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魚分那些種類常見的有那幾種
海魚種類很多,有三文魚、金槍魚、鱈魚、秋刀魚、鰳魚、赤魟、帶魚、鯧魚、鳳鱭、海鰻、多寶魚、鮃魚、石斑魚等。
1、三文魚
三文魚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別稱北鱒魚、大馬哈魚、羅鍋魚、馬哈魚、麻糕魚等,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的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馬哈魚一般指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的魚類,有很多種,如我國東北產大馬哈魚和駝背大馬哈魚等。
2、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大型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香港稱吞拿魚,澳門以葡萄牙語舊譯為亞冬魚,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屬於熱帶-亞熱帶大洋性魚,遊程很遠,過去曾經在日本近海發現過從美國加州游過去的金槍魚。金槍魚有8個品種,其中多數品種體積巨大,最大的體長達3.5米,重達600至700千克,而最小的品種只有3千克重。
㈡ 常見海魚有哪些圖片及名稱
海水魚類的肉質特點與淡水魚有一定的差異,大多肌間刺少,肌肉富有彈性,有的魚類肌肉呈蒜瓣狀,風味濃郁。烹飪中多採用燒、蒸、炸、煎。
(1)大黃魚,又稱大黃花、大鮮,曾為我國首要經濟魚類,但現漁獲量較少。
(2)小黃魚,又稱黃花魚、小鮮,為我國首要經濟魚類。體形類似於大黃魚。
(3)帶魚,又稱刀魚、裙帶魚、鞭魚等。我國主要海產四大經濟魚類之一。體側扁,呈帶形;尾細長,呈鞭狀;體長可達 1 m 余;口大;鱗片退化成為體表的銀白色膜。肉細刺少,營養豐富,供鮮食或加工成凍帶魚及咸干製品。宜燒、炸、煎等,如香酥帶魚。
(4)鱈魚,又稱大頭鱈、石腸魚、大頭魚等,其漁獲量居世界第二位。
(5)馬面魨,又稱綠鰭馬面魨、剝皮魚、象皮魚、馬面魚等。由於馬面魨的皮厚而韌,食用前需剝去。
(6)真鯛,又稱加吉魚、紅加吉、紅立,是名貴的上等食用魚類。
(7)鱸魚,又稱花鱸、板鱸、真鱸,魚綱科動物。我國沿海均產,為常見的食用魚類。體表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有小黑斑。
(8)石斑魚,大中型海產魚,名貴食用魚。體表色彩變化多,並具條紋和斑點。種類頗多,常見的有赤點石斑魚(俗稱紅斑)、青石斑、網紋石斑魚、寶石石斑魚等。
(9)沙丁魚,世界重要海產經濟魚類之一,是制罐的優良原料。常見的有金色小沙丁魚、大西洋沙丁魚和遠東擬沙丁魚等。
㈢ 海魚的種類圖片
一、帶魚屬於脊索動物門下脊椎動物亞門中的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性兇猛。青島、日照黃海沿岸城市稱魛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國的黃海、東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黃魚、小黃魚及烏賊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海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帶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鰭金槍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鰹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鴉片魚
㈣ 海魚有哪些品種
三文魚。
生活在海里的魚,如帶魚、黃魚等。海魚到了淡水中會死去,原因是:海水密度高,壓強大,海魚入淡水中會死就是因為海魚的血壓適應了海水壓強,入淡水後淡水壓強小,海魚的血壓超過水壓導致血管爆裂死亡。
海魚的營養豐富,適合紅燒、清蒸等多方法烹飪食用。
嚴格說來,河魚應該叫淡水魚,常見的有鯉魚、鯽魚、草魚、鱔魚等;海魚則包括帶魚、金槍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等。專家指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其營養成分大體相同,總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海魚在營養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魚多,營養價值略勝一籌。
三文魚,又名大馬哈魚、鮭魚、撒蒙魚,屬硬骨魚綱、鮭形目、鮭屬,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與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屬於冷水性的高度洄遊魚類,被國際美食界譽為「冰海之皇」。研究表明,金槍魚和三文魚均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並且富含EPA和DHA等生物活性物質。
