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攝影獎項有哪些
中國攝影獎項有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攝影金路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攝影藝術獎、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獎、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等。
1、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
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戲劇梅花獎等項並列,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B. 攝影圈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
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願設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
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策獎分為兩類,新聞界和創作界。普利策獎也是一個鼓勵美國的獎。
新聞界的獲獎者可以是任何國籍,但是獲獎條目必需在美國周報(或日報)中發表的。
創作界獲得者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例外的是歷史獎。只要是關於美國歷史的書都可獲獎,作者不必是美國人。
(2)攝影獲獎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普利策獎管理模式
每年有兩千多件入選作品參加普利策獎的競爭,但通常只頒發21個獎項,其中14項是新聞獎。這些獎項是長達1年過程的終結。它始於每年年初,受委派的102名傑出的評審員,分成20個評審團。
評審團的成員們要緊張工作3天,提名前認真篩選每件作品。自從設立這些獎項後,委員會擴大並多次重新核定了新聞類的項目,使其能夠和美國新聞業的演變同步。
漫畫獎是1922年設立的。攝影獎設立於1942年。1968年又被分為現場報道新聞或突發新聞和特寫。隨著計算機修改照片技術的發展,委員會於1995年規「任何內容經過處理或改動的作品,除了慣常的報紙裁剪和編輯之外,將不予接受」。
網路-普利策獎
C. 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歷屆獲獎
第一屆時間:1989年10月11日-11月6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央電視台
地點:北京
第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委員、獲獎人員名單(1989年)
評委構成:15人
作品獎委員:邵柏林、尚 進、楊恩璞、陳淑芬、徐佑珠、茹遂初、袁毅平、錢 浩、高 帆、陳淑芬、安玉英、呂厚民
組織獎委員:陳 勃、陳昌謙、夏同生
金像獎獲得者:
於雲天 王旭東 李元奇 陳長芬 陳寶生 張宗琨 吳品禾 武治義 黃成江 梁力昌
金像提名獎獲得者:
於俊海 王建民 邵家業 吳鋼 余海波 閔強 武強 鍾國華 袁學軍 雷力鳴
開拓杯獎獲得者:
田原 李英傑 張靖 梁惠湘 程曉春
金燭獎獲得者:
張克堯 吳明耀 肖敬志 郭志全 彭邦卿
特點:1、確立設置該獎的目的和目標:為了表彰先進,鼓勵來者,擴大攝影影響,推動攝影發展
2、確立獎項:在攝影藝術創作、組織工作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同志頒發「金像獎」、「開拓杯」和「金燭獎」。
第二屆
時間:1992年10月8日-20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央電視台
地點:在北京開幕,西安閉幕。
第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委員、獲獎人員名單(1992年)
作品獎主任:陳淑芬
委員:
孫美蘭 劉鐵生 佟樹珩 邵柏林 楊恩璞 徐佑珠 張益福 袁毅平
組織獎主任: 陳昌謙
委員: 郭志全 梁惠湘 吳明耀 陳淑芬 雷紹光 陳勃 柳成行 佟樹珩 李振盛
金像獎獲得者:
王達軍 李兆軍 陸中秋 吳學華 岱天榮 林永樂 鄭永琦 武治義 趙承安 游雲谷
金像提名獎獲得者:
車光照 王建軍 王福春 劉占坤 邵家業 楊曉利 郭延民 侯賀良 徐勇 唐禹民
開拓杯獎獲得者:
龍緒明 劉俊成 李士英 吳品禾 何煌友 林承武 黃克勤 張利萍 解海龍 游泳
金燭獎獲得者:
