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長頸鹿的資料或圖片
長頸鹿是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哺乳動物,從地面到頭頂,一般可超過5米,體重約為900千克,最大的雄性體重可達1800千克。雌雄兩者都有角,但骨質角較短。它常隱蔽在疏林中從高處警視周圍動靜,故素有「嘹望哨」的別名。長頸鹿亦是奔跑能手,它的四肢細長,每足僅四趾,第二和第三趾發達,演變成為堅硬的蹄子。腳踵具有彈性韌帶,皮膚厚可達2.5厘米,不易被荊棘刺傷,故擅長於在疏林或荊叢中來往奔跑。長頸鹿皮膚的底色呈棕褐色,上有不同大小的花斑,如同疏林中的蔭影,與它生活的環境色彩很協調,不易被天敵和獵人發現。
長頸鹿棲息在非洲的疏林草原地區。雖然同一區域生活著許多其他有蹄類,但與它競爭食物資源的卻較少,因為長頸鹿具有長頸和長腿,能取食長在較高部位的植物枝葉。而且長頸鹿的舌頭很長,能伸出口外邊25厘米處摘取食物。其它種動物只能「望葉莫及」。
長頸鹿的脖子雖長,但頸椎數仍與其它哺乳動物一樣,僅有7塊,只是每塊的長度大得多而已。由於脖子特長,長頸鹿的心臟距離頭部約有3米遠。為了確保新鮮血液能及時輸送到頭部,其心臟血壓要比其它一般哺乳動物高2~3倍。由於頸部形成了可緩沖血壓的許多小動脈網路,血液到達頭部時的壓力並不太高,因而腦部血管不致有破裂危險。
長頸鹿飲水時,需將前面兩腿大幅叉開,吻部才能觸及地面上的積水。此時頭部則處於低於心臟的位置。曾有人擔心,在這種情況下頭部血壓是否會急劇升高而導致腦溢血。但事實不會,隨著長頸鹿兩足叉開和低頭,頸動脈瓣即自動關閉,流向腦部的血液就大量減少,所以腦部血壓不會因此而突然升高。
長頸鹿是耐渴的動物,在一般情況下,攝取食物中所含水分即能滿足它機體的需要。如果在乾旱的草原找不到水源,它可以數個月不直接飲水,在旱季,往往聚集於河流附近運動。雨季來臨,即分散到疏林地區,因此常有季節性小遷移。長頸鹿一般是小群活動,有時也與斑馬或羚羊等合群覓食。它們活動的區域的大小因食源豐盛程度不同而有差異。
長頸鹿的四肢不但奔跑得快,而且富有彈力。在遇到敵害時,善於彈跳的腳蹄還是強有力的自衛武器,其撲擊力之大,恐怕獅子也會望而生畏。
參考資料:http://www.shengwu.com.cn/ziliao/dwwd/200508/5475.html
❷ 長頸鹿是什麼顏色的繪畫圖片
繪畫中長頸鹿的顏色:
❸ 長頸鹿的成長過程[附圖],要全,要快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雌雄都有外包皮膚和茸毛的小角。眼大而突出,位於頭頂上,適宜遠望。遍體具棕黃色網狀斑紋。
出眾的脖子
長頸鹿的長脖子在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獨樹一幟,這樣它們在非洲大草原的上,就可以吃到其他動物無法吃到的,在較高地方的新鮮嫩樹葉與樹芽.但長頸鹿和其它動物的脖子椎骨同樣只有7塊,只是它們的椎骨較長,一塊椎骨有兩公尺長.
它們是反芻動物
由於它們要時常咀嚼從樹上摘下的樹葉,這就使得它們的下顎肌肉不停的運動,而臉部的運動缺少運動生長緩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長頸鹿總是一付僵硬的表情.
長頸鹿的的長舌是雪青色的。這是薩克斯管的顏色,一種令人心顫的顏色。然而它們並不是「長舌婦」它們安靜的象修女一般,從不發出聲音。因為它們沒有聲帶。也許沉默是金的該是它們吧。
分布與繁殖
它們主要生活在稀樹草原和森林邊緣地帶,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通常一隻雌性長頸鹿懷孕14-15個月才生產,一般一胎一隻,很少有兩只。生產時母長頸鹿保持站立的姿勢。新生的小長頸鹿約有1.9米高,100公斤。(對不起,我有圖片,但弄不上去.告訴你網址:http://www.i3721.com/cz/tbctk/bnj/xjcswxc/200606/9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