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正常腰椎的核磁共振影像是怎樣的
在核磁共振影像中,椎體松質骨高信號區呈白影,周圍的皮質骨為低信號區呈黑影後縱韌帶亦為低信號區呈黑影。髓核與周圍的低信號的纖維環相比,表現為較高信號呈白色(但較之椎體松質骨的高信號相對較弱)。以上相對關系在T1和T2加權圖像上會有不同的表現。脊髓表現為中等信號強度,呈灰白色。腦脊液及硬膜囊均表現為低信號強度,呈黑色。
在矢狀位像上,除了可以看到上述結構以外,還可以看到黃韌帶及硬膜外脂肪。其中硬膜外脂肪呈高信號強度,較易辨認。
② 怎樣看腰椎MRI掃描檢查報告
腰椎MRI主要要看以下幾點:
1、整體上脊柱曲度怎麼樣
2、椎體及椎間盤:沒有突出或膨出,骨質增生是否
3、脊髓有沒有病變,炎症,佔位,空洞
③ 腰椎的核磁共振成像圖片....請專家幫我看下
初步看是要4,5椎間盤突出,有沒有下肢的麻木和疼痛,如果沒有可以進行腰背肌的鍛煉。
④ 腰椎磁共振(MRI)檢查結果,幫忙看看
椎間盤膨出並向後突出,硬囊膜受壓,雙側椎間孔狹窄,右側神經根受壓,局部椎間管略窄。
如果沒有明顯的症狀。不用擔心。從結果看你可能右側下肢有感覺,酸脹、無力、疼痛等情況。如果症狀明顯聽從醫師安排。
⑤ 介紹腰椎CT的如何看片技巧
腰椎CT的閱片方法
(1)觀察椎體、椎弓根、椎板、關節突、橫突及棘突結構是否完整,有無骨質增生及破壞。
(2)觀察椎間孔是否對稱,有無椎間孔變小。
(3)熟悉正常腰椎間盤的形態,觀察椎間盤後緣有無局部向後突出的軟組織密度影。
(4)觀察椎小關節有無增生肥大,椎小關節間隙右無狹窄。
(5)觀察有無前、後縱韌及黃韌帶帶肥厚鈣化。
(6)觀察有無椎管狹窄,其最常見的原因有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後縱韌帶及黃韌帶增生肥厚及鈣化;觀察椎管內硬膜囊及硬膜外脂肪有無受壓與變形。
經過上文的介紹,大家一定對看腰椎片的技巧有了一定的理解。醫學生以後可以根據上述的看片方法來進行,收獲會不錯的。祝您身體健康!
⑥ 請問,胸椎,頸椎,腰椎在磁共振圖像上怎麼區分另外,怎麼知道這是第幾頸椎,第幾胸椎,第幾腰椎
頸椎,直接能看到寰椎、樞椎,然後是第三頸椎。
腰椎,先確定第一骶椎,然後54321,向上數。
胸椎,比較麻煩,一般需要頸胸椎定位像觀察,或者胸腰椎定位像。
⑦ 如何識別看懂腰椎檢查X片
以上圖為例子,黑色橫線部分為腰椎間盤,左邊為椎骨,與椎骨相連的那條白線部分為椎動脈以及神經,這張照片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照片,紅色正方形顯示的是突出部位,可以看出腰椎間盤有個小頭冒了出來,和上方正常的腰椎間盤形成對比。。-----川木保健
⑧ 如何看核磁共振腰突片
腰間盤突出的注意事項:
1、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勞動姿勢,避免久坐、彎腰、閃挫、受涼,注意腰部保暖,睡硬板床,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護理要注意的。
2、生活規律,飲食以補腎、補鈣壯筋骨為原則,如水果、蔬菜、豆類、奶製品、瘦肉、魚蝦。
3、建立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避免情志影響,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護理要注意的。
4、堅持做腰部的各種功能鍛煉,訂出鍛煉計劃,要循序漸進避免強行活動,圍腰不宜常帶,防止肌肉萎縮,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護理要注意的。中醫治療可以用獨絕康改善症狀。
腰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1.反復搓腰:將雙手分別放於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搓10-15次,以雙側腰部發熱為度。
2.爬行訓練:四肢呈爬行狀,先後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後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身等動作,最後將雙手著地,作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鍾。
3.飛燕式鍛煉:俯卧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鍾鍛煉。
⑨ 腰椎病的檢查方法,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目前臨床上去比較常見的腰椎病基本上是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盤源性腰痛、腰椎第三橫突綜合征、腰椎骨折、腰肌勞損,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罕見的脊柱側彎、腰椎結核、腰椎腫瘤要等。X片,這是腰椎最基本的檢查,基本上是看腰椎序列的穩定性,有無滑脫不穩,腰椎生理曲度情況,是變淺變直還是側彎待查,腰椎體有無壓迫變平骨折待查,有的還可以看到骨質有無破壞,有無腫瘤結核待查。
每項檢查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沒有哪項檢查是萬能的。門診經常遇到一些病人,上來就說我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給我做個mri檢查。這種想法當然是對的,但它不夠全面和嚴謹。一般建議先完善一個X光片,看一下腰椎的基本情況,再看是否需要做ct或MRI進一步檢查。
⑩ 學會怎樣看腰椎間盤突出CT和MRI磁共振(個
CT: 骨頭 高密度(亮),骨膜(看不見或者是稍高信號),水 低密度(暗)
MRI:(T1加權) 骨頭 高信號(亮),骨膜 低信號(暗),水 低信號(暗)
MRI:(T2加權)骨頭 低信號(暗),骨膜 高信號(亮),水 高信號(亮)
再有就是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很實用,就是你只要看到冠狀位的片子,高度考慮是MR,矢狀位的基本上就是磁共振了,CT一般不會把重建的矢狀位片子打出來的,效果肯定超差,o(∩_∩)o
最後告訴你一個最準的方法,多看。呵呵。既然是影像的學生,就一輩子跟這些東西打交道,我相信通過系統的學習,這個很快對於你來說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