牛子祥 史建華 沈英 李穎 楊乃燕 胡培烈 余澤良 郭鳳鳴 葛慶亞 蔡本源
特點:1、參評人數多。23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中直、解放軍,共64位參評作者。
2、參評作品水平高。本屆參評作品水平很高,難分伯仲,實難取捨。會後評委建議在今後的評選中應建立規范的評選規則。
第三屆時間:1996年8月17日-21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央電視台、吉林
地點:吉林省長春市開幕,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閉幕。
第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委員、獲獎人員名單(1996年)
評 委: 劉榜 袁毅平 張益福 楊恩璞 朱羽君 段繼文 夏同生 賀延光 (邵柏林因病未出席)
金像獎獲得者:
於俊海 馬連勝 王福春 於惠通 盧廣 李楠 張小林 彭香忠 線雲強 徐京星
金像提名獎獲得者:
高東風 梁達明 湯德勝 於德水 王衛江 郭新 李剛 牟建為 楊世忠 黑明
開拓杯獎獲得者:
王長春 張原生 楊華岳 蔡征 房志國 殷正觀 關榮玉 鄒本東 李偉坤 李振森
金燭獎獲得者:
趙劉蘭 譚忠發 鍾克昌 倪鈞 任錫海 胡培烈 燕亮 夏一平 盛揚 李淑嶼
特點:1、在京外的地方舉辦中國攝影藝術節,在長春開幕,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閉幕,主要活動也在兩地舉行。
2、首次舉辦創作和交流活動,並舉辦了「長白山」國際攝影大獎賽。
第四屆時間:1999年12月7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央電視台、吉林
地點:浙江麗水。
第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委員、獲獎人員名單(1999年)
評委會主任:呂厚民 陳淑芬
副主任:劉榜 徐佑珠
秘書長:韓學廷
委員:丁道希 王文瀾 車文龍 喬天富 朱羽君 呂厚民 劉榜 陳昌謙 陳淑芬 陳長芬 李前光 吳品禾 楊恩璞 金伯宏 賀延光 聞丹青 袁毅平 韓學廷 王文瀾 徐佑珠(因出國未出席)
評獎委員會顧問:李准 徐肖冰 陳勃
金像獎獲得者:
王文揚 朱恩光 張黎明 李剛 謝墨 於仲安 翟東風 馬毅行 黑明 柳軍 王瑞林 徐京星 胡金喜 王衛江
金像提名獎獲得者:
梁達明 姜東 姜振慶 盧現藝 姜平 周朝榮 鮑衛東 孫成毅 陸開蒂 成貴民 鄭雲峰
組織工作獎獲得者:
羅大偉 沈遙 徐邦 王秋杭 胡培烈 宮正 康大荃 朱鍾華 郭承雲 何煌友 樊矯健 華鐵 潘朝陽 崔新華 林路
特點:1、本屆金像獎是經中宣部批准設立後首次評選。
1997年,中宣部決定在攝影、戲劇、音樂、舞蹈、電視等十三個文藝領域設立國家級獎項,以表彰為文藝事業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的藝術家,體現出國家級文藝獎的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自此中國攝影金像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成為中國攝影界的專業最高獎。
2、取消金燭獎和開拓獎,設立組織工作獎
3、舉辦城市,浙省麗水市被授予「中國攝影之鄉」稱號。
第五屆時間:2001年10月18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央電視台、福建省文聯和莆田市人民政府
地點:福建省莆田市開幕。
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委員、獲獎人員名單(2001年)
評委名單:
胡 珍、高 帆、於 健、李前光、劉 榜、韓學庭、陳 申、吳常雲、高 琴、陳長芬、賈明祖、賀延光、冀運表、謝榮生、劉鐵生、吳 鵬、常祥林
獲獎者名單金像獎創作獎:
曹紅、趙彤傑、孫成毅、康泰森、石廣智、武治義、王衛東、邊緣、周萬萍、李怒舲
金像獎理論評論獎:顧錚、林路、駱飛、徐國興
金像獎攝影教育獎:宿志剛
金像獎圖片編輯獎:侯賀良
金像獎創作獎提名獎:徐京星、張華斌、姜平、林森、葉學齡、張善夫
金像獎攝影教育提名獎:顏志剛、張宗壽
金像獎組織工作提名獎:李瑞雨、趙廣田、徐春海
金像獎組織工作獎:周潤三、馬金焰、蔡征、劉魯豫、康詩緯、張繼輝
特點:1、中國第一個攝影專列——「北斗星」號攝影專列,於2001年10月15日上午9時11分由北京開往福州。第一個活動影展在攝影專列上開展。
2、首次舉辦攝影講座。
3、首次以一條街作為展場,共展出了420人的7000多幅作品,創下當年的歷史之最。
4、中國首次「人體攝影藝術展」在本屆攝影節上展出。
5、藝術節期間,「雪津杯」現場攝影萬元大獎賽,在3天的時間里,共收到來自450名作者參賽作品近3200幅,最後有18幅照片獲獎。
6、金像獎衍生出創作獎、理論評論獎、攝影教育獎、圖片編輯獎和組織工作。
