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如何分辨壞人的圖片

如何分辨壞人的圖片

發布時間:2025-03-31 03:40:33

Ⅰ 京劇知識——臉譜

臉譜
【定義】

譜是中國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

【特點】

臉譜的主要特點有以下三點:一、美與丑的矛盾統一;二、與角色的性格關系密切;三、其圖案是程式化的。

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化妝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而「凈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復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復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

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臉譜的類別】

大家看到的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維想像,在石膏材質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綉等手法製作出形態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製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另一類是舞台實用臉譜。這類臉譜是根據劇情和劇中人物的需要,演員用誇張的手法在臉上勾畫出不同顏色,不同圖案和紋樣的臉譜。

【臉譜的起源】

關於舞台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

【相關臉譜的介紹】

紅色臉 象徵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斬經堂》里的吳漢。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關羽(紅整臉)

黑色臉 既表現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如「包公戲」里的包拯;又象徵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里的張飛,「水滸戲」里的李逵,「楊排風」中的焦贊。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 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

白色臉 表現奸詐多疑,如:「三國戲」里的曹操、《打嚴嵩》中的嚴嵩。

曹操(白整臉)

藍色臉 表現性格剛直,桀傲不馴,如:《上天台》中的馬武,《連環套》里的竇爾墩。

竇爾墩(藍花三塊瓦臉)

紫色臉 表現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魚腸劍》中的專諸。
其他:面色不好,醜陋。

張郃(紫三塊瓦臉)

金色臉 象徵威武庄嚴,表現神仙一類角色。如:《鬧天宮》里的如來佛、二郎神。

大鵬(金色象形臉)

綠色臉 勇猛,莽撞。 如:《白水灘》里的徐世英

其他:綠林好漢。

其它還有黃色臉、粉色臉、銀色臉等。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凈(花臉)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 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

【臉譜的歷史】

臉譜的產生有悠久的歷史。臉譜起源於面具,臉譜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而面具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後再戴在臉上,在中國的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帶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遺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幾十個青銅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魚鳧舉行祭祀禮儀的用品。北齊蘭陵王長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強,但相貌俊美像個女子,他打仗時就帶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蘭陵王入陣曲》里,扮演蘭陵王的演員就要帶上面具。這可能就是戲劇中臉譜的起源。

【相關記載】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到了戲里,這些符號就直接畫在臉上,表達更為復雜豐富的觀念和表情。唐代就有"塗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塗臉面表現鬼神的形象。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宋代"塗面"分"潔面"和"表面"兩類,花面也很簡單。畫了個白鼻子、紅眼圈,目的"務在滑稽"。因為宋代雜劇中,科諢佔了很大比例。元代雜劇盛行,在《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做場》的大幅壁畫中,出現了元雜劇正面人物中的"整臉"的譜式,突破了過去副凈那種白底黑線的基本格調,帶有某種性格的色彩。

明代已經是由昆劇演出的傳奇劇的天下,表演豐富,行當分工精細,凈分正凈(大面)、副凈(二面)和丑(三面)。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其底色多是根據說唱文學中的描繪或演員自己的想像設計的。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譜式是誇張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發,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圖案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後興起。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色彩增加了藍、綠、黃、灰、橙。

【臉譜的分類】

臉譜根據描繪著色方式,分為:揉,勾,抹,破四種基本類型。
揉臉:凝重威武,整色為主,加重五官紋理加以實現。是十分古老的臉譜形式。
勾臉:色彩絢麗,圖案豐富,復雜美麗,五彩繽紛,有的還貼金敷銀,華麗無比。
抹臉:淺色為多,以為塗粉於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詐壞人之性。
破臉:不對稱臉,左右不一,形容面貌醜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據臉譜的圖案排列,又把臉譜分為以下四種:
整臉:最原始的臉譜形式,利用雙眉把臉分為額和面兩個部分的臉譜。
三塊瓦臉:在整臉的基礎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為左右的臉譜。
花三塊瓦臉:把三塊瓦臉的分界邊緣藝術化,加上各式圖案的臉譜。
碎臉:三塊瓦臉的變種,其分界邊緣花形極大,破壞了原有的輪廓。

