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鮮的田山七葉子能吃嗎
可以吃,田七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葯材,它對於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是非常有幫助的。田七葉的功效與作用是很高的,它主要是可以用來治療散瘀止血、促進造血以及對心血管的舒張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食用它的方法一般是通過煲湯或涼拌來食用的,所以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它的味道。田七葉具有舒經活血、增強體制、增加血液循環、 快速散瘀、 滋補抗疲勞功效。但是氣血虧虛所致的痛經、月經失調不宜食用。
涼拌田七葉
主料 :田七菜1大把
調料:食鹽1小勺、蒜3瓣、生抽1小勺、米醋1小勺、香油數滴、白芝麻1小把、辣椒油1小勺
做法
1.把田七洗凈擇成小段兒,蒜切末;鍋中放水,放少許鹽和油,水開後放入田七馬上關火,撈出田七,放涼水沖涼,撈出瀝干水分
2.把淋干水分的田七放入大碗中,放入鹽、蒜末、生抽、米醋、辣椒油、熟白芝麻、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❷ 三七葉子長什麼樣求圖片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❸ 藤山七的葉子果子長什麼樣
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別稱,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屬多年生纏繞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國僅有兩個屬三個種,落葵薯是一個歸化植物,20 世紀70 年代被引入我國境內。 藤三七含有多糖、黃酮、皂苷、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主要入葯部位是珠芽,具有滋補,壯腰膝的作用,外用能消腫散瘀,主治腰膝痹痛,病後體弱,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落葵薯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質過氧化的作用。落葵薯的葉片、嫩梢可作為蔬菜食用。藤三七的葉片、珠芽均可食用,具有全面的營養成分和特殊的功效成分。尤其是鐵的含量較高,每100克葉片中含鐵2毫克左右。
藤三七為多年生纏繞藤本,耐熱,不耐寒,喜溫暖濕潤半陰的氣候,忌強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旱,耐澇。其生長適溫為25~30℃,遇0℃以下低溫或霜凍,地上部分即死亡;在南方地區地下部分能越冬,在北方地區地下部分不能越冬。
藤三七中含有豐富礦質營養元素,鉀、磷、鈣、鈉、鎂等多種常量元素,以及鐵、錳、鋅等微量元素。此外,藤三七含可溶性蛋白、還原糖、維生素C,其含量與施加氮、鉀的肥料有關。硝酸鹽含量在3000mg/kg范圍內,符合蔬菜中硝酸鹽含量要求。
❹ 藤三七葉子是什麼樣圖片
如圖:
藤三七為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米以上,莖圓形,嫩莖綠色,老熟莖變成棕褐色,葉互生,肉質肥厚,葉片心臟形,光滑無毛,有短柄。
纏繞藤本,長可達數米。根狀莖粗壯。葉具短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長2-6厘米,寬1.5-5.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心形,稍肉質,腋生小塊莖
藤三七較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分布較淺,多分布在10厘米以內的土層。
根系好氣性較強,在莖蔓分枝處易發生氣生根,因此,以選擇通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為宜。
❺ 田七植物的葉子圖片,
三七,中葯名。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❻ 中葯三七圖片葉子什麼樣有幾種
【導讀】三七是常用中葯,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等症。《中國葯典》2005年版收載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秋季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主根為「三七」,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三七別名田七、旱三七、參三七。主產於廣西田陽、靖西、白色,雲南文山、硯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貴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七的性狀為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黃色或灰褐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臨床上多以三七粉葯用。三七粉為淡黃色或灰黃色粉末。氣微,味苦回甜。 1、莪術的性狀為呈卵圓形、長卵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頂端多鈍尖,基部鈍圓,長2~8cm,直徑1.5~4cm。表麵灰黃色至灰棕色,上部環節凸起,有圓形微凹的須根痕或有殘留的須根,有的兩側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有的可見刀削痕。體重,質堅實,斷麵灰褐色至藍褐色,蠟樣,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皮層環紋棕褐色。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2、藤三七: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乾燥塊莖。經加工略煮後偽充三七。葯材塊莖呈不規則紡錘形或類圓柱形,有的稍扁,略彎。長3~8cm,直徑1~3cm。全體有多數瘤狀突起的芽及折斷後的圓形疤痕。表麵灰褐色,有彎曲的縱皺及少數殘留須根。體較重,質硬脆,斷面類白色,顆粒狀,或呈黃棕色角質狀。氣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 3、菊三七:為菊科植物菊三七根莖。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葯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規則圓塊狀。表麵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有瘤狀突起。質堅實,斷面淡黃色,有菊花心。 4、景天三七: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莖、根或全草。其全草異名土三七、牆頭三七、根異名廣三七、生三七。全草莖呈青綠色,易折斷,中空。葉皺縮,上下表面均為灰綠色。根呈塊狀,肉質,支根圓柱形或略帶圓錐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剝裂狀,乾燥後質疏鬆。氣無,味微澀
❼ 葯用田七是什麼樣的葉子圖片
葯用田七
田七又名三七、金不換、三七參、血參、山漆、佛手山漆、田漆、田三七。是廣西、雲南的著名特產,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葯用其地下莖。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為我國人民發現和採用,後轉為人工栽培。因為這種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條葉柄,每條葉柄上往往有七張葉子,故通稱"三七"。據清代《歸順州志》說,"三七……以田州產者為最良",清代《百色廳志》卷三也說,因三七實出自田州,故"俗名"為"田七"。
田七是第三紀古熱帶孑遺植物,全世界僅有我國廣西、雲南等省區部分縣種植, 以產於廣西田東、田林縣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者為佳,雲南省出產的三七亦馳名中外。
❽ 七葉子葯材是什麼樣子的,有圖片嗎
是不是七葉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