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唐朝墓磚圖片大全

唐朝墓磚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12-22 13:25:47

『壹』 中國出土一塊墓磚,韓國專家卻十分緊張,這墓磚到底有什麼秘密

出土的那一塊墓磚的主人是韓國人,所以韓國的那些專家才會如此緊張,因為他們不想承認我們當初佔領了他們的國家。我們都知道在漢武帝時期我們國家就平定了韓國,並且在那裡,建立了漢四郡,這些都是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而這塊墓磚的出土也證明在那個時期,我們國家是統治的韓國的。因為那個墓主人其實是一個韓國人,並且他還被葬在了北京。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國家被我們佔領,那麼他是不可能會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我們中原腹地進行生活的。

中國人是最早使用筷子的民族。但是現在還有朝鮮,韓國,日本都是使用筷子吃飯的,他們都是學習我們的。所以這塊磚的出土讓韓國歷史專家非常的金礦,就是因為他們不想承認我們曾經是他們的老大,他們的土地曾經是屬於我們的。只不過後來他們獨立出去了之後我們沒有管他們。

『貳』 請問下那個知道唐朝墓磚是怎麼樣的有沒有圖文或字

肅州區衛星地圖肅州區位於甘肅省西北部,酒泉市東部,東經98°12′-99°18′,北緯39°10′-39°59′。它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這里就是神農和五帝之一的顓頊轄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自西漢置郡、隋代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設肅州以來,更以其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聞名遐邇。西涼國曾在這里建都,其後諸多朝代均以此處為省州府地。

一號墓
肅州區果園鄉西溝村的幾座唐墓,讓世人驚異於它的富麗堂皇與精巧典雅。 一號唐墓為青磚砌就,坐北朝南。墓室長為5.23米,深2.46米,是酒泉市較為典型,較有代表性的唐代墓葬。前後室的門洞周圍均砌一層券磚,上有平牙磚門楣,門邊兩側嵌有浮雕式的畫像磚、人物魁偉健壯,形若金剛力士。墓壁墓門都用模印畫像磚夾雜素麵畫磚砌築,構成了全室上下六面五十餘平方米的畫面,共用去模印磚和建築花牙磚1400餘塊。特別是後室第一層豎磚中鑲嵌的十二生肖模印畫磚最為引人注目。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至少在漢代已經形成。唐朝時,十二生肖文化便廣為流傳。該墓中的十二生肖均勻地分布於四面牆壁,每面三幅,按八卦方位中的五行方位順時針方向排列。從北向東向南向西依次為亥豬、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十二種動物一磚一畫,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緊抓其突出的形體或習性特徵,因而刻畫得惟妙惟肖。這種墓壁裝飾,可以看出墓主身份的高貴與唐代星占學的發達,也是迄今發現的最早反映在墓室內的十二神獸文化。 第二層為仿木斗拱圖案畫磚。另外,仿照地面真實的建築,在相應的部位都雕刻或鑲嵌有柱礎、楹柱、斗拱、幔拱,反映出較為高超的建築藝術。每個楹柱之下的柱礎磚畫有大力士,瞪目閉口,肌腱發達,體魄健壯,雙手上舉,兩腿半蹲,撐托著整個墓室建築。 第三層豎磚為儀仗模印磚,約70餘塊。每塊磚上,兩位男子裝束嚴謹,騎馬前行,畫面平和穩健,呈現出安寧祥和的氣氛。這一層出行圖方向一致,從門右面進入,環視一周從門左面魚貫而出。 其餘幾層分別由騎士模印磚和樂伎模印磚組成。其中樂伎磚共52塊,分管樂伎畫磚與弦樂伎畫磚。管樂伎畫磚上的兩位男子一個吹簫一人吹笛,個個濃眉大眼神態自若。弦樂伎畫磚的兩位年輕女樂手腰若垂柳,指似削筍,體態輕盈,舉止優雅。一位懷抱七弦,以手撥彈,另一位手撫古箏,陶然若醉。 墓室地面鋪模印蓮花紋鋪地方磚,與整個墓室頂部、牆壁、廊柱、門楣相諧相合,渾然一體。身處墓室絕無陰森恐怖之感,只覺富麗堂皇,精巧典雅,彌漫著大唐帝國煌煌赫赫的富闊氣息。
編輯本段二三號墓
與一號唐墓相鄰不遠的二號、三號墓,其形制雖略有差別,也稍嫌粗糙,但也各有奇異之處。特別是墓中的文化藝術符號,例如十二生肖的造型與神態以及給人的感覺已大相迥異。其它模印彩繪畫磚均為墓主人的生平故事,內容也頗為簡約。以出行為主,每塊磚上都有一文一武騎士前後而行。前方甲胄騎士,全副武裝十分英武;後者穿文服,馬不披甲,與前者相隨而行。整個列隊從一方進入,環繞墓室一周,從另一方向走出,顯得虎虎生威,充分刻劃了東與鮮卑拼殺,西與突厥爭勝的威儀,也反映了西北地區軍隊在民族爭戰中鍛煉成長,逐漸形成了甲胄護身、武器畢備、戰鬥力精強的邊防兵隊伍。 這種披甲戰馬的模印畫磚,在國內已發掘的各朝各代墓葬中極為罕見。
編輯本段三號墓與一二號墓區別
三號墓與二號墓在建築結構上大體一致,二者可能為家族墓葬。其模印畫磚浮雕較淺,人的面部及馬的頭部均塗染了色彩,相異於一、二號唐墓。其畫技嫻熟,線條流暢。墓內畫磚內容與二號墓相同,除十二生肖磚以外,均是騎馬出行圖。馬隊從墓門兩邊進入,至墓室北牆正中央會合,再掉轉馬頭原路返回出門而去,大有南征北戰、縱橫無畏之勢。騎士磚亦分為兩類。一為文武各騎一馬,前武後文,倆人目視前方徐徐前行;一為文武二騎邊走邊聊的情景。營構出一種祥和安寧的氛圍。即使是騎馬巡查,此地一隅也還太平,不然何以有這種悠閑神態?
編輯本段四五號墓
四號墓為雙室墓,前後左右壁中各設一耳室。照牆高8米,墓底距地表深11米。五號墓為三室墓,墓道長37米,照牆高9.3米,墓底距地表深11.8米。 兩墓的墓門上均建有高大的門樓式照牆,照牆上都鑲嵌有磚雕、門闕、斗拱、彩繪磚等,裝飾達十幾層之多。彩繪磚和磚雕內容有雞首人身、牛首人身、青龍、白虎、蛙人、獸面、龍首,題有「奴婢」二字的畫磚等。 墓內的四壁建築極為考究。牆體砌築時採用橫豎交錯的建築方法,以增強墓室整體結構的牢固性。墓室的總體構造富有代表性,畫像構圖巧妙,依據了墓內畫像磚結構位置的高低表現繪畫內容,用前室與後室構成內外不同的活動場面。 墓室內鑲嵌彩繪畫磚160餘塊。前室畫像磚的內容重點表現農耕、畜牧、炊廚、樹林、飛鳥、出行、生活起居等情景。後室畫像磚的內容重點表現書冊、箱籠與奩盒盛裝的珍藏品。
編輯本段四五號墓綜述
繪畫精美的四、五號畫像磚墓,將當時人們最平凡的生產、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是我們完整地認識當時社會的珍貴資料。值得一提的是,磚畫內容還比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多民族聚居的社會現實,成為我國民族問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佐證。
編輯本段評價
西溝的五座墓葬,分屬三個時期,三種藝術表現手法和建築風格,是集研究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珍貴歷史文化遺存。五座墓的距離很近,參觀游覽較為方便。