【臉譜的圖案】

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

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於古典傳說。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楊七朗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勇猛無敵。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天子。雷公臉譜中有一雷電紋。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夏侯敦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示。竇爾墩,典威等人的臉譜上有其最擅長的兵器圖案。王延章頭畫蛤蟆,表示是水獸轉世。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北斗星君畫七星圖於額上。

【臉譜的作用】

臉譜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還可暗示角色的各種情況,如項羽的雙眼畫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劇性結局,包公皺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孫悟空猴形臉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離化",拉開戲與觀眾的心理距離。臉上的圖畫使觀眾分辨不清演員的本來面目,並且與生活中的真實人物相貌很不一樣,像帶著假面具。這使得觀眾不容易"入戲",避免產生幻覺,而是專心於審美和欣賞。另外,"大花臉"與"俊扮"同時上場,形成鮮明對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凈丑的怪誕之容。同時,臉譜的濃重、鮮明的油彩和多樣的圖案,再配上凈行"吼叫式"的粗獷聲腔,形成強烈藝術刺激,對觀眾起到興奮、宣洩和震動作用。

臉譜不是絕對固定的,由於上演的劇目、角色的年齡、演員的臉形不同而略有差別。除此之外,演員畫臉譜演出時,還有一個原則,即同時在場的諸角色,其臉譜特別是基調色彩不能"犯重",如《長坂坡》中曹營八將同時上場,除張遼不勾臉外,其餘七人須一人一色,不能相同。這樣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顏色搭配以求美觀,同時要讓遠距離的觀眾不致混淆角色。凈行的臉譜最為豐富復雜。楚霸王的京劇臉譜被稱為"無雙臉",為楚霸王專用。相傳楚霸王是個美男子,但因他殺人無數、性情凶暴,畫成花臉;又因他是個悲劇人物,雙眼處畫兩大塊向下斜掉的黑影,明顯的是副哭喪臉。項羽的臉譜底色是大白,這種色調表示奸詐、殘忍。在人們的印象里,項羽是血性男兒,尤其是霸王別姬,充分顯示出深厚的感情,令人難忘,但其面部只有黑白二色,並無紅色。這種情況表明臉譜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探討。

中國臉譜網 http://www.lianpu.com.cn/
北京泥塑京劇臉譜淺談

一、臉譜原源]

臉譜的發展跟中國戲曲的發展是不可分隔的。起源於歷史上的「代面」。據《舊唐書》記載,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的出現,這應是臉譜的鼻祖。貴州的「儺戲」面具就是臉譜的活化石。隨著戲曲的發展,戴面具演出時不利於演員面部表演,藝人們直接用顏料在面部勾畫、化妝,就逐漸形成臉譜。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各種顏色在演員面部所勾畫行成的特殊譜式圖案。凈、丑是採用臉譜作為面部化妝的主要角色,部分生、旦角色也使用臉譜。臉譜是用來表明戲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徵,以豐富舞台美術色彩,強化演出效果。臉譜是種象性美術創作,是舞台美術整體中的固有組成部分。臉譜是把由思想構成的眉目口鼻花紋和臉膛顏色組織起來,塗畫在演員臉上以使人產生美觀感知的圖案。臉譜是隨戲的形成而產生的。各種人物大部分都有自己特定的譜式和色彩,臉譜藉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使觀眾能觀其外表、知其心胸。

二、京劇臉譜的形成

京劇臉譜是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形成後,逐漸形成的。京劇臉譜在形成過程中吸取了很多地方戲曲劇種的臉譜。在地方戲曲臉譜基礎上加以取優廢劣。經過幾代著名演員和戲曲藝術家的不斷探索研究、改革,形成現在的京劇臉譜。京劇臉譜也是至今戲曲舞台上臉譜最多、最完整的臉譜體系。

京劇臉譜是中國傳統臉譜大系中的分支,有臉譜通性及其本身特性。京劇臉譜借鑒了徽、漢、昆、秦、各劇種經驗。從一開始就具有較完整的系統性,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全部舞台藝術的固有組成部分,離開舞台和戲中的人物,臉譜也就失去其根本意義。

