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畫山水畫圖片大全

中國畫山水畫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5-04 04:26:21

1. 中國著名山水畫欣賞

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 北宋 范寬 絹本墨筆 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米芾對范寬的繪畫風格曾作過這樣的描述:「范寬山水叢叢如恆岱,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虛,水若有聲。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勢雖雄偉,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我們把這段話用來與本圖勘校,就會感到很是妥貼。所以歷來鑒藏家和美術史家們均堅信此圖為范寬真跡。近年對畫幅樹下草業間「范寬」二字款 的發現更證實了這點。
此畫單從構圖方面說,應屬於平易之境,但它卻產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此圖經清內府收藏,《石渠實笈初編》著錄。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這件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占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范寬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濃厚的墨色描繪出秦隴山川峻拔雄闊、壯麗浩莽的氣概。這幅豎長的大幅作品,不僅層次豐富,墨色凝重、渾厚,而且極富美感,整個畫面氣勢逼人,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佔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頭仰看,山就在頭上。在如此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條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覺。馬隊鈴聲漸漸進入了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就是詩情畫意!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彷彿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然後從眼前走過。
《溪山行旅圖》,好就好在靜止的畫面有一種動感,一幅空間藝術的繪畫卻有一種時間藝術的感覺。面對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繪畫,體味著畫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發出由衷的贊嘆。
打開《溪山行旅圖》,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們眼簾的,還有不少收藏者的題款,而這些題款,就成了揭開名畫流傳千年的唯一線索。
這枚「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顯的宋代特點。可見,這幅名畫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皇宮里的大量珍寶繪畫開始流散於民間,其中也包括范寬的《溪山行旅圖》。
范寬發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並能獨辟蹊徑,因而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
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繪畫為典範。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後的一些的馬遠、夏圭元代的倪雲林、王蒙,都對范寬的畫風大加贊賞。
幾乎所有著名的畫家,說到范寬山水畫神異的表現力時,都一致認為「范寬之畫,遠望不離座外」,范寬的畫,遠遠看去,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認為范寬「畫山,皆寫秦隴峻拔之勢。大圖闊幅,山勢逼人,真古今絕筆也」。
繼續看畫,就會發現第二枚御用方印,這枚 「御書之寶」的印鑒,是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鑒。
巍峨的山峰,蔥蘢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繪出雄偉的自然景色;山路間行商的小小馱隊又顯出了人世間生活的脈搏,自然與人世的生命活動處於和諧之中

