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都有什麼類型的
地方豬種分類 按地理區域進行分類 1、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里岔黑豬、八眉豬等; 2、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 3、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 4、江海類型:著名的太湖豬(梅山、二花臉等的統稱); 5、西南類型:內江豬、榮昌豬等; 6、高原類型:藏豬(阿壩、迪慶、合作藏豬)。 杜洛克 杜洛克原產於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大白豬 又叫做「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腌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 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腌肉型豬品種。原產於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母豬 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 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馬身豬 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 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大)、「二馬身豬」(中)和「缽盂豬」(小)三型。 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家豬的品種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 以供鮮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1900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製腌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1941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1930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1941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腌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
Ⅱ 大白豬的其他相關
大白豬又稱為大約克夏,原產於英國。由於大白豬體型大,繁殖能力強,飼料轉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適應性強,世界各養豬業發達的國家均有飼養,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廣的主導瘦肉型豬種。由於大白豬在世界的分布廣泛,各國家根據各自的需要展開選育,在總體保留大白豬特點的同時,又各具一定特色,同樣,國內通常就稱其為××系大白豬,如英系…、法系…、瑞系…、美系…、加(加拿大)系…等,國內一些人熟知的蘇聯大白豬就是前蘇聯利用大約克夏豬,經過長期的風土馴化選育的優秀豬種,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國,曾對我國養豬業的發展過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近年從國外(主要是從加拿大,也包括其他國家)引進的大白豬中,有的種豬背肌及後軀肌肉非常發達,受到偏愛,國內有雙肌臀大白豬的稱呼。
由於配套系豬技術的運用,大白豬又分化為父系及母系兩個類型,前者突出健美的外貌和產肉性能,後者突出母系特徵,窩均總產仔數偏高,但這兩種類型也可互相轉變,通過系統的選育就可以達到目的。
大白豬全身被毛白色,但額角部偶見小暗斑(並非在小、中豬階段就出現暗斑),耳大小適中直立,嘴平直,面部平或稍凹,頭中等大小,下頜偶見下垂,胸寬,背腰平直,腹部發育良好但不下垂,腿臀部肌肉發達,四肢粗壯結實,整體顯示「長方」體型。
大白豬的生產性能優秀:窩均產仔豬數通常都可以在10頭以上,100千克體重時背膘通常不超過20毫米,大白豬生長速度快,通常可以在生後150天~155天達到100千克出欄體重,胴體瘦肉率通常都可以達到65%。
不僅純種大白豬生產性能優秀,當用來與其他幾乎任何豬種雜交時,無論是作為父本還是母本,(如大長、長大)都有良好的性能表現,還可以用來做引進豬種的三元雜交的終端父本,也多可以用來與地方豬雜交,純種大白豬與純種黑毛色地方豬雜交,由於一代雜交後代的毛色是白色而受到歡迎,在引進豬種中,大白豬被稱為「萬能豬種」。
附:國家組織的由專家、企業家等組成的種豬標准起草小組對大白豬標準的意見
國家組織的由專家、企業家等組成的種豬標准起草小組,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對大白豬的標准提出以下意見,並建議將該意見作為大白豬種豬質量評定(銷售)的標准。意見的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Ⅲ 豬的品種有哪些
豬的品種有大白豬、大約克夏豬、大花白豬、杜洛克、皮蘭特豬、長白豬、漢普夏豬、波中豬、馬身豬、寧鄉花豬、松遼黑豬。
1、杜洛克又稱為「萬能豬種」,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中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2、大白豬又叫作「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1、漢普夏豬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315至410公斤,母豬250至340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8頭。母性強。
2、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二馬身豬」和「缽盂豬」三型。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網路-豬
Ⅳ 杜洛克種公豬和大白母豬雜交的豬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杜洛克豬以其高生長速度、高瘦肉率、高抗病力和耐粗飼等優良特性成為杜長大三元商品豬雜交模式的終端父本。
缺點:立耳,白蹄,雜毛多、繁殖能力弱。
杜洛克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統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Ⅳ 新美系大白豬和英系法系大白豬有什麼區別
