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行書書法字體圖片
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指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行書書法字體圖片,希望你們喜歡。
行書書法字體圖片欣賞:
行書書法字體圖片5
行書書法的特徵:
行書書法是介於楷書書法和草書書法之間的書法體,行書書法和楷書相比,行書書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減省點畫
為了書寫簡便,行書書法對楷書的某些部位作了簡化,或減省點畫,或並合線條。如“話”字的“言”字旁,原楷書繁寫為七畫,寫行書書法就只有兩畫,省去了五畫;“然”字的四點水,由四點變為一橫,省去了三畫;“近”字的游水,由一點三彎折加一平捺,簡化為一豎橫折,也省掉若干彎曲波捺;“佛”字中間原是變形的“弓”字,現用橫折彎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兩彎。減省點畫,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筆勢流動
寫楷書要求點畫分明,一筆一畫地寫,寫行書書法則可點畫連起來,在點畫之間增加勾挑與牽絲。勾挑是在沒有勾挑的點畫上,順勢寫出短勾,如“古”字的橫畫,“好”字的撇畫;牽絲是在前後不相連的點畫之間順勢用細細的牽絲相連,如“絲”宇中間的點畫,“心”字的中右兩點。行書書法的點畫之間有了勾挑與牽絲,便顯得筆勢流動,意態活潑。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與牽絲不能太多,否則用筆就顯得不幹凈,造型也不美觀了。
行書書法的書寫筆順,採取的是草書筆順,同原有的楷書筆順不同。如“秋有戎半”四個宇,前為楷書筆順,後為草書筆順。在寫行書書法時,改變書寫筆順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而且要合乎草書的規范。
用筆靈活
行書書法用筆比楷書靈活,同樣的點畫寫法不大受約束。如“戈”字,橫畫寫好後,既可以直接從右側翻筆上去寫戈勾,也可以從右側上去繞個小圈再寫戈勾;“也”字的浮鵝勾,由上翻筆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寫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寫好橫豎畫後,筆勢從左邊寫撇挑,但如果從右邊翻筆寫撇挑,也有道理;至於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書寫法,由上回鋒寫一挑固然好,用牽絲把豎勾與斜挑連起來寫則更佳。
體態多變
行書書法是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其活動范圍廣,表現力豐富,往往一個字有幾種寫法,體態多變。如“是”字的四個字尾,“花”字的四個字頭,寫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寫意,同中有異,多樣而統一,饒有趣味。體態多變是行書書法的長處,是楷書和草書所望塵莫及的。
㈡ 字體捨得的書法作品圖片
書法是一種很特殊的視覺藝術。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 書法字體 捨得,希望你們喜歡。
書法字體捨得欣賞 書法字體捨得圖片1
書法字體捨得圖片2
書法字體捨得圖片3
書法字體捨得圖片4
書法字體捨得圖片5 書法臨習要過六關
一、過好中鋒關。何謂中鋒?東漢書法家蔡邕曾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使筆鋒在點畫中間運行,這便是中鋒。“作書貴用中鋒,是千古不易的定論。以前我對對中鋒用筆的概念只有一些膚淺的感性認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往往對自己所寫的字,點畫邊緣出現一邊整齊光潔一邊帶有鋸齒或一邊墨色較濃一邊較淡、立體感不強的現象百思不解。後來,在臨習過程中,嚴格地按中鋒用筆的要求進行。經過一段時間臨習,無意中發現以前的現象逐漸消失了,立體感增強了,點畫也渾凝圓勁、秀逸含蓄了,才真正地體驗到了中鋒用筆的感受。隨著臨習的逐漸深入,自己對中鋒的認識也隨之加深了。我發現,中鋒用筆固然很好,但除篆、隸得保持筆筆中鋒外,楷、行、草字如也筆筆中鋒的話,是否會缺乏一種意趣、情采。帶著這個疑慮,為了進一步的分析和學習,我查閱了一些書藉和名家的論著,才懂得對任何事物都不可機械地去套用的道理;明白了“正以立骨,偏以取勢”,隨心所欲,千變萬化的中鋒與側鋒用筆的辯證關系。
