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天認識一味中草葯_川芎
每天認識一味中草葯:川芎
主要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川芎是一味活血化瘀葯,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乾燥根莖。
炮製品:川芎,酒川芎
作用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Ⅱ 小小風說中葯-川芎「行氣開郁、除風燥濕」
川芎,又名芎,是傘形科藁本屬的栽培植物。其根莖結節狀,莖圓柱形、具縱條紋、分枝,花期在夏季,果實成熟於秋季。川芎主產於四川,同時在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也有栽培,適應溫和濕潤環境,適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中生長。
川芎在《湯液本草》、《本經》、《葯典》等古籍中記載,功效多為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適用症狀包括頭痛、月經不調等,能有效降低腦缺血血漿和腦脊液中強啡肽A含量,改善腦缺血損害,緩解肺動脈高壓。川芎也可用於烹飪,葉片口感類似芹菜和酵母,可製作湯餚、燉菜或沙拉,冷飲味道更佳,可烹制草本茶。其他部分如籽、莖、根也可食用。
川芎在中葯學中的主要功效包括行氣開郁、除風燥濕、活血止痛等。其行氣開郁作用能緩解風冷頭痛、眩暈、脅痛、腹疼等症狀,活血祛瘀功能適用於各種瘀血阻滯病症,尤其對風寒、血瘀引起的頭痛有顯著療效。川芎具有辛溫香燥特性,適用於氣滯血瘀疼痛的緩解。
川芎的葯理作用廣泛,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促進骨髓造血,具有鎮靜和解痙作用,調節免疫功能,抗放射和抗腫瘤。川芎的常規用量為3~10g,但陰虛火旺、氣虛多汗、氣逆嘔吐、月經過多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應謹慎使用。
川芎的有效成分包括揮發油、生物鹼(如川芎嗪)、內酯成分(如歐當歸內酯A、藁本內酯、川芎肽)、酚類和有機酸類(如阿魏酸、大黃酚、香草醛、香草酸、原兒茶酸、棕櫚酸、亞油酸等化合物)。現代研究表明,川芎具有多種葯理作用,包括擴張冠狀動脈、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促進造血、鎮靜解痙、調節免疫功能等。
川芎可外用於外感風邪、頭痛身痛及風濕痹痛等病症,具體配伍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使用川芎時應嚴格遵醫囑,注意禁忌事項,如有疑問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