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身上突然長了幾個小紅泡,很癢!有圖片!!
疙瘩瘙癢伴有水皰病因很多,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是過敏性皮炎、濕疹,以及水痘病毒感染可能性大。需要觀察一下是否有發燒、咳嗽、咽痛等症狀,需要及時到皮膚科就診,做些相關檢查,如血常規等,明確後才好針對性的治療。局部可外用爐甘石洗劑,不要用手亂抓,避免抓破,注意衛生,防止有感染,需要好好休息,避免熬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1、丘疹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又名急性單純性癢疹,是一種主要發生於兒童的紅色風團樣丘疹或丘皰疹性皮膚病。多數患者與節肢動物叮咬有關,是被蚤、蟎、蚊蟲、臭蟲等叮咬後發生的一種變態反應,致病昆蟲的種類隨地區而異,個體素質對昆蟲叮咬反應也不同,為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致敏需要10天左右,再叮咬後發生皮疹,部分患者與胃腸紊亂、葯物過敏、食物過敏等因素有關。
2、多形性紅斑,多形性紅斑是一組急性皮膚黏膜炎症性疾患,皮疹呈多形性表現,有紅斑、丘疹、風團、水皰、大皰,特徵性損害是虹膜樣損害。本病輕重不等,嚴重的可以引起廣泛的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
上述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因此建議患者到醫院,經皮膚科醫生的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和正確治療。
『貳』 多形性紅斑有什麼金方
多形性紅斑是一種累及皮膚和黏膜,表現為紅斑、丘疹和水皰等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因其皮損呈紫紅色,形如貓眼,中醫稱之為貓眼瘡、雁瘡。多發於春秋季,且多見於女性。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病前有低熱、惡寒、頭痛、咽痛、全身不適等。皮損對稱分布於手足背、前臂、小腿,還可累及口唇、眼、外陰黏膜部位等。損害表現為紅斑、丘疹,中央形成水皰,周圍繞以暗紅暈廓,稱虹膜樣損害,為其特徵性皮損。嚴重者可見大皰及黏膜糜爛。局部瘙癢、燒灼感或脹痛。本病急性經過,病程多2~4周,但可反復發作。
(一)內治方【方一】清肌滲濕湯【來源】《醫宗金鑒》【組成】蒼術(米泔水浸炒)、厚朴(薑汁炒)、陳皮、甘草(生)、柴胡、木通、澤瀉、白芷、升麻、白術(土炒)、梔子(生)、黃連各3克。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生薑三片,燈心二十根,煎至320毫升,溫服。
【方二】加味疏風涼血飲【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生地黃、紫草、黃芩、茯苓各12克,牡丹皮、防風、秦艽、白術各9克,白鮮皮15克。
【功效】健脾祛濕,疏風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涼血五花湯【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紅花、雞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各9~15克。
【功效】涼血祛風,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涼血五根湯【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白茅根30~60克,瓜蔞根15~30克,茜草根、紫草根、板藍根各9~15克。
【功效】涼血活血,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當歸四逆湯【來源】《傷寒論》【組成】當歸、桂枝(去皮)、芍葯各9克,細辛3克,甘草(炙)、通草各6克,大棗5枚【功效】養血散寒,溫經通脈。
【用法】上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分二次溫服。
【方六】犀角地黃湯【來源】《千金要方》【組成】犀角3克,生地黃24克,芍葯9克,牡丹皮6克。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用法】水煎服,犀角磨汁或另煎兌服。
【方七】涼血燥濕解毒湯【來源】中醫雜志,1963:(9)
【組成】黃芩12克,山梔子12克,連翹12克,蒲公英15克,黃柏12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地膚子12克,牡丹皮10克,赤芍12克,生地黃15克,澤蘭12克,茜草12克,甘草4克。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燥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地膚子交藤湯【來源】江蘇醫葯,1975:(2)
【組成】地膚子30克,夜交藤9克,槐花12克,白菊花9克,款冬花9克。
【功效】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附子肉桂煎【來源】皮膚防治研究通訊,1977:(1)
【組成】附子6克,肉桂4.5克,良姜15克,全當歸15克,川芎、紅花各9克。
【功效】溫陽散寒,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生地石膏湯【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0:(1)