二、過好藏鋒關。所謂藏鋒就是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把筆尖藏於筆畫之內,寫出來的點畫堅勁挺拔,給人以含蓄、渾勁、沉著的感覺。藏鋒在篆、隸、楷中尤為重要,篆、隸點畫幾乎筆筆藏鋒。因此,藏鋒必須訓練與掌握的筆法。寫字時是 隨筆 而入, 以致寫出來的字處處露鋒,點畫到處稜角突出,存在許多斷筆,形如折木,點畫 處處稜角突出,毫無渾勁、沉著、含蓄可言。當開始臨習漢 隸《張遷碑》時,頗感吃力。面對困難,自己狠下決心按照藏鋒用筆的 基本要領進行苦練,終於在一個月後由原來感到吃力到基本適應,起筆收筆從不習慣到習慣,基本上通過了篆、隸的藏鋒關。 當臨寫《顏勤禮碑》時,一開始寫出來的字怎樣也無“顏”的 味道。是何原因?經過觀察和分析,發現主要是起、收筆未能做到藏鋒?橫畫尤其是長橫和垂露豎成不了“枯骨”狀,長撇體現不出“蠶頭燕尾”等效果。問題找出了,關鍵的就是按楷體的點畫起收筆的藏鋒要求進行練習,找出規律,練出感覺,使之成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寫出與法帖相似的點畫來。點畫寫象了才能求得字的像,字寫像了才能寫出法帖字體的神來,才能真正入帖。後來在臨習的過程中也悟出了藏鋒與露鋒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字中往往藏與露是相輔相成的,該藏則藏,該露則露,藏露結合字就會具有自然、優美、生動的神采和韻味。
三、過好提按關。筆畫的粗細變化是在提按動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寫好點畫的關鍵。劉熙載曾說“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指出在運筆過程中提按的連續性和必要性。書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按交換的過程。筆鋒在紙上運行時,一直是通過提按的交遞,再加上輕重、緩急的豐富變化,這樣點畫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產生美妙的韻味與鮮活的形象。如果寫出來的字線條粗細一致,就會與硬筆字無異,毫無神采與美感。這是點畫缺乏提按所致。按易掌握,難在提上,一筆而成的而又按提交遞就更難。為了使自己更好地掌握提按的技法,在臨習《書譜》時自己選定了一些基本上是一筆而成,且提按交遞特點較明顯的字來練習,如“晉”、“者”、“豈”、“鶴”、“置”、‘‘質”、“資”、“紹”、 “濕”、“弊”、 -等。同時也注意對某些輕入重按又輕出的點畫的訓練,如類似柳葉形的撇畫及輕入重按收筆的捺畫等。經過訓練來掌握這些範字和點畫的提按規律、特點。
四、過好轉折關。 “轉折”在書法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轉”是用筆寫出圓轉迴旋、沒有方折稜角筆畫的筆法,其要領是,在轉的關節處筆不停駐下來,只有提按的變化,沒有折、頓的處理,“如折釵股”,是篆、行、草中運用最多的筆 法。“折”與“轉”相反,是寫出方的點畫 方法 。折法,多運 用於義方筆書法的起筆處(楷字藏鋒起筆的手段)、收筆處以及 橫畫和豎畫的交接處。此法多運用於楷、隸書中,行、草亦時有所見。在練習“轉”方面,自己主要選出《書譜》中特點較明顯的字如“思”、“回”、“因"、“過”、“物”、“習”、“胡”、“力” “翠”的上部、“翰”和“題”的右部、“牆”的右下部、“奇”下部等進行練習。同時,也注意某些轉畫中保留折意方面的訓 練。“轉”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寫法,“轉”法掌握好了,才能一筆將草字寫出來,才能寫出草字奔、飛的勢態針對“折”的練習,我特意選出《顏勤禮碑》、王羲之《聖教序》中帶有“長橫”、“田”、“門”、“貝"、“一”、“日”、“月”、等的字作為範字按“折”的要領進行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五、過好速度關。運筆的急緩在書寫中是至關重要的。運筆的急與緩是形成作品不同風格和產生節奏、韻律變化的主要原因。落筆遲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暢、遒勁。