時,已不見賀龍隊伍蹤影。追至鹽井溝,鄉民講只有一支隊伍進了龍洞。進洞搜亦渺然。百姓遂流傳,賀龍是龍,早借水遁走了。
悅君山
悅君山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境內,方圓280公里,主峰「軒轅峰」海拔高程 1420米,氣勢恢宏。六萬畝森林起伏連綿,山峰劈地摩天,谷深崖高,岩凸千仞,雲凝碧漢,氣象萬千,山林常年煙雲飄緲,波瀾浩澣,山澗林泉淙淙,溪水潺潺,泰呈「東險、西奇、南絕、北秀」之美態一集華山之峻險,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嬌美,峨嵋之秀麗,青城之奇幽於一身,鍾靈疏秀,神韻雅麗,自古有「神仙修練之山、文士棲息之林」之傳,被譽為「巴蜀名山」,為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
相傳巴王稟君、秦始皇、蜀漢劉備、唐太宗、明皇朱棣等曾派人到此訪求仙葯,東漢時期,張道陵(張天師)入山修道練丹,采葯濟世。漢唐以來,有鍾離權、呂洞賓、張伯瑞、扶搖子、張正常以及何仙姑、鐵拐李、黃大仙等道仙,在悅君山有勝跡,三峽民間有「自古神仙出悅君」之說。悅君山扼守「巴蜀古道」之咽喉要沖,自遠古濮民族時期起,乃歷代兵,匪禍不斷,山上留有大量古代城垣寨堡建築與古戰場遺址,積淀了深厚的「三峽寨堡文化。」歷代往返於「巴蜀古道」之文人墨客、文藝方家慕名到悅君山游賞、隱居、呤詩作賦,題詞丹青、王勃、李白、白居易、杜甫、蘇東坡、陸游、范仲淹、范成大、秦觀、破山禪師等曾臨悅君山登山臨風,灑酒感懷,游憇悟性。
悅君山層巒疊嶂,湖水清碧,林海蒼茫,清泉流淌,清雅綺麗,妖言動人,共有天然溶洞6個,碧湖15處,溪泉55處,主要景觀有:天師嶺、軒轅峰、道陸洞、天師椅、試劍石、煉丹台、望仙台、香爐崖、仙姑谷、丹井、神鷹守寨、寨王石、蝦蟆觀天、群仙聚會等等。悅君山以天機生化之旨趣,靈秀通達之胸懷,將山石之雄奇與嬌媚、清泉之音奏與靜雲霧之情態與渺澣,人生意態之高遠與寬釋,在巴渝大地凝聚成奇特精妙之人文自然奇觀,令遊人留連忘返
寨林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區
寨林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區位於萬州區響水鎮境內,距萬州主城區48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區內主要以古寨、寺廟、古墓群等歷史文化景觀為主,自然風光為輔的景區,享有「寨林神韻」之美稱。其主要人文景點:有氣勢磅礴的古寨16座,其中有相傳明朝崇禎皇帝堂弟—桂王朱由榔避難三年的四方寨;有「千古盤石鏨不開,懸崖鑿路修蓮台」之稱的鏨不開險關;有「天下名山僧佔多,地上君主洞生少」傳說中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地——大岩洞遺址;有始建於宋朝寶慶二年,盛極一時的佛教傳教中心寶蓮寺遺址;有題為「皇清待贈,皇清待誥」的古墓8座;有清朝武將朱儒純的「聖旨牌」、「望柱」、「待誥夫人」朱母殷氏的聖旨牌坊;還有宏偉高大的杜堡寨雙炮樓等,為景區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風景區海拔880米,氣候宜人,清泉眾多,塘庫星羅棋布,山石奇異,風景秀美。
龍泉風景名勝區