2. 中國十大山水畫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3. 中國山水畫有哪些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遊山玩水的大陸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再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向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我的圖像、人的性情。
起源
中國山水畫較之西方風景畫,起碼早了1000餘年。它所呈相的圖義,實際上是一部中國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覺醒便以圖案方式紀錄下來。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線刻表達著觀念性文化的內涵,定居的農耕文明起源,不僅讓人認知了工具美,亦讓人於器之上認知了形上美。藝術不但是一種征服自然的想像,還是一種征服自然想像的象徵。先古與自然一開始便用藝術的方式對活,邏輯的發現與藝術的鑒賞推演著人們的雙眼,讓一個天人合一的中國圖式由混頓而至清晰。 自仰韶文化起,人與自然的關系便具有了象徵性。在幾何裝飾的手法中,對稱、運動等構成概念己明顯地運用於時空的表現之中。特別讓人感動的是《稷神崇拜圖》。在以農立國的背景上,祭祀稷神一直成風。而這幅圖中的禾、田、人的關系傳達了先祖對生命意義的一種素樸理解。在沉澱了人與動物、植物的自然關系認知的基礎上,社會意識又成為最為關鍵的文明起源。滄源文化的《村落圖》,用岩畫形式記述了人類對農耕定居的「家」的理解。這幅畫最有視覺趣味的是以村落為中心的道路關聯,以及押俘、趕畜、祭天、跳神等場面圍繞正面中心的梯度延深,平面中的深度己在這幅畫中得到有力的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就這樣拌隨著藝術的看,不斷地深化與發展。
秦漢時期
到了秦漢時期,描繪勞動生活的場面,由鄉土而至皇權,殿堂宮室的壁畫成為時代的主流。這種以宮室喻家室的認信取向,使中國美術擺脫了原始形態。統治階級士大夫文化開始佔主導地位。士者文化實現了與鄉土文化的分離。對於山水畫而言,這一分離是深刻的。若我們認真研究一下曲阜石刻的《庭院圖》,就會被其視錯覺創意震撼。這是兩種視覺沖突的藝術:在滿足正面的平視前題下,建築物的平移重疊與傾斜重疊構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兩種不同透視法則所致生的力的碰撞,使畫面具有了超現實的立體感。有趣的是,先賢的藝術家一開始便使用了縱橫平移重疊、視線具有深度卻不消失的重疊透視法則,而且在復合視域中能將正面與傾斜兩種透視法則藝術的沖突起來。應該說這一法則較之當今的西方立體派早了近兩千年。正如本書一再所講的,祖先的聰慧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白,只要我們認真地憑藉科學的雙眼走入先賢的思想,我們一定會發現經學方式能告知我們的更多更多。 這種用視覺形式沖突所構成的藝術感動,在石刻畫的《春雨圖》、畫像磚的《宅門圖》、《收獲戈射圖》等等古遠經典中可以得到更為豐富的體驗。一個十分明顯的指向是,隨著人與自然、社會的認識關系的深入,人們看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觀念為象、裝飾為用、幾何為圖的原始圖式,演化為意志為象、生活為用、境界為圖的古典圖式。這一看的歷程,認信的積淀,山水畫構成要素的萌芽集合,都為山水畫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魏晉山水詩
從個體生命的角度體驗天地宇宙的永恆,體味人在此中的自由,是魏晉山水詩的開啟。謝靈運的意義就是在文的自覺時注重形的依託,從哲學的本體論出發,追求玄遠的神超理得。真正代表中國山水情懷的是陶潛。陶詩是超越玄言的哲學深刻,它沒有放棄玄言詩的宇宙本體和生命本體的體悟,並通過某種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體現這種體悟的本質和意義,把它們變成一種可觸知的東西。一個有藝術的創意,就是將親身體驗到的無形結構找到形狀。山水草木在陶詩中是真意深情,是體現中國精神的哲學,是超然事外,是平淡中和。
山水畫的確立
現今,用「確立」二字來正名山水畫的眾說是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在這類摹本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峰、石、雲、水、樹的復雜表現。這位「發前人所未發,開後人之師承」的藝術家,第一次將山水搬上了中國美術的表現舞台,他的《畫雲台山記》可算山水畫論的開山之作。雖然文題中心是趙升捨命從師的故事,但其環境刻劃部分卻成為中國山水畫的後來觀照。 這一模板作用的確立,主要源於以下幾點: a . 山有受光面、背影,水有倒影,祥雲可成為東與西的重要觀照,水天的「空青」可托出有太陽的天氣。 b . 按照東西的順序排置遠近山峰,營造一個高峻險絕的境地。 c . 中段布局主要講求取勢的「對峙」,具有相對意義。 d . 東、西、中三段山要用「緊湊性」將長卷關聯起來。在山的三分之一以上部位,做清氣使之分為兩重。 顧氏的理論之所以重要,在於他提出了行雲流水的線性形狀,鳥瞰呼應的重疊形式,三段山、三分位的空間模式。 被稱為中國第一篇山水畫論的是宋宗炳的《山水畫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視法則:「豎畫三寸,當千刃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遠」。與宗氏同代的王微,亦是縱情丘壑的人物,他在《敘畫》中提出了「望秋雲,神飛場;臨春風,思浩盪」的怡情說,和「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判軀之狀,盡寸眸之明」的尺幅千里說。可以講,至魏晉以降,中國山水畫的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核心認信已確立了邏輯起點,而空間視覺原則也得以邏輯的深化。

4. 求圖片:國畫山水畫


國畫山水

5.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畫是哪個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畫是《游春圖》。

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游春圖》是展子虔唯一傳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畫卷,它的存在,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繪畫史、藝術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游春圖》出現之前,中國早期的山水畫通常是「人大於山、水不容泛」。也就是說,繪畫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還要大,而對於水的繪畫,卻永遠不會有波光粼粼的形態,而是猶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畫布上。

可見,在展子虔之前的,尤其是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這些畫家們通常無法把握好山水、人物的比例關系,也不能完美、生動地展現山水的飄逸之感。

而《游春圖》出現之後則打破了這種限制,全圖無處不展現著一種空間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現著自然界的交替、交換與重疊。

用色

青綠重彩,工細巧整。在隋代之前,魏晉時期的山水畫不僅僅在構圖、形狀、用筆等方面都比較單一,而且在整個畫面的用色方面也都十分單一。而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中,其形狀不僅僅充滿變化,而且在用色上也更加豐富和大膽。

展子虔為了改變以往單調而簡單的填色方式,將自己大膽的想像和細致的技法運用到畫面中。《游春圖》以青綠色為主色調,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細工精琢的用色方法。例如,在畫面右上部分,作者開始運用青綠著色,展現了初春山林間盎然的生機。