運筆的急與緩須有機的結合,方能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則,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則失卻形勢。認為 “快”才是熟練的最好體現是錯誤的。認為“ 草書 ”的本質就是快更是不對的,我在學書之初就是以這樣的錯誤來實踐的結果怎樣也寫不出原法帖的“形”,更談不上“神”了。在苦惱中痛定思痛,經過一番思考,悟出了書法的速度是有急緩之分的,字體不同、點畫不同其書寫速度是不同的,我們在臨習時只有貼近其原帖字的書寫速度和節奏,才能得其“形”、“神”。一般來說,篆、隸、楷體的書寫速度相對慢些,行、草的速度則要快些,橫畫、撇畫相對快些,豎畫、捺畫則要慢些, “能急不愁緩,能重方能輕”,經過反復的訓練,隨著書寫中對急緩運用對節奏方面逐步熟練,慢慢地進入到“隨心所欲”運用較自如的階段。也就會領悟到“能速而速,故以取神,應遲不遲,反覺失勢”的道理。
六、過好輕重關。用筆的輕與重,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特點、藝術效果。用筆輕者,令人感到輕松、秀麗、和雅、飄逸;用筆重者,則會給人以沉著、拙重、凝煉、渾朴之感。用筆的輕重,主要基於“力度”的大小,而這種力度則完全取決於運筆時力度控制上。這種力度是毛筆之毫鋒與紙相磨擦產生的使人感覺出來的力度。筆不虛,則欠圓脫,筆不實,則欠沉著。專用虛筆,似近油滑;專用實筆,又會滯笨。從運筆技巧來說,其輕重、虛實是一對統一、對立的矛盾,它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謂虛實相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苦練中達到善使筆鋒。為了更好的善使筆鋒,在臨習中,須十分注重用筆鋒運行,把握其虛實、輕重的分寸。輔之以往高執筆桿,運用懸腕力、臂力推動筆鋒向前鋪毫運筆;十分注意筆筆以鋒用力送到底,例如“撇”畫及類似“秋”“火”的最後一筆。經過刻苦訓練,在點畫線條的力度和質感上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以上六個方面的用筆要素不是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書寫的過程中很好地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㈢ 精美的行楷字體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下面是我整理的行楷字體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優秀的行楷字體毛筆書法圖片
書體名。介於楷書與行書之間的字體。《金石林·緒論》:「行楷如二王諸帖之稍真者,十當八九。僧 懷仁 等所集《聖教》、《興福》、《孔廟碑》之類是也。」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三·趙松雪書杜集》:「 趙松雪 手書 杜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爺把那名帖揭過去,見底下那篇信是張虛白齋寸箋,上面寫著絕小的蠅頭行楷。
行楷的寫字方法
學習行楷字諸多因素交互影響,既有筆順錯別字問題,又有橫平豎直極端僵化寫法;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普及提高;既可借鑒楷書基礎(快速過渡),又可直接進入行楷學習(立足本體);還有書寫者學習態度等等,都需要適時綜合考慮,從而達到書寫規范美觀、便利流暢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平時落實科學的教學計劃(進度、教法等)、合理的書寫學習和有效的訓練。事實上也如此,正因其隨意和靈動的特點,行楷字體的學習難度,不亞於楷書等字體。由楷而行,應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是楷書筆畫的疾書。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提速。
還應看到,過分強調楷化,容易造成書寫僵化呆板,缺少實用意識,影響書寫結構的靈活以及速寫的節律等。而過度強調行意忽略楷書基礎,又容易造成字形結構的零亂鬆散,甚至草化,產生閱讀困難識認分歧。只有楷行兼顧,直曲方圓收放有度,勻稱呼應,連帶適當,穩扎穩進,才可能學好行楷手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