第六屆時間:2002年7月15日至30日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旅遊協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和中央電視台
地點:貴州都勻
第六屆攝影金像獎評委及獲獎作者名單
評委會主任:邵 華
副 主 任:於 健、趙長青
秘 書 長:李前光
副秘書長:解海龍
委 員:王文瀾、鄧 維、李 全、李甲芹、劉鐵生、朱憲民、吳常雲、陳 永、高 琴、冀運表
獲獎作者名單
創作金像獎(10名)
鄧 偉(中直) 石廣智(福建) 馮凱旋(解放軍) 李學亮(新疆)張華斌(山西) 張善夫(上海) 胡金喜(北京) 姜 健(河南)姜振慶(遼寧)崔茂元(天津)
創作金像獎提名獎(10名)
馬 寧(湖北) 王 征(寧夏) 王 琛(廣東) 田捷硯(四川)李楚益(廣東.女) 賀興友(重慶) 賀建華(廣東)蓋旭輝(遼寧) 梁達明(遼寧)惠懷傑(北京)
組織工作金像獎(10名)
王佐玉(內蒙古)通遼市政協主席
申維辰(山西)山西省省委宣傳部部長
劉 雷(中直)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長
周建琨(貴州)中共都勻市委書記
秦玉海(河南)副省長、公安廳廳長
黃小安(廣東.女)省攝協副秘書長
索久林(黑龍江)省攝協副主席
桑玉柱(吉林)省攝協副主席
焦光華(浙江.女)麗水市委副書記
樊德壽(湖北)省攝協主席
組織工作金像獎提名獎(9名)
石 明(雲南)盧立文(河南)朱衛平(浙江)李石文(中直)張利萍(湖南.女)和亮光(雲南)金潔(河北)鄭康銓(廣東)蔡希仁(廣東)
金像獎成就獎
武治義(中直)
組織工作成就獎
胡培烈(廣東)
特點:1、來稿水平高,品種豐富。
2、打破過去只有攝影界人士才能獲獎的慣例,把組織工作獎頒發給了雖然不從事攝影工作,但關心和支持攝影事業並通過舉辦攝影活動發展了本地經濟的地方領導們。投稿提倡少而精。
3、本次評選設置了獨立的「商業類」,並且給了商業類兩個金像獎獲獎名額。這在金像獎歷史上還是首次。
4、評選一改過去投子兒評選的傳統做法,而是採用評委投票的方式。減少了投子兒評選造成的評委之間互相影響的現象,最大限度地製造了一個公平的評選平台。
第七屆
時間:2007年9月28日
主辦單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和青海省人民政府
地點:青海西寧。
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名單
評委會主任:李前光
委員:王玉文、王鄭生、吳常雲、張 宇、李 媚、李根興、陳小波、羅 旭、聞丹青、賈明祖、高 琴、盛希貴、鮑 昆
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獎作者名單
創作獎記錄類(15人):
於全興、王文波、王傳順、王鐵君、劉英毅、宋舉浦
張新民、李錦河、林 強、居 楊、耿雲生、徐偉皓
黃一鳴、彭振戈、傅擁軍
創作獎藝術類(10人):
王子國、石廣智、東哈達、田捷硯、孫晉強、宋剛明、張永富、張 望、秦玉海、梁達明
創作獎商業類(5人):
李楚益、鄭 之、范 華、胡黎明、顧 勇
理論獎(6人):
沙占祥、李仁臣、劉鐵生、胡武功、姜 緯、吳 鋼
圖片編輯獎(2人):
李 楠、徐京星
圖書獎(5人):
王長春、線雲強、呂小中、吳 旗、鄭 虹
終身成就獎(2人):
袁廉民、梁惠湘
特點:1、2005年《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頒布後,金像獎成為中國攝影界唯一被國家批准可以評獎的獎項。
2、金像獎在今年由「評作品」明確為「評人」。
3、在評委中,增加了「同一屆評委中新任評委數票占評委總數三分之一以上」的規定。同一屆評選中只能早報一個單項,不同屆別可以申報不同項目等新舉措。
4、取消了組織獎和教育獎項。新增加了圖書獎和終身成就獎。
5、2006年中國攝影家協會面向全國徵集各大攝影活動標志,金像獎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LOGO。
第八屆
時間:2009年8月1日-5日
地點:雲南大理
組委會、評委名單
組委會由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親自掛帥擔任名譽主任;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任主任;副主任由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前光和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夏潮共同擔任;委員包括中國攝協主席團成員、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以及中國文聯有關部門負責人等。