戲中凈、丑勾臉與生角抹彩、旦角拍粉是性質相同的面部化妝手段。須與行頭,切末面具等人物風格諧調,並與唱、念、做、打、翻等表演形式協調,因此演戲是前後台戲曲藝術工作的集成。一個臉譜的譜式,一出戲中臉譜的配合,均須涵蘊於這個整體舞台藝術之中,這就是臉譜藝術的整體性。

三、京劇臉譜色彩常識

京劇臉譜是戲曲臉譜中用色最多的劇種,所謂臉譜色彩是指臉膛的主要色彩而言,有紅、紫、黑、白、藍、綠、黃、粉紅、褐、赭、金、銀等色,各具秒用,以豐富想像和誇張的手法,突出劇目中復雜的人物形象,出現於舞台上。

京劇臉譜著重在形、神、意等方面,表現多種人物忠、奸、善、惡寓意褒貶、愛憎分明,而且著色變化有致,勾繪精巧,富有圖案美,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對戲中人物膚色誇張的描繪,是對戲中人物性格的誇張。臉譜上的面紋常用有其它色彩,有烘托主色的作用。一般來說,紅色的代表忠勇、正直;黑色的代表勇猛、直爽;白色代表奸詐、狠毒、陰險;油白色代表自負、跋扈;藍色的代表剛強、驍勇;綠色的代表頑強、俠義;黃色的代表凶暴、沉著;灰色的代表老年梟雄;紫色的代表智勇剛義、剛正威嚴;金銀色代表神、佛、鬼怪、精靈。

京劇臉譜用色也不是絕對的,有靈活性。如:紅色在表現三國戲中人物關羽時,代表其赤膽忠心。但在《法門寺》中太監劉瑾雖為紅色臉是代表其養尊處優,權壓朝臣;如:《水滸》戲中人物晁蓋雖是「黃色三塊瓦臉」在這里就不是代表其凶暴、沉著,而是代表其面部膚色發黃,印堂勾畫一個橢圓紅光,一看就知是位堂堂正正起義的老英雄;如:《八大錘》中的金兀術用的金色,並非是神仙、精靈,而是代表其姓金。這個臉譜完全是《望文生義》的解釋,不能說明這個臉譜的真實意義。

四、北京泥塑京劇臉譜

北京的泥塑彩繪臉譜起源於清代末期。究竟是誰把京劇舞台上的臉譜變成了泥塑彩繪臉譜的呢?人們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花臉桂子」。在北京泥塑臉譜發展史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相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4年)前後,住在北京西城的一位姓桂的旗人,此人能詩善畫,也是一位酷愛京戲的票友。靠吃「祿米」即俸祿為生,在閑玩的時候,他看到廟會上有泥捏制的泥人,突發奇想,用膠泥做了一臉型模子,翻做了一些泥坯,曬干以後,仿照舞台上的臉譜著色給泥坯勾畫上色,臉譜做成以後拿給自己要好的朋友觀賞,朋友都覺得挺好。桂先生就把臉譜分給了自己的朋友,一來二去,天長日久人們都知道他會做泥塑臉譜了。於是上門求繪的人逐漸多起來,在京城小有名氣。因為姓桂的最擅長繪制「凈角」臉譜,所以人們稱他為「花臉桂子」。

辛亥革命以後,取消了旗人錢糧「祿」的舊制。「花臉桂子」為了設法謀生,就在家裡做泥塑臉譜送到廟會上去出售。起初送幾個貨樣,交給了白塔寺的李記雜貨攤,很快就賣光了。以後不管送多少,都能隨時賣出去,總是供不應求。李記商店不僅因此得利,而且因售泥塑臉譜在北京出了名。從此泥塑京劇臉譜作為北京民間工藝品開始在京城流行,由於泥塑臉譜活躍了市場,京劇泥塑臉譜迅速發展。做臉譜的人多了起來。較有名的繼「花臉桂子」之後京城先後出現了白如霖、汪稔田、李榮山、趙友三、趙永年、李克明、馬成子、唐景昆、韓啟泰、雙起翔、楊玉棟等名家。