【組成】生地黃30克,生石膏30克,竹葉9克,木通4.5克,蒼術9克,茵陳12克,蟬衣6克,大黃9克,甘草9克。
【功效】涼血消斑,除濕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防風荊芥湯【來源】遼寧中醫雜志,1981:(2)
【組成】防風15克,荊芥15克,白芷15克,藁本15克,羌活15克,甘草15克。
【功效】疏風解表,緩急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活血解毒湯【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12克,赤芍12克,紅花10克,路路通15克,桃仁1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生黃芪15克,大黃3克,黃芩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甘草10克。
【功效】活血解毒,益氣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風寒型重用桂枝;風熱型重用板藍根、蒲公英,桂枝用量減半;氣虛型重用參、芪,加菟絲子。
【方十三】多形紅斑方一【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茜草、桃仁、丹參、臘梅花各9克,赤芍、路路通各10克,川芎、牡丹皮各6克,紫草12克,雞血藤30克。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多形紅斑方二【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當歸10克,川芎、降香、竹節三七各6克,桂枝、附子各9克,路路通12克,雞血藤、黃芪各30克,細辛3克,紅棗8個,丹參10克。
【功效】益氣養血,散寒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五】多形紅斑方三【來源】上海中醫葯雜志,1983:(2)
【組成】赤芍、丹參、臘梅花、當歸尾各10克,川芎、白芷(代麝香)、竹節三七各5克,桃仁、牡丹皮各6克,茜草9克,雞血藤30克,紫草15克。
【功效】養血涼血,化瘀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六】附子細辛湯【來源】臨床皮膚科雜志,1984:(4)
【組成】附子、桂枝、麻黃、桃仁、紅花、川芎各10克,地膚子20克,細辛、甘草各5克。
【功效】發表解肌,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皮損在上肢者加姜黃10克,在下肢加川牛膝10克。
『叄』 多形性紅斑有哪些表現
主要表現:
多形性紅斑多見於青壯年
『肆』 多形紅斑
多形紅斑病又稱滲出性多形紅斑,是一種病因復雜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皮疹具有多形性 ,常伴粘膜損害,其特徵性皮損為虹膜樣紅斑。本病春秋季好發,易復發。10-30歲發病率最高。
[病因及發病機理]
病因尚未明了,誘發因素有:
(1)感染 為較常見的誘因,其中最常見的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一些細菌、真菌、支原體和原蟲感染亦可誘發。
(2)葯物及某些食物 如磺胺、巴比妥、安替比林、疫苗等葯物及進食變質的魚類、肉類。
(3) 物理因素 如寒冷、日光、放射線等。
(4)一些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及妊娠、月經等。
發病機理:目前一般認為本病是外來抗原激發了機體的特異性細胞毒反應而引起表皮細胞損傷。
[臨床表現]
前期症狀可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及咽痛等。皮疹於24小時內發生,對稱分布,好發於口鼻周圍、手足背、前臂及小腿伸側,亦可見於軀干。損害為紅斑、丘疹、斑丘疹、結節、水皰,重者可出現大皰、血皰或紫癜。常伴有瘙癢、疼痛或燒灼感。口、鼻、眼及外生殖器粘膜可受累,出現紅腫、水皰及糜爛。臨床上常以一種類型皮損為主,同時兼有其它類型皮損。按皮損特點,臨床分為三型。
(一) 斑疹-丘疹型 此型最常見,初起為圓形水腫性紅斑或扁平丘疹,扁豆至硬幣大小,顏色鮮紅,境界清楚。皮疹呈遠心性擴展,1-2日後中央變成暗紫色,或出現紫癜、水皰甚至血皰,形成所謂虹膜狀或靶形損害,為本病特徵性損害。皮損呈對稱分布,手背、前臂、足踝等處為好發部位。此型粘膜損害較少 ,全身症狀輕微。
(二)水皰-大皰型 損害以集簇或散在的水皰、大皰為主。水皰可發生於紅斑基礎上,此時皮損中央為水皰、大皰或血皰,皰周圍繞暗紅色暈輪,呈虹膜樣。此型常伴有口、鼻、生殖器等處粘膜水皰、糜爛。可出現關節痛、發熱、蛋白尿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狀。
(三)重症型 又稱Stevens-Johnson綜合征。發病急驟,常有高熱、頭痛、咽痛、關節痛及全身不適症狀。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虹膜樣紅斑或瘀斑,其上有水皰、大皰或血皰,尼氏征可陽性。皮損可融合成大片狀,分布廣泛。口、鼻、眼、生殖器等部位及粘膜受累嚴重。口、鼻粘膜出現水皰糜爛,眼部出現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重者可致全眼球炎及失明。還可並發肺炎、心肌炎、關節炎、消化道潰瘍及肝、腎損害等,出現相關臨床症狀及體征。皮損可繼發感染,甚至出現敗血症。本型可因搶救不及時而引起死亡。
[組織病理]
