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門10大必去景點
澳門10大必去景點:大三巴牌坊、澳門漁人碼頭、澳門旅遊塔、威尼斯人度假村、龍環葡韻、永利皇宮免費纜車、戀愛巷、議事廳前地、東望洋炮台、黑沙海灘。
1、大三巴牌坊
黑沙海灘是澳門地區天然海灘排名第一,位於路環島,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水質明凈。
2. 澳門八景是什麼
澳門八景:
1 鏡海長虹包括「鏡海」和「長虹」兩部分。「鏡海」是澳門的古地名之一,又泛指澳門島與氹仔島之間的海面。1974年和1994年先後建成的兩座澳氹大橋相映成趣,橫跨澳門半島和氹仔島。大橋跨度很大,遠看似長虹卧波,入夜後,橋燈吐亮,如連串明珠,把海面裝點得十分璀璨。
2 媽閣紫煙在澳門的媽閣廟背山面海,景色清幽,歷來香火鼎盛,紫煙彌漫,為遊客必到之處。每逢「天後」誕辰和農歷除夕,香火更甚,終年繚繞的煙霧,如蒸騰的祥和之氣聚在山林廟宇之間,使人遐想起天上人間。
3 三巴聖跡大三巴教堂1835年被火焚毀後,只留下石砌前壁。該壁形似內地的牌坊,因其歷經風雨侵蝕而不倒,被人們視為「奇跡」,幾成為澳門的標志。
4 普濟尋幽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普濟禪院現還保存著明清南方廟宇的特色。這里初為反清復明志士聚居處,後為粵省文人雅士相聚地。此處還是1844年7月3日中美簽訂喪權辱國的《望廈條約》所在地,後擴展為望廈村。
5 燈塔松濤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清代時山上廣種青松,數年後滿山皆是松林,東望洋山從此被稱為萬松嶺,簡稱松山。松山上有一座燈塔,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塔高13米,是遠東歷史上第一座燈塔。
6 盧園原為私人花園,始建於1904年,1973年由澳門政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盧園是澳門唯一的一座江南園林式公園。園內亭台樓閣、池塘橋榭、人工飛瀑和曲徑迴廊分布有致,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
7 龍環葡韻編輯龍環是氹仔島的舊稱,在岩邊碎石馬路旁有5座1921年建造的一列葡式建築物,原為澳葡官員的私宅,後改為「住宅博物館」。館中陳列許多中葡古舊傢具及富有藝術價值的美術作品,從中可以窺見葡萄牙人的家庭風貌。
8 黑沙踏浪編輯黑沙海灘寬約1公里,沙細而勻,呈黑色,故有黑沙海灘之名。這里的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寬闊,可容萬人踏浪和游泳,是澳門地區最大的天然海濱浴場。
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姍姍來遲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魄。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曲苑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題杭州孤山寺》雲: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鍾聲在北林。詩中的一句「斷橋荒蘚澀」,從中可知斷橋原是一座苔蘚斑駁的古老平板石橋。大雪初霽,原來苔蘚斑駁的古石橋上,雪殘未消,似有些殘山剩水的荒澀感覺,這也就潛埋下了斷橋殘雪這西湖上獨特景觀的伏筆。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天水冰山錄》為明朝清查貪官嚴嵩時所抄家產目錄,皆為奇珍異寶,被編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暮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2003年此處復建錢王祠,聚景園不復存在。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西湖南線改造工程之後,柳浪聞鶯成為開放式公園,夜花園項目已取消。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雷峰夕照,位於雷峰(夕照山)。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雷峰塔建於五代(975),是吳越國王錢弘俶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因建在當時的西關外,故又稱為西關磚塔。原擬建十三層,後因財力所限,只造了五層。明代嘉靖時,倭寇入侵,疑心塔內有伏兵,縱火焚塔,僅存塔心。錢弘俶吳越忠懿王
,字文德五代十國時期 ,生卒年: 929—988