龍泉風景名勝區位於萬州區長灘鎮、茨竹鄉境內,距萬州主城區36公里,風景區面積74平方公里,2000年11月被重慶市政府批准命名為市級風景名勝區(渝府發[2000]192號文)。該風景區集山、水、園、林、洞和文化歷史遺產為一體,植被覆蓋率達70%,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幽雅。風景區由龍門峽谷、龍門瀑布群、龍門溶洞群、外壩溫泉、磨刀溪水系、明代易學大師來知德演易台遺址、漢代羊渠縣古城遺址、古鹽井等近60個大小景點組成。龍門峽谷幽深曲折,樹林草木鬱郁蔥蔥,鳥語花香;虯溪河清澈蜿蜒,處處飛瀑流水,峽內20多處各具特色的深洞吸引著人們探險觀奇;外壩溫泉富含碳酸鈣和硫化物,能治療人體多種疾病,有「萬州第一泉」之稱;磨刀溪河流清趣無限,享有「萬州第一漂」的美稱。明代學者來知德在虯溪河畔搭演易台(今泉水小學校址),面壁二十九年,撰著《易經注》在全國及日本、東南亞一帶都有較大影響。易經文化遺址和漢代鹽文化遺址、遺物,又賦予了風景區濃厚神秘的文化歷史底蘊。現已建成的月亮灣龍門峽接待中心環境優雅,交通便利,318國道穿境而過,是萬州市民及外來遊客休閑、游覽、療養、探險的好去處。
金甲古鎮——羅田
羅田古鎮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七岳山腳下,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南部邊陲,與湖北省利川市接壤,距萬州主城區71公里。該鎮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這里古時為土家族人的聚集地,現該鎮土家族近11000人。千百年來,羅田古鎮形成了獨特而厚重的民俗民風。如迎新嫁娶、紅白喜事至今還使用歷史流傳下來的獅舞、鑼鼓、年簫等慶賀方式;人們對中秋、端午等傳統佳節,仍沿用傳統習俗進行慶賀,原汁原味。羅田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羅田大米享譽渝鄂兩省。羅田鎮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有清朝碑林、百年古橋、金黃甲大院、向氏古墓群,楓香坪水庫緊傍大小二寨,紅岩石林與國家二級旅遊景點魚木寨相仿,是夏天避暑、休閑、垂釣,冬天賞雪的好去處。
靈龍風景名勝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龍景區」因道光年間摩崖石刻「有龍則靈」而得名,此龍長約3米,高一米,雕刻工藝精湛,神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足下是鱗波閃閃的龍灘子深潭,一股泉水從近十米高的峽谷墜入潭中,波濤屢屢,此龍便迎波踏浪,呼之欲出。右側鐫刻著「有龍則靈」四個大字,其書法之灑脫、之雋永,是民間不可多得的書法魁寶和歷史文物古跡。靈龍生態旅遊景區,位於萬州區長嶺鎮、茨竹鄉境內,距萬州主城15公里,距萬州機場17公里,交通快捷方便。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景區內自然景觀有溶洞10多個,天坑20多個,峽谷10餘公里,淺丘石林200多畝,森林面積300多畝。人文景觀有古墓群、清代道光年間摩崖石刻「有龍則靈」、「靜安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個,石龍寺、蓮花寺各一座,有摩天嶺、尖山子、養馬池三個古寨。是一個集自然和人文一體的地質奇觀、森林茂密,生態完美的三峽庫區難得的旅遊休閑度假之地。
新月灣景區
新月灣景區位於壤渡鎮,距萬州主城28公里,緊鄰長江,依山傍水,將是一個集遊艇俱樂部、高爾夫球場、五星級會所、景觀別墅於一體的休閑度假區。它在遵循當地自然風貌、原生態的前提下,依據原有的景點,建設田園春色、石人暮色、古道尋幽、玉泉飛瀑等景觀,營造回歸自然之感,形成古樸、自然、生態化的旅遊休閑勝地。新月灣風景優美,環境一流,水質清純,水流流態極佳,是各種水上運動休閑的最佳選擇。在新月灣遊艇俱樂部,您可以進行商務接待,休閑度假,婚紗攝影,島上探幽,湖上垂釣,潛水觀光,碧波暢游,甲板日光浴等各種活動。[1]

