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李子柒,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李子柒以自己獨特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或者說是獨特的手藝,獨特的拍攝視角火紅了。
李子柒越來越紅火之後呢,也有很多人開始模仿,當然其實我覺得也不算是模仿吧,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越南的一位網紅主播就特別像李子柒一些生活方式還有拍攝其實都非常像的,但始終不是一樣的兩個人。
北歐啊,也出現了一位李子柒,其實網友們之所以說這些人是北歐又或者是越南的李子柒,可能還是覺得有一點點相像吧,當然這也不是說是模仿,只能說給大家的感覺,這種拍攝很相像。
不過北歐的這位李子柒洗衣服,網友們可真是擔心呀,在這大雪的冬天就穿著夏天的衣服,難道說不怕得肩周炎嗎?
感覺這個拍的也挺有點脫離常識了,不得不說,難道這里的女人真的身體如此牛嗎?
哪怕是拍視頻呀,也要以身體為主,我覺得身體再好的人在這樣的大冬天洗衣服捧雪水還吹著雪風,真的不敢想像。
⑵ 老照片:晚清人物肖像和生活場景,婦女是又看孩子又洗衣嗎
約1870年,撐雨傘和穿蓑衣的男子。地面上覆蓋著稻草,跟上一張照片應是在同一場景下拍攝的。
約1870年,一個窮苦男人的形象。男人拿著一把破傘,挎著裝滿東西的籃子,應該是走街串巷做小買賣的商販。他身上的衣服破舊不堪,光著腳,塑造出一個在生存線上掙扎的底層人物,拿到西方傳播會給人留下負面的印象。
1870-1880年,剛剛開始纏足的小女孩。晚清延續著以前纏足的陋習,女孩在5、6歲時便開始用布條纏裹腳丫,等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才能把布條解開,給女性帶來極大的身心痛苦。桑德斯是以獵奇心態拍攝這張照片的。好在晚清時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纏足之弊,發起了“天足運動”,清朝滅亡後就逐漸消失了。
1862-1872年,一家五口。這是真實的家庭生活的一個場景,女主人背著孩子的同時還在洗衣,另外兩個孩子應該也是她照看的。男主人抽著旱煙,看上去比較悠閑。照片透露著傳統家庭的分工,女人承擔全部家務,男人負責掙錢養家。
⑶ 給我一首古詩來描寫圖片中的我在洗衣服
春鳥是金嗓子的好夥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從夢中喚醒
媽媽說春鳥是在召喚我
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裡去
傾聽大自然動人的合唱
2.筍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來打聽
春天裡
樹綠的秘密
花開的消息
3.石榴
石榴花開了
是夏姑姑紮上了
鮮艷的蝴蝶結
石榴果熟了
是秋媽媽在搖著
收獲的紅鈴
4.草帽
草帽上的小洞洞
是我給陽光
開的一扇扇門
你看 陽光鑽下來了
他們調皮地踩著我的影子
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們的腳印
5.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氣暖和了
快點出來吧
小芽苞
別只露出個小頭
樹皮外面多美
快點出來吧
太陽會給你
穿上綠衣
春風會送給你
甜甜的露滴
6.漁火
夜靜悄悄的
河水
是一個乖孩子
聽月亮媽媽的話
睡覺了
漁夫點亮了漁火
河水
就像睜開了眼睛
在說著夢話
小童話
邵燕祥
在雲彩的南面,
那遙遠的地方,
有一群樹葉說:
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
有一群花朵說:
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
有一群孔雀說:
我么想像樹一樣成長。
蟲和鳥
舒蘭
把媽媽洗好的襪子
一隻只夾在繩子上
繩子就變成了一隻多足蟲
在陽光中爬來爬去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
一隻只夾在繩子上
繩子就變成一群白鷺鷥在微風中飛舞。
滕毓旭兒童詩歌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樂顛顛地捉回了
一隻綠色的蟈蟈,
喜滋滋地送給了
鄰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這是只會唱歌的蟈蟈,