評委會同樣由李前光和夏潮共同擔任主任之職,評委中既有中國攝協副主席王悅、王瑤、朱憲民、張桐勝、羅更前,分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王鄭生,分黨組成員高琴,又有資深的評論家李媚,既有《人民畫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步、《解放軍畫報》社副社長柳軍、《人像攝影》雜志社社長冀運表,又有多次獲得金像獎和金像獎提名的攝影家梁達明,更有代表攝影界新銳力量的本報總編輯曾星明、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藝術總監段煜婷等。本次評選還設立了監理組,由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評獎管理處處長羅江華和中國攝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顧立群分任組長、副組長。
創作獎
紀錄類:
喬天富(解放軍) 費茂華(中直)
歐陽星凱(湖南) 劉應華(解放軍)
覃明章(解放軍) 王 琛(廣東)
王爭平(內蒙古) 楊曉寧(江西)
姜振慶(遼寧) 雷 聲(中直)
周國強(湖北) 李 泛(陝西)
賈 婷(北京) 湯德勝(江蘇)
於志新(中直)
藝術類:
線雲強(解放軍) 李 剛(河南)
李光成(河南) 孫晉強(陝西)
沈 玲(解放軍) 劉志成(北京)
桑玉柱(吉林) 石永亭(吉林)
惠懷傑(陝西) 李曉英(湖南)
楊越巒(河北) 衣志堅(河北)
商業類:
王敬民(北京) 賀建華(廣東)
顏志雄(湖南)
理論評論獎
藏 策(天津) 江 融(中直)
韓叢耀(江蘇) 孫 慨(江蘇)
宿志剛(北京) 李樹峰(中直)
朱運寬(雲南) 蔡煥松(廣東)
鄭蔚帆(廣東)
圖片編輯獎
周朝榮(解放軍) 楊曉東(陝西)
陳淑萍(山西)
圖書獎
陳小波(中直) 陳海汶(上海)
黑 明(中直)
終身成就獎
陳復禮 徐肖冰 呂厚民 陳昌謙
簡慶福 侯 波 陳 勃 袁毅平
D. 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是普利策獎、荷賽、哈蘇國際攝影獎。
1、普利策獎: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願設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2、荷賽獎:荷賽獎是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WPP」,通稱「荷賽」),由總部設在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辦。
該會成立於1955年,因為發起於荷蘭,故被稱為荷賽。被認為是國際專業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自1957年舉辦第一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以來,至2018年已舉辦了61屆。
3、哈蘇國際攝影獎: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4)攝影獲獎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美國普利策獎的獎金為7500美元,但獲得公眾服務貢獻獎的報道不得獎金,獲獎的報社將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普利策當初遺贈的基金為50萬美元,後來基金管理機構又籌措了100多萬美元。
該獎由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內的16人組成的普利策獎金評選委員會評選,每年一次,評選結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5月份頒獎。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E. 國際攝影最高獎是什麼
哈蘇國際攝影獎。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2018哈蘇國際攝影大賽:
每兩年,由著名相機品牌哈蘇(Hasselblad)組織的攝影大賽——哈蘇國際攝影大師獎都會評選出野生動植物、肖像、風景、藝術、時尚及建築等類目的優秀攝影獎項。本屆大賽吸引了來自世界范圍內的眾多優秀攝影師參加。
最終大賽評委從3萬多名參賽者的優秀作品中選出了11張驚艷的獲獎作品。獲獎攝影師分別來自9個不同國家。他們都將參加於今年9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大賽頒獎典禮,典禮上也將展出獲獎攝影師的作品。