。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的最後一位國王。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陽歷為948年2月12日)將領胡進思趁吳越王錢弘倧夜宴將吏,發動政變,錢弘倧被軟禁,錢俶被胡進思迎立為吳越王。錢俶嗣位三十餘年,期間恭事後漢、後周和北宋。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8年),錢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獻封疆於宋,先後被封為淮海國王、漢南國王、南陽國王、許王、鄧王。988年六十大壽,宋太宗遣使祝賀,當夜錢俶暴斃,或有懷疑其被毒殺者,謚號忠懿。愛吟詠,自編其詩為正本集,陶谷為序。今存一首「宮中作」。雷峰塔即為錢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
雙峰插雲,泛指南高峰與北高峰。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們:雙峰插雲的景觀。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三潭印月景觀位於小瀛洲。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而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3. 澳門旅遊景點大全 澳門旅遊景點簡單介紹
1、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位於澳門半島大三巴斜港,是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跡,右邊鄰近大炮台和澳門博物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較為大眾熟悉的標志。「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跡貌若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緻的浮凋及其含義。 參觀完牌坊,您可以到內側廣場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參觀;館內收藏了澳門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畫作、凋塑等,當中較珍貴的是一批以宗教生活為題材的油畫,也是東方古老的油畫。隔壁的墓室更存放著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遺骨,展示澳門的宗教歷史。
2、澳門旅遊塔
澳門旅遊塔位於南灣新填海區D區域1號地段,佔地面積達13363平方米。第一期興建一座高約338米的澳門觀光塔,第二期興建娛樂中心。澳門新的標志性建築——澳門觀光塔,總耗資10億元澳門幣,澳門觀光塔集觀光、會議、娛樂於一體,是全球十大觀光塔之一。觀光塔頂層為大型旋轉餐廳,可俯瞰全澳景色。站在塔的觀光廊,澳門、珠海盡收眼底,晴天可以看到香港的大嶼山島。
3、澳門天後宮
澳門天後宮,2003年10月4日剛剛落成,歷時2年半,耗資2億澳門元。它坐落在澳門路環島的疊石塘山上,佔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門迄今規模最大的廟宇。
4、聖老楞佐教堂
聖老楞佐教堂,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
5、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或澳門歷史古城區(舊稱澳門歷史建築群),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
6、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的誕生可追溯到1981年3月。當年Ricci Island West Limited 獲澳門政府批租土地,創辦澳門首間大學——私立東亞大學,也就是澳門大學的前身。東亞大學的創立,標志著澳門現代高等教育的開始。澳門大學已具備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現設有工商管理學院、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預科課程中心和校外課程及特別計劃中心。
7、澳門福隆新街
福隆新街是舊時的「男人玩樂一條街」,聚集了青樓、酒家、煙室,是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去處。澳門政府實行了「改善市容計劃」,將此一帶舊建築物列為重點文物,並撥出巨款重修,全街保留了眾多的兩層高的晚清建築群,鮮紅的檐蓬、趟櫳、通花窗門風采依舊,與灰牆相映成趣,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覺,成為了澳門最適合步行的街道,也聚集了不少酒樓飯館,呈現出另外一番風貌。
8、澳門半島
半島開發最早,分布著澳門的市區,是澳門地區行政、經濟、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絕大部分人口和工商業均集中於此。半島形如一長靴,東北一西南走向,僅東北端以寬約240米的陸地與珠海市相連。長軸線從東北的關閘至西南的半圓形地(媽閣嘴)長約4公里,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線則從沙梨頭海邊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區東南角長約2.5公里。
9、澳門觀音廟