可見角朊細胞部分壞死,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形成表皮下水皰,細胞內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上部有顯著血管炎改變,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混有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細胞。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皮損特徵,結合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注意仔細詢問病史,尋找誘因。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一) 凍瘡 發生於冬季。好發於手足、耳廓、鼻尖及面頰等暴露部位,皮損為深紅色或紫紅色水腫性紅斑,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但一般無虹膜樣損害,不伴有粘膜損害。
(二)葯疹 多形紅斑型葯疹表現可與多形紅斑相似,但有明確服葯史,無季節性和一定的好發部位。
(三) 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Lyell病) 應與重症多形紅斑相鑒別。本病發病急劇,經過迅速,皮疹初始於面、頸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皮損呈二度燙傷樣大片松解壞死,皮膚呈暗自紅色,尼氏征陽性。
[防 治]
(一)尋找及去除誘因 :如清除體內感染灶,停用可疑致敏葯物。
(二)輕型病例一般給予對症治療,如抗組織胺葯、鈣劑、維生素C等,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霜劑。
(三) 重症病例應及時給予足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感染誘發的多形紅斑應選用適合的抗生素,皮膚粘膜糜爛嚴重者亦應選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但應注意避免可能致敏的葯物。同時應根據病情給予各種支持療法,保持水、電介質平衡,改善全身營養狀況。要重視皮膚粘膜的護理,保持好口腔清潔,可用3%雙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因口腔粘膜糜爛疼痛而影響進食者,進食前可用1%利多卡因含漱。為避免或減輕眼部後遺症,要及時清理分泌物,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葯水交替點眼,夜間可用紅黴素眼膏。對皮膚大皰應抽取皰液,糜爛滲出多時用3%硼酸或1/8000高錳酸鉀液濕敷。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伍』 多形性紅斑
滲出性多形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 exudativum)又名多形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重症稱史-約綜合征,是一種原因尚不明了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多形性皮疹,對稱性好發於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多見於春秋季節。
疾病病因編輯本段
(一)發病原因
尚不完全明了。本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二)發病機制
目前認為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即可能是皮膚小血管對某些致敏物質引起的變態反應。其變應原可能為細菌、病毒、真菌、原蟲、支原體或某些葯物如磺胺類、水楊酸類,青黴素、砷劑等。也可由於腐敗食品魚蝦等,其他如X線照射、月經紊亂,妊娠等也可伴發。另外還與物理因素如寒冷和氣候變化有關。中醫認為本病原因血熱或脾虛濕盛、復感風熱或風寒之邪以致營衛不和,氣血凝滯郁於膚;或因飲食失常,食入禁忌而誘發。
疾病症狀編輯本段 臨床特點為多見於春秋季節,對稱性好發於手足背,前臂及小腿等部位的多形性皮疹。是急性炎症性皮膚病。
1.皮疹呈多形性:開始多為紅斑,以後可出現風疹塊丘疹、結節或水皰、紫癜等。紅斑大小約如扁豆或指蓋,顏色鮮紅、中心暗紅或紫紅,可相互融合。有些紅斑中心可消退形成環狀,或出現重疊水皰,形如虹膜,稱彩虹狀紅斑,為本病特徵性損害(圖1,2)。水皰也有呈現出血性內容者,如血性皮損數多時,則稱為出血性多形紅斑。
檢查化驗編輯本段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輕度增多,多數病例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血沉加快,也可出現蛋白尿。
組織病理:有各種各樣的組織象變化,主要有三種類型改變:① 表皮型: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出現程度不同的壞死,嚴重者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真表皮分離,其上方表面大片壞死。本型見於靶形損害和重症多形紅斑。②真皮型:真皮乳頭水腫,表皮下水皰形成,真皮上部血管周圍浸潤,以單一核細胞為主,雜有嗜酸性粒細胞。本型見於斑疹、丘疹性損害。③真皮表皮混合型:常見,沿真皮表皮邊緣及表淺血管的周圍有一單核細胞浸潤,伴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形成表皮下水皰,部分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壞死,細胞內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上部常有紅細胞外滲。
