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枇杷樂器圖片大全

枇杷樂器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3-08-21 07:14:21

1. 琵琶的撥子什麼樣子

琵琶的撥子如下圖:

琵琶,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有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相關歷史: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

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2. 琵琶和阮的區別

1、外形上: 琵琶琴身呈梨形,阮的共鳴箱則是圓的。

2、音色上: 琵琶音色柔和,清亮,阮的音色片渾厚

3、定弦上:琵琶定弦由子弦到老弦分別為5215 阮由子弦到老弦分別為5151

4、演奏上: 琵琶用要纏指甲,阮用撥片

5、樂器起源上: 琵琶是由西域傳來的,阮是中國原產的

6、發展上: 琵琶很早作為蘇州彈唱等民間說唱音樂的伴奏樂器,有較廣泛的應用,歷史上留下來的曲目也較多。阮作為中音和低音樂器,在民族樂器改革後才有了較大的發展。

相同點:

都屬彈撥樂,都有四根弦。

琵琶,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 琵琶由六個相、二十四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為鋼絲,二三、四弦為鋼繩尼龍纏弦。

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二、三里地以外。

(2)枇杷樂器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阮在漢時稱為秦琵琶,唐時稱阮咸,宋時稱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
阮在現代的發展。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
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阮,阮鹹的簡稱,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與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咸墓中出土銅制琵琶一件,命名為「阮咸」,簡稱「阮」。結構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

近代中國的發展的中樂團中,阮咸類樂器有中阮、大阮。作為彈撥樂器中的中音聲部。

1949年以後,阮咸類樂器經過改良,發展成阮族樂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樂團被用於替代柳琴作為高音彈撥樂器,中阮和大阮為各民樂團常用中低音彈撥樂器。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閱讀全文

與枇杷樂器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繪漫畫圖片可愛 瀏覽:994
word中每頁不同位置插入一張圖片 瀏覽:960
女清新發型圖片 瀏覽:56
ae如何實現靜止圖片運鏡效果 瀏覽:246
簡單擺花盤的圖片 瀏覽:604
鬼畜表情包圖片可愛動圖 瀏覽:187
京東圖片視頻如何保存 瀏覽:749
繪畫美女星空圖片 瀏覽:580
初中校花圖片大全 瀏覽:572
word里圖片下面怎麼設置圖名 瀏覽:622
女孩日常編發發型圖片大全扎馬尾 瀏覽:563
喝醉酒帶文字的圖片 瀏覽:601
兒童夏冬季衣服圖片 瀏覽:739
全景圖片如何環繞 瀏覽:901
簡單色彩畫圖片大全 瀏覽:619
word文檔怎麼將圖片列印 瀏覽:626
百度圖片沒有了怎麼辦 瀏覽:296
ai如何將多張圖片轉變成pdf 瀏覽:372
圖片文字大全女生 瀏覽:356
手繪女生衣服圖片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