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小班孩子的傾聽能力
「傾聽」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是取得外界訊息的關鍵,是學習的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傾聽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好的方面:如自我約束力差,上課坐不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自我為中心,聽不完老師的話,插話問題嚴重;聽不懂老師的提問,對老師提的問題答非所問;或者根本就不去聽,自己玩自己的等等。
培養傾聽能力的切入點: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和禮貌習慣。懂得尊重他人,眼睛看著說話的人,並不隨便插嘴,安靜地聽別人把話說完。
(二)利用游戲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家長也可以在家和幼兒做類似的游戲)
有目的開展一些游戲活動將傾聽習慣滲透到游戲中.可使孩子在游戲中形成穩定的自覺性行為。
孩子們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恆的訓練和教育,為孩子今後的成長學習奠定基礎。
一、利用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游戲中幼兒邊玩邊聽,這是幼兒的天性。而且它們有一個共性:都有一對會聽的耳朵,兒童特色濃,具有趣味性。
1.利用「傳話游戲」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傳話游戲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能力。如讓爸爸告訴孩子一句話請孩子告訴媽媽﹙或爺爺奶奶﹚。在幼兒園我們老師是進行分組進行。利用開火車的游戲方式教師告訴每組排頭讓排頭的幼兒依次向後傳話看哪一組傳得又對又快。這樣經常性的開展能逐漸培養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和習慣。
2.利用「辨錯誤游戲」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常常發現有的孩子在聽說一件事只聽到其中的一部分就聽不下去了,回答問題時出現風馬牛不相乾的事情。這說明孩子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因此在日常活動中經常開展一些辨別錯誤的游戲讓孩子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並加以改變。如「小魚在天上飛,鳥兒在河裡游,兔子尾巴長,猴子尾巴短」等等讓孩子挑出其中錯誤的地方並糾正辨錯誤游戲,不但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而且更好地促進傾聽習慣的形成。
二、利用固定的時間、區域,使幼兒在美的環境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傾聽的能力。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需要老師花費很大的精力。這個時候的幼兒剛剛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已經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但由於年齡特點決定,其情緒方面反復性還比較強。因此,培養小班幼兒「傾聽」的習慣,教師要努力創造適合幼兒「傾聽」的氛圍,給予幼兒「傾聽」的心情,引發幼兒「傾聽」的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傾聽」的質量。據有關專家介紹,幼兒一天中精力集中最快、大腦最靈活是在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為此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安排了定時傾聽活動,及固定的各種活動。活動融音樂美,語言美,文學美,形象美為一體。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幼兒邊反復傾聽生動、形象的故事,邊看相應的圖畫;邊傾聽音樂性質對比很明顯、情節鮮明的音樂,且這種音樂配有生動的故事介紹。作為教師也要善於引導幼兒去發現,感受這些美,讓幼兒在美的感受中獲得滿足,不知不覺中學會有意識的傾聽,集中了注意力。
三、利用游戲「錄音機」讓幼兒改掉「插嘴」的習慣。
小班幼兒自控力差,幼兒搶嘴、插話的現象比較嚴重,這一方面是幼兒積極動腦的表現,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從小就會養成搶嘴的壞習慣,不尊重他人,不能學到他人的知識,易養成「自我為中心」的毛病。因此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採用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幼兒改正搶嘴的壞習慣。「錄音機」就是其中的一種游戲。在課堂上我有意識的把孩子搶嘴時的話用錄音機錄下來,然後放給孩子聽,讓孩子去聽然後說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們聽到自己的聲音亂糟糟的,都捂住了耳朵,不願意去聽,接著老師再進行教育,再把小朋友輕聲說話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孩子聽。「錄音」的方法可以巧妙地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生動、形象地迫使幼兒養成了控制自己,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
四、家園配合,樹立榜樣,為幼兒做認真傾聽的表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同樣需要成人的率先垂範及家園的配合。一是成人的榜樣;二是孩子的榜樣。此外,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園地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傾聽的好方法,讓家長知道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比學拼音、做計算等更有利於幼兒長遠的發展。
五、細化傾聽要求,嚴格規范執行。
我們都知道要求孩子們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細化了的要求。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領,也是事業成功的前奏。今天,我們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就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及時叩開他們傾聽的大門;相信:孩子們養成了傾聽的好習慣,對他們一生都有益處。
㈡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
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的沖著小孩做鬼臉,這是不是說明,小孩喜歡組合式的方式與世界交流:聲音+動作。想想大人也是一樣的,晚上聽廣播比看電視更容易犯困。
㈢ 如何培養孩子學會傾聽的習慣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贊許和重視。一個人的辛勤努力,長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你把他的優點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啊!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長期堅持從正面評價、激勵,學生就能養成聽的習慣。
??2、明確目標。