鑒別診斷編輯本段 1.凍瘡 多見於冬季及皮膚露出部位,不見於黏膜。有瘙癢,遇熱尤甚,局部水腫浸潤,並有靜脈淤血。
2.皰疹樣皮炎 雖系多形性皮疹,但多呈環狀或半環狀排列。慢性經過,易於復發。瘙癢劇烈。多見軀干、四肢。血液及水皰內嗜酸性細胞顯著增多,碘化鉀試驗陽性。組織病理可見表皮下張力性大皰,內含中性及嗜酸性粒細胞。
3.蕁麻疹 發疹無定處,發生及消退迅速。皮疹為單一風團,一般無水皰,自覺劇癢。
4.葯疹(多形紅斑型) 有服葯史,停葯後經適當處理即愈,與季節無關,無一定好發部位。
並發症編輯本段 可以並發感染。
預防保健編輯本段 多進富含有維生素水果、新鮮蔬菜,限制動物蛋白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治療用葯編輯本段 (一)治療
1.全身治療
(1)追尋病原、停用致敏葯物,並給以相應治療。多進富含有維生素水果、新鮮蔬菜,限制動物蛋白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輕症患者可內服抗組胺劑、鈣劑及維生素C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脈注射,每天1次。便秘者,可給鹽類瀉劑如硫酸鎂。發病若與HSV有關者,可用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有較好作用。重者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關節痛時給阿司匹林,水楊酸鈉或吲哚美辛(消炎痛)。有病灶或並發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3)中醫治療:
①血熱型:法宜清熱涼血、散風。方用涼血五根湯加減。白茅根30g,茜草根10g,紫草根10g,菊花10g,生地15g,丹皮10g,大青葉12g,防風10g,車前草15g,薄荷3g,熱盛煩渴者加生石膏、竹葉;大便秘結者加大黃;關節痛者加秦藝桑枝、雞血藤;或用三花子藤方(生槐花、款冬花、地膚子、首烏藤)內服。
②寒濕型:法宜健脾除濕,溫經散寒。方用當歸四物湯加減:茯苓10g,白術10g,陳皮5g,桂枝10g,白芍10g,吳茱萸10g,乾薑6g,當歸10g,雞血藤15g。氣虛明顯者加生芪、黨參;關節痛者加秦艽、老鸛草;發生於上肢者加片姜黃;發生於下肢者加木瓜。
2.局部治療 原則消炎、收斂、止癢,防止感染。以紅斑丘疹為主者選用爐甘石洗劑、皮質激素軟膏。對水皰糜爛滲出者可用各種收斂抗菌劑,作局部濕敷或油膏。如3%硼酸水,復方硫酸銅溶液或黃柏地榆水濕敷;復方代馬妥油膏或5%紫草,10%生地榆油膏。有口腔黏膜損害時,可用白菊花,金銀花泡水含漱,每1天多次。
(二)愈後
經過約2~4周,愈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
人體缺血和氣血水平低的表現;
告訴你幾個方法:
1.每天早6--8時前喝一碗大棗小米粥和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帶皮煎】
2.應該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滿足食物「金字塔結構」,即百分之五十谷類豆類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鮮應季蔬菜類食品,百分之十五魚、肉、蛋類食品,百分之五油脂類食品。
3.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溫熱為標准。防止空調病;停止一切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
4.不要喝牛奶;慎吃西葯、不打點滴,因為都性酸。不要喝飲料,有甜蜜素的,導致白血病;
5.睡前熱水泡腳20分鍾,同時趁熱喝一碗當歸紅糖米酒雞蛋湯。
6.必須保證21時--凌晨5時有效睡眠。夜裡是人們長氣血的時間,也是肝肺臟工作的時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最好中午11-13時能夠抽30分鍾時間睡午覺;
7.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適當運動鍛煉。堅持每天敲膽經穴位【立正時,大腿外側手中指處;】10分鍾。
『陸』 大家幫我看一下是多形性紅斑嗎如果是該如何治療
我老婆前一段時間就是多形紅斑,很厲害,癢的難受結果扣爛了,皮膚感染,腿腫的很厲害,我當時查了,多形紅斑現在還沒有辦法根治,因為他的誘因有很多,但是他的特點就是不傳染,不遺傳,所以對周圍人沒有什麼影響,至於怎麼治療,1:打葡萄糖酸鈣+VC(我們是這樣治療的,因為老婆懷孕不能吃葯),2:吃抗過敏的葯,3:塗抹止癢葯膏(如:氧化鋅糊)。因為這種病是自限性的,所以,只要過一段時間他會自己褪去,但是一定要在以上這三種情況內選擇治療手段,不能放任不管,如果不管,可能就會在身體的別的部位出現。
『柒』 什麼是多形紅斑
多形紅斑病又稱滲出性多形紅斑,是一種病因復雜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皮疹具有多形性 ,常伴粘膜損害,其特徵性皮損為虹膜樣紅斑。本病春秋季好發,易復發。10-30歲發病率最高。
[病因及發病機理]
病因尚未明了,誘發因素有:
(1)感染 為較常見的誘因,其中最常見的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一些細菌、真菌、支原體和原蟲感染亦可誘發。
(2)葯物及某些食物 如磺胺、巴比妥、安替比林、疫苗等葯物及進食變質的魚類、肉類。
(3) 物理因素 如寒冷、日光、放射線等。
(4)一些疾病如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及妊娠、月經等。