泥塑臉譜主要是藝人們在家裡手工製作,然後拿到廟會或經營藝術品的鋪子里去賣。劉曾復說:在老東安市場有個工藝品店「松竹梅」(邢靜安創辦)的小店就經營泥塑臉譜。解放初期做泥塑臉譜的幾位老藝術家組成合作小組,以後又成立了北京彩塑廠,後來劃歸到特藝三廠。到了九十年代初三廠因經營不景氣而停產,以後我為把臉譜藝術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於一九九五年創辦了北京興鑫工藝品廠,專業生產開發京劇泥塑臉譜同時也開發石膏、紙等不同材制的臉譜並為泥塑京劇臉譜注冊了「京蝠」商標,臉譜注冊商標國內還是首次。

五、京劇泥塑臉譜的製作

製作泥塑京劇臉譜少說也得十幾道工序。首先需要尋找成色質地較好的膠泥,然後過淋浸泡,再反復揉摔,做好臉譜的模具,把醒好的泥用模具刻坯,坯子要放在陰涼處陰干,不要暴曬,防止坯子乾裂。坯子涼干後打磨拋光上白然後再在坯子上彩繪、上漆、扎髯口、上盔飾這樣一件作品就完成了。泥塑臉譜最吃功夫的是彩繪,北京的泥塑臉譜講究規整,構圖嚴謹,線條流暢,位置准確,色彩明麗,善於刻畫和突出人物的性格,注重畫工,素有「三型七彩」之稱。在彩繪上,紅、黑二色畫完後還得上清漆,白、綠、黃、藍以及粉紅等都用顏料勾繪。由於黑、紅色用過漆,增強了亮度,能使基色突出,並能使之與一般色彩產生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明快的視覺感。

六、工藝泥塑臉譜的現狀未來

各種工藝品市場的櫃台里,各種展覽中都有京劇臉譜;在法國巴黎的大遊行中打頭彩車上也是我們京劇臉譜以及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在舉辦一些活動時也懸掛京劇臉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家庭裝飾、火柴盒上、鑰匙鏈上、撲克牌上、模特時裝上、大街的雕塑上到處都是京劇臉譜。臉譜已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得到海內外人士的認可和歡迎。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加入WTO,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外人士了解中國,了解北京、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京劇、了解臉譜。將有更多人喜歡上我們京味的泥塑臉譜。讓我們為振興京劇藝術弘揚民族文化做些貢獻吧!

七、民間社火臉譜

儺起源於原始宗教。在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們對大自然的威脅沒有抗禦能力,一遇天災人禍,只能用儺祭,這一種原始宗教祭祀的巫術活動來祈告神靈,驅邪逐魔,弭災納祥。
儺面具的藝術風格,雖渾厚、粗獷,但工匠製作時不乏精雕細刻、講究色彩,拙樸的民間造型手法賦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的刻劃出了民間神話中的神靈、鬼怪及傳說中各類人物的喜、怒、哀、樂、表情豐富,性格鮮明,令人嘆為觀止,是中華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

