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直板勾手發球我怎麼都發不轉,是靠手腕發力還是靠小臂發力
直板勾手的力量源頭不同於正旋、逆旋,後兩者都是身體重心力量配合手臂擺動和手腕暗勁的作用,如果動作舒展,球的旋轉很強,而勾手的力量主要是重心帶動手臂推球,手臂推到球後,直板是大拇指瞬間發力頂一下球板,實現球板在球的後部到右側(右手)轉了四分之一圓周,就是勾的意思,可以說是「推、頂、轉球板」這個發力結構,由於沒有手臂的擺動,勾手的發球天生的動量照同質量的正逆旋小,要更注重球下落的力量和「頂、轉球板」這個環節的合力。
謝謝您的邀請!
朋友們好!因近期眼睛患疾,沒有及時回答球友提問,請見諒!
下邊借用上次回答問題時的稿子,略作修改,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們業余的勾手發球一般不轉,轉的又在動作上區別明顯。
勾手發球近幾年比較風靡主要在於其具有迷惑性,一個相同的動作發出多種不同的旋轉,那麼如您所說怎麼才能發轉?
其實勾手發球還要全身協調發力,把球拍與球的工作距離拉大,讓持拍手有時間有距離加速,讓球拍和球產生快速的摩擦。
一、站位
勾手發球的站位是,左腳在右前,右腳在左後,兩腿微曲的斜線站位。
二、發球動作。
發球時,左手持球,把重心踩在左腳上,左膝蓋彎屈,右腿略蹬。右手持拍,球拍偏向食指,大拇指關節壓住拍子,小臂和大臂呈90度,放鬆,置於胸前。左手向上向後向懷里拋球的同時,左腿蹬地向右後轉體,重心壓在右腿上,小臂向大臂靠攏收緊,蓄勢待發。待球下降時,蹬右腿,向左轉腰,轉體,順勢釋放小臂與球合力摩擦,重心壓到左腿。
整個動作上是,蹬腿轉腰,小臂借腰力前送,要先松後緊,小臂迎前時松,觸球時緊,有寸勁的感覺。
這里有一個拳諺,符合這個發球的發力方式,希望您能用上「出手軟如棉,粘身硬似釘」,多加體會,會有很大幫助。
總結
(一)、勾手發球在於合力,勾手發球時要向後拋球,有助於拍子和球合上力。(近段時間國際巡迴賽對拋球不垂直的發球關注度高,對球員時有處罰,但是業余比賽的要求還是不太嚴。為了練習時養成好的習慣,我們可以把球拋高利用球下落時的加速度來合力,讓發球質量更高。)
(二)、發力方式。要用上腿和腰的力量。
三、旋轉。
1、右側下旋
球拍摩擦球的中下部,向左肋下摩擦,發出的是右側下旋球,摩擦完畢後,拍子立即上揚,以迷惑對手。
2、右側上旋
摩擦球的中部,或者中上部是右側上旋球,也可以持拍手略低於來球摩擦球中下部,拍頭上揚一下,都可以出來上旋球。
以上個人觀點,寫作粗糙,希望對您有幫助。
主要講究一起發力,轉腰帶動手臂,手臂帶動手腕,多發慢慢就能感受出來。其實乒乓球對動作要求其實沒有那麼嚴格,它主要講究一個合理性的問題。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哎,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勾手發球啊,它跟咱們這個正手位發球啊或反手發球啊,是不太一樣的。,正手發球呢,我們是通過蹬腿轉腰,然後手臂固定動作加上手腕的抖動,然後發發出的旋球,旋轉的強烈與否在於你摩擦的是否充分,要明白旋轉製造的原理就是摩擦。那同樣的勾手發球呢,也是通過摩擦。,
但是勾手這個動作,給人的感覺撞擊的成分要多一點。撞擊的成分多一點,半出台或出檯球就比較多。旋轉就會變得不是很強烈。業余球友很少會發出這種小三角,或者是三跳不出台的球,或者近網短球,高手可以發出側旋,上旋,下旋,甚至是不轉。不過現在挺好,你已經能夠發出不轉球了啊哈哈!你要記住這個球是怎麼發的,不轉球也是需要技巧的。
那麼我們還是來說怎麼發的轉,首先呢,這個切入面兒,一定要薄一點,也不能太薄,得摩擦的住,讓這個球在膠面上有充分的停留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去加摩擦。摩擦手感的好壞決定了我們旋轉的強弱。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的話,它發出來的球還是不轉。勾手發球就是手腕,前臂像個鉤子一樣,去往前掏著發力。手腕控制拍型,小臂控制高度,大臂固定動作。球的摩擦和前進的動力更多的是轉腰,利用蹬腿轉腰的力量就夠了。而不是說去抖手腕什麼的,這時候手腕作用是固定拍型,讓球拍的拍頭作為一個切入點。,你比方說側下璇的話,我們的手腕就斜一點。傾斜一點;如果是純側旋呢,我們這個拍面,就要立一點。值得注意的,不要用身體去遮擋,如果遮擋的話會判分給對方的。讓對方直接得分。
另外注意要點就是,從球拍邊緣的位置摩擦到球板的中間的位置,這一段距離就可以足夠加上旋轉了。你可以先往地上發觀察球是否有了旋轉,同時觀察旋轉的具體表現,知道自己哪個拍型發出來的是下旋哪個拍型發出來的是上旋。利用我的方法看能不能發出旋轉來,發出旋轉來很容易看到,旋轉非常強烈,他就會自然地發生側拐,就是勾手發球的特點。它的旋轉多數是帶著側旋轉的。
跟咱們電視裡面看的那種逆旋轉發球的表現形式是一樣的。實際效果就是逆旋轉只是發球的方法不一樣罷了。你可以看一看王浩的發球視頻或者他的比賽視頻都會讓你受到啟發的。不過像許昕那種利用轉腰還能加手腕發力的發球,就需要你先把不抖手腕的方法學會並且掌握熟練了,再去嘗試用手指手腕加摩擦
我個人感覺,應該是拇指發力,食指勾一下,整個板形應該是立起來的,接觸球的球一瞬間主要是接觸球的右側,拍運行軌跡有一點從右方到左邊,相當於「捅」球的那種感覺,手腕立起來往下壓一點。
我一般發正手短球的時候是這種感覺,這樣的發球能夠很好的控制球的弧線,通過食指和手腕的上勾,球拍立起來,然後「鏟」和「捅」的感覺一起發力,把球從右側方前壓把球發出去。
這個沒有什麼技巧,就是你找到這個動作以後做熟練了,然後摩擦球的感覺和擊球的部位,還有其他什麼的,都跟我們常見的發球是一樣的。這個勾手你要是能夠用得順手,可以採用,沒有必要專門去追求這種發球,因為手腕立起來了,畢竟會損失一點通過「抖手腕」獲得的瞬間發力。
手腕啊,自己比劃一下就出來了
靠腰發力
發不轉是因為摩擦少撞擊多。多練習擊球動作,注意體會摩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