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體是如何對付細菌和病毒
抗體都有特異性。可以特異性的識別相對應的抗原,並與抗原結合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㈡ 抗體能不能對付病毒
可以的。
如果病毒在體液中,那麼就通過體液免疫形成相應抗體。該抗體能識別病毒,因為病毒有抗原決定簇(衣殼上)
不過,如果病毒已經侵入細胞,就需要細胞免疫來清除了。
一般來說,病毒侵入機體,免疫過程是先體液後細胞(也可以說兩者共同作用)
所以你的兩個問題,答案都是「能」
㈢ 一部講抗體和病毒做斗爭的動畫片,誰能告訴我片名
片名:Osmosis Jones 終極細胞戰
更多中文片名:捍胃戰士
片長:95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製作成本:$75,000,000 (estimated)
㈣ 抗體如何殺滅病原體
人類的吞噬細胞有大、小兩種。小吞噬細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細胞。大吞噬細胞是血中的單核細胞和多種器官、組織中的巨噬細胞,兩者構成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當病原體穿透皮膚或粘膜到達體內組織後,吞噬細胞首先從毛細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體所在部位。多數情況下,病原體被吞噬殺滅。若未被殺死,則經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結,在淋巴結內的吞噬細胞進一步把它們消滅。淋巴結的這種過濾作用在人體免疫防禦能力上佔有重要地位,一般只有毒力強、數量多的病原體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擋而侵入血流及其它臟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處的吞噬細胞會對病原體繼續進行吞噬殺滅。以病原菌為例,吞噬、殺菌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吞噬細胞和病菌接觸、吞入病菌、殺死和破壞病原菌。吞噬細胞內含有溶酶體,其中的溶菌酶、髓過氧化物酶、乳鐵蛋白、防禦素、活性氧物質、活性氮物質等能殺死病菌,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則可將菌體降解。最後不能消化的菌體殘渣,將被排到吞噬細胞外。細菌被吞噬在吞噬細胞內形成吞噬體;溶酶體與吞噬體融合成吞噬溶酶體;溶酶體中多種殺菌物質和水解酶將細菌殺死並消化;菌體殘渣被排出細胞外。靶細胞指的不是特定的細胞,而是指所有被侵入的細胞。抗原沒被吞噬細胞殺死。病原體侵入靶細胞後只有基因進入,蛋白質外殼(就是抗原)還在外。吞噬的是病原體不是抗原。效應細胞識別靶細胞這問題不對,是T細胞識別靶細胞,是為了了解抗原的信息,從而知道該合成什麼抗體。
㈤ 有抗體能直接殺死病毒嗎
不能,抗體能和病毒上的抗原決定簇特異性地結合,然後引起免疫反應,最後是有吞噬細胞來行使吞噬和分解功能的!
㈥ 人體內能對抗病菌的抗體,究竟是怎麼識別異物的
病毒是細胞的「寄生蟲」。他們渴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佔領細胞,然後「施展才華」。
就像所有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一樣,如果一個物種沒有「獨一無二的秘密」來應對可能的威脅,就會產生冷酷的後果。
習慣了獅子捕食羚羊的場景,天真地認為羚羊是脆弱的。
其實被獅子獵殺的羚羊很少。由於羚羊的機敏和良好的奔跑特性,獅子往往要餓上幾個星期才能吃飽飯。
甚至「站著不動」的樹木也產生了劇毒汁液來抵抗動物的進食。
細胞和病毒也是這樣的競爭關系。病毒想方設法佔據細胞,細胞想方設法對付病毒入侵。
免疫細胞的起源
細胞分化
免疫細胞也是一樣,它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以滿足身體對眾多病原體威脅的反應。
但是,免疫細胞都來自一個祖先:造血幹細胞。
免疫細胞大家族的起源
造血幹細胞後分為兩個分支,一個分化為具有普遍殺傷能力的髓系免疫細胞系,另一個分化為具有特異性殺傷能力的淋巴系免疫細胞系。
簡單來說,造血幹細胞在特定的環境和時間內分化為淋巴祖細胞和髓系祖細胞。
骨髓樣祖細胞的「後代」並不挑食,它們會幫助殺死任何異物。
但可能是因為它們過於廣泛,殺傷效果有時「表面」,很難對付那些狡猾的病原體。
淋巴祖細胞的誕生彌補了這樣的缺陷。
淋巴祖細胞可以分化為B細胞、T細胞等。這些細胞可以特異性識別病原體,如細菌和病毒。
所以特異性是指一一對應。
當人體被特定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時,這些細胞只會識別特定的病原體或被感染的細胞。
它通過某種機制暴露於髓系細胞系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
所以你可以殺了它。
另外,B細胞和T細胞都是具有「學習」能力的細胞。
當它們接觸到某種病原體時,會以記憶細胞的形式記錄下針對該病原體的「戰斗記錄」,以便下次再次攻擊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㈦ 抗體能殺死病毒嗎
你好:抗體當然可以殺死病毒,否則不會起到預防的作用,另外若想百分百預防,可能性不大,任何一種疫苗都不會有絕對的把握說可以.但是若是同時注射抗毒血清一般的預防率可以達到95%以上。
㈧ 抗體可以直接殺死病毒嗎
抗體(antibody)指機體的免疫系統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成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於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
簡單的說就是病毒入侵後,免疫系統無法抵抗。然後疫苗進入身體,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生成針對入侵病毒的抵抗體。
疫苗說白了就是處理後的病毒,無法對身體產生危害,只會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產生出相應的免疫能力,這個就是抗體。