八、田有亮筆下的臉譜

小 楠

立冬節氣到來的時候,田有亮先生在湖廣會館又喜收了一名跟隨他學習臉譜繪畫的弟子——戰友京劇團的楊強。田有亮先生在給我的簡訊里說:「現在已有六位徒弟,再收一位戰友京劇團的楊強,共七位。較有成就的有孫世梁、侯寶華、庄健三位。」
時年六十一歲的田有亮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少時幸得翁偶虹先生(原中國京劇院著名編劇,曾編創《野豬林》,《大鬧天宮》、《紅燈記》等百餘部劇作)開蒙,初涉臉譜畫藝,年稍長,拜翁偶虹先生為師,專習此藝三十餘載。其代表作有《中華國粹臉譜集錦》、《水滸英雄一百單八將全圖》、《二十八星宿臉譜》、《百鳥臉譜》、《百猴臉譜》等,其中《中華國粹臉譜集錦》含納了包括地方戲劇在內的2000餘幀臉譜。
田有亮先生告訴我,臉譜是戲曲化妝的特殊手段和獨特的面部造型藝術。根據史料記載,臉譜由唐代樂譜中所載面具和參軍戲的塗面逐漸演變而來。翁偶虹先生論證說:「中國戲曲臉譜,胚胎於上古的圖騰,濫觴於春秋的儺祭,孳乳為漢、唐的『代面』,發展為宋、元的『塗面』,形成為明、清的臉譜。」這樣隨著歷史的演變,經過歷代戲曲演員的長期實踐,臉譜藝術家逐步將各種人物畫臉的圖案加以完善,歸納分類訂成譜式,畫出五顏六色的圖案,每人一譜。所謂「花」而有「譜」,這就是臉譜的形成。
京劇是國粹,是中國戲曲中最大的劇種,集合各劇精華,臉譜完善,譜式繁多,蔚為大觀。京劇各行當演員經過化妝,由固定的臉譜有效地表現出人物的品貌、身份、性格。臉譜使人可以目視外表,窺其心胸,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
近年來,隨著田有亮先生的藝術成就日臻高至,其聲名遠及海外,應邀在中央電視台講解臉譜掌故,更有許多作品刊登發表,傳播弘揚京劇藝術,傳統文化。
九、中國臉譜文化
lp118.cn
中國京劇臉譜文化博大精深,而臉譜的彩妝運用之妙更是存乎一心!「臉譜是一種中國戲曲內獨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妝造型藝術。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是性格化的;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它是圖案式的。在漫長的歲月里,戲曲臉譜是隨著戲曲的孕育成熟,逐漸形成,並以譜式的方法相對固定下來。」臉譜是中國戲曲獨有的,不同於其它國家任何戲劇的化妝。戲曲臉譜有著獨特的迷人魅力。
臉譜與戲曲人物角色的關系如何?是不是戲曲中的每個人物都需要勾畫臉譜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個人物都要勾畫臉譜,臉譜的勾畫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類來進行。
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按傳統習慣,有「生、旦、凈、丑」和「生、旦、凈、末、丑」兩種分行方法,近代以來,由於不少劇種的「末」行已逐漸歸入 「生」行,通常把「生、旦、凈、丑」作為行當的四種基本類型。每個行當又有苦幹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統稱; 「生」、「凈」、兩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也叫「素麵」或「潔面」。其特徵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說所有 「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妝都大體一樣,無論多少人物,從面部化妝看都是一張臉;「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妝,也是無論多少人物,面部化妝都差不多。「生」、 「旦」人物個性主要*表演及服裝等方面表現。
臉譜化妝,是用於「凈」、「丑」行當的各種人物,以誇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麵」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 「凈」、「丑」角色的勾臉是因人設譜,一人一譜,盡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一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凈」、「丑」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因此,臉譜化妝的特徵是「千變萬化」的。
「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志,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這類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寬闊宏亮,演唱粗壯渾厚,動作造型線條粗而頓挫鮮明,「色塊」大,大開大合,氣度恢宏。如關羽、張飛、曹操、包拯、廉頗等即是凈扮。
凈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藝術、技術特點的不同,大體上又可分為正凈(俗稱大花臉)、副凈(俗稱二花臉)、武凈(俗稱武二花)。副凈中又有架子花臉和二花臉。丑的俗稱是小花臉或三花臉。
正凈(大花臉),以唱工為主。京劇中又稱銅錘花臉或黑頭花臉,扮演的人物有《將相和》的廉頗、[圖10 廉頗(京劇《將相和》)]《鍘美案》的包拯等,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氣度恢宏取勝是其造型上的特點。
副凈(也可通稱二花臉),又可分架子花臉和二花臉。架子花臉,以做工為主,重身段動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魯智深、張飛、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劇中抹白臉的曹操等一類,也由架子花臉扮演。在其它劇種里大多不稱架子花臉,有的劇種叫草鞋花臉,如川劇、湘劇等。二花臉也是架子花臉的一種,戲比較少,表演上有時近似丑,如《法門寺》中的劉彪等。
武凈(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兩類。重把子工架一類扮演的人物如《金沙灘》的楊七郎、 《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類,又叫摔打花臉。如《挑滑車》中牛皋為架子花臉,金兀術為武花臉,金兀術的部將黑風利為摔打花臉。
「丑」(小花臉或三花臉),是喜劇角色,在鼻樑眼窩間勾畫臉譜,多扮演滑稽調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齒清晰流利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兩大分支。
戲曲中人物行當的分類,在各劇種中不太一樣,以上分類主要是以京劇的分類為參照的,因為京劇融匯了許多劇種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數劇種的普遍規律,但這也只能是大體上的分類。具體到各個劇種中,名目和分法要更為復雜。
臉譜與戲曲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的關系,可用圖簡要表示如下:
戲曲中的角色行當最初是用於表現人物的社會地位、身份和職業,後來逐漸擴展到表現人物的品德、性格、氣質等方面。角色行當具有類型化特徵,而且對角色的區分帶有明顯的善惡、褒貶的道德評價在裡面,如公正忠孝者為端莊的正貌,*邪可惡者刻畫成丑形。面部化妝和服裝是區分人物角色的可視的直接表徵,如果說服裝主要是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那麼面部化妝,尤其是臉譜化妝更多表現的是人物的性格、氣質、品德、情緒、心理等方面。通過臉譜對人物的善惡、褒貶的評價是直接的,一目瞭然的。如曹操勾白臉表示*詐,關羽勾紅臉表示忠義等。
臉譜具有相對獨立的欣賞價值和審美意義,但從根本上說,它始終是戲曲表演藝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對臉譜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特性的認識,只有在觀看戲曲演出過程中,結合服裝和表演才能充分理解、認識。
臉譜與服裝的配合構成了舞台上凈、丑角人物的外觀,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喚起觀眾的心理共鳴。眼睛、面部是情緒、心理的窗戶,因此臉譜是觀眾的視覺中心,臉譜對喚起觀眾審美心理的美感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五顏六色,變幻無窮,內涵豐富,就連許多西方藝術大師都覺得中國戲曲臉譜「奇妙極了」。更多臉譜圖片到:臉譜專賣: http://www.lp118.cn
黃臉和白臉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劇情的關鍵。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者;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徵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
紅色--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
藍色--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虯.
黃色--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現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金,銀色--表現各種神怪形象

