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才能收集到正確、完整的職業資料
明確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資料很重要,否則盲目去搜集資料就會變得非常的困擾,不知道如何更好的給上級交工,最為關 鍵的是,會非常的浪費時間,最終達到的效果也不一定很好。拿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去年,上級領導安排搜索某家地產公司對一線員工的積分獎懲制度。當拿到這 個任務的時候,就需要明確幾個問題。首先,領導比較關注的是積分獎懲制度,而不是工資獎懲發放制度,所以我們需要明確知道領導關心的是什麼。其次,積分獎 懲制度,據了解,該地產不僅針對一線員工制定的有這方面的制度,那針對整個公司也都制定了積分制度。而領導需要的是針對一線員工的,所以我們在後續搜索資 料的時候,方向不能偏,這一點很重要。然後,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是,指明是這家地產公司,所以我們也不能在後續搜索的時候,查到別家公司的積分制度,或者 搜索別的地產公司的任何其他制度,都是不符合搜索目的的,對此,我們都可以直接選擇漠視。
拆解和組合搜索關鍵字。通過上一步,我們對搜索的目標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我們就需要思考,如何達到搜索的目標,那 我們就需要拆解和組合搜索關鍵字。接著上述的例子,我是這樣通過排列組合的方式來編制關鍵字,編制的結果是:地產公司;積分制度;地產積分制度;地產 制度;積分獎懲制度;獎懲制度;
設定搜索途徑
設定搜索途徑。拆解和組合搜索關鍵字後,我們就很自然地拿著編制的結果,去搜索引擎中依次輸入搜索。一般情況下,尤其大 公司,制度類的均屬於公司機密文件,在網上發布的信息比較少,所以只能搜到只言片語。即使是只言片語,我們也不能放過。我們採取的策略是全盤接收,那我們 就需要先將只言片語,復制下來,整理到一個word中。待所有的組合都搜索完畢後,然後在進行下一步的整理工作。
關於搜索途徑這塊在搜集資 料的過程,需要多思考,只靠搜索引擎還是不足夠的。因為通過搜索引擎,我們能搜到,別人也能搜到,如果一些機密的,人家不公開放在網上,我們是無論如何也 搜索不到的。那關於搜索地產的積分制度這個任務,我除了使用大家都慣用的去網路、搜狗、搜狐上去通過關鍵字匹配查找外,還關注該地產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此 公眾號其實是對內的公眾號,需要綁定才可以使用裡面很豐富的內容,我不是他們的員工,自然不能綁定,但是可以關注查看該微信公眾號的歷史信息,歷史信息中 會有該公眾號對綁定員工的使用說明、相關的制度講解,還有一些內部產品的運營策略和機制。通過這種方式,搜索到我們想要的資料。
㈡ 鎮志中圖片收集🈶️什麼要求嗎
摘要 一、制定計劃是做好照片入志工作的前提
㈢ 搜集資料常用的方法有
收集資料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閱讀法。閱讀有關的文件、報刊、雜志、圖書、資料等,從中獲取所需的信息。
2、購買法。向教育科學中心、咨詢服務單位、教育研究機構、有關大專院校等購買有關信息。
3、收聽法。從廣播、電話等獲取有關信息。
4、詢問法。向有關信息源詢問獲取有關信息。
5、觀看法b從電視、錄相、電影等獲取有關信息。
6、預測法。用預測方法和技術,分析、預測有關信息。
7、採集法。有目的地派專人到有關地區,部門收集有關信息。
㈣ 如何收集資料
(一)方法指導
怎樣圍繞課題查找資料
查閱文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這一技能是隨著你的不斷查閱而積累起來的,你必須親自去嘗試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查閱文獻時不僅需要耐心、細致、仔細,還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並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圖書館東抄一段,西抄一段。
為有效地進行文獻的查找,應該按照下列過程進行。
1.對課題提出一系列的疑問,然後分析這些疑問與課題的關系,以確定想要查詢的信息或問題是某一數據、某一概念還是某一觀念等。
2.根據這些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選擇檢索工具,即確定是通過網路全書等參考性工具書,還是通過報刊索引等檢索性工具書進行查找。
3.確定檢索途徑,即去本校的圖書室,還是去本地區的圖書室,或者向老師或有關專家咨詢。
4.選定檢索方法,即從最近出版的書籍和期刊開始往前查,還是限查某幾年的書籍和期刊等。
5.利用檢索工具書所提供的查找線索進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獻,就可以去索取該文獻。
7.閱讀文獻,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
從事科學研究僅僅會查閱資料還不夠,還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處理信息,它包含整理和加工兩項工作。
1.整理
查閱到有關的文獻之後,把它進行摘錄(標明出處,包含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還有期刊的年號、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復印,然後按順序排列、歸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寫在卡片上。但筆記本不便於資料的歸類整理,而卡片不僅便於歸類整理還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一致,一張卡片只記一個觀點、事例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要標明出處。
2.加工
只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假材料,去掉過時、重復的材料。對有價值的材料進行研究,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寫批語,做記號,寫提要,做札記,寫綜述。
寫批語,就是在所摘錄資料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見解、解釋或質疑。
做記號,是讀者對重點、難點、精彩之處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劃上的各種標記,如直線、曲線、紅線、波浪線、圓圈、括弧、著重號、問號、感嘆號等。