品種不一樣謝謝採納我
Ⅵ 豬的品種及圖片那裡最全
地方豬種分類
按地理區域進行分類 1、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里岔黑豬、八眉豬等; 2、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 3、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 4、江海類型:著名的太湖豬(梅山、二花臉等的統稱); 5、西南類型:內江豬、榮昌豬等; 6、高原類型:藏豬(阿壩、迪慶、合作藏豬)。
杜洛克
杜洛克原產於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大白豬
大白豬
又叫做「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腌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
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腌肉型豬品種。原產於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豬
漢普夏母豬
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
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馬身豬
馬身豬
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 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大)、「二馬身豬」(中)和「缽盂豬」(小)三型。 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家豬的品種
家豬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 以供鮮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1900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製腌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1941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1930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1941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腌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724.html?wtp=tt#4
Ⅶ 誰知道到哪裡可以找到不同品種的豬的介紹及,比較全的圖片
地方豬種分類
按地理區域進行分類 1、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里岔黑豬、八眉豬等; 2、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 3、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 4、江海類型:著名的太湖豬(梅山、二花臉等的統稱); 5、西南類型:內江豬、榮昌豬等; 6、高原類型:藏豬(阿壩、迪慶、合作藏豬)。
杜洛克
杜洛克原產於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我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大白豬
大白豬
又叫做「大約克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約克夏豬是豬的一個著名品種。原產於英國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舊郡,一九七四年分割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當地豬與中國豬等雜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種,分別稱為「大白豬」、「中白豬」和「小白豬」。大白豬屬腌肉型,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豬種。體長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豬兩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強,每胎產仔十到十二頭。小白豬早熟易肥,屬脂肪型。中白豬體型介於兩者之間,屬肉用型。中國飼養大白豬較多。
長白豬
是「蘭德瑞斯(Landrace)豬」在中國的通稱。著名腌肉型豬品種。原產於丹麥。由當地豬與大白豬雜交育成。全身白色。體驅特長,呈流線型。頭狹長、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後軀發達,大腿豐滿,四肢較高。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產仔十一至十二頭。成年公豬體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豬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較好的飼養管理條件。遍布於世界各國。
漢普夏豬
漢普夏母豬
是著名肉用型豬品種。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漢普夏(Hampshire,一譯漢普郡)輸往美國後,在肯塔基州(Kentucky)經雜交選育而成。毛色黑,肩頸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長而直,正豎立。體軀較長,肌肉發達。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豬兩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產仔八頭。母性強。屠體品質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豬
為豬的著名品種。原產於美國。由中國豬、俄國豬、英國豬等雜交而成。原屬脂肪型,已培育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徵。鼻面直,耳半下垂。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豬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體品質優良;但繁殖力較弱,每胎性仔八頭左右。