澳門觀音堂之名聞遐邇,除在於其悠久歷史以外,更是簽署中美《望廈條約》的地方。禪院為中國古代的佛教建築,具中國名山古剎的特色,禪院的首座是大雄寶殿,次殿是長壽佛殿,後座正殿是觀音殿。
10、威尼斯人酒店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The Venetian Macao-Resort-Hotel)是由美國拉斯韋加斯金沙集團投資的威尼斯人度假村,投資約200億元,這所奉行多元經營理念的度假村設有三千間豪華客房及大規模的-、會展、購物、體育、綜藝及休閑設施等,其中佔地十一萬平方米的會展場地,勢必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
11、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附近道路已辟為行人專用區,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里談天和休閑。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泉,它同時也是這里的標志。現今,噴水池上擺放著象徵葡萄牙航海遠征的天球儀,晚上配上燈光效果讓議事亭前地生色不少。這里商店林立,從以往到現在都是繁盛的商業區,這里設有不少有當地特色的手信店。
12、大炮台
它是一個古老的西式炮台,您在這里可以俯瞰全澳美景。
13、玫瑰堂
歷經四百年風雨的教堂,您可以一窺西班牙宗教藝術的獨特魅力。
14、澳門漁人碼頭
澳門漁人碼頭座落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這是一個富有歐式風情的靜謐碼頭,非常適合定格畫面。
15、澳門氹仔官也街
官也街位於澳門凼仔南部市區中心,臨近龍環葡韻博物館和威尼斯人度假村,是澳門第一個行人專用區。澳門政府將狹窄道路加以裝飾,大量的餐廳、甜品店、手信店在這里集中,因此成為了澳門新興的著名景點之一。
16、澳門澳氹大橋
澳氹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的第一條大橋,落成於1974年10月,大橋原為澳督的名字命名為嘉樂庇總督大橋,後因市民通稱澳氹大橋,便取而代之。澳氹大橋猶如一道飛跨鏡海上空的長虹,「鏡海長虹」也因此成為澳門八大景之一。
17、澳門戀愛巷
澳門戀愛巷,是情侶們最合適談天說地的地方,感受歐美的風情。戀愛巷位於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間,全長約50米,街道兩邊散落著葡萄牙風格的建築,顏色亮麗和諧,非常有格調。
18、澳門外港客運碼頭
澳門外港客運碼頭
19、澳門白鴿巢前地
澳門白鴿巢公園佔地廣闊,園內小山環疊,古木參天,遍植花草,鳥鳴不絕於耳。即使盛夏時節,處身其間,仍是宛如游清涼世界。
20、澳門地堡街
澳門地堡街,在氹仔島上,以美食聞名。是澳門著名的美食街。遊客都習慣前往地堡街品嘗各款美食。鄰近有葡式大屋博物館(龍環葡韻)環境非常舒服,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4. 澳門旅遊必去景點
說起澳門,“賭城”兩字最先浮現腦海。從旅遊的層面來說,匆匆幾日,還是注重遊知名景點,那麼澳門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黑沙踏浪
游泳、踏浪必去地
理 由:環境優美,半月形海灣,濤聲和松聲陣陣,是個清閑的好去處;天然的浴場,任你與水同樂;踏在黑沙上猶如走在石子路上,似在腳底按摩;
公 交:途徑25路公交;
媽閣紫煙
澳門人崇高的信仰
理 由:媽祖傳說:海邊一直盛行風浪,一天,漁民們出海打漁時,遇到狂風暴雨,眼看就要命喪黃泉之際,遠處出現金光普照下的紅衣女子,瞬間天空放晴,之後,該地區就有了媽祖的供奉習俗。
PS:關於媽祖的傳說較多,這只是其中一版本,喜歡媽祖的親們,可以收集下哦!
公 交:可乘公交10、10A、11、18、21、21A等多趟公交到達。
燈塔松濤
澳門全景盡收眼底
理 由:松山燈塔、松山教堂、松山炮台構成“松山三古跡”。於此遠眺,澳門全景及珠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關鍵詞:求婚聖地、釋壓好去處
三巴聖跡
澳門標志
理 由:三巴聖跡,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組成的風景區。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羅教堂殘存的前半部分,無論是十字架還是旁邊的聖母塑像,都氤氳著濃濃的宗教氣息,給人以美的'享受。
關鍵詞:牌坊前拍照留影,證明曾來過澳門。
龍環葡韻
葡式住宅
理 由:新奇指數高,滿足探訪葡式風味的好奇心,身處其中,相當地溫馨愜意。
關鍵詞:觀海景最佳去處,葡萄牙式標志建築。
盧園探勝
澳門唯一江南式公園
理 由:盧園原為私人花園,經澳門政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園內亭台樓閣、池塘橋榭、人工飛瀑和曲徑迴廊分布有致,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
關鍵詞:喜歡古典園林的人可以去瞧瞧,看慣了葡式建築,想換換口味的朋友們也可以瞧瞧,其它人,要慎重考慮喲。
普濟尋幽
煙霧繚繞山林
理 由:可看到明清南方廟宇特色,遺憾之處在於難見連理樹一面,好在依舊幽靜古樸
5. 澳門不得不去的八大景點