在我上學時,
好讓它替我給你唱歌。
歌聲會把您領進山野,
看到小溪里滾動的清波,
聞到山花撲鼻的芳香,
聽到百鳥齊嗚的歡歌。
婆婆,婆婆,
這是只會唱歌的蟈蟈,
您聽,它唱得多好,
蟈蟈,蟈蟈,蟈蟈蟈……
童年的foto album(相冊)
爸爸有一本童年的foto album,
裡面珍藏他兒時的照片,
哈,這些照片真逗,
想不到爸爸也淘氣好玩。
你看他騎在木馬上,
望遠鏡掛在胸前,
一支小手槍別在腰後,
那神氣,真像將軍一般。
最滑稽的要數這張,
爸爸穿著長衫,搖著小扇,
鼻子使勁往上一翹,
正給同學說相聲小段。
那一張更叫人開心,
爸爸在海灘上為大家做飯,
臉上抹成花花褡褡,
袖口還燒出大窟窿眼。
啊,我真羨慕爸爸,
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還有這本童年foto album,
永遠把他陪伴。
我更希望爸爸,
還給我一個童年,
讓我從書本里走出,
去見見窗外的春天。
然後拍幾張彩照,
放進童年的foto album,
等我長大了,
讓童年也留在身邊。
[編者註:「相冊」,英語為:photo album ,世界語為:fotoalbumo,我們為什麼把「foto album」作為一個世界共用詞?這是因為:1/ 把 photo寫作「foto」更符合讀寫一致原則,世界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也都寫作「foto」;2/ 「(紀念)冊」在英、法、德、西、印尼語中都寫作album ]
窗前,一株紫丁香
路已腳尖兒
走進濃綠的小院,
我們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師窗前。
老師,老師,
就讓它綠色的枝葉,
伸進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作伴。
您聽,您聽,
綠葉兒在風里沙沙,
那是我們給您唱歌,
幫您解除一天疲倦。
您看,您看,
滿樹盛開的小花,
那是我們的笑臉,
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師,快放下教案吧,
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
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
十四歲,藍色的港灣
人生是一條長河,
十四歲是藍色的港灣,
那裡有沖動掀起的巨浪,
也有思考泛起的波瀾。
有愛,卻朦朦朧朧,
說不懂卻又懂得一點,
就像晨霧下的小河,
看得見,卻又難以分辨。
滿肚子心事全掛在臉上,
有話,不會在舌尖上打轉,
天真得像浪兒又蹦又跳,
從不知什麼叫憂愁不安。
要說男孩勇敢真是勇敢,
就是槍子飛來也不眨眼;
要說女孩膽小真夠膽小,
看見豆蟲一蹦老遠。
希望多有幾個嘆號,
叫大人們都刮目相看,
可腦子里問號總也拉不直,
古怪的問題常讓老師為難。
你談理想他談理想,
理想像潮汐不斷地變換,
你想當英雄他想當英雄,
為當英雄常常去冒險。
啊,十四歲,藍色的港灣,
十四歲,理想的樂園,
從這里開動人生的航船,
朝霞為他們編織奇妙的花環。
湖灘上,有一對天鵝
藍天上飛著
一對雪白的天鵝;
湖心裡飄著
兩片美麗的雲朵。
雲朵馱著天鵝,
天鵝銜著雲朵,
輕輕地,輕輕地在湖灘上降落。
天鵝踏著樂點翩翩起舞,
搖動起苗條美麗的長脖,
圓亮的眼睛一閃一閃,
四處尋覓著什麼?
護鳥的孩子格格地笑了,
天鵝跟著唱起歡樂的歌。
時間雕刻刀
時間是什麼?
是一把雕刻刀,
雕刻著分分秒秒,
給每一個人留下記號。
––
給小寶寶兩腿,
雕出兩只風輪,
讓他一天天長高,
踩著笑聲飛跑。
給小學生兩眼,
雕出小耳朵般的問號,
讓他粗粗的眉毛,
擰成求知的思考。
給大哥哥下巴,
雕出一茬黑韭菜,
讓他粗獷的喉嚨,
唱出青春的驕傲。
給老爺爺老奶奶的臉上,
雕出美麗的五線譜,
讓他們在紅紅的晚霞下,
彈奏甜甜的歌謠。
啊,這把看不見的雕刻刀,
工作得兢兢業業,不差分毫,
它對誰都不偏不依,
永遠是那樣公道。
它給不珍惜時間的孩子,
雕一隻笨烏龜,
馱著沉甸甸的嘆息,
在後面爬得十分苦惱。
它給勤奮的孩子,
雕一匹大紅馬,
每天總是四蹄飛揚,
在別人前頭奔跑。
它給貢獻大的人,
雕一張萬能的護照,
不論走到哪裡,
都會見到春天般的微笑。
它給一事無成的人,
雕一張人生不合格證,
盡管他還十分年輕,
卻已經老得不能再老。
這把時間雕刻刀,
就是這樣鐵面無私。
它檢驗每人對時間的態度,
不管你是年老還是年少。
但願每一個人,
都用時間的雕刻刀,
為自己雕刻
一個人生的自豪。
媽媽是棵大樹
媽媽是棵大樹,
我是樹上小鳥,
每天,在媽媽身邊,
快活得又蹦又跳。
熱了,媽媽給我綠蔭,
