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的皇上身上的衣服綉的是什麼圖案
龍袍,所以大多是龍。
B. 古代皇帝衣服上的13種圖案都有什麼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種。
十二章紋,是古代的服飾等級標志,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圖案,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 」,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十二章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別,按品位遞減。例如明代服制規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親王、世子俱九章。
(2)古代皇上的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章服制度真正確立,是在東漢初年。在此以前,封建制度雖已確立,但許多禮儀還是空白。即使戰國(或以前)時期有章服方面的規定,但「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後漢書·輿服下》),漢承秦制,亦無詳細的章服制度。
所以,東漢以前,章服制度作為封建禮儀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還沒有正式確立。東漢永平二年,孝明皇帝詔有司博採《周官》、《禮記》、《尚書》等史籍,制定了詳細的祭祀服飾及朝服制度,從此確定了漢代的服制。
東漢初規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
C. 古代君王的制服上都有哪些圖案
一般來說古代君王的制服上的圖案常見的是龍,因為這象徵著他們是「真龍天子」還有就是秉承著上天的旨意登上的皇位。當然制服上面的圖案不僅僅只有龍,而普通人的衣服上是不可以有這些圖案的,因為古代的階級制度特別的嚴一般人家是不敢用這個圖案的。
這些圖案都是希望君王能夠成為一個明君,而這些圖案平民百姓是不可以使用是,就像明代的官服,明代的官服是不可以越級穿戴的,並且官員要嚴格的按照這個方式。這也就是和百姓不可以用皇帝的圖案是同樣的意思。
D. 古代,太子穿的衣服叫什麼,如王爺的衣服叫蟒袍,皇帝的衣服叫龍袍
古代,太子穿的衣服四爪蟒袍。
蟒袍在明代是官員的朝服,到清代才放寬限制,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只在顏色、蟒數上有區別限制。而龍袍皇帝專用的袍。
據《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記載:「皇子蟒袍金黃色,片金緣,綉文九蟒(皇族為明黃、金黃及杏黃,以片金為邊緣,綉著九蟒)。」普通人一般為藍色及石青色。
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賜服"。至清代,"蟒衣"則列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襯在補褂內穿用。衣上的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趾)」,所以,把四爪龍稱為"蟒",遂名曰"蟒衣"。戲曲服裝中的"蟒"即是明、清"蟒衣"基礎上,經過裝飾和美化後所形成的。
(4)古代皇上的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龍袍與蟒袍的色彩
一、龍袍
龍袍的色彩選用頗有研究,並十分嚴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並非單純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時又作為一個種族或部落的標志,在遠古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用採用赤鐵礦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紅色,秦朝崇尚黑,漢朝推繹周崇尚紅。
隋文帝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其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它象徵中央,因此,這種風氣一直沿用下來,直到封建王朝結束。龍袍上的字紋樣的顏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藍組成,「蝙蝠」有朱紅、棗紅、絳色、香色、青銅色等數種顏色。
二、蟒袍
蟒袍主要使用十種純色,分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京劇服裝繼承了中國民族藝術的裝飾色彩傳統,大膽用色,色彩傾向鮮明,注重強烈對比。
又因為它是一種"刺綉之服",金銀線(復合色)具有調和作用,所以,服裝色彩既有強烈對比,又和諧統一,並且光彩燦爛,極為富麗。對於具體人物,力求擴展服裝基色(主色)的面積,造成"一人一色"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據人物的類型而定。
E. 古代每個朝代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什麼顏色的
在中國古代唐宋之前,君王對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沒有明確規定;唐宋之後,皇帝的衣服為黃色。
據《禮記》記載,西周、東周時期「天子著青衣」。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袍服更是五花八門。
進入封建社會後,皇帝所穿的「龍袍」也並非都是黃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因為秦始皇對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深信不疑,認為夏是木德, 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商為火克金, 而秦取代周王朝,理所當然是水克火了。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為木,色青;南方為火,色赤;西方為金,色白;北方為水,色黑;中央為土,色黃。因此,秦代的「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
西漢龍袍主要是沿襲秦朝龍袍的特點:「以水德居,服黑色。」
到漢文帝劉恆時,開始棄用黑色,「漢文帝十五年,服黃色;十六年,服紅色。」據《史記·孝文帝本紀》記載,這是緣於劉恆認為大漢王朝應「協於火德」。晉代時,轉而崇尚金德,以赤色為貴,所以晉代的皇袍採用的都是大紅色。