馬身豬
馬身豬
馬身豬原產於中國.山西, 體型較大,耳大、下垂超過鼻端,嘴筒長直,背腰平直狹窄,臀部傾斜,四肢堅實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紅色絨毛,乳頭7~10對。可分為「大馬身豬」(大)、「二馬身豬」(中)和「缽盂豬」(小)三型。 雖生長速度較慢,但胴體瘦肉率較高。
家豬的品種
家豬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及貝爾茨維爾二號豬(肉用) 均在美國育成 貝爾茨維爾一號豬為黑色,二號豬為紅色 均肉用 伯克夏豬(肉用) 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南美洲 體型中等,多為黑色 在各地分別培育 以供鮮肉或腌肉用 切斯特白豬(脂肪用)在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縣育成 體型大,白色,膚淺粉紅色,性溫和,母豬多育 杜羅克豬或杜羅克澤西豬(脂肪用)北美及南美 身長中等,體長,黑色 1/2澤西杜豬 1/2杜羅克 漢普夏豬(肉用) 美國品種 體重中等,體長,黑色 活潑、機靈、適於放牧飼養 赫里福德豬(脂肪用) 約1900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淺紅至深紅色 脂肪用 北歐豬(肉用) 北歐、中歐及美國 體型中等,白色 有多個品種,供製腌肉用 馬里蘭一號豬(肉用) 一1941年在美國育成 體型中等,黑色帶白斑 約60%北歐豬,40%伯克夏豬 明尼蘇達一號、二號及三號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體色多樣 均為肉用 蒙大拿一號豬(肉用) 1930年代在美國育成 背微呈弓形,頰部平 北歐豬、漢普夏豬雜交種 帕盧斯豬(肉用) 1941年在美國育成 白色,體重中等 2/3北歐豬,1/3切斯特白豬 波中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黑色,但腿、鼻、尾為白色 從俄羅斯豬、拜菲爾德豬及中國大豬育成 波中花豬(肉用) 在美國育成 白色,但腿為黑色 或稱花斑豬 靽姆沃思豬(肉用) 美國、英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 體型大,體色各異 用於雜交育種,制腌肉 大約克夏豬(肉用)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724.html?wtp=tt#4
Ⅷ 白豬的品種有哪些
白豬主要分為大白豬(大約克夏) 、杜洛克、長白豬這三個品種,這三種豬 雜交配種形成現在的三雜交種豬、杜長大等商品豬。 大約克夏豬(Yorkshire,Large white) ,原產於英國,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 廣的豬種,由於大白豬,飼料轉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適應性強,世界各養豬業發 達的國家均有飼養,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廣的主導瘦肉型豬種 。該品種全 身白毛,耳朵中等大小而直立。體型大,成年公豬體重 250~300 公斤,成年母 豬體重 230~250 公斤。主要特點是生長快(達 100 公斤體重 170 日齡以內) ,飼 料報酬高 (2.3~2.7: 1) , 增重速度快 (850~1200 克/日) , 胴體瘦肉率高 (60%~ 65%) 。雜交效果好,以其作父本與我國地方豬進行雜交或在 DLY 雜交中作第一 父本,均可取得較好的雜交效果。 杜洛克豬,產於美國,於 19 世紀 60 年代在美國東北部由美國紐約紅毛杜 洛克豬、 新澤西州的澤西紅毛豬以及康乃狄格州的紅毛巴克夏豬育成的。原來是 脂肪型豬,後來為適應市場需求,改良為瘦肉型豬。這個豬種於 1880 年建立了 品種標准,是當代世界著名瘦肉型豬種之一。 長白豬原產於丹麥,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豬種。主要優點是產仔數多,生 長發育快,省飼料,胴體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對飼料營養要求較高。
Ⅸ 美系豬還是丹系加系身子長
豬是美系身子長。
Ⅹ 豬品種名稱以什麼規則命名
一、大白豬
大白豬又叫做「大約克夏豬」。原產於英國,特稱為「英國大白豬」。輸入蘇聯後,經過長期風土馴化和培育,成為「蘇聯大白豬」。後者的體軀比前者結實、粗壯,四肢強健有力,適於放牧。十八世紀於英國育成。
二、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原產於英國,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已引入多年,由於其體型大,被毛全白,亦稱大白豬。大約克夏豬具有產仔多、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胴體瘦肉率高、肉色好、適應性強等優點。大約克夏豬體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膚有少量暗斑;頭頸較長,面寬微凹,耳向前直立;體軀長,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線平,胸寬深,後軀寬長豐滿。大約克夏豬在雜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三、大花白豬
大花白豬是廣東大耳黑白花豬的統稱,由 分布於廣東各地的大花烏豬、金利豬、梅花豬、梁村豬、四保豬和坭 坡豬合並,1983年統稱為大花白豬。過去農戶習慣以產地名稱和集 散地對其進行命名,因此,大花白 豬的俗名很多。目 前,大花白豬可分為 三個品系,即粵北品 系、粵中品系和粵東 品系,三個品系間毛 色存在較大的差異, 粵北系與粵東系的黑 毛覆蓋率高於粵中 系;三個品系間母豬 體型和繁殖性能方面 存在顯著差異,而公 豬除粵北系與粵中系尾長差異顯著 外,其他性狀均無顯著差異。
四、杜洛克
杜洛克又稱為「萬能豬種」,原產於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地,主要親本用紐約州的杜洛克和新澤西州的澤西紅雜交育成,原稱杜洛克澤西,後筒稱杜洛克,分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產於中國台灣的杜洛克經過培育自成風格,因而稱台灣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五、皮蘭特豬
皮特蘭豬原產於比利時的布拉幫特省,是由法國的貝葉雜交豬與英國的巴克夏豬進行回交,然後再與英國的大白豬雜交育成的。皮特蘭豬以其非常突出的高瘦肉率聞名於世。在所有的知名品種中,其瘦肉率最高,肌肉最豐滿,具有發達的背腰肌和腿肉。在瘦肉率與體型方面受到極大關注的當今養豬市場,皮特蘭豬是極具利用價值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