寫提要,就是對包含各種信息的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即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觀點、獨到之處或其他數據,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做札記,就是在筆記本上隨時記下自己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和各種想法。札記不求形式,你可以隨時隨意的記下你在閱讀時引發的思考。做札記的好處在於能更好的幫助你去記憶和思考。
寫綜述,就是匯總你所查找的某一類別的所有資料,然後進行加工處理,內化為自己的結構體系寫成的一份報告。每一份綜述實際上就是一項研究報告,它能為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二)給學生多種主題,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主題,通過幾種方式,搜集盡量多的資料,並能恰當地應用在寫作中。
1. 我來說魯迅
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壇的鬥士,他以筆為槍,把對當時社會統治的黑暗腐朽、民眾的麻木不仁都進行了沉痛的抨擊,他是文學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革命家。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中有多少讓人感動和震撼的故事?對他這偉大的靈魂,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情來尊崇?組織學生以「了解魯迅」為專題,到圖書館去查找有關魯迅的生平經歷、文學創作等資料。以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語言藝術的加工和提煉,在班級的故事會中聲情並茂地將給大家聽。
2. 讀中有天地
魯迅先生的創作很多,其深刻的思想、尖銳的筆鋒不是刀槍勝似刀槍的刺入敵人的胸膛,也許他不是戰場上的勝利將軍,更不是冒槍林彈雨的士兵,但他卻讓仇視他的人膽怯,敵視他的人無奈,他也讓信任他的人以生命相托,讓尊敬他的人擁有無限精神營養而不斷在斗爭的道路上前行。組織學生查找魯迅作品,選讀感受最深的一部,做讀書筆記,在召開班級讀書報告會上進行討論和交流,談體會最深的一點,提倡學生提出不同見解。
3. 漫步人物畫廊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說是描盡當時社會的眾生態,請把他作品中人物做以整理,並進行簡要的形象分析,在讀書課上與同學們交流和交換積累,盡量做到全面,然後裝訂成小冊子,對魯迅作品的人物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4. 在積累中收獲
以魯迅的一篇文章為例,組織學生利用網路查找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字詞理解.內容介紹.有關評論.等內容,做一份簡單但很全面的預習筆記.課堂上比較一下,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認識到資料搜集的用處,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對知識的積累將會幫助很大。
5. 小小資料員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確,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花鳥魚蟲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於是,歌詠自然萬物的優美篇章油然而生.我們究竟能搜集多少呢?組織學生到電子閱覽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利用網路搜索,查找此類篇章,建立自己小組的資料庫並且分門別類,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資料庫更全面更系統?並在課下選出一類較有特點的篇章進行賞析或評論。
6. 走進自然
組織學生查找關於長城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假期登上長城,親自領略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走進名勝古跡。去感受自然風光的旖旎,去接受人文氛圍的洗禮,學生在實地可以采訪當地的老人,講述有關的傳說故事,可以做文字筆錄或是實地拍照。活動後可以交流心得,展示考察結果及搜集的有關資料,也可以組織學生游覽家鄉附近的人文景觀或是名勝古跡。
7.知識大比拼
組織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在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的基礎上,在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分別列出有關長城資料的幾個內容題目,例如:有關對聯、古詩及相關知識等,由雙方派出代表,進行問答、搶答等方式的知識競賽,讓學生能在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在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㈤ 如何收集,整理資料
你問的問題涉及到搜集、整理資料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按照資料獲取方式分為直接資料和間接資料。直接資料也叫第一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包括與論題直接有關的文字材料、數字材料(包括圖表),譬如:統計材料、典型案例、經驗總結等等,還包括自己在親自實踐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間接資料也叫他人的研究成果。這是指國內外對有關該課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撰寫論文不是憑空進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
按照資料的呈現方式分為文獻資料和網路資料。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一次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等。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方面,如書目、文摘等檢索工具。三次文獻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等。
收集資料的原則
搜集資料工作一般要遵循「先內後外」、「先近後遠」、「先易後難」。第一、客觀性原則。這是搜集科研資料的首要原則。第二、真實性原則。第三、全面性原則。研究者必須搜集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各個方面的資料。
收集資料的一般步驟