⑼ 萬州地區有多大

這是萬州區全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鎮鄉、街道。
總人口172萬,在重慶40個區縣中人口最多;
城市建成區面積4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60萬,城市規模除重慶主城以外全市最大

萬縣
萬縣市(Wanxian Shi) 長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萬縣地區轄市和行署駐地,位於四川盆地東部,瀕臨長江三峽,有「川東門戶」之稱。面積3457平方公里,1998年末總人口165萬。市境山巒起伏,丘陵交錯,街道樓房背山面江,故又稱「江城」。1902年《中英通商條約》辟為商埠。1915年日、英兩國於此設立海關。1928年設市。萬縣及其附近山地丘陵,除有煤、鐵、硫、鹽等礦藏外,盛產柑橘、桐油、烏桕、生漆及蘑菇等,又是山羊及山羊板皮主要產地之一。工業以罐頭、肉類等食品工業和紡織、皮革工業為主。次為機械、化肥和造紙等。萬縣港貨物年吞吐量在省內居第2位,僅次於重慶市。公路有萬利、萬渠、萬開、萬忠等線。水陸交通便利,是川東、湘鄂西、陝南的物資集散地。萬縣溯江而上有嫵媚多姿的忠縣石寶寨,下行有雲陽境內的古跡張飛廟、奉節境內的白帝城及巫山境內的大寧河小三峽與長江三峽等奇景。
萬縣市歷史悠久,名人薈萃。 早在西周,其地屬秦,置巴郡。秦一統天下後,分置三十六郡,川東始置縣,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長江三峽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東平行嶺谷區,地處三峽工程庫區腹地,舉世聞名的大、小三峽均在其中。它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隅,扼川江咽喉,東臨三峽,水路上距重慶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為川東水陸要沖,素有「川東門戶」之稱。遠古時代,我們的先民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大溪文化」。這里的陽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嚴顏、甘寧、秦良玉等歷代忠烈戰將,哺育了劉伯承、林鐵、薛子正、彭詠梧等民族精英,養育了劉詩白、巴識途、何其芳、劉淑芳等天賦學子;這里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諸葛亮、張飛、張獻忠、李來享等曾在這里演出一幕幕悲壯劇。

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216 ),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 , 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 557 - 584 ),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 598 ),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 634 )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 742 )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 ),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 1317 ),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 1373 )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 1935 )設萬縣專區, 1992 年 12 月國務院下文撤銷萬縣地區建制設萬縣市(地級市),全市幅員面積為29485平方公里,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 3 區 8 縣。 1997 年 12 月 20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 年 5 月 22 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將萬縣市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 年 7 月 19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 32 個鎮、 45 個鄉、 14 個街道辦事處、 1277 個居民委員會、村。

1917年3月,英國控制的重慶海關在萬縣城東鍾鼓樓上游錦江台處正式設立分關。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萬縣正式開埠,從此萬縣成為四川省第二個直接報關出口的通商口岸,同成都、重慶並稱為「成渝萬」,奠定了在四川省第三的地位,譜寫了萬州輝煌的一頁。

1926年英國製造了「萬縣慘案」,企圖以傳統的炮艦政策恫嚇中國人民。從1926年6月開始,英國軍艦橫行川江,不斷肇事,撞沉木船,淹死四川軍民多人。8月29日,英艦竟一次撞沉木船3隻,溺死乘客64人,其中有川軍楊森部官兵58人,損失餉銀45000元。為此,川軍登肇事英艦「萬流」號查訊事件經過,又遭停泊在萬縣的英艦「柯克捷夫」號水兵的襲擊,川軍重傷士兵2人,其他官兵被全部繳械。同時,英艦還以巨炮對准萬縣民房,進行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川軍楊森部扣留了屢次肇事的英艦「萬流」號和「萬縣」號,以便進一步交涉。而英帝國主義以此為借口,於9月5日派「嘉禾」號載英兵數百人,用機槍向守護「萬縣」號的川軍掃射,當場打死士兵100多人。同時,「嘉禾」號又會同「柯克捷夫」號,用大炮轟擊縣城兩岸的陳家壩、南津街及省長公署等地,「焚毀民房商店一千餘家,死傷人民數以千計」。繁華的萬縣城幾乎成為一片瓦礫。