「黃袍」的流行始於隋唐時期,由於當時崇尚「以黃為貴」,「黃袍」成為帝王的專用衣著。據《唐六典》記載:「隋文帝著柘黃袍,巾帶聽朝。」柘黃,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黃色,也就是杏黃色,但在當時還未禁民間穿著黃色服飾。唐承隋制,《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此後的天子穿赤黃色的袍衫,而臣民「仍許通著黃」。真正在民間禁用黃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間,皇帝不願意和一般人同著黃袍,於是下詔「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據宋代王楙所撰的《野客叢書·禁用黃》記載:「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止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據《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記載:「至唐高祖,以赭黃袍、中帶為常服……禁臣民服。」並規定了其他官員袍子的顏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唐高宗李治更於總章年間頒詔強調「一切不許著黃」。
「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則始於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8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等掌握了軍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行至陳橋驛,趙匡胤手下眾將便將事先准備好的黃袍披在他的身上,跪拜在地山呼萬歲,擁立他為皇帝。到宋仁宗趙禎時,還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製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黃色亦為皇帝專用。黃袍又因袍上綉有龍形圖案,索性被叫成了「龍袍」。
F. 皇上服飾
-- 中國歷代皇帝服飾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儉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修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復。到了隋煬帝即位,崇尚奢華鋪張,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南北朝時期將冕服十二章紋樣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又將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此圖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畫)。
隋唐五代皇帝服飾——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閻立本是唐代傑出的畫家,曾擔任過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畫,創作了許多重大題材的作品。據文獻記載,閻立本曾為唐太宗畫過像,並直接參與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畫的帝王服飾比較接近現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發達中外交流頻繁,體現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在服裝服飾上也達到空前繁盛時期。隋唐時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著圓領袍、衫,上自皇帝下至雜役都可穿著,為當時的常服。此圖為穿對襟、闊袖便服衫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
宋代皇帝服飾——宋朝皇帝服飾,有裘冕、袞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閱服等。此外,隋唐時期的襆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襆頭襆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從圖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腳,仆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衫袍,赭黃、淡黃袍衫、玉裝紅束帶,皂文靴,大宴服之。此圖為戴直腳襆頭、穿衫袍的皇帝(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宋朝皇帝服飾,有裘冕、袞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閱服等。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絳紗裙,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會、大冊命則服之。此圖為戴通天冠、穿絳紗袍、佩方心曲領的皇帝(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宋代皇帝朝服——本圖為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穿戴展示圖及通天冠、黑舄圖。這種服裝僅次於冕服,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著的服飾,相當於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雲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寬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里用紅色,領、袖、襟、裾均緣黑邊。下著紗裙及蔽膝也用絳色。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另掛佩綬。皇太子在大典禮時也穿這種服裝,冠用十八梁(名「遠游冠」),與此稍有區別。