面對當前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料,資料的收集者該這樣才能快速的找到有價值的資料呢?我想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查找和收集資料。問題的解決應該分成6方面進行。1、界定問題 2、擬定問題 3、取得資料 4、利用資源 5、整合資源 6、評價成果。
收集資料的方法
包括做卡片、 做筆記、 剪貼報刊。現在還包括應用網路進行瀏覽文獻,圖書管藏 、問卷調查,交談等方法來獲取資料。
資料的整理
一般可分為三步:
(一) 根據信息資料的性質、 內容或特徵進行分類。
(二)進行資料匯編。
(三)進行資料分析 。
㈥ 企業行政部門如何搜集檔案資料,該搜集哪些方面的資料
你是想搜集哪方面的資料?你自己都沒底。你是想知道該員工的過往史(工作經歷方面或私人方面)?還是想知道他在本公司的崗位信息?還是他對公司企業文化的認同?資料多了。
㈦ 如何才能收集到正確完整的職業資料都有哪些收集職業信息的渠道
摘要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收集職業信息可以採取直接和間接的方法。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單位做現場調查和訪談,或者親身去體驗這個崗位,這樣對於這個崗位的職責、任職條件、工作環境,以及它在整個組織中的地位、與其他部門和崗位之間的關系等就能調查得非常清楚。另外還有一種間接的方法,就是用招聘啟事來進行資料收集,並運用企業的官網進行資料的補充和完善。一般招聘啟事對崗位的職責、任職資格等都會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對於這些崗位上下級關系以及橫向協作關系,通常在招聘啟事中找不到,這個需要到企業的官網去找到企業的組織結構圖,根據組織結構圖就能夠很清晰地了解這一崗位在整個組織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它的橫向、縱向聯系等等。
㈧ 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整理資料的方法有哪些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多種主題,多種任務模式,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這種復合不是來自教師的人為復雜化,而是來自於學生個體對實踐活動主題的深入認識和挖掘過程。完成一次活動需要搜集的資料種類繁多,搜集與整理資料為下階段活動成果的評價與回報做鋪墊。搜集與整理資料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階段的一個重要環節。訓練與培養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顯得至關重要。
一、歸納整理資料方法
歸納法是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將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不同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簡單化、條理化、系統化,從而使綜合實踐活動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一)歸納相似之處。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交流階段,學生經過各種途徑收集到了許多資料、實物、圖片,它們之間都具有相似之處,將其進行歸納,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二)歸納不同之處。
對易混淆的資料進行對比,歸納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可以防止知識間的混淆,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歸納特殊之處。
綜合實踐活動中,同學們收集到的很多資料除了具有一般的性質外,還有自己的特性,對它們進行歸納,對於把握活動的本質、升華活動的主題有著重要意義。
(四)歸納失誤之處。
把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失誤歸納出來,並加以分析,可以收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如把易填錯的表格、混淆的概念、整理不規范、理解不到位之處等歸納在一起,並進行正誤對比,可有效減少類似錯誤的發生。
(五)歸納知識要點。
對於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實驗,若用簡明扼要的字、詞、數字或韻語加以概括,可以減輕同學們的記憶負擔,增加學習的樂趣。
(六)歸納活動方法。
平時學習中,同學們可將活動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提煉出來,加以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強化訓練,可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七)歸納相關知識。
將相關的知識歸納在一起,可以加強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主題活動結束時,同學們可用框圖或網路圖構建本活動主題下的知識體系,以便各部分知識的聯系一目瞭然。掌握了一個知識點或一項基本技能,其他相聯系的知識技能也就相應掌握了。
二、掌握歸納步驟
學生最初獲取的事實材料肯定是泛泛的,也可能與主題無關,對此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做到去除與己無用的內容,取其精華。收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對整理好的資料進行分析,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活動不斷深入,最終形成有意義的成果。一般學生的資料整理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統計篩選。
學生可以先用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將本組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數據統計。
[微型案例1]
活動中,本組共收集到圖片多少份?文字多少份?照片多少張?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資料?能被本組利用上的有多少份?給其他小組多少份?暫時用不上的有多少份?然後再按照本組研究的課題進行篩選。在篩選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本組要研究的是什麼?哪些資料能夠說明要研究的問題?