㈤ 又到了吃海魚的季節,什麼品種的海魚最好吃呢
魚肉一直深受吃貨的歡迎,尤其是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後,魚肉在國內也更加搶手了。眾所周知,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適合用來煲湯、煎炸、腌制,吃法多種多樣。不過,不同品種的魚類,所含的營養物質是不同的。
海魚和河魚,吃上一口似乎就可以分辨出來,海魚的肉質更為細膩,口感更加鮮美。而大多數的河魚,吃起來總會有一股土腥味。
那麼立冬之後,哪些海魚便宜又好吃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3種海魚,現在吃正當時,海邊人的最愛。
這種海魚長相獨特,它們渾身沒有鱗片,用來搭配豆腐燉湯,味道十分鮮美。並且九肚魚燉煮出來的湯汁十分濃稠,蛋白質含量豐富,連鯽魚鯉魚都比不過它,許多健身的人都喜歡喝九肚魚的湯汁。這個魚屬於是「見光死」的魚類,其實就跟帶魚非常相似,基本上只要是把他們捕撈上岸就會死掉。
但是很多漁民看到這個魚的體內水分又比較多,不像其它的魚一樣好儲存,所以都是直接把多的九肚魚直接加工成魚干製品。因為名叫豆腐魚,所以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和豆腐一起煮湯,魚肉鮮美,湯汁濃郁,太香了。其實九肚魚還有幾個名字,比如最常見的豆腐魚、蝦潺、狗吐魚等等。
以上便是3種「營養首選」的海魚。立冬過去了,這3種海魚千萬不要錯過,便宜又好吃,是海邊人的最愛。
㈥ 常見的海洋魚類有哪些
1.金槍魚
金槍魚(tuna)是一種大型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見於世界暖水海域,與鯖、鮐、馬鮫等近緣,通常同隸鯖科。科內和種間都有相當大變異,分類也很不相同,權威對此意見不一。
金槍魚又叫鮪魚,香港稱吞拿魚,澳門以葡萄牙語舊譯為亞冬魚,大部分皆屬於金槍魚屬。金槍魚的肉色為紅色,這是因為金槍魚的肌肉中含有了大量的肌紅蛋白所致。
有些金槍魚,例如藍鰭金槍魚可以利用泳肌的代謝;使體內血液的溫度高於外界的水溫。這項生理功能使金槍魚能夠適應較大的水溫范圍,從而能夠生存在溫度較低的水域。
(6)小海魚的種類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海洋魚類有大多數以鰓呼吸、用鰭運動、體表被有鱗片、體內一般具有鰾和變溫的海洋脊椎動物。
現生魚類共2萬余種,其中海洋魚類約有1.2萬種,為魚類中最繁盛的類群。
研究簡史一般認為,對海洋魚類的研究,是從公元前4世紀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開始的。他在《動物志》一書中,記錄有愛琴海的魚類115種,並對魚類的結構、繁殖、洄遊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記述。
近代海洋魚類的研究,由法國學者G.B.居維葉和A.瓦朗西納發表《魚類自然史》(1828~1829)開始,以後各國對海洋魚類的洄遊、繁殖、生長及其資源的分布和開發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研究,其中以「挑戰者」號、「信天翁」號、「丹納」號等調查船的工作成就最為顯著。
20世紀5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電子顯微鏡等新技術,對海洋魚類的發生、組織、生理和生態等進行了大量研究。
參考資料網路-海洋魚類
㈦ 海鮮魚種類有哪些
1、魚類(活鮮)
大黃魚,鴉片魚,小嘴魚,多寶魚,海黑魚,先生魚,小姐魚,海鱔魚,海鯰魚,海魯魚,海兔魚,老闆魚,皮匠魚,石漿魚等。
(7)小海魚的種類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海鮮的葯用價值:海鮮有利於降血脂,過多食用有可能使人體膽固醇升高。科學家發現,愛斯基摩人較少患心血管疾病,這與他們的主要食物來自深海魚類有關。
這些魚類含有豐富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
雖然蝦,蟹,沙丁魚和蛤的膽固醇含量多些,不過因為它們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並且,蝦,蟹類海鮮的膽固醇大多集中在頭部和卵黃中,食用時只要除去這兩部分,就不會攝入過多膽固醇。
㈧ 海魚有那幾種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
海魚中常見的種類有:黃魚、黃姑魚、白姑魚、米魚、赤魟、帶魚、海鰻、鯧魚、電鰩、秋刀魚、鰳魚、安康魚、三文魚、鯊魚、烏鯧、小黃魚、大黃魚、金槍魚、鳳鱭、多寶魚、鮃魚、石斑魚、黑鯛、大米魚等等。
1、黃魚