圖為元太祖成吉思汗像。戴外白內黑的皮冠(貂皮暖帽),著淺米色毛絨衫,額前有發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後垂鬟(兩辮作成的鬟)。按《圓史輿服志》記載有:「服白粉皮則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銀鼠則冠銀鼠暖帽」。此像為白金答子暖帽穿錦袍的皇帝。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禮服。明太祖認為古代五冕之禮太繁,決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余不用。」此圖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圓後方,前後各十二旒。
皇帝常服展示圖。常服又稱翼善冠,戴烏紗折上巾,樣式為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綉有金盤龍紋樣,玉帶皮靴。此服用途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裝以黃色的綾羅,上綉龍、翟紋及十二章紋。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精力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朴粗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縹緲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本圖服裝上所綉的團龍中,就有升龍、降龍兩種。
烏紗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樣式與烏紗帽基本相同,惟獨左右二角折之向上,豎於紗帽之後。這種冠帽的形制,在南薰殿舊藏的歷代帝王像中,描繪得非常細致。本圖為北京定陵出土皇帝戴的金冠(折上巾),也是這種樣式。折上巾是皇帝配盤領、窄袖常服袍所戴。
明代皇帝常服——戴烏紗折上巾、穿盤領、窄袖、綉龍袍的皇帝(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烏紗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樣式與烏紗帽基本相同,惟獨左右二角折之向上,豎於紗帽之後。盤領、窄袖、綉龍袍,是皇帝的常服。常服又稱翼善冠,此服用途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裝以黃色的綾羅,上綉龍、翟紋及十二章紋。
明萬曆有翼三眼龍、對襟、窄袖藏式灑線綉龍袍(出土實物),袍料立水部分已剪短。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精力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朴粗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縹緲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
明代晚期金地緙絲孔雀羽龍袍。周身綉滿龍的紋樣。從服裝的樣式來看,樣式為斜領袍,為皇帝的便服。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精力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朴粗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縹緲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後及兩臂綉正龍各一條;腰帷綉行龍五條襞積(折襇處)前後各綉團龍九條;裳綉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綉行龍兩條;袖端綉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雲紋。本圖為朝服展示圖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後及兩臂綉正龍各一條;腰帷綉行龍五條襞積(折襇處)前後各綉團龍九條;裳綉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綉行龍兩條;袖端綉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雲紋。本圖為戴夏朝冠、穿夏朝服的皇帝。
清代男子鞋履,便服以鞋為主,公服才穿靴。靴子的材料多為黑緞,式樣初尚方頭,後又流行尖頭。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穿朝服則用方頭朝靴,朝靴與服色相同,並飾黑色邊飾,上面綉有草龍花紋。本圖為清代康熙綉鉤藤緝米珠朝靴。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龍袍屬於吉服范疇,比朝服、袞服等禮服略次一等,平時較多穿著。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古時稱帝王之位,為九五之尊。九、五兩數,通常象徵著高貴,在皇室建築、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龍袍,據文獻記載,也綉有九條龍。從實物來看,前後只有八條龍,與文字記載不符,缺一條龍。有人認為還有一條龍是皇帝本身。其實這條龍客觀存在著,只是被綉在衣襟裡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龍,與九五之數正好相吻合。另外,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本圖為龍袍展示圖。
G. 關於古代皇帝讓宮女穿開襠褲的圖片資料
漢朝靈帝十分好淫
他在後宮里隨時隨地看中了哪個女子長得美艷,就拉到床上交歡。漢朝的宮廷女子與後世不同的是都穿著開襠褲,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而且開襠褲裡面什麼也不穿,為的就是讓皇帝臨幸起來方便,連衣服都不用脫。明朝末年的張獻忠讓姬妾不穿下衣在室內晃盪,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然這是後話了。
圖片我就沒有了
H. 古代皇上的服裝名稱