綠葉搖響催眠小調;
冷了,媽媽把我摟緊,
雪花譜出春的歌謠。
啊,媽媽,
將來不論飛到哪裡,
我都不會忘記,
這翠綠的林梢。
媽媽是一片沃土,
我是一棵小苗,
沃土把我滋養,
讓我一天天長高。
媽媽的愛,
給我生命一片翠綠,
給我人生的田野,
一個成熟的歡笑。
啊,媽媽,
我像谷穗那樣,
用沉甸甸的敬禮,
感謝您養育的功勞。
媽媽是藍藍的港灣,
我是離港遠航的船帆,
您用祝福和期望,
為我鋪出前進的航道。
我知道,前面會有
激流、暗礁、風暴,
媽媽的港灣,
會隨時把我擁入懷抱。
啊,媽媽,
不論遇到什麼驚濤駭浪,
我都堅定地奔向目標,
絕不會有半點動搖。
12歲,多彩的花季
像多彩的風,
似多彩的雨,
香噴噴的,濕漉漉,
啊,12歲,多彩的花季。
腦子里不斷冒出
一個個古怪的問題;
眼睛裡充滿
一個個有趣的神奇。
明明是一輛無軌電車,
他們卻說是長辮子阿姨;
明明是座電視發射塔,
卻說是威力無比的魔術師。
他們常常會異想天開,
想上天想下海想入地,
男孩子說:「有一天我要飛上火星,
看那裡有沒有水和空氣。」
女孩子說:「我要把賣火柴的小女孩,
從天上請回來,
讓她在中國安家落戶,
天天都有吃不完的烤鵝和燒雞。」
12歲的男孩,
總想做賴寧式的英雄,
卻抱怨沒有遇到山火,
沒有碰到歹徒的襲擊。
有時,也想像大哥哥那樣,
瀟灑得讓人眼氣,
讓女孩也誇一句「真帥」,
讓大人們都說他脫了孩子皮。
踢足球,爭著去當中鋒,
開中隊會,爭著當主持,
男孩子說:「不敢開拓進取,
將來准沒有出息。」
女孩想的卻比男孩實際,
每天每天都從小事做起。
她們說:「『小太陽』就要發光發熱,
把溫暖送到每人心裡。」
在家裡幫媽媽洗衣、刷碗、掃地,
爸爸感冒了,趕緊拿出體溫計;
在外面,助人為樂,
還把攢下的零錢寄到災區。
女孩也想打扮自己,
讓男孩誇一句:「真美」,
走進商店,兩眼像蝴蝶兒
在花衣上飛來飛去。
啊,12歲的花季,
流淌著繽紛的花雨,
每個人都想擁有
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
女孩把秘密
悄悄鎖進了抽屜;
男孩心直口快,
不自覺把秘密泄露出去。
他們想當科學家、文學家、總經理,
想當外交官、當國家主席……
說再過十年八年,
這世界就屬於他們的。
還說今天不好好學習,
長大靠什麼去建設祖國;
沒有棒棒的身體,
將來怎樣去把重擔挑起!
他們用勤奮、用汗水,
去染紅美麗的花季,
用雷鋒、賴寧精神,
去塑造閃光的自己。
啊,12歲,多彩的花季,
充滿了濃濃的詩情畫意。
12歲的少年,
他們就從這里展開騰飛的雙翼!
什麼是爸爸
世上有一半人要當爸爸,
別看他今天還是娃娃。
當上爸爸的人,
不一定會當爸爸,
沒當上爸爸的孩子,
卻知道什麼是好爸爸。
一
好爸爸一是很棒很棒,
工作、學習人人都誇,
孩子跟他走到街上,
美得會把胸脯挺得高高。
別人都說:「你看人家的孩子,
有一個多光彩的爸爸。」
好爸爸一定最疼媽媽,
家裡活兒總是搶著去干,
洗衣服、買菜、做飯,
還帶著孩子收拾家。
他的兩手很巧很巧,
能使壞了的收音機開口講話。
好爸爸肚子里的故事最多,
像小河那樣總也淌不完,
聽得孩子豎起了耳朵,
還瞪圓了眼睛,張大了嘴巴。
不論小孩子提出多少怪問題,
他都能耐心地一個個回答。
好爸爸從不扳著面孔,
臉兒總是開滿了笑花。
他總說,小樹要長得直直,
必須經常地剪枝打杈。
他的話像支動聽的小曲,
在孩子心湖上輕輕飄灑。
啊,這樣的爸爸,
誰都會說是好爸爸。
因為他以自已的行動,
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用愛的雨露,
染綠了每一棵小芽。
二
只會用拳頭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因為好爸爸應該懂得,
說服教育比拳頭的威力還大。
說話不算數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好爸爸答應過的事一定去辦,
絕不會去哄騙自己的孩子。
不講民主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好爸爸把孩子當成朋友,
經常和他交換思想。
不了解孩子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好爸爸尊重孩子興趣,
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把孩子關在書本里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好爸爸讓孩子全面發展,
讓他去玩、會玩、在玩中長大。
有錯不認錯的爸爸,
不是好爸爸。
好爸爸也會有錯的時候,
承認錯了,孩子會更加尊重他。
三
啊,什麼是好爸爸?