蘇聯飛行員 轟炸機大隊長 庫里申科 1938年8月13日在萬縣犧牲,就是這個大隊長庫里申科,空戰中遭3架日機圍攻,擊落一架敵機後,座機中彈,為了保護戰友和轟炸機,他將戰機迫降在長江中,結果轟炸手得救了,射擊手也安然脫險。一個月後,一架完整的「達薩」機也被從長江中打撈上來。但庫里申科大隊長卻再沒有從滾滾奔流的江水中探出頭來。
中國天空,又一顆明星隕落了。庫里申科把自己的青春、熱血,灑在了災難深重的中國大地上。把自己年輕的生命,融入了中國的江河,融入了華夏中國多情的懷抱。他來得匆匆、去得更顯匆匆。8月13日這一天,他還不滿30歲。
這位偉大的蘇聯人民的兒子,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事業。萬縣人民專門在西山公園為庫里申科修建了烈士陵園,他的事跡在庫區廣為傳誦,他的親人也曾親到萬州憑吊。

萬州的旅遊景點:

太白岩風景區 太白岩位於萬州主城區北面,高約400米,長約3公里,面積40公頃。太白岩得萬州八景之「白岩仙跡」之利,具有自然風光優勢,岩上古今題刻聞名遐邇。自唐宋以來,就有萬州名勝之稱。太白岩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觀德亭」三個大字。明萬曆年間,四川按察史曹學銓來萬,指出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西山讀書,遂修建「太白祠」。太白岩現存有摩岩石刻40餘處,清道光年間的摩岩石刻「太白岩」三個大字清晰可見,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名勝。景區內建有「九五萬縣慘案」抗英烈士紀念館、九五慘案紀念碑。太白岩風景絕佳,草木之秀,林泉之勝,莫與爭長。登臨山頂,既可發思古之幽情,抒奮發之壯志,又可覽萬州之全景,賞江山之秀美,是市民遊玩和外來遊客覽勝的常去之地,年均遊客量約20萬人次。

青龍瀑布風景區 青龍瀑布距萬州城區34公里,瀑布寬105米,高64.5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尚寬19米,堪稱「亞洲第一瀑」。該瀑布屬甘寧河段,河水湍急兇猛,奔騰咆哮,空谷回盪,如戰鼓雷鳴,聲聞數里,攝人心魄。瀑布之壯觀,如懸天之布,飛流直下,迸珠濺玉,水氣氤氳。日出則見七彩虹霓橫跨兩岸,令人嘆為觀止。水簾之下,有一約2000平方米的山洞,寬敞明凈,冬暖夏涼,是遊人坐洞觀瀑的絕佳去處。

大埡口森林公園 大埡口距萬州城區22公里,跨萬州、開縣兩界,海拔1308米,是萬州區北岸的第二高峰。林區山勢綿亘,崖陡壑深,奇峰聳翠,雲煙飄浮,山泉甘美,林木繁茂。森林公園總面積350公頃。森林以馬尾松、柳杉、水杉、濕地松、火炬松、銀糖槭、雪松為主。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40天。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主要景點有「鳳儀禪院」、電視塔、畫閣嶺、亭閣、梅花園、茶園、苗圃、養鹿場等.