??當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聽的重要性後,還應該教給學生聽的方法,培養其聽的能力。只有學生會聽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們認真聽。小學生的智能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學會聽。對於學生聽的訓練要注意有針對性,切入口不要太大,從小處練起,循序漸進地分項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學生他們渴求老師的愛,想使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這是他們的行為動機和迫切需要。學生往往因為喜歡哪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一科,也就會做到認真傾聽他的講課。所以老師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談,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每一節課教師都面帶微笑,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當孩子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種問題時,就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親親他們的小臉,摸摸他們的小手。這時候的孩子們笑得是多麼的甜。營造的充滿師生情感的課堂,孩子們不知不覺地樂在其中。
??4、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低年級的教材中,引入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誘發學習興趣。藉助文章題材,或以故事導入新課,或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再根據故事情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貫穿教學始終,並且鼓勵學生多講多說,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於教學中。此外,經常結合學內容適時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5、形成約定。
??如用對口令的形式:老師說小耳朵,學生答仔細聽;一二三快坐好等。
??6、持之以恆。
??常言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種新的學習習慣,我們教師除了有意識的去培養,去提醒,去督促學生養成,還要堅持,堅持到每一堂課,堅持到每一個活動。
??只有我們不斷訓練學生學傾聽,學生才能擁有傾聽的能力,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傾聽這把金鑰匙!讓我們注意到每一個細節,讓新課程給孩子們注入新鮮血液給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讓孩子們笑得更燦爛。
㈣ 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首先,要告訴學生傾聽的重要性。傾聽的重要性,光靠老師的一張嘴去強調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角度去認識其重要性。我首先讓學生學習《新課程標准》中有關傾聽部分內容,讓學生把學會傾聽納入學習目標。然後搜集一些有關傾聽的詩歌、名人軼事,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再向學生介紹有關傾聽的名言、俗語等。通過這些,讓學生認識「傾聽」能博採眾長,彌補自身不足;也能萌發靈感,觸類旁通;還能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使學生認定自己必須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能更快地進步。 其次,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如: 1、在聽同學發言前,可以猜測發言的同學會說些什麼。 2、聽完同學的觀點後進行歸納。 3、最後再想想他說的有沒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白,學會傾聽,不單單是用雙耳傾聽,更要用心去傾聽。邊聽邊思考,如大家都在思考老師的問題,有同學先回答,聽了之後要想想,他的答案有沒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沒有聯系。或者在他們的答案上加以改進,使自己的回答更完美, 然後用「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方式參與交流。再則,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抓住主要內容傾聽。 4、明確聽的要求: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三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四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一、利用習慣培養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孩子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條件。現實家庭中獨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增加了孩子的表達機會,增強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但同時也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大人說話時常插嘴,不能認真仔細地聽等等。要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禮貌和習慣,這是提高孩子聽懂語言的重要保證。要讓孩子懂得傾聽是一種禮貌,在聽別人講話時,要用眼睛看著說話人,不隨便插嘴,要安靜地聽他人把話說完,這是對說話人的尊重。 二、利用具體行為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行為,因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一些任務,讓孩子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結合培養注意力,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奏等,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來完成某些動作或相應的行為等。 三、利用聽辯錯誤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常發現有的孩子不能把一件事聽說完,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不認真。因此,要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並加以改正。 四、利用問答交流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說可以印證孩子是否仔細傾聽,只有讓孩子把聽到的內容說出來,我們才知道孩子的傾聽能力是否得到發展。可以讓孩子聽一段話或一個故事,要求孩子認真、仔細聽完後回答問題。 五、利用口信傳話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傳話法可訓練孩子記憶力和傾聽力,如讓爸爸每天告訴孩子一句話,再請孩子告訴媽媽,這樣就逐漸培養了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六、利用評價機制培養孩子的傾聽 如當學生傾聽了老師的要求,能正確回答出問題時,就應熱情地誇獎學生說:「你真會聽!」當學生傾聽了同學的發言後進行歸納,歸納較完整時,說:「你真厲害,聽記住了那麼多!」等,簡短幾個字,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就會更加註意傾聽。對於小學生來說,形象的評價比精神鼓勵更為重要,所以可用紅卡、綠卡、小紅花等形象性的實物鼓勵來評價學生在課堂中傾聽的優劣,不斷促進、強化傾聽習慣的養成。 總之,在課堂上,學生只要有進步,只要能在聽取別人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就立刻給予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感,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並進一步積極進取。
㈤ 如何培養幼兒園孩子傾聽能力
這是一個需要逐步培養的過程,一開始可以做的簡單一點,讓孩子形成一個初步的記憶印象
