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唐詩手抄報圖片大全

唐詩手抄報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4-29 11:07:33

『壹』 古詩手抄報圖片大全好看又好畫一年級

『貳』 古詩手抄報圖片有哪些

『叄』 唐詩宋詞手抄報

宋詞
宋詞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岳飛等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後來的明清對劇小說輸送了有機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詞的初期極盡艷麗浮華,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像曾因寫過"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得罪了當時皇帝的柳永,鬱郁不得志,一生就流連於歌坊青樓之間,給歌妓們寫寫詞,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必有柳詞"之說,以至於宋朝的一個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記得了,好像叫什麼宴殊的在當上宰相之後,他對於以前所做的詞都不承認是他寫的.我們也都知道,宋朝的艷妓之多,水平之高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們和宋朝的士大夫們一起,構成了宋朝的享樂主義,虛華的文化.

一個朝代,一個國家,若強盛,那麼它在文與質兩方面是並重的,這里文指的是文風或者說一個社會的風氣吧,我們知道,一個人若專門讀書,鑽研學問的話,那麼就必須脫離生產勞動,也不能去打仗,這在宋朝就叫做"養士""八股"確立之後,天下的秀才就專門來鑽這個東西撈取功名利祿養活自己,所以也就沒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個國家"文風"越盛,那麼做實事的人就越少,這個國家也就會出問題了.歷朝寫詩的人很多,宋詩也很有名,為什麼獨獨詩以 "唐"命名呢?唐詩就算是歌頌風花雪月,也有一股質朴的美,透露出這個民族質朴,粗野與宏偉的氣魄,而宋詞則是比較多矯飾浮誇的文風,一個國家的文化若是推動這個國家的發展的,那麼它就是強勢的,有生命力的,

在進化論和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如果」和「假設」,只有殘酷的現實,宋朝被野蠻民族滅掉,這就是結果,而士大夫群體人格的墮落,從這個幫閑享樂的社會就開始出現徵兆了。

詞牌名的來歷

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

瀟湘神:又名《瀟湘曲》。唐代瀟湘地帶祭祀湘妃的神曲。

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謁金門: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辭有「得謁金門朝帝廷」句,疑為此詞調本意。

蒼梧謠:通稱《十六字令》。

如夢令:後唐庄宗李存勖創制,因詞中有「如夢,如夢」而定名。

青玉案:調名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綉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念奴嬌: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水調歌頭:唐大麴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鑿汴河時所作,此調是截取其開頭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薩蠻: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

釵頭鳳:取無名氏《擷芳詞》「可憐孤似釵頭鳳」為調名。

西江月:調名取自李白《蘇台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湘靈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

一剪梅:因周邦彥詞「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定名。

水龍吟:調名取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

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破陣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陣樂》

詞牌淺釋

詞都有詞牌。例如滿江紅,西江月等等。所謂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清代萬樹的《詞規》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實際上詞牌比這個數字還要多。

詞牌的來歷,大約有下面三種:

一、本來是樂曲名稱。詞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薩蠻,相傳是唐代宣宗時,女蠻國進貢,她們高髻金冠,一身瓔珞(;身上佩帶的珠寶),形如菩薩,於是,時人有作菩薩蠻一曲詠之的,以後就成為詞牌。西江月、沁園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詞中幾個字做詞牌的。如憶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憶江南」而來。而念奴嬌亦名大江東去,即因蘇東坡的「大江東去」句而來。

三、原來是詞的題目。如漁歌子是詠漁家生活的,浪淘沙是詠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詠夜的。凡是詞牌下註明「本意」的,那詞牌也就是題目了。

大多數詞牌不是詞的本意,而只是一種詞譜的代號,詞題和詞牌不發生關系。一般人填詞要另立題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詠之志。

宋詞的發展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晏殊、張賢、晏幾道、歐陽修等承襲「花間」余緒,為由唐入宋的過渡;第二個階段,柳永、蘇軾在形式與內容上所進行的新的開拓以及秦觀、趙令畤、賀鑄等人的藝術創造,促進宋詞出現多種風格競相發展的繁榮局面;第三個階段,周邦彥在藝術創作上的集大成,體現了宋詞的深化與成熟。這三個階段在時間上非截然分開,而是互相交錯在一起的;就其發展演變的實際情況看,繼承與創新也不是相互脫節的。

晏殊與歐陽修生當承平之世,二人喜愛南唐馮延巳詞,而又無有馮延巳的經歷與感慨,其所作詞,或「風流蘊藉」、「溫潤秀潔」而多帶「富貴氣」,或「疏雋」、「深婉」而兼有「鄙褻之語」,與西蜀「花間」並有許多共通之處。晏殊的《珠玉詞》以及歐陽修的《近體樂府》和《醉翁琴趣外篇》,在思想內容上,未曾突破傳統題材,在藝術形式上,也未見新的創造。在北宋詞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中,晏殊、歐陽修的創作,主要在於繼承;張先、晏幾道的創作,則已稍露宋人特色。

