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單的花鳥工筆畫圖片寫意
花鳥畫的一種,花鳥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而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一種畫法。
② 中國畫的寫意繪畫技法有哪些
寫意有小寫意、兼工帶寫、大寫意之分。但一般畫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
小寫意是寫意的一種,其特點是簡練概括,強調筆墨趣味,在形神關繫上,它不求惟妙惟肖而注重「以形取神」,部分擺脫了形的約束。小寫意著重整個畫幅的整體氣勢,而工筆則著重結構的交割。但這也不是說小寫意可以不要形似,而是和工筆的要求不同罷了。
兼工帶寫是小寫意與沒骨工筆之間一種畫法。有時也採用一些工筆的畫法,也可採用粗畫細染的方法,即採用大寫意潑墨粗畫,再以工筆的烘染法細染收拾,放而不野,細而不膩。大寫意是在小寫意基礎上,進一步削繁成減,更為簡括洗練。寫意畫一般採用先墨後色的方法,常用的技法有潑墨法(墨或色)、破墨法、積墨法和宿墨法。
③ 國畫都有哪幾種畫法
國畫有以下九種畫法:
1、白描:用細線勾畫出物象輪廓及其細部,整個畫面純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粗中有細:如花草畫得粗,但繞花飛動的小蟲、蝴蝶、或蜻蜓等則畫得很細;
3、界畫: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畫墨線組成的畫,主要表現庄嚴雄韋的建築物,如宮殿、廟宇、樓閣、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齊精緻的傢具陳設等。
4、沒骨法:一般不用墨線勾輪廓;
5、潑墨法:是沒骨法的擴展,用大塊墨色,再運用自然形成的濃淡,加上較細的筆道,有的地方還露出飛白,這樣才見精神;
6、工筆:勾勒細膩精巧的叫工筆,工即工整工細之意,敷色也層也渲染,顯得渾厚濃重;
7、寫意:只寫物象的大意,用筆簡練流暢,筆墨自然,不用色的寫意畫,又稱「水墨畫」 ;
8、勾勒著色:亦稱「單線平塗」。它用筆先勾出物象邊線,中間用墨或用色平塗;
9、粗細相間:亦稱「兼工帶寫」。它比工筆要粗,比寫意要工;
(3)寫意畫法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國畫起源
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
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
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
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隨著社會的穩定,文化藝術領域空前繁榮,涌現出很多熱愛生活、崇尚藝術的偉大畫家,歷代畫家們創作出了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
明代繪畫流派紛呈,各領風騷。明代畫壇沿著元代已呈現的變化繼續演變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繪成洪流,並形成諸多流派;山水、花鳥題材流行,人物畫衰微;水墨技法不斷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筆墨表現能力。
明代繪畫前期,有繼承元代水墨畫法的文人畫;宮廷「院體」繪畫;文人寫意花鳥畫也迅猛發展,畫壇尊吳門畫派為首。
自唐宋以來,畫家對於國畫的創新一直延續至今,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風格。
④ 急!寫意國畫山水·花鳥·人物的畫法!
寫意 山水 花鳥 臨摹為主
人物得先了解 人物結構 先練 素描吧
⑤ 寫意畫是什麼
寫意畫即是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寫意畫多畫在生宣上,縱筆揮灑,墨彩飛揚,較工筆畫更能體現所描繪景物的神韻,也更能直接地抒發作者的感情。
寫意畫由來
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參與繪畫,對寫意畫的形成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相傳唐代王維因其詩、畫俱佳,故後人稱他的畫為"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他"一變勾斫之法",創造了"水墨濃淡,筆意清潤"的潑墨山水。董其昌尊他為"文人畫"之祖。五代徐熙先生用墨色寫花的枝葉蕊萼,然後略施淡彩,開創了徐體"落墨法"。之後宋代文同興"四君子"畫風,明代林良開"院體"寫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濃墨淺色,陳白陽重寫實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韻。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寫意畫已進入全盛時期。經八大山人、石濤、李 、吳昌碩、齊白石等發揚光大,如今寫意畫已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畫法。
寫意畫的用筆方法,歷代畫家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意、力、韻、趣」的用筆「四要」。
(1)筆意
就是要意在筆先,畫家下筆時要心使腕運,以一種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驅使筆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達意。筆意是用筆之總要,無意之筆是死筆。歷代畫家創造的藝術,所以能激動人心,主要是畫家在筆墨技巧中融進了激情和意趣。