幫到了請踩下~
㈨ 抗體是怎樣殺死抗原的
(1)感應階段:指抗原進入機體與B細胞相互作用的過程。
①少數抗原的抗原決定簇與B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從而直接刺激B細胞使之活化長大並迅速分裂。
②多數抗原要先經過吞噬細胞無特異性的吞噬後,一些抗原分子穿過吞噬細胞的細胞膜而露到細胞表面,夾在吞噬細胞本身的組織相容性附合體分子的溝中。T細胞中有一類助T細胞,不同的助T細胞表面帶有不同的受體,能識別不同的抗原。那些能識別吞噬細胞表面組織相容性抗原加上特異的抗原分子結合物的助T細胞,在遇到這些吞噬細胞後,就活化分裂而產生更多有同樣特異性的助T細胞。B細胞表面也帶有組織相容性附合體,可和特異的抗原分子結合。上述特異的助T細胞的作用是刺激已經和特異的抗原分子結合的B細胞,使之分裂分化。這一B細胞依靠助T細胞和吞噬細胞而活化的步驟,比第一個不需要助T細胞參與的步驟作用更強大。
(2)反應階段:指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形成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的過程。所謂效應B細胞也稱漿細胞,一般停留在各種淋巴結中,它們產生抗體的能力很強,每個效應B細胞每秒鍾能產生2 000個抗體,可以說是製造特種蛋白質的機器。漿細胞的壽命很短,經過幾天大量產生抗體以後就死去。抗體離開漿細胞後,隨血液淋巴流到全身各部,發揮消滅抗原的作用。記憶細胞的特點是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如果有同樣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時,記憶細胞比沒有記憶的B細胞更快地做出反應,很快分裂產生新的效應B細胞和新的記憶細胞。
(3)效應階段:指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而發揮免疫效應的過程。在該階段抗體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有些抗原,如病毒等,由於抗體的結合而失去對寄主細胞表面受體的結合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細胞。
②有些細菌產生的毒素,如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可因抗體的結合而不為細胞所接受,因而無效。
③沉澱和凝集: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質,抗體的結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澱;如果抗原分子是位於細胞上的,抗體的結合就使這些細胞凝集成團而失去活動能力,例如血液凝集。
④補體反應:補體是存在於血清、體液中的蛋白質分子,在正常情況下沒有活性,只有在發生了免疫後,才陸續被激活,其終產物是使細菌等抗原的外膜穿孔而死亡的破膜復合體。
⑤K細胞(殺傷細胞)的激活:抗體可以促進血液中的另一種細胞,即殺傷細胞活躍起來,其表面受體能和抗原表面的抗體結合,將抗原殺死。除K細胞外,巨噬細胞以及中性和嗜酸性粒細胞也同樣可被抗體激活,殺死抗原。
㈩ 為什麼抗體是斬殺病毒的利劍
體液免疫的中心是抗體。抗體是在由成熟的B細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中經合成並分泌出來的物質,它是與刺激抗原具有特異結合的蛋白質分子。
抗體的外形呈Y字形,其前端部分具有能與各種物質相結合的多樣性,其末端部分總是保持抗體特有的功能,所以是固定結構的。
抗體通常是在抗原呈遞細胞及T細胞、B細胞等免疫系統細胞配合下生成的。
這些細胞的特點可粗略地概括如下:
首先,當細菌等侵入體內時,由抗原呈遞細胞收集其物質信息。
得到其信息後,再由T細胞對與侵入者進行對抗的抗體是否應生產做出判斷。
那麼,實際上生成抗體的細胞是B細胞。在B細胞的表面上存在有稱為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質。
三者的關系概括起來就是,抗原呈遞細胞識別外部侵入的抗原,把異物侵入的信息傳給T細胞,而T細胞表面也存在著抗原受體,能與抗原結合,T細胞吸納了信息後本身活化。接著T細胞又和B細胞相互作用,把生產抗體的指令交給B細胞,後者演變成抗體生成細胞(漿細胞),才開始生成抗體。
當然也存在著反向的活動,即在抗體生成過剩時抑制抗體的生成,這可以防止體內抗體的散亂損失。這種活動稱為下向調節,但其細節還不很清楚。
抗體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已經清楚了,接下來的問題是抗體有什麼樣的功能。
抗體對外來侵入的物質(抗原)能特異地結合。如能與細菌放出的毒素或細菌本身以及血清中的細菌結合。
細菌毒素是通過各種細胞表面上的受體而進入細胞的。在進入細胞前如果已經有抗細菌毒素抗體產生的話,那麼當毒素進入細胞的同時,抗體就會與之結合。徹底與毒素結合的抗體,使得毒素不能對身體產生傷害作用。
抗體的這種功能是在巨噬細胞協同作用下進行的。巨噬細胞的表面上具有能與抗體的恆定區結合的受體,通過它們把抗原、抗體復合物吸納進來。巨噬細胞好像體內的「清潔工」,將吸納進來的復合物完全破壞,使其失去功能。這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此外,細菌如在細胞外,也如前述例子一樣,細菌本身會與抗體結合。隨後由巨噬細胞表面對抗體特異的受體將這些復合物吸納進細胞,將其破壞。這種活動稱為調理作用。
再有,如細菌侵入含細菌的血清時也會發生幾乎相同的作用,只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即血清中有補體。補體的作用是當細菌與抗體結合時有部分抗體與補體結合,補體的成分與抗體合作在細菌上鑽開小孔,把細菌破壞掉。還有通過受體也可以殺死細菌。除此之外,一種稱為IgE的抗體則能引起變態反應。
總之,抗體具有識別侵入體內抗原的功能,實際上起處理作用的地方(功能區)有兩個,這是它最大的特點。具有這樣結構的除抗體以外,還有T細胞的抗原受體等,這是在免疫系統中獨特存在的。
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Ig)。根據形狀的不同,已知有IgG、IgM、IgA、IgD和Ig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