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打坐盤腿更加容易圖片
有五個基本功可以幫助我們打坐更容易:
1、晃海:以股底盆為軸心,前後左右晃動,像不倒翁一樣搖動;
2、撐胯:兩腿平攤,腳心相抵,雙手合十,以雙肘撐開雙腿;
3、開胯:兩腿平攤,腳心相抵,雙手捏住腳尖,雙大腿提起再放下,如蝴蝶翅膀拍打兩邊地面;
4、龍抬頭:雙手做雞爪狀,將身體下盤撐起,頭帶動脊椎,如龍夭矯,上下抖動;
5、單鳳朝陽:端坐椅子上,曲一膝,雙手捉膝,以大腿根為原點上下搖動。
『貳』 如何實現雙盤
如何實現雙盤
很多人喜歡靜坐,靜坐就得說到雙盤,其實雙盤也不難,為什麼呢?
雙盤不僅練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因此雙盤也是一種拉筋的方法。
雙盤,先將左腳掌置於右大腿上,後再將右腳掌置於左大腿上,這種雙盤的坐姿,又稱「吉祥坐」或「雙跏趺坐」,是修行者的標准坐姿。氣功家認為雙盤使身體更穩固,便於長時間靜坐。
禪修者認為雙盤使心定,並能引導氣的上行下行;武術家認為對內功修煉很重要;醫家認為舒展經絡,可百病不生。而佛教密宗則認為可以使氣入中脈,迅速入定。
所謂「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雙盤者說,雙盤以後,心更定,身體更好。有的人不能雙盤,對雙盤非常羨慕,其實,雙盤並不難。
特別提示:剛開始雙盤時,會感到腰酸、腿痛,這是正常的情況,一定要忍住,盡量忍更長的時間,否則就過不了這一關,雙盤結束時,採用散盤做一下「晃海」,即搖晃上體,順時針搖晃36圈、再逆時針搖晃36圈。腿腳漸漸不麻木了,就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了。
推薦方法一:直接練習雙盤的簡單方法
1、雙腿伸直坐在床上,手按住膝蓋,雙腳尖最大限度畫圓,以達到活動踝關節的目的。
2、把右腳收回放在左大腿上,左手搬右腳上抬,右手下按右膝蓋。活動十幾次,換左腳活動。
3、把右腳收回放在左大腿上,左手搬右腳,右手扶右膝蓋做順逆時針畫圓。以達到開胯的目的。換左腳活動。
4、以上3法練一段時間後即可以試著作雙盤了,先躺在床上試著把腿盤上,躺著能盤上坐著就能盤上,只要盤上一次就成功了。
推薦方法二:半小時內練成雙盤的方法(雙盤速成體操-壓韌帶法)
據說很多人用壓韌帶法短期成就了雙盤,甚至一遍就成。
預備式:請大家站好,雙腳分開,與肩等寬,雙目垂簾,呼吸自然。雙膝微曲,含胸拔背。肩放鬆,腋微空,兩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舒展兩眉頭上方,由心靈深處生起的喜悅一直浸潤到整個面部。
全身開始做上下有規律的震顫(2分鍾)。
恢復自然松靜站立狀。
第一節:
雙腳與肩等寬站立,全身放鬆,呼吸自然,提肚收腹,雙手胸前合十,兩膝微曲,以尾閭為中心,逆時針左右劃圓36圈。再順時針左右劃圓36圈。
第二節:
雙腳與肩等寬站立,全身放鬆,兩手拇指朝前,虎口卡在腰間,兩手掌壓在兩腎部位,以胯帶身,擺腿叩膝108次。
第三節:
雙腳並攏站立,全身放鬆,呼吸自然,腰微曲,曲膝,兩手掌扣兩膝。先越時針轉膝21次,再順時針轉膝21次。
第四節:
雙腳並攏站立,全身放鬆,呼吸自然,雙手輕扣膝,蹲起21次。下蹲時盡量使大腿與小腿肌肉相觸。
第五節:
雙腿前後大開步,左手扶左膝,右手扶左膝內側,盡量前傾往下叩壓膝9次。換右腿以同樣方法叩壓膝9次。再交替換腿重做一遍。
第六節:
腳尖向兩側左右大開步,雙手扶雙膝,左右交替叩壓膝36次。
第七節:
雙足並攏,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兩手在兩側自然下垂,腳尖觸地提踵21次,腳下落時踵部觸地。
第八節:
兩腿向前平伸坐於地下,雙手交叉,雙手小指接近踵部,扳住左腳,順右腿盡量扳向身體,一扳一松為一次,做21次。再換腳依同法做21次。
第九節:
兩腿平伸坐於地下,先將左小腿扳放在右大腿靠小腹處,雙手扶膝,中速向下振顫108次。然後依同法換腿中速振顫108次。
第十節:
足心相對,雙手捧握雙足尖,踵部盡量向陰部靠攏,小腿與大腿接近呈平行狀,身體向前起壓21次。
第十一節:
兩膝向左右曲,兩足心相對,踵部盡量向身體靠攏,雙手壓在兩膝上,中速向下振顫360次。
第十二節:
兩腿平伸而坐,把左小腿扳壓在右腿膝上部略靠大腿側,左手握住腳脖處,右手拇指和其餘四指分別握住腳指底部和背部,先逆時針轉搖踝部21圈。逆時針以握外側為主,順時針時以握內側為主。再順時針轉搖踝部21圈。
然後換腳依同法先逆後順轉搖踝部各21圈。
第十三節:
一手抓握前足,一手握腳脖,把一側腿盤放在另側大腿靠腹處。雙盤即成。
第十四節:
坐完後 雙手把盤放的腿輕輕拿下,兩腿平伸,腳跟相觸,兩手掌扶膝快速按摩108次。
然後,一腿平伸,另一腿放在平伸著的大腿上面,用疊放腿側的手扶住膝蓋,另一隻手以空心掌的勞官穴對腳心的湧泉穴用力拍打108次,然後以同法換腿拍打108次。站起。
雙腳並攏站立,腰微曲,曲膝,兩手掌扣兩膝,先逆時針轉膝21次,再順時針轉膝21次。
然後,雙腳與肩等寬站立,兩手拇指朝前,虎口卡在腰間,兩手掌壓在兩腎部位,以胯帶身,擺腳叩膝108次。拍全身。
總結雙盤:
1.雙盤人人可練,即使60歲開始練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練成。如果30多歲開始練,用不了一年。
2.雙盤練的不僅是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因此雙盤也是一種拉筋的方法。
3.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30分鍾以上,可保70歲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5.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的腿疼,然後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
6.具體的練法是上座之前做些開胯運動,然後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後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
7.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即使飯後立即開練,20分鍾後胃就全部排空了。
8.雙盤不僅打開腿部經絡血脈,而且會打開胯關節。
9.雙盤的姿勢其實腳踝壓住了大腿內側的大動脈,為了打通動脈,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10.在打通腿部血脈前,由於雙腿動脈不過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臟腑機能,並促進大腦供血。
採用下面幾個方法刻苦訓練,一般人均可在幾個月內達到雙跏趺:
a.在看書、看電視、休息時盡可能盤腿而坐;
b.多練習跨鶴坐(臀壓在雙腳上而跪)。在跨鶴坐的基礎上做如下練習:保持臀壓住雙腳,上身向後倒平(一開始可用被子墊成斜面,逐漸放平),盡量維持時間。
c.雙腿並攏伸直,脊椎從頸椎、胸椎至腰椎逐節前彎,雙手摸地,再用手抓腳後跟腱,漸至頭面貼腿。如此反復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鬆下沉。腳不挪位,身轉180度換方向再放鬆下沉。反復交換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漸變大。至最大限度時,後一隻腳後跟拔起,腳尖著地,再盡力下沉,反復若干次,收勢。
e.雙腳尖分左右成一直線(重心不穩者,可稍留一角度,還不穩者,可扶樹等),開步過肩寬,雙膝盡力外擺,放鬆慢慢下沉,多次練習。待腿力增強,步子逐漸加大。
f.雙腳踝關節向外突出,用腳掌外沿著力。剛開始練習,應循序漸進並作好防護,以免韌帶拉傷。待踝關節部的力量增強,可練習走路。常作此練習,踝關節不易被扭傷。
作上述練習一段時間後,腿、跨、膝、踝的韌帶拉伸,彈性增強,跨膝踝關節活動范圍增大,雙跏趺自然便成。
『叄』 為什麼我學雙盤老是學不好呢,每次一盤腳,總是一邊多一邊少,左右兩邊總是不平衡,不均勻,怎麼辦 如何
腿部筋沒有拉開,平衡不了,強行雙盤,痛不說還容易傷筋。 先練習晃海 ,簡單實用,每天十分鍾就行。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視頻,容易找到。基本的就是從散盤開始練習起,左右轉動。再單盤,約三個月左右,腿的筋拉開了,就可以雙盤了。按網上的運動要領去做。
『肆』 如何練習雙盤
練習雙盤的方法:
第一個動作晃海
首先散盤而坐,雙手放於膝蓋上,身體以會陰穴為中點順時針轉36圈在,後又逆時針轉36圈。不能閉目和低頭,平視前方即可。
這個也就是和古代人一樣,跪在軟一點的墊子上,臀部坐於腳跟,這里要注意兩後腳跟要並攏,否則容易變羅圈腿。這個動作可以堅持久一點,如果實在不行就盡量以自己能承受的時間來堅持。
第四個動作鳳凰回頭