發病機理:目前一般認為本病是外來抗原激發了機體的特異性細胞毒反應而引起表皮細胞損傷。
[臨床表現]
前期症狀可有畏寒發熱、全身不適及咽痛等。皮疹於24小時內發生,對稱分布,好發於口鼻周圍、手足背、前臂及小腿伸側,亦可見於軀干。損害為紅斑、丘疹、斑丘疹、結節、水皰,重者可出現大皰、血皰或紫癜。常伴有瘙癢、疼痛或燒灼感。口、鼻、眼及外生殖器粘膜可受累,出現紅腫、水皰及糜爛。臨床上常以一種類型皮損為主,同時兼有其它類型皮損。按皮損特點,臨床分為三型。
(一) 斑疹-丘疹型 此型最常見,初起為圓形水腫性紅斑或扁平丘疹,扁豆至硬幣大小,顏色鮮紅,境界清楚。皮疹呈遠心性擴展,1-2日後中央變成暗紫色,或出現紫癜、水皰甚至血皰,形成所謂虹膜狀或靶形損害,為本病特徵性損害。皮損呈對稱分布,手背、前臂、足踝等處為好發部位。此型粘膜損害較少 ,全身症狀輕微。
(二)水皰-大皰型 損害以集簇或散在的水皰、大皰為主。水皰可發生於紅斑基礎上,此時皮損中央為水皰、大皰或血皰,皰周圍繞暗紅色暈輪,呈虹膜樣。此型常伴有口、鼻、生殖器等處粘膜水皰、糜爛。可出現關節痛、發熱、蛋白尿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狀。
(三)重症型 又稱Stevens-Johnson綜合征。發病急驟,常有高熱、頭痛、咽痛、關節痛及全身不適症狀。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虹膜樣紅斑或瘀斑,其上有水皰、大皰或血皰,尼氏征可陽性。皮損可融合成大片狀,分布廣泛。口、鼻、眼、生殖器等部位及粘膜受累嚴重。口、鼻粘膜出現水皰糜爛,眼部出現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重者可致全眼球炎及失明。還可並發肺炎、心肌炎、關節炎、消化道潰瘍及肝、腎損害等,出現相關臨床症狀及體征。皮損可繼發感染,甚至出現敗血症。本型可因搶救不及時而引起死亡。
[組織病理]
可見角朊細胞部分壞死,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形成表皮下水皰,細胞內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上部有顯著血管炎改變,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混有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細胞。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皮損特徵,結合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注意仔細詢問病史,尋找誘因。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一) 凍瘡 發生於冬季。好發於手足、耳廓、鼻尖及面頰等暴露部位,皮損為深紅色或紫紅色水腫性紅斑,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但一般無虹膜樣損害,不伴有粘膜損害。
(二)葯疹 多形紅斑型葯疹表現可與多形紅斑相似,但有明確服葯史,無季節性和一定的好發部位。
(三) 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Lyell病) 應與重症多形紅斑相鑒別。本病發病急劇,經過迅速,皮疹初始於面、頸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皮損呈二度燙傷樣大片松解壞死,皮膚呈暗自紅色,尼氏征陽性。
[防 治]
(一)尋找及去除誘因 :如清除體內感染灶,停用可疑致敏葯物。
(二)輕型病例一般給予對症治療,如抗組織胺葯、鈣劑、維生素C等,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皮質類固醇霜劑。
(三) 重症病例應及時給予足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感染誘發的多形紅斑應選用適合的抗生素,皮膚粘膜糜爛嚴重者亦應選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但應注意避免可能致敏的葯物。同時應根據病情給予各種支持療法,保持水、電介質平衡,改善全身營養狀況。要重視皮膚粘膜的護理,保持好口腔清潔,可用3%雙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因口腔粘膜糜爛疼痛而影響進食者,進食前可用1%利多卡因含漱。為避免或減輕眼部後遺症,要及時清理分泌物,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眼葯水交替點眼,夜間可用紅黴素眼膏。對皮膚大皰應抽取皰液,糜爛滲出多時用3%硼酸或1/8000高錳酸鉀液濕敷。
還有其它具體相關的你自己上http //www 100sui.com.cn/bbs_ys/ 去看,上面很多專家的,一般24小時以內都會有很多朋友回復網友的提問
『捌』 什麼是多形紅斑
多形性紅斑在皮膚科並不少見。一般起病較急,臨床表現是身體上對稱性地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水皰、大皰及紫癜等,而且多發生在肢體伸側。靶性皮損或虹膜狀皮損是本病的典型表現,多見於手足部位,看上去為圓形水腫性紅斑,中心有水皰。
發病可能與使用葯物、食人蛋白如魚、蝦、蟹、蛋類、奶類等有關,接觸花粉、灰塵、日光、注射疫苗\遭受寒冷刺激和精神情緒緊張,以及病毒感染、體內慢性病灶和膠原疾病、惡性腫瘤等因素均可作為過敏原而引發此病。但臨床上往往不能找出明確的發病誘因或過敏原。
『玖』 多形紅斑是什麼東西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根治
請問你是哪個部分的多形紅斑?