而在右下部分,表現山間小路時,作者卻用泥金來表現,展現了山林中春寒未退的山色。這樣兩類用色,使整個畫面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同時,在繪畫樹木之時,展子虔更加註重細節的刻畫。在對樹葉設色時,它不僅僅運用色填或者色染,而且還運用點彩的形式,來展現含苞初放的春日嬌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游春圖

6. 山水畫_山水畫圖片作品

山水畫圖片,2011中國山水畫圖片。這里專門分享了許多關於山水畫圖片。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對自己做的決定感到很高興。但是有—點山水畫圖片分享人還是不太明白:「既然存10%就能讓人變得富有,那麼山水畫圖片分享人非常想知道,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人為錢操心呢。」來爸媽告訴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山水畫圖片分享人也落到了纏住錢錢的那張網里。幸虧有一艘水上警察的船當時就在附近。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肯定是在昏迷的一剎那用胳膊控住了錢錢,反正水上警察幾乎是把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和錢錢同時從水裡打撈出來的。當你定下了大目標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必須付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決定以金先生為榜樣。他的生活方式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很喜歡。而且他看起來總是樂呵呵的——盡管他有的時候肯定感到很疼。所以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堅定地說:「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已經想好怎麼分配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的錢了,山水畫圖片分享人也要把二分之一的收入變成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的鵝。40%放人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的夢想儲蓄罐,剩下的10%用來花。」

一天,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當時,山水畫圖片分享人正決定打電話預訂一張山水畫圖片分享人最喜歡的音樂組合新出的CD。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剛剛從電視中看到了有關的廣告,也記錄下了訂購電話。

金先生答道:「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越是把注意力放在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的疼痛上,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就越覺得疼。談論疼痛就如同給植物施肥一樣。所以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從很多年以前就克服了抱怨的習慣。」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坐到電話機旁,開始撥號碼。突然,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聽見一個聲音對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說:「吉婭,你應該首先考慮一下,你是否真的買得起這張CD。」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大吃一驚,向匣子的四周望去,門是關著的,屋子裡只有山水畫圖片分享人一個人。也就是說,屋子裡沒有其他人——只有錢錢相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在一起。也許這個聲音是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自己想像出來的。過了一會兒,金先生看著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眼光中充滿了驕傲。山水畫圖片網震撼你的 保持好的情緒。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又拾起了聽筒,剛才因為受到驚嚇,山水畫圖片分享人連手裡的聽筒都扔了。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又開始撥號。突然,聲音再次響起來:「吉婭,如果你買了CD,你就幾乎花光了這個月的全部零用錢。」

山水畫圖片分享人誠懇地感謝他給山水畫圖片分享人的建議。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對他說,山水畫圖片分享人感到非常驕傲,然後和他告別。金先生在錢錢的身上撓了撓表示告別。隨後司機把山水畫圖片分享人們送回了家。

7. 國畫桃花怎麼畫才好看

相關搜索:桃花手抄報圖片大全人面桃花桃花兒童畫桃花繪畫桃花樹簡筆畫桃花水墨畫桃花眼桃花怎麼畫最簡單兒童桃花怎麼畫山水畫桃花怎麼畫國畫桃花畫多大中國畫桃花怎麼畫桃花怎麼畫 桃樹國畫桃花畫桃花畫作

8. 中國古代有名的十大山水畫圖片

中國美術學院陸儼少曾經確定了國美學生必臨的十幅大畫,可作為參考:董源《夏山圖》,巨然《層岩叢樹圖》,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夏圭《溪山清遠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具區林屋圖》,倪雲林《漁庄秋霽圖》、《容膝齋圖》等。

9.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山水畫

中國古代的著名山水畫有晉代顧愷之的《廬山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五代董源的《瀟湘圖》,五代荊浩的《匡廬圖》,五代關仝的《關山行旅圖》。

1、《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該作品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幅山水畫 ,對後世山水畫的創作影響極大。

2、《游春圖》。展子虔是北齊至隋之間的一位大畫家,他擅長畫山水人物。

3、《瀟湘圖》。開此畫卷閱覽,一派瀟湘風光撲面而來,風流盡在其中。

4、《匡廬圖》。是中國古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作者荊浩。「匡廬」即廬山,又名匡山,傳說殷周時期匡裕結廬隱居於此。

5、《關山行旅圖》。本幅署款「靜庵」,無年款,從趨於成熟的集大成面貌判斷,當作於戴進晚年的天順年間。

10. 傳統中國山水畫分為哪四類

中國畫的分類很復雜:

從畫的內容來看,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卉畫、禽鳥走獸蟲魚畫、界畫等。

人物畫是我國傳統的畫科之一,內容以描繪人物為主。因繪畫側重不同,又可分為人物肖像畫和人物故事、風俗畫。據記載,人物畫在春秋時期已經達到很高水準。從出土的戰國楚墓帛畫,可以看到當時人物畫的成就。人物畫一直是中國傳統繪畫最主要的畫科。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畫科之一。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在魏晉六朝,逐漸發展,但仍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獨立的山水畫製作;五代、北宋而益趨成熟,作者紛起,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主要有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水墨等形式。在藝術表現上講求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