㈥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
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孩子的傾聽能力較差,具體表現在:有的孩子不會傾聽;有的孩子不能耐心的聽完別人的講話;有的孩子聽不懂或者聽不明白別人在說什麼,還有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不良的傾聽習慣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幼兒園開展了題為「幼兒傾聽習慣培養的策略和研究」的課題研究。在今後的二年中,我們將認真研究,找出好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使孩子能受益終生。 有一位哲人說:「上帝給我們兩個耳朵,卻只給我們一個嘴巴,意思是要我們多聽少說。」著名的社會學家蘭金曾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人們日常的語言交往活動(聽、說、讀、寫)中,聽的時間佔45%,說的時間佔30%,讀的時間佔16%,寫的時間佔9%。這說明,聽在人們交往中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善於傾聽他 人在人際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傾聽是人類接觸世界、表達自身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觸社會、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達與表現」的第一條便是「注意傾聽他人講話,理解別人講話的意思」。可見,傾聽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內容。那麼家長在家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幾點建議: 1、說話時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特別是針對孩子難以發出的音或發不準確的音,在說話時口型稍微誇張些。 2、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讓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並茂的圖畫故事。還可讓孩子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磁帶等,當有聲有色的話語,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孩子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時,他們會完全忘卻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聽。 3、多多稱贊和表揚孩子,鼓勵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動力,是對自己才智充滿自信心的動力,適時、巧妙地說出稱贊的話,是對良好傾聽習慣的孩子的肯定,並使其堅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認真聽對方講話,理解了別人講話的內容,不打斷別的談話,不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就可給予表揚鼓勵。我們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孩子以後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受益終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發展孩子傾聽能力。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為此,家長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其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奏等,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一邊完成某些動作或相應的行為等。 5、利用「聽辨錯誤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聽一件事時,只聽到其中的一點兒就聽不下去了,這就說明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因此,家長應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並加以改正。 6、創設良好家庭教育環境,善於傾聽孩子心聲。培養幼兒傾聽習慣需要家園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環境的創設。注重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的家長,其孩子習慣明顯優於那些隨意的家長。在工作中我也發現家長千差萬別,由於職業不同,文化層次不用,家庭教育環境的創設也不同,幼兒期是一個好模仿的時期,環境的創設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可代替作用。良好的環境對其傾聽習慣的養成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沒有認真傾聽孩子心聲的習慣,這也是孩子無法養成傾聽他人習慣的原因。經常有父母這樣感嘆:「孩子有什麼話總不肯跟我說,我說什麼孩子也不願意聽,真是拿他沒有辦法。」事實上,父母不善於傾聽孩子,孩子說的話就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孩子便只會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而且,孩子還會感覺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從此更加減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這種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心理學家提示父母說:「如果父母從不聽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後往往要經過許多年才能恢復自尊。」事實上,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他們也有獨立的人格尊嚴,他們也需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的這些權利的。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僅是了解孩子心靈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孩子傾聽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須定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和賞識。傾聽孩子說話時,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態,千萬不要擺出一副表面上傾聽、實際上千方百計想出一些理由來反駁他的樣子,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總是否定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便不會再主動與父母交流了。如造房子一般,聽是學和說的「奠基石」,實踐證明,幼兒養成可良好的傾聽習慣後,說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了,在教學活動中,自然幼兒主動地聽,積極地說,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提高。從小播種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孩子將終生受益。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也說過:「把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是行為;把行為播種下去,收獲的是習慣;把習慣播種下去,收獲的是性格;把性格播種下去,收獲的是命運。」由此可見,習慣決定著每個人的命運!