一腳放平,另一腳跨過來直力腳尖向前,頭往後瞧。這個動作有點難度,慢慢適應就可以了,接下來換一個腳換一個方向接著做。(做十次)
全部做完以後,就試著把腿輕輕的搬上來,要慢。假如做不到就算了,多練幾天就可以了。有些人一天就可以上雙盤,我也是第一次用這個動作就盤上了。
『伍』 我搖山晃海了半年為什麼沒一點敢覺
有點搖山晃海,半年意思就是說時間過得是非常快的,因為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人生都是匆匆幾十年就過去了,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抓住時間的,這種充分的理由,然後呢,把我們的人生過得豐富多彩,這才是
『陸』 打坐如何消除腿痛
可以用「晃海」法來練習盤腿,心密常用此法,效果很好。
具體方法如下:
平坐或盤腿坐,兩手放在兩膝蓋上方,以舒適、放鬆為度。頭正,身直,鼻對臍,松靜自然靜坐片刻。然後輕輕放鬆身體,先從右向下俯身,繼而向左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接著向左下俯身,向右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左右各轉18~36圈,最後還原成靜坐姿勢。
『柒』 打坐如何突破一個小時
雙盤打坐巨疼無比,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雙盤打坐一個小時以上的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方法/步驟
1/5 分步閱讀
每天在雙盤打坐之前,最好先開始熱身。做簡單的壓腿動作,充分的壓腿可以讓我們的筋脈變得柔軟。這樣可以降低我們的疼痛感。
2/5
第二步盤上雙盤之後可以找一部喜歡的佛經念誦,這樣可以得到佛經的加持,使自己的身體更加柔軟,降低痛苦程度,然後也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知不覺之中時間就會過的很快
3/5
第三步,晃海。雙盤一邊念經,一邊晃動自己的身體以自己的臀部為軸,順時針晃動,晃動的過程可以加快血液流通,降低疼通。尤其是在雙盤一個小時後,可以降低自己的疼痛感
4/5
第五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堅持。每日的堅持是雙盤打坐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能每日堅持下來,日積月累的作用就可以讓自己打坐時間突飛猛進。最怕的就是中間的停歇,會把之前積累的許多功夫都浪費掉。
5/5
總之雙盤打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不能突破一個半小時的極限,那麼疼痛會一直持續下去。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持之以恆。謝謝。希望能幫到大家。
『捌』 他是山東長壽之王,一生無兒無女,如何活到117歲的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遇齊地人言海上有三座仙山,有著長生不老葯,始皇便派此人前去尋訪仙丹,最後自然是沒能找到所謂的仙丹。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長生不老葯,秦始皇只不過受人蠱惑了而已。長生不老不可能,但降低要求,到長壽還是有不少例子的。在西方,《聖經·創世紀》有一個成語叫做「as old as Methuselah」,意思就是「像Methuselah一樣長壽」,這位叫做Methuselah的西方先祖,活了整整969歲,是西方流傳下來的文獻中所記載最長壽的人。在東方,古老的中國也有一位長壽者,他便是彭祖,活了足足八百歲,後來也產生了一個成語,叫做「壽同彭祖」,喻意為「龜齡鶴壽」,用以祝福他人長壽。因此,大多數普通人都不會追求所謂的長生不老,而是追求長壽。
2004年,一場意外的摔跤,使得楊明運雙腿無法正常活動了,但他依然有著一顆平和的心。每天早睡早起,看看書聽聽音樂,閑著無聊了就去和社區裡面的老人交談一番,好不快活!盡管沒有兒女贍養,但他的生活依然過得充實和滿足。2014年,楊明運老人安然的離開了人世,享年117歲,這是建國以來官方記載的山東省最長壽的人。通過楊明運老人的例子,我們就能夠知道,長壽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便是保持好心態,健健康康地生活!