好爸爸應該是浩瀚的大海,
用雙臂去擁抱小河,
讓它也變成歡跳的浪花。
好爸爸應是藍藍的天空,
染上了紅紅的朝霞。
讓小鳥自由地飛翔,
讓白雲快樂地玩耍。
好爸爸應是肥肥的田野,
捧出五顏六色的小花,
讓小苗得到泥土的滋哺,
結出的果子又肥又大。
好爸爸是一首詩,
好爸爸是一幅畫,
好爸爸應該是掛在樹上
一篇翠綠的童話!
四
我要把這一首詩,
獻給天下所有的爸爸,
讓他們都成為
孩子最喜愛的好爸爸。
還要把這一首詩,
獻給未來的爸爸,
等他們長大了,
也做一個小時曾嚮往過的好爸爸。
什麼是好孩子
每個小朋友,
都想成為乖孩子,
讓大人誇一句:
「這孩子真好!」
可是,什麼是乖孩子?
怎樣才會讓人誇好?
山裡每朵小花,
是不是都井得很香、很俏?
關於這個問題,
引起多少小朋友思考,
讓我們用一面鏡子,
來把自己照一照。
一
好孩子是只小鳥,
總想飛得高高,
每天都在練硬翅膀,
不斷地豐滿自己羽毛。
好孩子是棵小樹,
歡迎別人剪枝打杈,
沐浴燦爛的陽光,
使勁地往上躥高。
好孩子是條小河,
挫折面前不屈不撓,
為了加入大海的歌唱,
只知勇敢地向前飛跑。
好孩子是紅紅的朝霞,
緊緊把藍天擁抱,
用自己的美麗,
給紅領巾增添榮耀。
呵,好孩子,
永遠把祖國裝進心中,
時刻按照黨的要求,
把自己的形象塑造。
二
好孩子的兩眼,
裝著十萬個為什麼,
月牙似的小嘴,
常把大人們問倒。
好孩子的大腦,
會旋轉出千萬個古怪,
總想把這些古怪,
變成現實中的美好。
好孩子的兩手,
會弄出許多新花樣,
能讓壞了的鬧鍾,
重新唱出動聽的小曲。
有時,好孩子也會拍著腦瓜:
「哇,這道題太難,太難!」
卻從來不肯停止
向上攀登的兩腳。
⑷ 我想了解古代(漢代)女子是怎樣在河邊洗衣服的 具體的動作、神態、細節是怎樣的
人們發現了天然純鹼(碳酸鈉),可用來洗衣服。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稱草木灰為冬灰或藜灰,稱天然產的碳酸鈉為「鹵鹼」,然後動作應該是有規律的,我們中國人一個人的時候表情神態會比較嚴肅,或者是因為想到什麼事情苦悶 微笑 ,
⑸ 洗衣服照片配文字,老師讓我們做家務,拍照片,寫上文字
1、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成勤勞的作用
2、學做家務,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生活的內容涉及到各種知識。
3、緊張的學習之餘,做一點家務,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大腦機能,而且有利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⑹ 古代人是怎麼洗衣服的
古人是怎樣洗衣服的?這個問題我非常感興趣。通過回憶小時候與奶奶在家裡的對話,以及查閱相關的資料信息。我認為古人洗衣服,也是比較講解的。他們洗衣服主要有以下這么幾種途徑。
第一,河水漂洗。小時候,聽奶奶說,我們村子北邊,原來有一條小何,名字叫苜蓿河。這條小溪,在歷史上曾是古渭河的一條支流,從北山上直接順流而下,在其流淌過的地方周圍留下了水渠溝、和尚溝、石溝等遺存。唐代的時候,我們存在周圍的環境非常好,小河流水,樹木鬱郁蔥蔥,天上的雲朵迤邐多姿,人們叫它望雲塬,因為村子裡面有公主和駙馬爺居住,以後又被人們稱為駙馬庄村,這個名字一叫就是1000多年。沿著村子北面的小路直接往北走,翻過喬山山脈,就到了麟游境內。那裡有大唐的避暑離宮——九成宮。因為水資源豐富,因此人們洗衣服的時候,都喜歡流水漂洗的方式。那時候起,古人們洗衣服的時候,往往也是端著一個木盆,拿著棒槌,在河水的淺灘附近,選擇一個合適的洗衣場所。婦女們或三五成群,或者結伴在河邊各自找一塊大石頭,這樣將衣服放在大石頭上,一邊洗一邊用手中棒槌或者水邊的小石塊,敲打,這樣衣服裡面的汗漬、污漬,就會順著流動的河水,流到下游去了。衣服在一遍又一遍的捶打和漂洗中就洗干凈了。這就是河水漂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