㈦ 如何在家培養孩子的傾聽和表達能力
語言的發展和傾聽是分不開的,傾聽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傾聽是一種尊重,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重要的能 力,傾聽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 傾聽能力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大到聽報告、欣賞音樂等,小到一句話及每個字的聽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需傾聽。傾聽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孩子知識技能的接受和掌握。 那麼,孩子該怎樣培養傾聽能力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僅供家長和老師參考。 孩子的成長是從一無所知,到知道很多。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語言和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條件。由於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達能力增強了許多,可是有些習慣卻不好,如大人說話時常插嘴,不能認真仔細地聽等等。要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必須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禮貌和習慣,這是提高孩子聽懂語言的重要保證。應讓孩子懂得在聽故事、聽別人講話時,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著或站著,眼睛看著說話的人,並且不隨便插嘴,安靜地聽他人把話說完,這是一種傾聽禮貌。 一、利用「按指令行事」法發展孩子傾聽能力」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為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一些任務,讓孩子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結合培養注意力,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奏等,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來完成某些動作或相應的行為等。 二、利用聽辯錯誤法來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常發現有的孩子聽說一件事時,只聽到其中的一點兒就聽不下去了,這就說明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因此,應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並加以改正。如,「桃子種在地下,草莓結在樹上」等讓孩子傾聽後,挑出毛病並糾正。 三、利用傳話法發展孩子傾聽能力 說可以印證孩子是否仔細傾聽,只有讓孩子把聽到的內容說出來,我們才知道孩子的傾聽能力是否得到發展。可以讓孩子聽一段話或一個故事,要求孩子認真、仔細聽完後回答問題。 又或者讓爸爸每天告訴孩子一句話,再請孩子告訴媽媽,這樣就逐漸培養了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給寶寶講故事,可以發展寶寶的智力,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有給寶寶講故事。但有的人往往會發出「給孩子講了若干故事,孩子自己卻一個故事也不會講」的感嘆,還有就是孩子雖然會講,但是許多故事情節都沒講全。別急,注意培養孩子的講故事的興趣,學多了,他(她自然就會講了
㈧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習慣
語言表達能力 要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聽和說,這其中傾聽是首要條件,只有養成好的傾聽習慣,才能為孩子更好地說話和表達打好基礎。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 成人的語言行為,直接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是不可否認的。因此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盡量學說普通話,努力做到發音準確、語言規范、用詞確切。在孩子面前更要如此,最好避免一些口語、臟話和成人語言等,以防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對以後造成影響。 其次、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 家長平時要注意多於孩子進行溝通,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能幹別的,要注視自己,集中精力,因為孩子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就是傾聽,孩子要養成傾聽的習慣,多聽多積累,為自己的語言表達積累經驗。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的目的是引導和激發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興奮點,讓孩子搶著說。而且家長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語言的表達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 再次、經常給孩子念書 一般情況下,孩子看書看畫報都是胡亂地翻翻,看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已,看不懂更深刻的含義,再加上認識的字不多,理解起來更是有難度。所以,家長要養成這樣一個習慣:每天給孩子讀一會兒像童話故事、兒童讀物等等的書。尤其是在孩子睡覺前,因為這個時候最安靜了,容易聽進去。給孩子讀書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即使他聽不懂他會記住一些東西,長此以往,孩子會積累許多詞彙,有時也會脫口而出。 最後,豐富孩子生活的內容 盡可能的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生活,比如節假日帶孩子上公園、逛商場、書店等等,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然後抓住時機來引導孩子講述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這樣,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會更深刻。 總之,孩子的性格和環境影響著表達能力,家長只要耐心細致,針對性地加以培養和鍛煉,孩子都會變得活潑可愛,語言表達能力會潛移默化的提高。 傾聽習慣 生活中,有許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錯,但是卻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大人說話時經常插嘴,不能認真仔細地傾聽等等。其實,良好的傾聽能力和習慣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僅是孩子聽懂語言的重要保證,也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因此,作為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傾聽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禮貌和習慣... 利用「按指令行事」法發展孩子傾聽能力。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發展的一個階段。