黃魚形態相近,習性相似。這類魚,體側扁延長,呈金黃色。大黃魚尾柄細長,鱗片較小,體長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黃魚尾柄較短,鱗片較大,體長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
2、黃姑魚
黃姑魚為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鰾具有發聲能力。在6~30.5℃的水溫范圍內,能正常生活,最佳的水溫為18~28℃。適宜鹽度范圍14~32‰。
黃姑魚有洄遊習性,冬季在濟州島西側的黃海中部越冬,春季向鴨綠江口、黃河口、萊州灣、呂泗洋、海州灣一帶移動。5~8月在鴨綠江口、黃河口、遼東灣、連雲港、舟山群島一帶產卵洄遊。
3、米魚
體側扁,略延長。口腔內為鮮黃色;上頜外齒為犬齒狀,尤以前端2枚最大。體背部為銀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鰭灰黑,軟條的基部具數列小圓鱗,占軟條高度的1/3。喜棲息於混濁度較高的水域。能以魚鰾發聲,性兇猛。白天下沉,夜間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區游向近岸作生殖洄遊。
4、帶魚
帶魚,體帶狀,側扁。前部背腹緣幾平行,體長一般50-70cm,大者長達120cm。頭狹長,尖突吻尖長。眼中大,位高,眼間隔平坦,中央微凸。
5、三文魚
三文魚為冷水性魚類。棲息於淡水、海水中,是溯河洄遊性魚類。大麻哈魚為冷水性溯河產卵洄遊魚類。原棲息於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後(通常4齡達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結隊作生殖洄遊。
㈨ 海魚有哪些品種
海魚的種類有很多,熟悉的有黃魚、黃姑魚、白姑魚、米魚、赤魟、帶魚、海鰻等。
黃魚因為其鱗片為黃色,被人們叫做黃魚,被人們稱為的四大海產黃魚就是其中之一,黃魚又包括了大王魚,大黃花魚等。黃姑魚就是我們平常在河裡釣到的一種魚,它的背部有刺,而且和小黃魚一樣的顏色,黃姑魚一開始也是從海里引進來的,並不是河魚,而是海魚。
白姑魚是沒有須的,白姑魚的腹部主要呈銀白色,這也是可以作為一個區分的地方,因為白姑魚長得很大眾化所以很多人難以區分。
海魚營養價值
嚴格說來,河魚應該叫淡水魚,常見的有鯉魚、鯽魚、草魚、鱔魚等;海魚則包括帶魚、金槍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等。專家指出,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其營養成分大體相同,總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海魚在營養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魚多,營養價值略勝一籌。
海里的營養極其豐富,尤其含有大量營養鹽,使海魚中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魚的肝油和體油中含有一種陸地上的動植物所不具備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稱為DHA(俗稱腦黃金)的成分,是大腦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海魚中的Ω-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魚高得多,對心臟和大腦具有保護作用。
㈩ 海魚有哪些品種呀
海魚品種:
一、黃魚
黃魚因為其鱗片為黃色,被人們叫做黃魚,被人們稱為的四大海產黃魚就是其中之一,黃魚又包括了大王魚,大黃花魚等。黃魚只有在夜間打撈的時候,身體的金黃最能顯現出來。野生的黃魚非常的貴,而黃魚的魚膠價值就佔了黃魚的一半。
二、鯧魚
鯧魚是食用和觀賞都兼具的魚類。生活在亞熱帶到熱帶地區,其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W-3系列,膽固醇含量也低於所有的動物性食品,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是天然營養佳品。常見的鯧魚有:銀鯧、金鯧、肉鯧、斗鯧、黑鯧等。
三、魷魚
魷魚大家都很了解了,也是常會食用到的一種魚類。每年的6月至10月是魷魚最肥美的季節。
四、金槍魚
金槍魚是一種大型遠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魚,價值昂貴。很多都是被做成罐頭銷往世界各地。金槍魚種類也很多,常見的有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鰹魚等。
五、帶魚
帶魚也是觀賞和食用兼備。海魚大都艷麗,平時帶魚是吃烏賊的,特別凶。不過在我國也變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帶魚肉質細膩,沒有泥腥味,不論鮮帶魚還是凍帶魚都易於加工並可於多種食材搭配,常見做法有清燉、清蒸、油炸、清蒸、紅燒,也可以做干鍋、火鍋以及多重西式、日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