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農業帶分布圖
美國農業帶分布如圖所示:
美國農業帶主要分為五大區域:
1、東北部和「新英格蘭」的牧草乳牛帶。:指西弗吉尼亞以東的12個州。自然條件是氣候濕冷,土壤貧瘠,無霜期短,不宜耕種,但適宜牧草和青貯玉米的生長,故適合發展畜牧業。此外,該地區也是馬鈴薯、蘋果和葡萄的主要生產區。
2、中北部的玉米帶:指五大湖附近的8個州,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層深厚,春夏兩季氣溫高,濕度大,極有利於玉米生長發育,因此,該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同時,這里也是美國大豆的最大產區,大豆農場佔全國總數的54%;此外,此地小麥的生產在美國也佔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麥帶:位於美國中部和北部地區,跨越9個州。這是個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較長而嚴寒,適宜於小麥生長。該地區的小麥播種面積通常佔全國的70%。
4、南部的棉花帶: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個州,該地區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緯度低,熱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乾燥,適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國大約1/3的棉花農場,播種面積超過160萬公頃,產量佔全國的36%,其中,阿肯色州還是美國最大的水稻產區,總產佔全國的43%。
5、太平洋沿岸綜合農業區:主要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該農業帶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美國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乾果就出自此地;此外,這里還盛產水稻和小麥等。
⑵ 美國一個農民種3000畝地,產150噸糧,中國為啥沒有這種大農場
民以食為天,這句大部分中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其實適用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農業生產不僅關繫到老百姓的飯碗,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美國的大農場農業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出了名的,採用的農場主經營模式,那麼中國為啥沒有這種大農場呢?其實因為美國大農場的這些突出之處,也有很多國家和企業紛紛效仿起這種模式來。
既然不能完全實現機械生產,大農場這條路很難走得通,那麼到底什麼農業模式才適合中國呢?事實上,相比美國的大農場模式,很多人認為反而是小型的家庭農場更適合中國,這是一種以家庭為主體,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共同從事規模化、集約化農業,農業商品化的農業經營模式。這樣的模式更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⑶ 美國農場是什麼樣子
到處都可以看到圖片啊。鹵煮好奇可以去英鳥網租房板塊看看當地人傳的關於農場的圖
⑷ 美國農民一個人種3000英畝土地一英畝等於6畝多,18000畝地。一個人靠機械種
一人耕種三千英畝 美國農場里高科技無處不在(組圖)
美國農場:一人耕種三千英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