(5)攝影獲獎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F. 求一張獲了攝影獎照片,一個著名棒球運動員最後一場比賽,從運動員後面拍的,運動員前面都是閃光燈,謝謝
普利策攝影獎作品:
1948年6月13日,棒球之王——貝比·魯斯(BabeRuth)在揚基棒球
場出席將他的3號球衣永久退休的紀念儀式,向大家鞠躬致意。
是這個嗎《巴貝敬禮》
G. 你如何評價富士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近日富士數碼世界官方微博公布了十周年街頭霸王挑戰賽全場大獎作品,其中攝影師哈霾拍攝的《願望2》組圖在50萬份投稿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本次挑戰賽中的「明星」,還獲得了由官方送出的富士GFX100S中畫幅相機。
《願望2》能獲得大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僅僅是站在「搞藝術」的角度,跟大眾審美離得還是有些遠。此外,富士的產品和此次攝影大賽都是面向大眾公開,意味著網友的聲音同樣具有分量。
H. 有哪些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
《玩賞鳥圖鑒》是張斌編寫,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於2011年7月1日出版的圖書。
張斌的這本《玩賞鳥圖鑒》收錄了我國比較常見的好看好玩,並擁有好聽叫聲的鳥類;既有國內的鳥種,也有國外的鳥種;既包括大眾喜愛的籠養鳥和動物園飼養展出餉鳥種,也包括人們身邊常見的一些野生鳥類,共有280種。書中介紹鳥類的基本知識,並對每種鳥配以精美的照片,以及中文、拉丁文名稱和鳥種的說明,不僅有鳥的特徵和習性,還介紹鳥的賞玩或飼養方法。本書以圖片為主,使用了大量鳥類照片,是一本集鳥類欣賞、種類鑒別和知識介紹為一體的書籍,相信會受到廣大愛鳥、養鳥人士的喜愛。張斌,資深野生動物攝影師,1976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應用攝影系和上海師范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鳥類學會會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從事野生動物攝影工作十餘年。多次參加國內外攝影展及攝影比賽並獲獎;舉辦過5次個人野生動物攝影藝術展;在自然科普雜志或報刊上發表文章數百篇,圖片上千幅。現專業從事自然生態攝影及撰稿工作,著有《觀鳥手冊》、《動物世界》、《觀賞烏》、《兩棲爬行小動物》、《世界觀賞魚》、《中國金魚鑒賞》、《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等十餘部專著。2008年開始,整理十餘年拍攝的大量野生動植物、生態環境攝影作品,創建了專業的自然類圖片網站--"生態視覺"圖片庫
I.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並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於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明人法國著名發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9)攝影獲獎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
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
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
J. 知名的攝影獎項有哪些
1、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2、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3、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
4、POYi全球年度攝影獎
世界著名攝影獎項POYi()——全球年度攝影獎
5、WPP世界新聞攝影獎
全球最著名的新聞攝影獎項——WorldPressPhoto
6、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2001年,在國家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創辦的「平遙國際攝影節」完全按照國際規范操作,國內與國際接軌、傳統與現代互動,使平遙古城獨特的風貌、古樸的民風以及形式多樣的攝影活動交相逃映,在海內外產生了出乎預料的轟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