張先、晏幾道二人,在承襲「余緒」的同時,已出現「革新」的苗頭。張先歌詞創作,宛轉典麗,思想內容雖未曾突破「花間」范圍,但他創制了若干慢詞,在藝術形式上,為詞體的變革作了准備。晏幾道的創作,在藝術形式上,雖仍為「花間」式的令詞小曲,但其「寓以詩人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黃庭堅《小山集序》),在思想內容上為宋詞的革新開了先例,不可視之為「追逼花間」(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而已。宋詞發展至張先、晏幾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過渡。

然而,在這一過渡階段中,宋詞的變革已經開始。其中,第一位變革者就是柳永。柳永比晏殊大4歲,比歐陽修大12歲,三人同屬於北宋前期的歌詞作家。但是,柳永的影響卻不限於北宋前期,而波及於整個北宋詞壇。柳永所走的道路與晏、歐完全不同。晏、歐是政界、文壇的顯要人物,柳永卻是個「失意無聊,流連坊曲」的落拓文人。但正因如此,柳永有機會深入社會下層,他的創作廣泛地接觸了社會人生,除了男女戀情,還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側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部分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而且,他還善於吸取民間歌詞的養分,採摘民間曲調入詞,大量創作慢詞,有效地擴大了詞的體制。因此,柳永的創作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對宋詞的發展起了奠基的作用。北宋中後期,蘇軾登上詞壇,為北宋詞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蘇軾把詞當作「詩之裔」(《祭張子野文》),在柳永開拓疆界、擴大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變革」。《東坡樂府》中出現了〔沁園春〕「孤館燈青」、〔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以及〔念奴嬌〕「大江東去」等一類篇章,為北宋詞壇增添異彩。詞至蘇軾,「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藝概》卷四),已成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在歐、晏時,詞的創作已不僅僅為了應歌,為妓女立言,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蘇軾的出現,促進了北宋詞朝著多極方向發展。一方面,柳永的影響極為深遠,北宋慢詞創作,自蘇軾、秦觀繼起之後,更加興盛;另一方面,蘇軾同時及稍後,若干追隨者學其作詞,雖各有所得,卻不拘一格,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柳、蘇的「變革」及其相互競爭的結果,使得北宋詞壇出現了多種風格競相發展的繁榮局面。發展變革階段中的北宋詞,並非所謂「婉約」「豪放」兩種風格、兩種流派所能概括。在這一階段中,除了柳永、蘇軾的「變革」,秦觀、趙令畤、賀鑄等人的藝術創造,也為北宋詞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進作用。秦觀出於蘇軾門下,他「自辟蹊徑,卓然名家」(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他的詞「俊逸精妙」(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與蘇軾並不相近。趙令畤為蘇軾門客,學蘇軾作詞,亦未得其真髓。但是,秦觀所作〔調笑令〕10首(並詩),歌詠歷史上許多美女的故事,趙令畤的商調〔蝶戀花〕12首,將張生、崔鶯鶯的故事譜入歌詞,構成了大麴的雛形,不僅為後世戲劇之濫觴,而且也為多種風格的北宋詞增加了品種。此外,賀鑄的歌詞,「高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祛,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張耒《賀方回樂府序》),這同樣也為發展中的北宋詞增添了姿態。

北宋後期,周邦彥兼采眾家之所長,進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進詞體的成熟。在歌詞創作的思想內容上,周邦彥「以旁搜遠紹之才,寄情長短句」(劉肅《片玉集》序),增強了詞的「體質」;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周邦彥「多用唐人語檃括入律」(《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並注重詞調的整理與規范化,為詞的創作提供了典型。

南宋詞體的蛻變南渡後,歌詞創作出現了新的情況。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現了經濟、文化的「繁榮」局面,社會上唱詞之風仍然盛行,為歌詞創作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社會歷史的大變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動盪必然波及詞壇與歌壇,對詞體的發展演變產生一定的影響。南宋時期的歌詞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創作道路上,以各自不同的態度與方法進行創作,為宋詞的繼續發展及蛻變,發揮了各自不同的作用。南渡作家李清照與向子諲,由北而南,他們的創作是歌詞由北宋向南宋發展的過渡。

李清照親身經歷了由北而南的社會變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發生了巨大變化,歌詞的內容、情調,乃至色彩、音響,都隨之發生了變化,由明麗清新變為低徊惆悵、深哀入骨,但是,詞的「本色」未變,她的創作為南渡作家如何以舊形式表現新內容,樹立了榜樣。向子諲於「靖康之變」前,過著閑適的和平生活,所作詞多為「花間」「尊前」的娛樂品,是地地道道的酒邊詞;「靖康之變」後,他被捲入急劇變化的社會生活旋渦當中,其所作詞,內容、風格都與前不同。向子諲將「江南新詞」排列於前,而退江北所作於後,稱之為「江北舊詞」,這是有其用心的。向子諲的創作,同樣為大變革中的歌詞創作提示了門徑。