澳門不得不去的八大景點。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
燈塔松濤:
澳門全景盡收眼底。
景點:松山燈塔、松山教堂、松山炮台構成“松山三古跡”。
優勢:於此遠眺,澳門全景及珠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鏡海長虹:
壯觀,白天看海,晚上看橋,靜靜探看長虹跨海的壯觀,感受建築師的鬼斧神工。
媽閣紫煙:
澳門人崇高的信仰。
媽祖傳說:海邊一直盛行風浪,一天,漁民們出海打漁時,遇到狂風暴雨,眼看就要命喪黃泉之際,遠處出現金光普照下的紅衣女子,瞬間天空放晴,之後,該地區就有了媽祖的供奉習俗。
普濟尋幽:
煙霧繚繞山林,可看到明清南方廟宇特色,遺憾之處在於難見連理樹一面,好在依舊幽靜古樸。
三巴聖跡:
澳門標志。
三巴聖跡,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組成的風景區。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羅教堂殘存的前半部分,無論是十字架還是旁邊的聖母塑像,都氤氳著濃濃的宗教氣息,給人以美的享受。
盧園探勝:
澳門唯一江南式公園。盧園原為私人花園,經澳門政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園內亭台樓閣、池塘橋榭、人工飛瀑和曲徑迴廊分布有致,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
龍環葡韻:
葡式住宅。
優勢:新奇指數高,滿足探訪葡式風味的好奇心,身處其中,相當地溫馨愜意。
黑沙踏浪:
優 點:環境優美,半月形海灣,濤聲和松聲陣陣,是個清閑的好去處;天然的浴場,任你與水同樂;踏在黑沙上猶如走在石子路上,似在腳底按摩;
缺 點:純天然享受,美食較少且價格較貴。
6. 澳門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澳門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說起澳門,“賭城”兩字最先浮現腦海。從旅遊的層面來說,匆匆幾日,還是注重遊知名景點。
景點一: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是澳門的中心,這里鋪設有黑白色碎石波浪形狀地面,在周邊歷史建築的映襯下,頗有南歐風格。這里是澳門美食和洋房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附近有民政總署、仁慈堂大樓等眾多建築。
地址:澳門半島中區
交通:乘坐2、3、3A、3X、5、7、10、10A、11、18、21A、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營地大街(西行);或者乘坐3、4、6、 8A、18A、19、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東行)。
景點二:玫瑰聖母堂
順著議事亭前地再往前走就是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澳門最漂亮的教堂之一,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所以稱為玫瑰堂。教堂主體建築富麗堂皇,外觀米黃色與白色相間,配以綠色的門窗,牆體刻著細小的花紋,巴洛克風格的祭壇典雅精緻。
地址:澳門大堂前地
交通:乘坐2、3、3A、3X、5、7、10、10A、11、18、21A、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營地大街(西行);或者乘坐3、4、6、 8A、18A、19、26A、33路公車到新馬路(東行)。
景點三:大三巴
從玫瑰聖母堂出來,沿著右手邊的小街往前走,穿過大三巴美食街,就來到了澳門著名的地標——大三巴牌坊。
這里見證這澳門的滄桑歷史。1835年一場大火把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燒毀了。僅剩的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教堂的正面前壁以及大部分地基,形狀像極了中國的牌坊,所以才稱為大三巴牌坊。這座殘缺的牌坊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
地址:澳門島大三巴斜巷
交通:乘坐8A、18、18A、19、26路到白鴿巢前地站,或者乘坐2、3、3A、 3X、5、7、10、10A、11、18、21A、26A、33到新馬路,沿大街北行。
景點四:大炮台和博物館
游覽完大三巴,想參觀澳門博物館和大炮台的話就從左邊向上走。走不太遠就會有兩條路,一條通往大炮台,一條通往澳門博物館。如果選擇先看澳門博物館,可以輕松一點,因為去博物館可以一路乘坐電梯。如果選擇另一條路先看大炮台就要自己爬上山,路程比較辛苦,但是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大炮台的正式名稱為聖保祿炮台,位於大三巴牌坊附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澳門炮台眾多,大炮台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佔地約一萬平方米。附近有澳門博物館 (15澳門元,周二-周日10:00-18:00),從歷史和文化角度展示澳門數百年間的變遷。
