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套頭衫
(1)把上衣沿著領口折疊成圓圈狀,將兩個手指從中間伸進去把上衣領口撐開,然後從寶寶的頭部套過。為了避免套頭時寶寶因被遮住視線而恐懼,媽媽要一邊跟他說話一邊進行,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2)穿袖子。先把一隻袖子沿袖口折疊成圓圈形,媽媽的手從中間穿過去後握住寶寶的手腕從袖圈中輕輕拉過,順勢把衣袖套在寶寶的手臂上,然後以同樣的方式穿另一條衣袖。
(3)整理。一隻手輕輕把寶寶抬起,另一隻手把上衣拉下去。
2、穿褲子
(1)先把褲腿折疊成圓圈形,媽媽的手指從中穿過去後握住寶寶的足腕,將腳輕輕地拉過去。
(2)穿好兩只褲腿之後抬起寶寶的腿,把褲子拉直。
(3)抱起寶寶把褲腰提上去包住上衣,並把衣服整理平整。
3、連體衣
如果是連體衣,應先把所有的扣子都解開,讓寶寶平躺在衣服上,脖子對准衣領的位置,然後用和上面同樣的方式把衣服套入寶寶的手臂和腿。
注意給寶寶穿衣服時動作一定要輕柔,要順著其肢體彎曲和活動的方向進行,不能生拉硬拽,從而傷到寶寶。
2. 冬天你們是怎麼給娃穿衣服,又好看又保暖的呢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晨起來躲在暖和的被窩里,刷著微博,突然發現這張圖片,寶寶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真的是太真實了~!
建議給孩子准備:厚襪子+暖和的鞋子
△厚襪子:這里的厚襪子並不是棉襪子,而是稍微厚一些的襪子,畢竟冬天天氣寒冷,孩子的衣服加厚,襪子也得加厚了,不過除非特別寒冷,否則沒必須給孩子穿特別厚的棉襪子。家長購買襪子的時候,盡量選擇大小合適、襪口寬松、彈性好、而且舒適的襪子,不僅能夠保暖,還能讓孩子的小腳丫在襪子里自由活動,不會太緊也不會不舒服。
不過孩子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小腳丫出汗也比較多,穿了一整天襪子可能會比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孩子的襪子需要常洗常換,家裡供暖的可以放在暖氣上烘乾再給孩子穿。
3. 四歲小女孩衣服怎樣搭配,有圖最好
秋天了嘛,小朋友要穿長衣長褲了哦。如圖:
4. 幫忙找幾張給小朋友穿衣服的圖片!急!!!
1、穿衣服方法:
a、分清前後,正面朝前,雙手抓住衣領。
b、小老鼠蓋房子(將衣服從前往後甩到肩膀上)
c、小老鼠出洞洞(兩只手分別抓住衣襟一邊,另一隻手伸出袖口)
d、整理衣服(拉上拉鎖、記好小扣子,將衣服整理好)
2、脫衣服方法:(脫衣服班中幼兒掌握不是很好,請您在家中個別指導)
a、兩只手分別從洞洞里滑下來
b、兩只手交叉抓住衣服的邊緣從下往上脫。
3、入睡穿脫衣服自我保護法
脫衣服:a、先脫褲子和襪子(小襪子放到枕頭下)
b、鑽進小被窩
c、脫上衣
d、疊衣服將衣服放到枕頭右邊
穿衣服:a、先穿上衣(預防感冒)
b、再穿襪子和褲子
c、將衣服褲子整理好
建議:您不妨按照以上的方法在家中指導我們的孩子正確的穿脫衣服,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會遇到困難,但是沒關系,重要的是您要充分的放手,讓我們的孩子們能自己動手嘗試為自我服務。好的習慣堅持21天變會成為孩子們的好習慣,因此貴在堅持哦!
好難找喔折衣服就有!
http://blog.163.com/zhyxiao4@126/album/#p1
5. 怎樣給寶寶穿衣服圖片動漫
惡魔奶爸
6. 天氣冷了,媽媽們現在都給寶寶怎麼穿衣服,曬一下圖片吧,我初手有點不懂!
你好,像這個時間段你可以根據天氣的情況來給寶寶進行穿衣,大概就是比大人多穿一件,摸摸寶寶的小手就可以知道
7. 你還在給新生兒穿「連體衣」哪種衣服才讓娃最舒服
在孕期,孕媽們就要開始去幫寶寶准備東西了,包括衣物,都希望買更合適的更好的給寶寶,畢竟現在的物質條件更豐富了,作為父母能夠給寶寶的也更多,如果可以,真的是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摘下來給寶寶玩。
雖然說沒有明確規定寶寶要穿什麼衣服,但是過來人的建議就是在月子里可以給寶寶穿和尚衣,寶寶兩三個月以後可以選擇穿連體衣,那麼就算是寶寶很頑皮也不用擔心寶寶把被子踢掉,導致肚子著涼了。
我是懶媽媽,多平台原創作者,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8. 如何給孩子穿衣服
如何給孩子穿衣服,這些你學會了嗎?
在醫院兒科學習的時候,經常有資深的老中醫這樣教訓家長:「給孩子穿衣服你都不會嗎?」孩子的媽媽被醫生教訓得灰頭土臉的,卻敢怒不敢言,誰讓人家是專家,自己還有求於人家呢?