Ⅱ 50張看透人心的圖片帶文字 經典又現實很可怕

50張看透人心的圖片帶文字,經典又現實很可怕:

按別人的指引,盲目的前進,可能會一步踏空,摔得慘痛。

每一張笑容背後,隱藏的是什麼?難道真的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老師說,每個人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看了這幅圖之後,我終於明白了!窮苦人,靠自己。但有錢人,永遠靠的是別人

可怕的不是真壞人,而是假好人。

沒有菱角的人走得會很快,但到下坡路的時候也會滾得很遠。

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謝幕,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男人被束縛了自由,女人即使對他再好,他也是厭煩的。

一個誠實的敵人,好過一個虛偽的朋友。

靠男人的女人終會摔倒,所以,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很多人只靠著一張臉活著,卻不知早已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苟且。

1當你在算計別人的時候,也許別人也在算計你。

1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有一個默默付出不要求回報的女人;每個任性的女人背後,必定有一個百般嬌寵她的男人。

1你必須往前走,因為你已經沒有退路!

1給自己營造光明的時候,你能避免陷他人於黑暗嗎?

1不要期望多少人對你溫暖。其實,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冷漠無情,事不關己。

1等愛的天秤平衡了,你發現它卻很接近十字架!

1每個人都有千百種模樣,想真正看透一個人,很難。

1有時候美好的表面之下,隱藏的總是醜陋和險惡

1我抱起磚頭就沒法抱你,放下磚頭就沒法養你。

20、你們當初剪下了我的翅膀,現在卻又要我飛翔。

2讀書的意義所在 ,不讀書只能在鄉間但很快樂(雖然辛苦點);讀少量的書只能在烏煙瘴氣的城市忙碌。只有讀了書並且成功的人,才能看到頂端

2正確認識你自己

2產生不同的人生差別之一

2你擁有的正是別人得不到的,別抱怨鞋子不好看,世上還有沒有腳的人。

2不要自己毀掉自己的前途

2如果你有一個夢想,你會?