『玖』 體質虛的人鍛煉適合什麼運動
日常運動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為主,不宜多出汗,輕微出汗即停,每天運動時間為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長短依自己體力而定,不能運動後覺得累乏(可一次運動一小時,也可分為兩次,三次,每次二十來分鍾,合起來一小時也行)
運動的准則是,怎麼舒服怎麼運動,反正不要讓自己累著。
推薦的室外運動,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運動,最好在太陽升起後再開始,慢走每次一個小時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另有室內運動,踮腳尖,捶後腰,摩後腰,轉腰,雙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後仰,晃海等。
除運動外,還有一些小動作之類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臍,腳底湧泉穴,大小便時咬牙,收縮臀肌,會陰(不建議練習提肛之法)腎虛者要多活動腰部及下肢,動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動,關節打開即可。
另,在體質尚虛時不要做力量型的運動,健美的運動,與養生的運動是不一樣的,練肌肉並不利於養生,看各國肌肉健壯之士,少有得享高壽者便明了,那種運動是反自然的,看中國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賢,留有影像者,王薌齋,萬籟聲,王子平,諸位先生,文弱如書生,所以運動,主要是全身和諧,而不是強壯某一部分的肌肉,這個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另外,平常坐時一定要坐直,不可體態不正,如果常期脊柱側彎,晚年腰背必出問題,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不可養成不良習慣。(有條件的話,可以練一下意拳的養生樁,太極拳之類的內家功夫)
快走,慢跑(這兩種不說大家都明白)
踮腳尖(兩腳趾抓地,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後腳跟離地,動作宜慢,每日可做三五百次,依自己體力而定),平時洗臉,刷牙時,也可以保持腳跟離地的狀態。
體質稍好者,無內臟下垂者,可以試著跳繩,剛開始從每次五十下試驗,逐漸增加次數,每日二三百就行,最多五百下。
飯後不宜
捶後腰,雙手握拳,交替輕捶後腰位置,次數不限,飯後不宜。
摩後腰,雙手握拳,在腰後相合,以拳背,在後腰部做上下摩擦,動作不要太用力,次數不限(用雙手掌心摩擦後腰效果也一樣)。
轉腰,就是廣播體操中的扭腰運動,大家應該都會的吧,飯後不宜。
雙腿背部伸展式,這是在瑜珈中的名字,飯後不宜。
1.坐式, 兩腿伸直。吸氣,手臂上舉,脊椎向上延伸。吐氣,上體前彎,雙手抓腳,身體貼向腿面,前額觸膝。保持呼吸8次,每次吐氣更加貼近腿; 2.吸氣,伸直手臂抬起身體,吐氣,手放下。重復。
就是坐在床上或者地上,雙腿前伸,上身挺直,雙手上舉,慢慢向前屈體,用手去抓腳,胸部與腿膝緊貼在一起,剛開始做不到,慢慢來,不要拉傷肌肉。
另有中國的陳攖寧先生所講
每天做二次。一次在晚間就寢尚未卧下時;一次在早晨睡足尚未下床時;先坐在床上,兩腿向前平伸勿曲,腳尖朝天,自腰以上,身體挺直,兩手掌搭於兩膝蓋骨,是為預備姿式,然後分成三個動作:
(一)兩手握拳,將兩拳縮回,緊貼於左右肋下,肘尖盡量伸向後方。
(二)再將兩拳分開,掌心朝天,由兩耳旁向上直托,似舉重物,兩臂伸直勿屈,使兩手臂覆向頭頂,兩眼仰視兩手臂。
(三)再低頭彎腰,同時將兩臂向上伸直的姿式改為向下向前直伸,使手指碰到腳趾尖,再回復到身體正坐,兩手搭膝的原狀。
此(是)為一遍運動完畢,第二遍仍如原法。初做以十遍為度,等到做熟以後,即逐日增加做七十遍。如果身體衰弱,氣力不足但至少每次要做三十遍。若問每遍動作快慢如何?最好宜慢不宜快,一分鍾最多隻許做五遍,六分鍾做三十遍。
做這個功有一件事須要注意:當低頭彎腰,手指與腳尖接觸時,兩腿要伸直,不可彎曲。普通未曾練習之人,此時若將兩腿伸直,每苦於手指和腳尖距離數寸之遠,很難碰到一處,但也無妨。只要每日照樣做,總有一日能夠碰到。
正當低頭彎腰手指攀腳尖時,兩腿如果十分伸直,絲毫不屈,後腰部和兩腿彎必定發酸,腎囊後和肛門前必定拉緊,會陰部必定和床褥互相摩擦;這些就是治遺精病特效的作用。要稍為忍耐一點,不可畏難終止,但也要依次前進,不可蠻干!每次無論多少遍,做完之後需要休息,即在床上靜坐三十分鍾,勿急於下床。
此法不但能治夜夢遺精,縱然比遺精更嚴重的白晝滑精或性交早泄也能治癒。若已婚的男子,不住醫院而住家中,正當練功的時期,務必分床獨宿,禁止房事三月(時間能長則更好),否則今日尚未將關竅收緊,明日又去把它打開,那是永遠練不好的。
如果每天不斷的做,二、三個月之後,必有良好的成績表現出來,足以使練功者增加自信心。
簡化方法
1.起床,腳前伸勿曲,腳尖朝天,自腰以上,身體挺直。
