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立夏燒「野米飯」的由來
江南水鄉,每逢立夏時節,孩子們要吃「立夏飯」,這「立夏飯」是孩子們背著鍋子到野外去燒的,又稱「野米飯」。每個孩子從家中各帶一點食材出來湊在一起,飯中還放有野筍和碗豆,這些都是從別人的地上掘來和摘來的,所以,那些年紀大的人又把它稱作為「叫花飯」,意思是燒這飯的所有作料都是一處處討來的。
這燒立夏飯的習俗由來以久,聽老人們說,這種做法還與三國時期的劉阿斗有著關系呢。
三國時,劉備同曹操是死對頭。這劉備聰明一世,卻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他那兒子劉阿斗是個傻子,成天只知道玩,什麼事都不會做。
那一年,少年劉阿斗給曹操幾句說話就騙了去。這下劉備的軍師諸葛亮犯愁了,這阿斗再傻,也是主公劉備的命根子呀。於是,諸葛亮就派關羽去曹營威脅曹操,如果敢傷阿斗一根毫毛,我們軍師說了,會讓你斷子絕孫。曹操一聽嚇壞了,說來也奇怪,曹操這個人天不怕地不怕,但就怕諸葛亮用計策,他當即就關照手下,對劉阿斗要千依百順。
這樣一來,劉阿斗在曹營卻反而自由自在了起來,每天都讓管事的叫來一幫與他差不多年齡的同伴,帶著他們扔石頭、打彈子、玩游戲。不知怎的,劉阿斗愛上了到野外燒飯吃,帶著鍋子到野外,幾塊石頭一壘算是個灶頭,然後指揮起小夥伴,這個撿柴,那個摘豆,還有個掘筍,分工合作,樂此不疲。
這年立夏,諸葛亮命趙子龍和張飛去曹營接阿斗,再三關照兩位,看到阿斗,一定要先稱一稱阿斗的分量,要是體重輕了,他就要去跟曹操算賬。到了曹營,沒見到阿斗,一打聽,說是阿斗正在野外玩呢。趙子龍和張飛連忙趕了過去,果然,阿斗帶領一幫同伴,在人家的田間地頭,挖筍、摘豆,在地上搭起灶頭,正在燒野米飯呢。
趙子龍、張飛見了很生氣,心想阿斗一定是遭曹操虐待了。兩人想起軍師的吩咐,當即找來桿大秤一稱,想不到這阿斗體重不但沒有輕下去,相反還重了十多斤。
阿斗接回來後,諸葛亮盡心盡力扶助阿斗。可這阿斗只是留戀在曹營的玩耍生活,諸葛亮教他的東西他都不會,成天傻傻地盯著諸葛亮看。諸葛亮沒法了,問他想做什麼。聽諸葛亮這么一問,劉阿鬥眼睛都亮了,當即說想燒野米飯。這劉阿斗燒野米飯的事諸葛亮聽趙子龍和張飛說過,可自己卻沒見過。他想了一下就同意讓劉阿斗去燒野米飯了。說來也奇怪,平時傻子一樣的劉阿斗,在燒野米飯時,卻有著統領的架勢,只見他命張三挖筍、李四摘豆、王五偷米、趙六撿柴……
諸葛亮見了很痛心,跺跺腳,長嘆一聲:「唉,真是個扶不起的劉阿斗呀!」由於阿斗畢竟是主公之後,有身份的,天天燒野米飯總不對。於是諸葛亮就准話劉阿斗每年燒一次野米飯,由於阿斗從曹營回來的那天是立夏,於是這一天就定在了立夏。
時間一長,立夏燒「野米飯」就流傳到了民間,成了一種習俗。這燒野米飯所需的筍和豆,都是從別人的地上去搞來,哪怕主人在一旁看見了也不會說,因為這是流傳至今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