2再高大的松樹,也有矮小的時候,人呢?

2再累,不能放棄啊,想想自己,和自己身後的那些親人。

2如果放棄的太早,你就永遠不知道你將錯過什麼。

30、有時你會覺得特別艱難,上帝也許在給你准備驚喜~

3有些事現在不做,要等到老去嗎?

3你與機遇的距離很多時候,就差一步主動”

3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打不倒

3不平等下的公正並不意味著公平

3跟著別人腳步走的人往往也就只能看見人山人海

3不逼自己一把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3面具戴的久了就成了面具的模樣

3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3有多少人把童年時未完成的夢想想當然的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

40、有時候淚水並不能得到愛人的溫暖反而使他感到窒息

4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日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4當你是下一個,就沒那麼好笑了

4真正成熟的人脾氣永遠不會大於他的能力

4倘若沒了稜角,如何自由站立

4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4長大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你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4我們努力奮斗是為了擁有很多的資本來對抗未來未知的困境

4以為自己獨一無二卻不知,從一開始我們就在朝著社會所需要的樣子成長

4那個你無比溫柔地教會如何去愛的人最後,卻把溫柔給了別人

50、所謂的高枕無憂”不過是已有了萬全的准備

Ⅲ 為什麼壞人那麼多

第一,壞人很多時候更能為自己謀利益; 第二,因為壞,是利益的沖突和人的黑暗面,世界的不公平性等等結合的產物。因為人的黑暗面無法消除,所以世界上永遠都會有壞。因為人的利益,很多時候是對立的,所以永遠都會有壞,畢竟壞不壞是相對的。又因為世界本身是不公平的,這種不公平性,很多不是由人類而導致的,世界本身就如此,就像出身,天賦,顏值等。這種情況下,總會有人生出負面情緒,然後報復社會,就算沒有報復社會那麼嚴重,但是很多人也會對世界不滿,這個情況下,自然壞人會多; 第三,精神文明的發展還不夠充分,發展成果不夠普及。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無葯可救,當司法與別的各種體制更加完善,人們的素質更高,壞人比好人更能謀利益的現象會減少。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即使絕對的公對公平依舊不存在,但由於每個人都過得很好,所以就算不公平,也不會有多少人覺得世界黑暗。壞人會少很多。 隨著精神的文明發展,成果的普及,好人會變多,壞人自然會少。
人的道德是與生俱來的,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差別。之所以後來有人變壞了,有人保持著本真善良,有如下原因:

第一是,道德的高低是相對的,每個人心裡都有道德,只是道德水平高低不同。有人道德高,必然就顯得其他人道德低。

第二,每個人稟賦不一樣,道德上量的差異,會在社會競爭中被放大,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有人不用作惡就能發財,是真的大能者,其他人則分化為兩個極端,一部分人堅守道德,甘於貧窮,只求心安。另外一部分人鋌而走險,通過害人發財,壞人就因此而誕生了。

第三,環境的影響,好的環境壞人也變好,差的環境好人也變壞。要知道人性中趨利避害的本能始終是大於道德天賦的,只有大家一起遵守道德,引起情感共鳴,道德才會占據上風。如果作惡不受懲罰,為善沒有好報,那行善的人會越來越少。如果有利益集團持續地大力宣傳各種自私自利的觀念,擾亂人的心智,道德慾望就會低於利益慾望。

第四,教育的結果,學校很注重德育,這個沒得說,但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換銜接的不夠好,過渡不平滑。學生階段相對純潔美好,一旦走上社會,各種丑惡短時間內撲面而來,對人的沖擊是非常大的,足以毀掉人的三觀,讓一部分人道德嚴重滑坡,甚至仇恨社會。所以要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多參與社會實踐。這樣,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換落差不會太大,人格就會比較健全,憤世嫉俗的人會比較少。

第五,道德需要信仰來加固。有信仰,人們會自覺地秉持善心善念,排斥各種雜音。沒有信仰,就會被雜音所干擾,意志不堅定。

孟子說「人無有不善」,王陽明說「心即理」。人世間一切道德准則,都在人的心裡。每個人都保持本心,社會就不會差。
在利益面前,人們對於那利益都緊緊抓住不放;為了自我的利益,不惜傷害任何人。這是人性之惡。