為此,家長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如:要求孩子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其完成,以鍛煉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讓孩子根據某種音樂或節奏等,一邊看著大人的手勢,一邊完成某些動作或相應的行為等。 利用「聽辨錯誤法」來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聽一件事時,只聽到其中的一點兒就聽不下去了,這就說明傾聽的質量不高,聽得不仔細,不專心和不認真。因此,家長應有目的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斷語言的對錯,吸引孩子注意傾聽,並加以改正。如說「玉米棒結在地下,葡萄結在樹上」等錯誤語句,讓孩子傾聽後,挑出毛病並糾正。 利用「傳話法」發展孩子的傾聽能力。傳話法可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和傾聽力,如,讓爸爸每天告訴孩子一句話,再請孩子告訴媽媽,這樣就逐漸培養了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㈨ 爸爸媽媽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多和他交流,多給他講故事。
㈩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能力
首先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注意力,可以以講故事的形成來培養注意力,從而也同時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與習慣的養成。當然,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訴說能力來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幼兒對事物的注意是不隨意的、被動的、都是由物本身的特點所引起的,缺乏目的性。簡單的說就是3點。1、注意的目的性。2、注意的細致性。3、注意的穩定性。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寶寶個體差異也很大,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點有目的進行訓練和培養。
一.幼兒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1.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正在發展。
年齡越小,寶寶的注意力越是無意識的,即它的注意不需要主觀努力,主要會對一些有趣的物體吸引,從而產生興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則需要主觀努力,主要以有意注意為主。而寶寶如園之後,一些有目的組織活動可以促進寶寶有意注意的發展。
2.注意時間的長短。
一般情況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遞增:3~4歲嬰兒能集中注意10分鍾左右,4~5歲15分鍾左右,5~6歲20分鍾左右。
二.注意力的培養方法
1.激發興趣,通過新奇的事物引發幼兒注意。
(1)顏色鮮艷,對比明顯,富於變化的物體。
幼兒喜歡顏色鮮艷的物體,顏色對比比較明顯。家長在給寶寶選擇玩具、圖書等要盡量顏色鮮艷,對比強烈,給幼兒顏色上的沖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寶寶。
(2)新奇、活動的物體。
能活動的玩具,會跳舞的玩偶,可以組裝的拼片,立體活動圖書,插卡組裝等都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寶寶,通過活動的物體的操作,增進寶寶的知識經驗,促進寶寶注意力的發展。
(3)不斷變化的新環境。
家長要帶領寶寶去參觀動物園、公園、等,通過參觀這些新奇的事物,引起寶寶的興趣,吸引寶寶注意。另外,家長也可以隨時變換幼兒周圍的環境,例如,經常變換寢室中物品的擺放位置等,引導寶寶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
2.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活動,從幼兒最感興趣的形式入手。
游戲是幼兒時期最感興趣的活動,生動有趣的游戲可以讓幼兒精神愉快,注意力高度集中。前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幼兒在游戲和單純完成任務兩種不同的活動方式下,將各種顏色的紙分裝在與之同色的盒子里,觀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實驗結果發現,在游戲中4歲幼兒可以持續進行22分鍾,6歲幼兒可堅持71分鍾,而且分放紙條的數量比單純完成任務時多50%。在單純完成任務的形式下,4歲幼兒只能堅持17分鍾,6歲幼兒只能堅持62分鍾。實驗結果表明,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穩定性較強。
3.以鼓勵為主,能夠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探索的慾望。
在活動中成功,幼兒能夠體驗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精神愉悅,精力充沛。
而這樣的活動也能激發幼兒再次注意的興趣。因此,家長為幼兒創設的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夠在原有水平上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有慾望去探索這個事物。因此,家長應該是表揚鼓勵為主,能夠讓寶寶體驗到成功,激發再次注意的興趣。
4.引導幼兒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良好的注意力需要人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因此,引導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情,可以促進寶寶注意的穩定性,逐漸增強注意力的時間。例如,要求寶寶在10分鍾內完成一件塗色作品,寶寶就會有一定的時間概念,不自覺的要求自己全神貫注,增強寶寶有效注意的時間。
5.隨時做好有意識的引導。
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關注一件事物,這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大街上,突然看到天空中一隻飛著的小鳥,可以引導寶寶看一看,鳥的顏色是什麼樣的?它的翅膀是怎樣的?它怎樣叫?等,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專注的觀察這只鳥,帶著一定的目的去觀察,有利於寶寶注意穩定性的發展。
三.幾種培養注意力的小游戲
1.拼圖小游戲
經常給寶寶玩一些拼圖游戲,例如動物拼圖,水果拼圖,人物拼圖,地圖等。這樣的拼圖游戲需要寶寶耐心參與,參與組合。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選擇適合的拼圖,2-3歲的拼圖最好在4片之內,3-4歲的最好在8片之內,4-6可以在12片左右。
2.傳話游戲
家長可以玩這個小游戲,可以由媽媽說一句話,傳給爸爸,再傳給寶寶,最後,讓媽媽和寶寶說一說自己聽到的。這個游戲非常有趣,而且需要在耳邊低語,促進寶寶注意力的發展非常有效。
3.聽口令做動作。
家長說出口令,例如:「摸一摸耳朵」,「向前走」,「去拉住爸爸的手」,「把門關上」,「把窗子旁邊的綠色積木拿來」等,這樣的口令可以隨著年齡階段的增長逐漸變得復雜。
4.復述練習。
家長講述一個小故事,引導寶寶復述。或者家長說兩到三句話,引導寶寶盡量能夠復述出來。
5.表象記憶。
出示圖片或者物體給寶寶看,然後藏起來,引導寶寶說一說剛剛看到哪些物體,或者在一堆物體中找到剛剛看到的物體。
總之,3-6歲是訓練寶寶有效注意的最佳時期,根據每個年齡段寶寶的發展特點,家長有意識的進行引導。但是,家長不能單純以一個方面評論孩子注意力的好壞,隨時做好科學、正確的引導,循序漸進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