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婦科炎症能做艾灸嗎
患有婦科炎症是可以艾灸的,艾灸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溫經通絡、消炎保健的功效,對身體具有一定的好處,婦科炎症通常是由於不注意衛生引起的,比如不潔的性生活以及不注意經期衛生等,不同類型的婦科炎症治療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② 艾灸對婦科有什麼好處
艾灸治療黴菌性陰道炎取穴:關元穴、中級穴、子宮穴、歸來穴、和三陰交
治療婦科病用艾灸的常用穴位就是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和三陰交。這些穴位幾乎可以涵蓋治療婦科的所有疾病。
方法: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溫和灸的方法還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
工具:關元,子宮,歸來這幾個穴位都在腹部與小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做移動艾灸,每天40分鍾左右,三陰交,可以用單眼艾灸盒雙側同時艾灸。
子宮穴是奇穴,一般的穴點陣圖顯示不出來,你可以在中級和曲骨之間旁開三寸左右艾灸,就可以灸到子宮穴。為什麼要在這里施灸呢?主要原因也是小腹的裡面就是子宮,在這里治療可以直接對准病灶,所以艾灸主要是病灶部位的施灸,百姓都可以接受治療的一種方法。
轉:艾灸治療陰道炎灸法又名灸療。它使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
具體操作:
1、工具:艾灸盒+艾柱(雙柱的盒比較好,三年的金艾條好)
2、時間:下午最佳,別的時間也可以(飯後1小時內禁止)
3、位置:小腹,盡量往下至檔的位置(陰道上面的皮膚,如果不夠靠下,效果不好)
4、操作:艾灸盒放置在小腹下方,以不燙傷皮膚為宜,15—20分鍾後取開。
注意事項:
1、自己調節溫度,溫度有一點燙為宜,如果只是溫的感覺,效果很差。如果太燙就拿開一點,否則會起泡。
2、灸完後,皮膚呈現潮紅為宜。
3、如果體內有濕氣,灸完皮膚上會有很多水,表明濕氣蒸發,對人體很有宜。
3、灸後1小時內避免洗澡和觸碰冷水.
4、如果灸後次日出現水泡,小水泡可不管,暫停幾天能自好;大水泡可用針挑,擠出水,有可能擠掉後次日又形成水泡,這樣持續一周左右,影響不大,也不痛,一周就好了。
5、症輕者,連續3天就有效果,白帶量、異味、騷癢明顯減少。症重者,連續10天為一個療程,堅持就會有明顯的療效。
這個療法,我有親身經歷,效果非常明顯,朋友們有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大家一起學習、探討!如圖所示:綠色為具體位置。如果症重,肚臍至綠色位置也灸,中間有很重要的關元穴,還可以治療子宮肌瘤,加上足三里穴,三陰交,血海穴
治療盆腔炎、盆腔積液、附件炎取穴:中脘、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宮頸艾灸穴位: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關元:當臍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的前皮支的內側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
【主治病症】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時插兩根艾條或三根艾條施灸,每次灸15-20分鍾.這期間要根據自己對溫度的感應而適當調整艾條的高度及熱度。
子宮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主治病症】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病〗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歸來和子宮屬於臨近穴位,所以再灸子宮穴的時候就免不了灸到歸來,這樣就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時扣住兩個穴位,在此艾灸10-20分鍾。
三陰交: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這個部位可以用單眼艾灸盒兩個同時艾灸,比較節省時間。每穴艾灸10分鍾。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病症】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③ 婦科病艾灸什麼穴位
治療婦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這些穴位不僅僅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還可以治療男科疾病。如果患有生殖治療婦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這些穴位不僅僅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還可以治療男科疾病。建議你最好去正規的醫院治療,不要私自在家裡針灸。
④ 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些穴位
治療婦科疾病的基本艾灸穴位
艾灸治療婦科疾病效果顯著,雖然不同的病症選取的穴位不同,但關元 、子宮、 歸來 、八髎穴 、三陰交這五個穴位是必須灸的。下面介紹一下這五個穴位的取穴方法和主要作用:
關元:臍下3寸。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 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
子穴位宮:在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旁開3寸。主治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穴位:在下腹部,臍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溫馨提示:艾灸治療婦科疾病一般以10天為一周期,兩個周期之間需要停3-5天,讓身體稍作調整。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如療效並不滿意且艾灸已見效,可10天一個療程後,休息3-5天再繼續。
⑤ 艾灸婦科有異味病熏哪裡圖
中脘穴: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⑥ 艾灸坐熏長期堅持真的可以治療婦科方面的疾病嗎
核心提示: 婦科炎症長期困擾這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僅影響女性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也往往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預防和治療婦科炎症顯得尤其重要。日常生活中養成預防婦科炎症的習慣,患病時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能夠很好的預防和治療婦科炎症。保持一顆平常心,婦科炎症不難治癒。
⑦ 艾灸貼貼在小肚子上有什麼用,我看很多圖片上都這樣貼呢。
艾灸貼貼在小肚子上的作用有:
一、改善月經不調
1、月經提前
月經提前因為脾氣不足,脾是血的管理者,脾不好,被管者也會造反,與此同時,脾虛濕陰神經內分泌失調,身體陽氣火旺或情志抑鬱。
艾灸是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郁散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活躍達到改善。
2、月經推後
月經延遲量少暗沉有血塊,排出不暢,痰阻,月經淡呈黏液狀,月經前後帶下多,血虛,蒼白,小腹疼痛,唇齒淡,腎虛,腰酸。
艾灸,散寒祛濕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濕太重造成月經不暢,艾有通經絡調氣血,祛濕活血之效。
二、宮寒不育不孕
失眠多夢,月經過少有血塊不排卵(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帶增多,乳房脹痛,痛經。
艾灸是通過遠紅外線加艾絨溫熱子宮,散寒,改善血液循環,灸相應穴位可提升子宮溫度和活性。
三、婦科炎症反復
女性陰道口尿道口與肛門臨近,易受感染,滋生細菌,女性生殖器腹腔與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陰道呈酸性環境,當抵抗力下降時,有些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外陰道炎,白帶增多,外陰瘙癢,宮頸炎。
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四、便秘,腸胃蠕動功能失調
便秘是人體最大的病毒的源泉,水纖維素不足,緊張壓力時間過長,精神因素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腔肌與盆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胃脹胃寒,胃潰瘍。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胃寒濕重就會胃脹胃酸胃潰瘍,艾灸有消炎殺菌,驅寒,修復胃部不適的功效。
(7)艾灸婦科炎症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艾灸的注意事項: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時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間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3、大飢大飽不宜艾灸,飢餓艾灸容易暈灸,太飽艾灸氣血運行慢,容易發生腹脹。
4、患有胃腸疾病的,艾灸期間不要吃食物,灸後半小時才可以吃飯。
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艾灸後要喝溫熱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點。
6、艾灸前可以洗溫水澡,艾灸後半小時,可以洗熱水澡,稍稍燙一點皮膚的溫度。
7、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學會循序漸進逐漸適應熱度,逐漸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體會吃不消,顯得太燥。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莫做「冷美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拉肚子拉到虛脫,別慌!元兇:脾胃虛寒所致
⑧ 婦科炎症艾灸哪些穴位
您好
病情分析: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這些,艾灸關元 子宮 歸來 八髎穴 三陰交 這五個穴位在治療婦科疾病是必須灸的穴位,
指導意見:
如果這期間有功血的,要加上隱白,並且隱白穴要用無煙艾條。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