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炎的圖片和症狀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皮炎和濕疹的概念及分類是皮膚科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為同義語來用,並不嚴格區分,如有人將異位性皮炎也稱為異位性濕疹等。現在多數爛敗的觀點認為皮炎泛指皮膚的炎症,如困數接觸性致敏、皮膚感染等,而濕疹專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時將發病機制或臨床特徵相對明確者稱為「某某皮炎」,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籠統的診斷為「濕疹」。國際疾病分類(ICD)-10在皮炎與濕疹的章節中,包括有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20多種疾病。臨床上常根據病因、發病部位或其他臨床特徵將某一特定的皮炎定義為某某皮炎,如接觸某物質引起的稱為接觸性皮炎,內用葯物引起的稱為葯物性皮炎等。濕疹則是個臨時概念,一旦明確了病因,這一濕疹就應診斷為某某皮炎,而不應再診斷為濕疹了。
常見症狀:
1、苔蘚樣皮損。本病的皮損特徵為皮膚苔蘚化,病變區皮膚呈苔蘚樣變,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瘙癢:皮損區域陣發性瘙癢,夜晚尤甚,可影響入睡。
3、好發部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可泛發於全身。
4、本病為慢性疾病,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病因:
皮炎
1、精神因素: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
2、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如衣領過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中醫認為:此病主要以內因為主,由於心緒煩擾,七情內傷,內生心火而致。初起皮疹較紅,瘙癢較劇,因心主血脈,心火亢盛,伏於營血,產生血熱,血熱生風,風盛則燥,屬於血熱風燥。病久,皮損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蘚化者,此因久病傷血,風盛則燥,屬於血虛風燥。
診斷依據:
1、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
2、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3、皮疹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
4、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脂溢性皮炎
皮炎
中醫稱之為「白屑風」。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
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
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汪歷首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於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鱗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多見於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與體質有關。
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1、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脂溢性皮炎內服葯:
⑴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 B1。
⑵ 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3、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中葯針對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用蛇膽苦柏爽膚洗液清熱、解毒、去脂為治則。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
日光性皮炎
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
B. 曬斑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曬斑又被稱為日照性皮炎,一般是在正常皮膚經過暴曬後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症反應,一般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
曬斑呈橢圓形突起或者平滑在皮膚上,顏色以深棕色的色斑或者淡褐色。一般很容易出現前臂外側、手背、小腿前側以及臉部,一般為米粒大小到五角硬幣大小。曬斑在皮膚上形成之前,首先會出現疼痛、發癢、脫皮,後期才會形成色斑。
曬斑的形成是因為日曬所形成的,而並非先天或者病理性出現的色斑。因此,在治療上可以通過外敷的形式有效解決臉上曬斑。
(2)日光性皮炎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日曬斑又稱日光性黑子,橢圓形突起或平滑,呈深棕色的斑塊,好發於前臂外側、手背、小腿前側及面部。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王志宏教授介紹,黑子系指皮膚或黏膜上的褐色或黑色斑點,皮膚的任何部位,以及皮膚黏膜交界處或眼結合膜均可發生,直徑常不超過5mm,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輕微脫屑,散發、單發或多發,但不融合。
黑素細胞位於表皮的基底層,黑素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分化很復雜,受種族、紫外線、年齡、激素和細胞因子等多種因素影響,使不同的種族、環境及年齡表現為不同的膚色。
並且黑素細胞功能和結構的異常,可使皮膚的色素減少和增加,發生一些疾病如白癜風、雀斑、色素痣等常見皮膚病,黑素是決定皮膚顏色的主要色素,其生理功能是保護組織,防止由紫外線引起的損害,即曬傷、老化、癌變等。
當皮膚被紫外線侵害時,黑色素開始分泌保護皮膚,同時酪氨酸酶也會增加分泌,這樣才能形成更多的黑色素,黑色素細胞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轉化成另一種叫多巴的物質。多巴是所有斑點的前身。
多巴經氧化形成真正的黑色素,這些黑色素隨著新陳代謝進入皮膚表面,最後和老化的角質一起剝落,如果代謝不暢順,色素沉澱局部聚集,皮膚顏色就會加深或形成斑點。
曬斑除了與日曬相關,還與年齡增長有關,一般不會自行消退,物理性剝脫方法是指利用維A酸或水楊酸葯膏,塗抹在曬斑出現的位置,促進皮膚表層脫落,從而達到祛斑增白效果,但這種方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且並不適合顏色較深的日曬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