『叄』 誰給說說 唐墓的結構

唐墓結構大體如下:

1、地面結構:覆斗形封土堆,旁邊多有成對土闕、石羊。外面有圍牆。

2、地下結構

(1)墓道:一條墓道,則墓室平面為「甲」字形,兩條對稱墓道,則墓室平面為「中」字形。

(2)過洞:一般有多個。帝王墓過洞前兩壁繪有城牆、闕樓、宮城、門樓及車騎儀仗,象徵帝王都城、宮殿景象。過洞頂部繪有天花彩畫。

(3)天井:一般有1-4個。帝王墓葬天井兩壁繪有廊屋楹柱及列戟,與宮門、殿門制度相同。

(4)小龕:根據墓葬規模數量不一。

(5)甬道:可分前後甬道,帝王墓葬甬道的壁上繪有侍女圖。

(6)墓室:方形,可分前後墓室,其中後墓室置石槨,帝王墓葬其石槨造型為廡殿式。墓室四壁為弧形結構。唐代上流社會墓室多有壁畫。

帝王墓室其實是唐代宮廷建築的縮影。

(3)唐朝墓磚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隋唐五代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北魏以來的墓葬制度。經隋代,至於盛唐,一脈相承。當時貴族官僚的大墓,都是採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長的隧道,隧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

墓穴多採用磚室,土洞墓已降為低級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為單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時還設簡單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懷太子墓及「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則都有前後兩室。

唐代帝陵除少數是「積土為陵」的以外,大多數都是「依山為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為中心,築平面略呈方形的內城,四面各開一門。門外置石獅,石馬和石人。

南面的朱雀門是正門,入門即為獻殿。自南面遠處第一道門闕至內城的朱雀門,神道長達3公里,兩旁列瑞禽、瑞獸、馬、武將、文臣以及外國首領的石雕像,並樹「述聖記」碑和「無字碑」。

閱讀全文

與唐朝墓磚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姓氏圖片文字房 瀏覽:292
上下床圖片價格 瀏覽:923
霸氣少年圖片男生 瀏覽:317
wps如何將多個含圖片word合並 瀏覽:164
環太平洋暴風赤紅高清壁紙和圖片 瀏覽:552
針灸眼睛圖片大全 瀏覽:17
動物圖片文字資料 瀏覽:811
飲品裝修圖片大全 瀏覽:829
白色長發金瞳男生圖片 瀏覽:348
圖片上下左右如何對齊 瀏覽:928
ps照片變成word圖片列印出來 瀏覽:946
如何去除圖片水印用剪映 瀏覽:143
孫儷灰色衣服高清圖片 瀏覽:443
動畫片仁川衣服圖片人死掉 瀏覽:53
影子動漫情侶圖片 瀏覽:380
圖片和文字怎麼合在一起列印 瀏覽:419
一個人走的背影圖片帶文字 瀏覽:290
仙客來可愛的圖片卡通萌 瀏覽:3
excel表格圖片怎麼復制到word不亂 瀏覽:412
牛頓發明引力圖片怎麼畫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