多形紅斑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膚病,常伴發粘膜損害,皮疹呈多形性,典型損害為靶形或虹膜狀損害。可由多種原因所致,可與感染細菌、病毒(特別是單純泡疹病毒)、酶菌、原蟲有關,也可由某些葯物,如磺胺類、巴妥類、水楊酸鹽類及生物製品致病,還有人與寒冷有關。
多形紅斑是一種以靶形或虹膜狀紅斑為典型皮損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常伴黏膜損害,易復發。本病病因復雜,葯物、慢性感染病灶、食物及物理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某些疾病,如風濕熱、結締組織病也可出現多形紅斑樣皮損,臨床上將病因不名的稱特發性多形紅斑,病因明確的稱症狀性多形紅斑。
本病呈自限性,但易復發。多形紅斑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確,但一般認為是一種變態反應所引起的皮膚病。近幾年來,本病與單純皰疹病毒的關系頗引人矚目。有人指出,30%以上多形紅斑病人是由皰疹病毒所致,並已通過試驗予以證實,即用單純皰疹病毒抗原進行皮內注射後,可引起本病的發生。除此之外,某些病例往往是磺胺制劑、解熱止痛葯、鎮靜安眠葯劑、抗生素等所引起的葯疹;有的病人的發病與慢性病灶感染,如扁桃腺炎、中耳炎、副鼻竇炎、慢性附件炎等有關;有些是體內疾病的臨床症狀表現之一,象風濕熱、傷寒、波浪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惡性肉芽腫及各種惡性腫瘤等均可伴發多形紅斑;部分患者的發生是吃用日常食物如魚肉、蛋等之後引起的;還有相當數目病列之原因仍難於查明。
多形紅斑常發生於春秋二季,往往起病較急。前驅症狀有低熱、頭痛、四肢乏力、關節及肌肉酸痛。部分病人可同時或發病之前易患單純皰疹或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好發於面頸部及四肢遠端,口腔、眼等粘膜也可被累及。皮損表現為多形性,呈紅斑、斑丘疹、水皰、大皰、紫斑有風團等,但以斑丘疹和紅斑為最常見。典型損害色澤為內紫外紅,中央可出現水皰。外觀甚奇特,個個皮疹境界清楚,宛以靶狀形態,此乃所謂虹膜樣皮損。見到這樣皮疹,對診斷有幫助。患處瘙癢或輕度疼痛和灼熱感。發病期中、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病程自限,皮損約經2~4周可望消退,但常常再復發。
如果是因為天氣濕熱而引起的,長在腿上或者手上的,又紅又奇癢無比的痘痘。不妨外用爐甘石合劑搽洗,往往能葯到病除。
其它具體治療方法要看你是哪個部位,因什麼原因引起。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祝早日康復。
『拾』 大夫什麼是輕度的多形紅斑我手上的這些多形紅斑不
沒有什麼區別多形紅斑是多形性紅斑的一種簡稱。多形紅斑為急性炎症性皮膚病,有自限性,皮損多形,有紅斑、丘疹、風團、水皰等,特徵性皮損為靶形損害即虹膜狀皮疹,有不同程度黏膜損害,少數有內臟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