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方案
美術學科有其自身獨特的藝術價值性,教師應該努力地去發現學生們所創造出美術作品中的閃光點,並且對其給予肯定,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和前兩課的《老房子》、《門、窗、牆》以及後一課《漂亮的房間》,共同組成的一個單元,屬設計應用學門領域。房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類為自己創造的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環境。我們的學生生活於其中,要能初步認識房子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在為設計創作儲備了一定的生活 經驗 的'同時,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風情及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狀況。由於學生對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師在施教時,可做適當的課前鋪墊,讓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參觀攝影或寫生紀錄、利用各種媒體廣泛收集資料,進行鑒賞、分析、對比。鏈接好本單元課程,讓學生更多了解各種房屋的門、窗、牆、屋頂及老房子式樣,感悟各式房子的藝術魅力,從而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小房子。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欣賞不同風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徵、作用,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操作目標運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 方法 ,設計製作小房子。
情感目標通過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創造力、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利用綜合材料的各自特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製作小房子。
教學難點作品構思新穎、造型有趣,綜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或視頻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學生准備收集建築圖片資料,彩色卡紙,廢舊材料,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交流與了解
1、課前布置學生調查,觀察本地建築,或帶領學生參觀當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2、師生共同欣賞、交流大家收集的圖片資料以及課本提供的欣賞圖片。
3、欣賞中外優秀的建築圖片,簡要介紹房子的 文化 背景,重點聯繫上節課內容講解門、窗、牆以及屋頂在風格上要和諧統一。
二、認識和發現
教師用彩色卡紙演示一種小房子的製作方法,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老師用了哪些製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三、感受與體驗
1、教師拿出幾件廢舊材料,演示製作一座小房子,提問:你更喜歡哪一種材料製作的小房子?為什麼?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廢舊材料進行觀察聯想,從材料的顏色,形狀,質感著眼,問你認為這些材料適合做什麼樣的房子,鼓勵學生任媒材和造型設汁之間多作聯想,感受各種媒材的特性。
四、嘗試與練習
學生嘗試把自己的材料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小房子。
五、游戲與評價
以小組合作為單位,舉行房地產開發洽談會,每個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做開發商,介紹本公司的設計方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學當顧客去選購。要闡明購買理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將學習評價巧妙地融人游戲之中,大家通過參觀、欣賞、交流,一起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採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並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錄音機、水粉、范畫、畫掛板、火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並提問學生聽到什麼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並說一說為什麼?之後,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後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後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麼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發揮 想像力 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並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 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並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後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願走遠。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3
教學目標:
1、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2、觀察和發現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愛護學慣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3、開闊視野,拓寬想像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准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
1、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麼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
2、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裡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麼?
3、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麼?
蠟筆小知識
1、是年幼 兒童 最常用的繪畫工具
2、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
3、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於大面積的塗色。
油畫棒小知識
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
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1、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塗顏色,但塗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3、比較適合於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繪畫願望。
三、引導觀察思考發現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1、欣賞中 國畫 、書法作品。
2、欣賞油畫作品。
3、欣賞水粉、 水彩畫 作品。
4、欣賞版畫作品。
5、欣賞 兒童畫 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麼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6、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後在美術課的課前准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7、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慣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四、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1、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種?
2、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夥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五、課後觀察和思考
1、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2、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麼?又發現了什麼新的工具和材料。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像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
2、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聽風、感覺風、發現風
1.多媒體播放風的聲音,讓學生聽,引入課題《風來了》。
【同學們,你能摸到風嗎?那你看得見風嗎?現在我們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覺到風嗎?】
2.讓學生想想,現在你可以怎麼來製造風。(用手扇、嘴巴吹)
3.通過什麼感覺到了風,(頭發晃動)及對風的感覺。【我們通過臉上有涼氣、頭發擺動、紅領巾揚起這些現象都可以感覺到風的存在】
二、了解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對不同季節的風的感受,了解風吹過之後物體變成什麼樣子?
1.教師提問,風是怎麼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種類的風?