2.雙手努力前伸去扳腳大拇指.注意兩腿要伸直,不可彎曲,上身也要挺直。
前俯後仰,就是站成直立式,身體向前屈,以手尖或手掌觸腳尖,然後站直,再向後仰,仰到能看到後面的東西,動作要慢慢的,把關節都打開,不宜多做,三二十次便可,依人而定,飯後不宜。(此動作與拜佛效果一樣,學佛的師兄只要多拜佛便可)
晃海,飯後不宜(此法是我最喜歡的法子,大家可以一試,能調和五臟,通暢氣血,是個老少皆宜的運動)
晃海健身法
晃海是一種自我保健運動,是練功者在靜坐的基礎上,輕柔地旋轉、搖晃上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運動,推動經絡全面正常運行,調和氣血,增強內臟功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體方法如下:
①平坐或盤腿坐,兩手放在兩膝蓋上方,以舒適、放鬆為度。頭正,身直,鼻對臍,松靜自然靜坐片刻。然後輕輕放鬆身體,先從右向下俯身,繼而向左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接著向左下俯身,向右旋轉、舒身、上起,轉1圈,歸於原位。左右各轉18~36圈,最後還原成靜坐姿勢。
②如用平常坐式,以坐木凳為宜,但臀部只坐凳面的前1/3~2/3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若用單盤坐時,左腳在上則應自右向左旋轉,右腳在上則應自左向右旋轉;反方向旋轉時應調換腳的位置;俯身旋轉時以腰為軸,以鼻對臍為准(不要仰頭)。轉身、俯身的高低以適宜為度,頭昏、高血壓、胸悶等可高些,胃、腸病等可不高不低,腰背、四肢酸痛可低些。練功時,要求慢、勻、松、靜。意境海闊天空,如置身於大氣之海,全身徐徐晃動,似與大海之氣融為一體,以符晃海之名。如練功目的是以治病為主,每日宜練多次;以健身為主,則每日睡前在床邊左右各晃36次,約15分鍾即可。
轉圈的次數,陰虛宜用36,陽虛宜用49
咽唾液 此法何時都可做,但腎陰虛之人,在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做最好。
方法是以舌在口內攪動,不可太用力,輕輕便可,片刻口腔內就會分泌很多唾液,分三口,徐徐咽下(用意念送入丹田,不用意念也可),次數不限,即健脾又宜腎,做著也方便,摩腹,晚上睡前,早上醒後,可以先按摩一會腹部,以單掌在腹部做轉圈運動,每手各兩三百次(次數多少不限)按摩肚臍,以手指輕輕按壓肚臍,可以晚間睡前做,每次五分鍾就行。按摩腳底湧泉穴,此法可用手來按摩,也可以用雙腳互搓,宜睡前做,有助睡眠。大小便時咬牙,此法大家應該都知道的,輕咬便可,不宜太用力,在小便時宜踮起腳尖更好。
收縮臀肌、收縮會陰
這兩種只是一種自我肌肉控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是說不明白的,自己慢慢體會吧。提肛的法子,據說做時間長了有一點弊病,所以就不提倡了少思慮以養心氣,寡色慾以養腎氣,常運動以養骨氣,戒嗔怒以養肝氣,薄滋味以養胃氣,省言語以養神氣,多讀書以養膽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拾』 男人體虛有四種類型 如何調理才好
1
氣虛
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乏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葯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2
血虛
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蒼白,唇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婦女經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進補宜採納補血、養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葯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3
陰虛
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陰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熱,易怒,面頰升火,口乾咽痛,大便乾燥,小便短赤或黃,舌少津液,五心(二隻手心、二隻腳心與頭頂心)煩熱,盜汗,腰酸背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薄或光剝,脈細數等。進補宜採納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葯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
4
陽虛