南渡以後歌詞作家,諸如陸游、辛棄疾、陳亮、劉過、劉克庄、劉辰翁以及姜夔、史達祖、吳文英、張炎等人,在李清照、向子諲的基礎上,繼承、發揚了前代作家的藝術創作經驗,為詞體繼續發展起了推進的作用,同時,在「工」與「變」的過程中,他們的創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詞體的蛻變。

辛棄疾生當衰世,「負管、樂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他將自己無處發泄的「一腔忠憤」及其「抑鬱無聊之氣」寄之於詞。不但在詞中抒寫抗金、恢復的大題材、大感慨,而且在詞中歌詠自然風光,贊頌農家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在藝術創造上,辛棄疾經過多種探討與嘗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辛棄疾的創作體現了南宋詞的最高成就。但是,辛棄疾的某些作品,表現形式上「大聲鞺鞳,小聲鏗鍧」(劉克庄《辛稼軒集序》,似十分狂放;某些作品著力太重處也不免劍拔弩張,這對於詞體的蛻變也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肆』 古詩詞手抄報簡單漂亮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葯、配葯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從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 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伍』 古詩手抄報,要好看的!!

幾幅漂亮的詩詞手抄報

『陸』 唐詩為主題手抄報怎麼

文字材料: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山水田園詩派
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
特點: 題材多青山白雲、幽人隱士;風格多恬靜雅淡,富於陰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詩 、五絕、五律。
邊塞詩派
代表人物: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王之渙、李頎。
浪漫詩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點: 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順暢、想像豐富、氣勢宏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獨酌》、《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

唐詩現實詩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點: 詩歌藝術風格沉鬱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情懷。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

製作步驟:
首先,劃分版面進行排版,然後將上述文字進行篩選放入手抄報,最後加上圖片和邊框進行美化就可以了。

『柒』 古詩手抄報大全


中間的古詩可以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捌』 古詩手抄報

有關於古詩的手抄報作品,中小學生古詩手抄報圖片,古詩詩詞手抄報大全,古詩手抄報圖片大全。古詩是我國獨有的傳統文化,講究詩韻,又稱之為古體詩。

詩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說詩語》)晉、宋時,這批「古詩」被奉為五言詩的一種典範。西晉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東晉陶淵明、宋代鮑照等,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到了梁代,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更從理論上總結評論了「古詩」的藝術特點和價值,探索了它們的作者、時代及源流,並大體確定它們是漢代作品。同時,蕭統《文選》,以及陳代徐陵<玉台新詠>又從詩歌分類上確定了「古詩」的范圍:凡無明確題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稱「雜詩」,無名氏者為「古詩」。
因此,梁、陳以後,「古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佔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了一個專題名稱。
古體詩,別稱古風,《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
唐代以前的古詩體是一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數句數限制的詩體。唐以後,由於近體詩的產生,詩人為了將古體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古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古體詩的固定模式。其結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詩體,變成一種處於格律詩與自由詩之間的半自由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亡失主名的無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後世遂作為組詩看待。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它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就古代詩歌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它被稱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並不過分的。詩史上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五言古詩之權輿的評論例如,明王世貞稱「(十九首)談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詞婉旨,碎足並駕,是千古五言之祖」。陸時庸則雲「(十九首)謂之風余,謂之詩母」。 《之一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
《之五 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行路難》-----李白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行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兵車行》----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是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近體詩
《月下獨酌》----李白
古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玖』 經典古詩的手抄報有哪些

先劃分版面進行排版,然後將如下文字進行篩選放入手抄報,最後加上圖片和邊框進行美化就可以了。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唐代溫庭筠的《南歌子詞二首 / 新添聲楊柳枝詞》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勝曲塵 一作:蒙曲塵)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譯文
一襲深紅色的長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黃色,自古以來舊的東西就比不得新的東西討人喜歡。
你我原本應該像合歡核桃一樣堅貞不移,哪裡想到你的心裡原來已經有了別人,讓我對你終究有了恨意。
深夜裡點亮燭火深深的囑咐你,此去路途遙遠不要忘了歸期。
小巧精緻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紅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 一作:偏向)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閱讀全文

與唐詩手抄報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火辣美女身材寫真圖片 瀏覽:240
唯美清新帶字圖片女生 瀏覽:391
女生拍爽膚水像什麼的動態圖片 瀏覽:514
簡單的畫古代人物抬頭圖片 瀏覽:264
女生帶花的圖片唯美 瀏覽:873
給我找到母親節的圖片簡單一點的 瀏覽:949
可愛下粥圖片 瀏覽:734
女生化妝背影圖片 瀏覽:658
女孩的小雞真實圖片 瀏覽:226
1歲女孩內褲圖片 瀏覽:647
男人賦高清圖片 瀏覽:723
電發尾發型圖片 瀏覽:892
圖片頭像男生酷帥動漫古風 瀏覽:909
搞笑穿破衣服的窮人圖片 瀏覽:850
列印機可以打文字但不能打圖片 瀏覽:703
抖音西裝圖片男生 瀏覽:508
f4如何調整word圖片大小 瀏覽:315
帶文字的圖片愛情 瀏覽:15
2015韓式中發燙發發型圖片 瀏覽:914
澳柯瑪空調價格及圖片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