確實,給孩子穿衣服雖說簡單,但里頭的學問大著呢!穿多了,孩子容易傷
熱,穿少了,孩子又容易著涼,很多家長都把握不準。
在給孩子穿衣服方面,和我同住一棟樓的一個南方婦女就非常有經驗。她孩子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她就總是給孩子穿一件貼身的小背心,就是沒有衣袖的那種坎肩。這坎肩很有特點,前面只有兩層布,後面卻是一層薄棉絮。
一起送孩子上學的幾個婦女總是開玩笑地說她是個後媽。我細一打聽才知道,她出身中醫世家,家裡幾代人都是中醫,所以她在中醫養兒、護兒方面也很有心得。
天稍一冷,孩子抵抗力差,愛著涼、感冒、發燒,做媽媽的都是加倍小心,給孩子穿得厚厚的,出門還給戴上口罩。結果孩子穿多了更容易上火,一上火就鬧嗓子,犯扁桃體炎,一看舌頭,舌尖通紅得像草莓,這是孩子心火盛的表現。
另外,孩子一熱就會出汗,這就意味著肺氣正在宣發。一出汗,毛孔就張開了。肺主皮毛,皮毛就是肺抵禦外邪的防線。這就像是帶兵打仗,內部空虛時,風寒就會乘虛而入,孩子就會流清鼻涕,甚至咳嗽、發熱。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外感風寒襲肺。所以說,孩子穿得越多,越容易感冒。
說到這兒,有的家長肯定會反問說:「那你的意思是孩子穿得少反倒好了?」當然不是。中醫認為:「兒厚衣過暖,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晚致病,衣衫當隨寒熱加減,但令心胸涼,背暖為佳。」穿多穿少還是要根據氣候的變化而定,而不是一味求多。
中醫說孩子「心常有餘」,也就是孩子的陽氣盛,生長發育較快,容易上心火。「但令暖背為佳」,其實,讓背暖不如說是讓肺暖,這就是「後媽」做這個暖
火。「但令暖背為佳」,其實,讓背暖不如說是讓肺暖,這就是「後媽」做這個暖背心的學問:坎肩前面薄是為了不讓孩子上心火、生熱症、鬧嗓子、口腔潰瘍等等。坎肩後面厚則是為了避免孩子因肺受寒而著涼感冒。
這個小背心可以給孩子穿春、秋、冬三個季節,這也是孩子最易生病的三個季節。我給這個背心起了個名字叫「瀉心暖肺衣」。這是給孩子築的第二道防線,遠比給孩子戴口罩更能保障他的健康。
說到這里,有的媽媽可能會說,現在哪裡還有人會什麼針線活?衣服都是買來的。那買來的衣服給孩子穿多少才算正好呢?其實很簡單,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您用手摸摸孩子的後背,如果覺得孩子的後背潮濕,那就是出汗的前兆,應該減衣服了;如果感覺孩子的背不但沒出汗,還微微有點涼,這就說明他穿得太少,不足以抵擋風寒。
記得小時候,我每次上學出門前,媽媽總愛把手伸到我的背里摸一摸,看我是穿多了還是穿少了。如果媽媽感覺我背里暖呼呼的,又光又滑,她就高興地往我屁股上一拍,說聲「走吧」,就放我去上學了。
不管是穿小背心,還是加減衣服,都是為了預防孩子「背虛」,背虛也就是肺虛。孩子沒有堅強、結實的肌肉,只有這一層嬌嫩的表皮,如果連這層表皮都失去了防護的作用,那就等於把孩子暴露於惡劣的環境之下,任風雨摧殘,孩子哪能不生病?
去接孩子的時候,我經常看到孩子們從小賣店裡走出來,手裡拿著一包方便麵,捏碎了放進嘴裡干嚼;也經常有家長跟我反映說,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愛吃那些涼拌菜,對炒熟的熱菜一點都不感興趣;而現在,冰糕、冷飲一年四季都有的賣,這大多數是供給孩子們消費的。其實,這些都違背了中醫養兒、護兒的法則,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
劉錫在《活幼便覽》一書中就提到了養子十法,裡面說到了,「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多病。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臍,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
我簡單地把它編成了一段順口溜:軟、熱、少對脾好;冷、多、硬,脾易病。干吃方便麵、燒餅這些硬的食物,孩子就像是吞下去一堆石頭,脾胃會扎得難受。而喝冷飲過多,就像給脾胃當頭澆下一盆涼水,孩子體內就會生寒。吃得太多則相當於對孩子的脾胃暴力虐待,開始還只是消化不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因脾胃虛、吸收不好而體弱多病。
其實,孩子的脾胃對食物是有選擇的。它喜歡喝粥,吃軟一點的食物,而且東西涼了它也不喜歡。另外,孩子吃得太多,脾胃撐得慌,它也懶得動彈了。所以孩子少吃一點,脾胃才會充分地吸收食物的營養,這才是投其所好,健脾助胃。
前面我說過,親手幫孩子做件小背心,不但能讓他少生感冒,還能幫他
其實不光是孩子的肚子,他的四肢和後背都是風寒、濕邪等侵入身體里的途徑,所以孩子的這些部位您是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的。這就是《活幼便覽》里提到的背暖、肚暖和足暖。
而孩子的心、胸、頭要涼,是因為他屬陽性體質。孩子的身體就相當於一個火爐,而心、胸和頭部就是出火筒,您把這些出火筒給堵住了,火氣郁在體內,孩子能不生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