(2)筆力
就是運筆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筆的力度感有兩種內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所謂「力透紙背」、「筆能扛鼎」就是一種運筆功力的表現。表現運筆功力的程度有「老」與「嫩」之說。功力的老到,要有一個長時間的錘煉過程才能做到,所謂「學力到,心手相應;火候到,自無板、刻、結三病矣」。功力老到的畫家,即使柔細的線條,也能做到柔中有剛,棉里藏針,有內在的力度。而初學者,無論使多大的勁,筆痕還是稚嫩無力,所以,筆力是一個長期的功夫。
第二是氣力的力。屬於用筆技巧,只要掌握用筆的方法和規律,就能做到。運氣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筆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貫注,凝神靜氣,然後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把全身的氣勁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於筆端,使勁力自然透出筆端。切忌表面的劍拔弩張、火氣十足。
(3)筆韻
所謂筆韻,有韻味和韻律二種含意。韻味,就是要求通過用筆的輕重、虛實、剛柔、方圓、徐疾、頓挫等變化,求得畫面的統一與和諧。如同音樂一樣,有一個基調、一個主旋律。韻律是用筆要有運動感和節奏感。和書法一樣,講究線節奏,「側法如飛鳥翻然而下」,「勒法如勒奔馬之韁」,「輕如行雲流水之變動」,「重如高山墜石之勢」。
(4)筆趣
筆趣有意趣和天趣兩種含意。用筆有趣,才能使觀者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故筆趣乃是使畫產生形式美感的關鍵。用筆的意趣,在於巧妙地處理筆的生熟、巧拙、老嫩等關系。用筆熟而生巧,美則美矣,但會流於匠氣、市井氣。所以筆貴在熟而後生,由熟返生,「畫到生時是熟時」,才生意趣。用筆靈巧、奇妙,固然不易,但要警惕流於甜俗。所以用筆貴在古拙,由巧而到拙,純朴而磊落大方,乃生機趣。
用筆的天趣,發於無意之筆,所謂「好筆、好墨偶然得」,是一種頓悟,靈感突發。求筆的天趣,固然與畫家的才能有關,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時的學識、修養和長期的苦功。
寫意又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它們之間既有內在的聯系和相同之處,又有一定的區別。
二者的聯系是都是寫意,區別在於:1.墨。用墨灑脫自由,不拘一格的就是大寫意;墨色相對柔和統一的是小寫意。2.筆。運筆揮灑自如的一般為大寫意;運筆相對細膩的為小寫意。3.水。在寫意畫中水的運用是很重要的,摻水較多的一般為大寫意,否則就是小寫意。
小寫意是介於於寫意與工筆之間,即半工半寫,相對於大寫意而言,它更加註重於局部的刻畫;大寫意較為豪放,用筆狂放,更加註重於表達人的思想情感,如:梁凱,齊白石,吳昌碩等一系列畫家,他們畫的大多都是大寫意。
寫意畫是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繪畫樣式,而寫意精神是一種理念。一張通常的寫意畫,未必具有寫意精神。寫意精神也是一種品位與格調,寫意畫是樣式、是載體,精神性與藝術性是靈魂。中國寫意畫當下欠缺的正是寫意精神。在高科技發達的條件下,高度寫實、再現的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但是寫意性相形見弱。我們需要繪畫用來記錄反映生活的功能,逐步的轉換為對思想、情感、精神、情趣、品位的審美再現。所以對寫意精神的追求愈益顯得十分重要。
⑥ 幾種簡練,生動,形象的國畫寫意鳥畫法
兩個都對。既是一個畫種也是一種獨特地畫法。
⑦ 求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國畫寫意荷花的畫法
1、荷葉的畫法:先畫荷葉,取中號提斗筆蘸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
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盡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
2、荷花的畫法:
換大白雲筆蘸朱膘、曙紅、筆尖蘸少許胭脂,邊勾勒邊染畫出荷花頭的形狀,先畫近處的花瓣,注意花瓣的大小,疏密和濃淡。也可以用淡墨勾勒白荷花朵。花朵要
放在作品的醒目之處,花瓣的勾勒左右不要對稱,可一邊多一邊少,有松有緊。因透視的關系,花瓣的寬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變化多樣的姿態。
3、荷梗的畫法:用墨色畫花梗和葉梗時,要做到花重、葉重,梗也隨之而重;花淡、葉淡,梗也隨之而淡。梗的變叉應避免出現垂直線和平行線,相交角度也不要過大,要有長短、粗細、濃淡、枯濕的變化。
4、點綴的物品的畫法:為體現作品的豐富,可輔之以葦草、菖蒲、水草和苔點之類,以營造點、線、面的變化,但要注意疏密、濃淡、干濕、長短的變化和統一。
總體要求意畫要用筆大膽,穩、准、狠,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最後要細心收拾,感覺有哪些用筆不足之處,再修補一下。如果感覺可以,題字、蓋印、完成。
⑧ 牡丹寫意畫法是什麼
牡丹寫意畫法如下:
1、首先畫出牡丹花的一枝花桿,
⑨ 國畫中的寫意山水畫怎麼畫
一般情況下是臨摹寫生是從右下角往上面推著畫 這是比較傳統的 當然也可以整體畫 比較現在的畫法 更適用於水墨的畫法 如果畫傳統的一定要注意筆墨感受 筆墨在傳統繪畫中很重要 當然我沒有說要忽視感受 感受永遠是第一位的 !!尤其寫生 要師造化 師心源 。。。 還有注意寫生和臨摹兼得 你會進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