中國的陰陽五行說認為,金、木、水、 火、土相生相剋。白色代表金,青(綠) 色代表木,黑色代表水,赤(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土。周代以紅色為高級服色,秦(前221- 前206)時以黑為最高地位的服裝顏色,帝王百官都穿黑色衣服,漢滅秦後逐漸以黃色為最高級的服裝顏色,皇帝穿黃色衣服。至唐代時,宮廷下令,除皇帝以外,官員一律不許穿黃衣服。自那時起,這種規定一直延續到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那位被推翻了的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十一歲時,看見八歲的堂弟衣服的里子有黃色綢,還揪著他的袖子問:「你怎麼敢用黃?」可見即使被奪了皇權,在他們心中,黃色仍然有天下獨尊的權威性。冕服和龍袍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典型服飾。這些衣服、配飾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觀、宇宙觀和宗教觀。在古代中國社會,哪一個等級的人在哪一個場合穿哪一種衣服,都是有嚴格規定的。皇帝在重要場合穿的禮服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冕服」。冕服包括冕冠,上有一塊板,做成前圓後方形,戴在頭上時後面略高一寸,使冕冠呈向前傾斜之勢,以示帝王向臣民俯就,就是真心惦記臣民、尊重臣民的意思。前後有成串的垂珠,一般為前後各十二串,根據禮儀的輕重、等級差異,也有九串、七串、五串、三串之分。每串穿五彩玉珠九顆或十二顆,穿用的線為絲線。冕冠戴在頭上後,須以簪子從一孔穿發髻再由另一孔穿出來固定。戴用者耳上方還有垂下的兩個小珠,主要是提醒君王不要輕信讒言,這同冕板向前低就的戴法一樣,都有政治含義。
帝王的衣服多為玄衣裳。玄為黑色,纁為絳紅色。冕服採用了兩種顏色,上以象徵未明之天,下以象徵黃昏之地。帝王穿的衣服上常綉卷龍,另外還有十二種花紋,這些花紋以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日月等自然景觀為主,是帝王服飾上最有代表性的圖案,諸侯的禮服上也可以用,但根據官級和禮儀繁簡有別。上衣下裳的冕服腰間束帶,帶下垂一塊裝飾,名叫「蔽膝」—它源於人們纏裹獸皮的時代,那時主要為了遮擋前腹和生殖部位,後來有了規整的服裝,人們仍以它垂掛在腹前,成為禮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再以後,蔽膝完全是為了保持權貴者的尊嚴了。帝王的蔽膝用純硃色。與冕服相配的鞋,一種是絲綢作面,木作底,底為雙層; 還有一種是單層底,夏用葛麻,冬用皮。對應禮儀的高低規格,皇帝穿赤、白、黑不同顏色的鞋子。
中國皇服最突出的特徵是綉龍,明清時有袍綉九龍的定製—在龍袍前後兩肩、兩袖等處綉成對稱的八龍,然後再綉一龍在大襟的裡面,以象徵君權神授、九鼎之尊的皇家威儀。
I. 清朝皇帝,皇子包括官員穿的衣服上綉的的圖案都是什麼
中國清朝時期,文武百官官服上綉的圖案叫做補子。文官和武官服裝上綉的補子是不一樣的,不同品級的官員服裝上綉的補子也是不一樣的。文官官服上綉的是飛禽補子,而武官官服綉的是走獸補子。下面就來具體看一下清朝皇帝、皇子以及文武官員服裝的補子情況。
六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鷺鷥,
六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彪;
七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鸂鶒,
七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犀牛;
八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練雀,
八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犀牛;
九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練雀,
九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海馬;
以上就是清朝皇帝、皇子以及文武百官官服上綉的補子的情況。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J. 古代皇帝穿什麼衣服
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古國。《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易經·系辭下》則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此處的「垂衣裳」指的是縫制衣裳。在黃帝以前的時代,人們是頭插羽毛來遮蔽酷暑,身披獸皮來抵擋嚴寒的。到了黃帝掌管天下後,才第一次製作衣裳,並推行於天下。
古代帝王所著服飾都是有特殊標記的,有一套正規的服飾制度來加以規范,連衣裳配飾也會有規定,一串珠玉、一個圖紋、一種顏色,以及絲線長度和衣料等,都與禮制扯上了關聯。「標準的」專用帝王服飾出現於周代。當時的統治者還對各類人等所著服飾都作了嚴格規定,且一一納入「禮儀」的范疇,在等級、尊卑上分得十分清楚明了。後有《禮記》對衣著等級作規定雲:「天子龍袞,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為責也。」《周禮》中則記載:「享先王則袞冕,表明祭禮,大禮時,帝王百官皆穿禮服。」中國古代服飾「禮儀」標准還在服裝的色彩上有體現,有著很多的門道可琢磨。
據《周易》記載:「天玄(天青色、非黑色)地黃(土地色)。」周天子在祭天的時候所著服裝為玄衣纁裳,玄指黑色,纁兼有赤黃之色,玄衣即黑色面料的上衣,纁裳即為赤黃色的下裳。也就是說大概在周朝出現專用的帝王服飾時,在服飾的顏色方面,人們就開始有了講究。此後的各朝各代對顏色都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和相關的規定。
如孔子曾宣稱「惡紫之奪朱也」(《論語陽貨》)因為朱是正色,紫是間色,他要人為地給正色和間色定各位,別尊卑,以鞏固等級制度,歷史上「白衣」、「苞頭」、「皂隸」、「緋紫」、「黃袍」、「烏紗帽」、「紅頂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時期內,某種顏色附麗於某種服飾而獲得了代表某種地位和身份的例子。
另據《中國歷代服飾》記載:秦漢巾幘色「庶民為黑、車夫為紅,喪服為白,轎夫為黃,廚人為綠,官奴、農人為青」。
到唐朝,唐承隋制,唐代皇帝穿黃袍及衫。唐以前黃色上下通用,並沒有什麼特別尊貴的意義。唐高祖以赤黃袍巾帶為常服之後,有人提出赤黃色近似太陽的顏色,「天無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徵。因此從唐朝開始,赤黃色(赫黃)為帝王所專用,黃袍也被視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飾,臣民一律不得僭用,並以品級定袍衫的顏色,即所謂「品色服」。這種規定一直延續到清朝。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數區分官位以外,對於黃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而下屬各王等官職不經賞賜是絕不能服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