又稱陽虛火衰,是氣虛的進一步進展,陽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除有氣虛的表現外,平時怕冷,四肢不溫,喜熱飲,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陽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舌質淡溥,苔白,脈沉細等。進補宜補陽、益陽、溫陽:補陽虛的葯物可選用紅參、鹿茸、杜仲、蟲草、肉桂、海馬等。
祖國醫學的治則「虛則補之」,即對各類虛證,必須用補益方法療之。臨床常見的虛證,概括起來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具體說來,人的心、肝、脾、肺、腎等,在因故致虛時,均可發生氣血、陰陽虛損的各種不同見症。
男人體虛如何調理
1
男人體虛可飲食調理
脾虛的男士應以補陽運脾為主,多吃性溫健脾的食物,如粳米、蓮子、芡實以及鱔魚、鰱魚、鯉魚、帶魚、蝦等水產類。山葯、大棗、蓮子富含澱粉,輕易吸收,且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在肉類的攝入上,應該選擇細纖維的魚肉為主。
對於腎虛的男性,進補應多吃魚、蝦、牡蠣和韭菜等食物。這類食物富含蛋白質、牛磺酸、精氨酸和鋅,動物的鞭和甲魚也是補腎的上佳選擇。另外應該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性非常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食物,適當攝入營養豐富、溫腎填精、產熱量高、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補體之虛,益腎之氣,提高免疫力。也可食用溫性水果,如大棗、橘子、柿子等,以補血益腎填精,抵禦寒邪。
2
男人體虛可運動調理
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在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清新之處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並持之以恆。平時可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以健脾補氣。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大出汗的運動,忌用猛力和做長久憋氣的動作,以免耗損元氣。
推薦的室外運動,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運動,最好在太陽升起後再開始,慢走每次一個小時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另有室內運動,踮腳尖,捶後腰,摩後腰,轉腰,雙腿背部伸展式,前俯後仰,晃海等。
3
男人體虛可按摩調理
脾俞:脾俞穴位於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本穴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脾的背俞穴,也是調脾的要穴。
中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30-40分鍾,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同時有助於祛濕。
陰陵泉:為足太陰脾經之合穴,它能夠健脾益氣,促進脾之運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復,使氣機順達,故刺激陰陵泉可祛濕而健脾。
足三里:位於膝眼外下四橫指,它是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強壯穴!
男人體虛吃什麼
1
山葯扁豆粥
山葯、扁豆各100克,共為細面,做成稀粥,放人少量白糖調勻,早晚各服1次,久服可益氣,健脾胃。
2
芝麻餅
黑芝麻200克,炒香,研成細末,加入適量飴糖和勻,壓成柿餅大小餅,每日早晚各服1個。常服可益心氣、補肺氣。
3
大棗蓮子糕
用蓮子200克,研為細粉,大棗200克去核煮熟,加適量食糖與蓮子粉和勻,蒸成糕狀,每日早晚各服適量。功效益氣補脾,對氣虛、食納不佳而久瀉者,服之顯效。
4
桂圓紅豆湯
取赤豆200克,加水煮爛,再加桂圓50克同煮10分鍾,後放適量白糖調味,每次1茶杯,早晚各1次。功效補益心血,益智、寧神、安眠。
5
苜蓿雞肉
取新鮮苜蓿芽根100克,洗凈切碎煮湯去渣,再將洗凈雞肉0.5公斤,切為小塊,加入適量佐料,人苜蓿湯中慢慢煮爛,每日早晚各服適量。可起補益氣血作用。
6
冰糖椹耳
用桑椹子、銀耳各50克洗凈,加適量水,慢火燉熟後人冰糖25克調勻,分早晚2次食盡。功效滋補腎肺滋陰,對虛勞咳喘及腎虛腰痛者服之顯效。
7
燕姨姜粿
燕姨姜粿其實也非常適合男性食用,特別是體內濕熱的男性,長期熬夜、應酬,容易造成濕熱體質,常吃燕姨姜粿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