教師答案,風是由雲冷熱分布不均而產生空氣流動而形成的,有微風、大風、狂風、龍卷風等
2.提問,不同的風跟什麼有關系?(天氣)不同天氣的風給我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麼請大家回憶一下,不同季節的風吹過之後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呢?(春天—溫暖,夏天—涼爽,秋—有些涼,冬—冷)
【不同季節的風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風溫和,使我們感覺舒適;夏天的風涼爽,使我們感覺清新;秋風颯爽,使我們寒意漸濃;冬天的風寒冷,使我們畏懼。】
3.風吹來時物體有什麼變化?小組討論一下。
【風吹過之後樹枝會搖動、湖面上有波紋的時候就知道風從那裡經過】
4、學生和教師一起歸納風來時物體形態的變化。
周圍景物的變化:花草樹木隨風傾斜擺動人物的變化:
(1)人物頭部,強調頭發的飄動或帽子飛起來。
(2)人物身體,強調衣服的飄動,飾物隨風飄揚。
(3)人物的手,捂頭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賞作品,學慣用線條表現風
1.欣賞畫家陳龍、周若蘭的作品《陣風》,強化學生記憶。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風還是小風?】(大風)
【大風來臨,作品中的人和物體變成什麼樣了呢?誰願意來 說說 】
(風把帽子吹掉了,頭巾被風吹的飄起來了,人都是抱著頭往前走,衣服飄起來了。沙被吹起來了)
2.欣賞教材,學慣用線條表現風的感覺。
【其實風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那在繪畫中我們怎樣表現風來了的效果呢?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畫出風呢?】(相似方向飄動的弧線、旋轉的渦狀線)【板書怎麼用線條表現風】
(1)線條來表現風的飄動、旋轉、迅疾和方向;
(2)通過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
四、嘗試畫風
1.出示書本上的幾幅畫,讓學生說說在微風、大風時,他們表現出的是什麼樣的。
2.請學生選擇其中一幅進行練習,體現出風來時方向的變化。
3.出示學生的作品,請學生觀察作品中物體發生的變化,及出現的錯誤。
4.欣賞圖片學生作品,體驗風來時不同表現形式。
第二課時
五、作業要求及指導表現
1.作畫要求:
(1)大膽的表現對風的感受。
(2)使畫面中的人和物在風的作用下體現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畫太大的場景,以免影響作品的完成。
2.教師巡迴指導
六、交流評析
說風:學生作品賞析。
1、學生自評:說一說你是怎樣用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來了的?
2、學生互評:你認為哪幅作品較好的表現了風?為什麼?
3、教師總結。總結課堂所學的內容,並對學生作業做簡單評述。
在咱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我們的世界將越來越美好!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討論,感受美術的節奏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根據美術的節奏進行想像並畫出各種圖型。
教學難點:有關美術的節奏意境的想像和創造。
教學准備:美術的節奏圖片,課件、實物展台等。
學具准備:彩筆、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展示動畫和圖片,在寧靜幽雅的音樂中將學生的思維、想像。
2、閉上眼睛,展開想像的翅膀遨遊。想像能看到什麼?有什麼樣的景色?(……)
3、滲透美術的節奏知識:
二、欣賞課本的圖片:
1、欣賞:
2、拓展:
三、欣賞老師准備的圖片:
欣賞老師課前准備的作品,(利用實物展台或課件,逐圖播放,欣賞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了解它們的表現形式,從中受到啟發?為自己的作業收集素材,尋找靈感。)
四、小組討論:
在小組中,談談准備怎麼畫,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確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主題,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
五、學生獨立作業,師巡視指導:
六、學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並互相點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畫面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協調。
七、合作學習
八、課後拓展
小學美術主題教研活動方案相關 文章 :
★ 美術主題教研活動方案
★ 新學期小學美術教研組工作計劃
★ 小學美術活動策劃方案【5篇】
★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方案5篇
★ 主題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 小學美術活動方案策劃【5篇】
★ 小學美術活動方案策劃方案
★ 2017主題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 新學期小學美術教研組工作計劃(2)
★ 小學美術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② 朋友圈照片模糊怎麼弄 照片上傳朋友圈變模糊怎麼辦
1、在微信朋友圈發送照片沒有之前清晰,是因為被微信自動壓縮了,解決方法如下:發送照片的時候,點擊右下角的「+」號按鈕,然後選擇「照片」。
2、選中要發送的照片後,點擊左下角的「預覽」(這個是重點)。在預覽照片的左下角看到一個「原圖」單選,點中後發送,就可以將未壓縮的原照片進行發送了。
3、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