1、人們認為做壞事對自己有利。所以,大都選擇做壞事(成為壞人)。

人性中,善惡並存。並不存在一個純正的善人或惡人。那善人也思想中偶爾閃過惡的念頭,那惡人思想中也偶爾閃過善的念頭。這就是說,好人壞人可以從他的行為等方面看得出來,而他的思想就很難被發現了。

人是逐利的。當利益存在於眼前時,極少有人能不動心。當動心時,就會想辦法將那物品弄來「歸我所有」。

因為做好事通常是失去利益,而做壞事通常是得到利益。所以,人們面對利益的誘惑,往往就選擇做「得到利益」的那個人,即他要做壞事(成為壞人)。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2、開始,只有壞人做壞事。後來,好人也開始做壞事了。

什麼是好人好事,什麼是壞人壞事,必須要有一個標准。這個標准在誰那裡呢?也許在掌管法律的人那裡,也許在大多數人那裡,也許在少數人那裡,也許在「天」那裡。社會通常界定什麼是好人好事和壞人壞事,並且立下規則,比如要求人們怎麼做。

開始,社會要求人們做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的多,做壞人壞事的少。可是,隨著壞人做壞事,他得到了切實的利益,而別人看見他得到了利益而自己沒得到,就開始眼紅和心裡不平衡了,於是也躍躍欲試地想要做壞事。可能開始不太敢做壞事,慢慢地敢了。

一個人做壞事而只得到利益不失去利益,越來越多的人就羨慕他,放棄做好人,逐漸地做壞事的人就多起來了。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3、對好人好事不獎(或獎得不夠),對壞人壞事不罰(或罰得不夠),於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做壞事(成為壞人)。

當第一個做壞事的人做壞事時,如果得到了及時的制止,例如有人出來懲罰他,他就不敢再做壞事了。可沒人這樣做,或者做得不夠,對他沒形成震懾力,他認為被罰後利益仍有剩餘。這其實是社會的獎罰規則不力問題。

有人做了好事,沒人獎勵他,或者他因為做好事而真正失去了某種利益,得不償失,長此以往他就不做好事了。而壞人做了壞事沒人來懲罰他,或者懲罰不足,他認為罰後有餘,當然他還會去做壞事。

社會應擔任一個角色,引導人們向善,制止人們作惡,獎善罰惡得當,否則是不行的。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當某個時期,會將人性中的惡充分誘導或激發出來,人們為了自我利益不擇手段地做壞人壞事,而非相反。這就是壞人越來越多的原因。

Ⅳ 京劇臉譜顏色的含義

京劇臉譜顏色的含義:

1、紅色:代表著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為正面角色。或是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2、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或者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3、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或表示和尙,太監臉譜,表示老人年邁。

4、紫色:表現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5、黃色: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

6、金色:代表神仙高人。

7、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

8、藍色:代表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分辨壞人的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早上祝福美女永遠美麗年輕圖片 瀏覽:394
窗戶曬衣服背景圖片 瀏覽:759
紅色美甲圖高清圖片2019 瀏覽:65
論文文字變成圖片格式 瀏覽:593
女孩啵啵頭圖片 瀏覽:323
環保材料做衣服的圖片 瀏覽:820
唯美霸氣的動漫圖片女生頭像帶字 瀏覽:124
精美手繪邊框圖片大全 瀏覽:10
14男生在家圖片 瀏覽:283
翡翠手牌鑲嵌圖片大全 瀏覽:901
兒童臉上怎麼畫圖片 瀏覽:37
霸氣的臉圖片高清 瀏覽:204
女生燙到腳的圖片 瀏覽:618
主題可愛圖片大全 瀏覽:576
壁紙善良文字圖片 瀏覽:530
美女全場互動圖片 瀏覽:170
男生眉中間有個痣圖片 瀏覽:434
美美的衣服圖片 瀏覽:346
動漫人物比例圖片 瀏覽:596
動漫水王子圖片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