烏龍池森林公園 烏龍池距萬州城區30公里,海拔1120米,佔地333公頃。山頂開闊平坦,坡度小於8%的面積達260公頃以上。公園內林木森森,遮天蔽日,松濤陣陣,不絕於耳。林中小道縱橫其間,林周懸崖峭壁,千姿百態。山頂有一水面約0.7公頃的天然水池和三個水面為8公頃、4公頃、1.3公頃的水庫,如明珠在林海中閃爍。
待服務設施已具規模。

潭獐峽 潭獐峽峽長約20公里,寬30—80米,峽中多水潭,又常有獐子出沒,故稱潭獐峽。峽內有7條支峽、24座山峰、48道小溪,兩岸山岩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形成眾多詩情畫意、形態萬千的自然景觀。峽中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錦雞、白鵲、獐子、鹿、九節狸、水獺、刺蝟、猴子等。入峽探險、旅遊,可體驗自然之幽絕奇險;時見野物出沒,又可感受峽中之野趣盎然,實為融「驚、奇、樂、險」於一體的好去處。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 王二包自然保護區位於萬州區東南角,平均海拔1200米,佔地7496公頃,森林儲積量31萬平方米。現有維管束植物181科666屬1242種,其中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2種;有獸類50種、鳥類93種、昆蟲993種,水杉、南方紅豆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豺、大靈貓、小靈貓、斑靈狐、紅腹錦雞、白冠長雉等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自然保護區內終年濃霧彌漫,林海蒼茫,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林海的賞雪佳境,是三峽庫區科考和觀賞珍稀動植物的絕好去處,也是難得的旅遊勝地。

鹽井溝龍洞 鹽井溝龍洞古名石龍洞,距萬州城區20公里,洞內暗河涌流,鍾乳嶙峋。石筍、石簾、石梯田形態萬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規律的漲落,終年不涸,故又稱龍泉洞。現仍存有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的「功宣朐忍」匾額。

月亮灣溫泉度假村 月亮灣距萬州城區20公里,其山清水秀,溫泉汩汩,建築獨特,是一個觀賞價值較高的以自然景觀為主,以著名的演易台等人文景觀為輔的完整的風景名勝區。度假村周圍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龍門峽、溶洞群、龍門瀑布、石林等堪稱奇絕,還有羊渠縣、虯溪書院、惠民橋、生基坪漢墓群等遺跡。

天子城 天子城為古萬州八景之一「天城倚空」,距萬州城區3公里,高346米,佔地約13公頃。相傳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伐吳時,曾屯兵於此,得名天子城。天子城孤峰突起,四方懸岩峭立如壁,僅寨門一線可通,因城天生而成,故又稱天生城。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要塞。南宋德佑元年,萬州守將上官夔於此堅持抗元斗爭,同元將楊文安大戰年余,至死不降。後人為紀念上官夔以身殉國之壯舉,曾在城上建有上官夔祠。清初,此城為夔東農民抗清據點。至今寨門石壁仍存有摩岩石刻,為元初楊文安陷城紀功碑。

閱讀全文

與畫萬州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十而已顧家發型圖片 瀏覽:178
窩窩頭圖片女生 瀏覽:767
男生做的菜圖片 瀏覽:1000
男生適合什麼發型圖片 瀏覽:813
社會圖片女生霸氣真人頭像可保存 瀏覽:810
唯美可愛的動漫圖片 瀏覽:113
q版動漫人物圖片女簡單 瀏覽:986
可愛萌寶寶圖片男生 瀏覽:26
穿水衣服漁民的圖片 瀏覽:863
水中的男生圖片頭像 瀏覽:441
失落的可愛的圖片二次元 瀏覽:6
中長學生發型圖片 瀏覽:305
籃球動漫男生圖片 瀏覽:603
版畫圖片簡單畫法 瀏覽:757
腳脖英文字母紋身圖片 瀏覽:314
報表中找不到圖片工具怎麼辦 瀏覽:889
中法建交圖片高清 瀏覽:277
湯溝酒價格及圖片 瀏覽:965
動漫女孩禮服圖片 瀏覽:28
word高級圖片排版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