花鳥畫,我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以描繪花卉、竹石、鳥獸、蟲魚等為畫面主體。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現的簡單魚鳥圖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鳥畫。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的記載,東音和南朝時,畫在絹帛上的花畫已經逐步形成獨立的畫科,並且出現一些專門的畫家。五代、兩宋間,這一畫科更趨成熟。

界畫,也是中國畫畫科之一。明陶宗儀《輟耕錄》一書中,提出將繪畫分為十三科: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贏走獸、人間動物、界畫樓台、一切旁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中有界畫樓台一科。指以宮室、樓台、屋宇等建築物為題材,而用界筆直尺畫線的繪畫也叫「宮室」或「屋木」。

從畫的形式或顏色上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水墨畫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以來繼續有所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所謂「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青,或指濃、淡、干、濕、黑。實際上都是指墨色的變化豐富而言。

青綠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的畫。若為山水畫還有大青綠和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

金碧指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樓閣等建築物。

淺絳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元畫家黃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種山水畫,形成了一種風格。赭石又稱「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畫的赭石,出在赤鐵礦中。原石伴隨著赤鐵礦產出,用手捻摸,感覺滑膩的是好原料。原產山西雁門一帶,古屬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鐵礦的地方,均產赭石。

從畫的技巧上可分為粗筆(潑墨)、細(工)筆、寫生、寫意、皴法、白描、沒骨、指頭畫等。潑墨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相傳唐人王洽每於酒酣作潑墨畫。後世泛指筆勢豪放、墨如潑出的畫法為「潑墨」。

工筆是中國畫中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寫意是中國畫中屬於放縱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

效法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以表現出石和樹皮的紋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卷雲皴、解索皴、牛毛皴、荷葉皴、折帶皴、括鐵皴、大小劈皴等;表現樹身表皮的,則有鱗皴、繩皴、橫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的。這些皴法乃是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各種山石的不同質地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加以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表現程式。隨著中國畫的不斷革新演進,此類表現技法還會繼續發展。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畫。

沒骨也是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彩色繪畫物象。五代後蜀黃筌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不見筆跡,因有「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另有用青、綠、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也叫「沒骨圖」,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楊升擅此畫法。

指頭畫簡稱「指畫」。中國畫的一種特殊畫法。用指頭、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顏色在紙絹上作畫。清高其佩擅此畫法,其侄孫高秉還著有《指頭畫說》。高其佩說:「吾畫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無物,物成手卻無」(轉引自胡海超編《中國繪畫趣談》第195頁)。說明他作畫運用了手的各個部分,指甲、指頭、手掌、手背。分析起來,畫小的人物花鳥以及細線等,可能用指甲,可正用,也可側用,如使用鋼筆一般畫大幅如荷葉、山石,可用潑墨法,手背手掌正反可以撫摸成畫;畫柳條流水可以小指、無名指甲肉並用點苔可用一指或數指蘸墨直下。總要立意在先,胸有成竹,然後心手相應得其自然,渾然天成,不現手畫的痕跡,方稱上乘,所以說「物成手卻無」。自此以後,作指畫的人雖不少,不過是偶然性的指墨游戲。只有現代已故名畫家潘天壽,指畫成就最高。 從畫的時代上可分為:古畫、新畫、近代畫、現代畫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畫山水畫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線條怎麼畫好看圖片簡單 瀏覽:165
高清鈣化鹿茸圖片 瀏覽:171
煙台白蘭地價格及圖片 瀏覽:236
word購買圖片 瀏覽:907
手機屏保圖片男生文字 瀏覽:649
丫鬟頭發型圖片 瀏覽:79
簡單的立體刺綉花圖片 瀏覽:454
楊紫雙馬尾圖片可愛 瀏覽:736
一個女孩大哭的圖片 瀏覽:307
手機如何在圖片里加一個框 瀏覽:937
淘寶店鋪圖片怎麼有字 瀏覽:349
文字縮寫筆順圖片 瀏覽:370
萌萌女孩高清圖片卡通頭像 瀏覽:789
流行的頭像圖片女生好運連連 瀏覽:427
推文圖片如何套邊框 瀏覽:499
男生剃什麼頭好看圖片 瀏覽:911
男生駝背圖片 瀏覽:286
李花的發型圖片 瀏覽:256
朋友圈裡圖片加文字怎樣發 瀏覽:526
粉紫色運動鞋怎麼搭配衣服圖片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