地址:澳門島大三巴斜巷
交通:乘坐2、3、3A、3X、5、 7、10、10A、11、18、21A、26A、33路到新馬路,沿大街北行。
景點五:媽祖閣
從大炮台下來,估計已經是中午時分,不妨先到大三巴美食街免費試吃各種各樣的牛肉乾、豬肉乾,填飽肚子後再出發前往媽祖閣。
媽祖閣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建築本身面積不大,但卻是很多澳門人和遊客必去的地方。整個廟宇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錯落有致。
地址:澳門島媽閣上街
交通:搭乘1、2、5、6、7、10、10A、11、18、21A、26、28B、MT4路公車到媽閣廟站;或乘坐1、2、5、7、9、 10、10A、11、18、21A、26、MT4路公車到媽閣廟前街。
景點六: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建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鄰近港澳碼頭,距離大三巴和媽祖閣都不遠。“漁人碼頭”的概念源自歐美,是澳門首個彷歐美漁人碼頭的主題公園。它代表的是一種歐陸懷舊式的休閑文化,集娛樂、購物、飲食、酒店、遊艇碼頭及會展設施於一體,結合古羅馬競技場、西班牙、葡萄牙、阿姆斯特丹等不同的建築特色,讓人放佛置身於歐洲大道。它不是單一的娛樂場所,更是一個綜合性的逍遙宮,像一座應有盡有的小城市。單是逛逛,一兩小時也嫌不夠。
地址:半島新口岸友誼大馬路(近孫逸仙大馬路)
交通:
1、每天都有專線巴士來往於澳門漁人碼頭。澳門路線和氹仔路線每天10:00至22:00結束,每小時發一班;港澳碼頭循環線每天10:00至22:00結束,每30分鍾一班。
2、乘坐公交1A、3、3A、8、10、10A、10B、17、28A、28B、28BX、28C、32可達。
景點七:澳門旅遊塔
如果想縱覽澳門全景,那一定上澳門旅遊塔。338米的旅遊塔是世界高塔聯盟成員之一,也是澳門一個集旅遊、觀光、表演、會議、展覽、購物、餐飲、娛樂及通訊於一體的新地標。除此之外,這里還有一個絕無僅有的高空冒險樂園,讓你可以張開雙臂盡情地擁抱澳門的藍天。
地址:半島觀光塔前地
交通:可以選擇打的到旅遊塔,起步價13澳門元,或搭乘巴士9A、18、21、23、32抵達。
景點八:威尼斯人
從議事亭前地到觀光塔,澳門半島的風光已經被膠片一一記錄下來,緊接著就去感受一下澳門氹仔的異域風情。
想體驗澳門的異國風情,威尼斯人就是首推景點。度假村最大的'特色是還原了義大利水鄉威尼斯的風貌,拱橋、石板路、吊燈,充滿著異國風情。客人可以在酒店的大運河上乘坐貢多拉船,伴隨著船夫悅耳動聽的歌聲,享受著一段愉快的旅程。
地址:澳門氹仔金光大道望德聖母灣大馬路
交通:威尼斯人在澳門關閘、橫琴口岸、港澳碼頭、氹仔碼頭、澳門機場都提供免費的穿梭巴士。
景點九:黑沙海灘
白色、金黃色的沙灘已經司空見慣,可是黑色的沙灘你見過了嗎?
澳門的黑沙海灘長約1350米,是澳門地區最大的天然海灘。這里的沙子是黑色的,風乾的沙子是金黃色的,初看會覺得很臟,據澳門本地居民說,這是自然形成的,從開始到現在都是這樣的,這下可以放心地和海洋親密接觸了。
地址:澳門路環島南側
交通:關閘總站乘搭3路巴士到昌明花園站下車後轉乘26A路至黑沙總站下車後沿黑沙海灘步行前往。
景點十:龍環葡韻
從義大利的水鄉出來,走進淡雅的葡國世界。
澳門威尼斯人附近的龍環葡韻是澳門少數的景色優美的葡式景點之一。整個龍環葡韻景區由五幢非常有特色的葡萄牙式建築組成,分別是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裡面展出葡式的建築、傢具、服裝,讓遊人們了解澳門葡人曾經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品味。
博物館前面更是一片紅樹林濕地,可以觀賞到黑臉琵鷺、白鷺、灰鷺、翠鳥和鴛鴦等鳥類。早晨和傍晚,來到這里,還能夠聽到小鳥鳴囀般自然愉悅的叫聲。
地址:澳門氹仔海邊馬路
交通:
1、從威尼斯人步行到官也街大約10分鍾(在威尼斯西翼大堂出口,順著右手邊人行道走會看到一個綠色天橋,一直走過天橋上坡左手邊就是官也街)。
2、乘坐11、15、22、28A、30、33、34路公車可到。
;7. 澳門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澳門的著名景點:
1、大三巴牌坊
聖保祿大教堂當時是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先後經歷了3次大火,在1835年的一場大火中燒毀,僅殘存了現在的前壁部分。
「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的建築由花崗白建成,寬23米,高25.5米,上下可分為五層,其雕刻和鑲嵌較為精細,整個牆壁是巴洛克式,同時刻有中國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圖案,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藝術品。
大三巴牌坊附近的老街道兩旁都是小吃店和手信店,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來這打卡遊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