[微型案例2]
「秋天的保健」這組,收集到了許多的文本資料,但是他們最終研究的目的就是:由於氣候的變化,秋天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注意些什麼,怎麼做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與此無關的內容就可以先保存起來,以後再用。
第二步:資料分類。
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按照研究的不同內容進行分類;二是按照資料表現的形式分類。
[微型案例]
我在指導「秋天的動物」組時,首先學生根據本組收集到的資料,將動物按照水中的、空中的、陸地上的進行歸類,然後再按照資料不同的表現形式(圖片、文字、照片、聲像等)進行再一次的分類。當然,學生也可以先按資料的表現形式來分,然後再按內容進行分類。
第三步:資料匯編。
這一步驟要求各組將已分類的資料,按照本組的研究課題,進行匯編,以便於更好的查閱、研究。授課時,教師先出示幾種資料設計的範本,一種是文字的設計,寫上標題和主要內容;一種是圖文結合,同樣的圖片放在一起,旁邊注以文字說明;再有就是圖片的組合,每張圖片下面有簡短說明;還可以以主題形式進行設計,
[微型案例]
「秋天的農作物」這小組,將資料按照「秋天的田野」、「豐收後的喜悅」,「我知道的農作物」三個不同主題內容進行了設計,使人一目瞭然,同時也能非常清晰的明白他們組的研究方向。
三、注意歸納事項
綜合實踐活動資料的歸納與一般學科中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方法是不盡相同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之處。
(一)必須獨立完成。
歸納總結是一個艱苦的腦力勞動的過程,首先要熟悉全部信息的內容,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和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和聯系的層次,進而找出全部信息的結構。最初開始學習歸納總結時,可以模仿和參考別人的歸納總結,但決不能照抄,而要通過自己對全部信息內容的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表達。
(二)從簡單的開始,逐步提高水平。
簡明扼要,把若幹部分中的主要信息內容提綱摯領地提取出來,使十幾頁或幾十頁的信息內容濃縮在一兩頁紙上,條目清楚,一目瞭然。
(三)抓准知識間的聯系。
作歸納總結,要抓住必須掌握的主要內容,但又不要變成一大堆基本概念、現象的羅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這些資料之間的相互聯系。
(四)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面對著紛繁復雜的資料或信息。教師要指導學生,自己必須要具備自主獲取信息、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明確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
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來收集信息,還要指導掌握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學會運用調查、考察、文獻檢索、測量、實驗等不同的方法來收集資料,學會統計、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收集和處理信息。
(六)教師指導還必須適度、具體、靈活、民主、深入。
適度是指既給了學生引導但點到為此,又能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發展的空間,促進了活動的進程和學生的進步;具體是指既關注學生的活動細節,又關注活動過程中的具體細節和活動的具體落實程度;靈活是指既指導教師要有足夠的教育機智,敏銳地發現學生活動中的問題,又根據具體的學生、具體的問題情境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民主是指既創造民主的、寬松的、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又讓學生有安全感,讓學生敢於探究、敢於創新;深入是指既防止學生在活動中淺嘗輒止,又促進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深度體驗。
㈨ 企業檔案該如何整理
每年的歸檔文件整理,各單位都很重視,但整理與編目不規范的還不少,原因是檔案人員對歸檔文件分類、鑒定等技能掌握得不夠好。為此,筆者對如何規范歸檔文件(即文書檔案)的整理與編目提出了簡明扼要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步 清理文件,即把上一年收發文及帳外文件材料區分為:不歸檔、永久和定期。劃分保管期限要結合《國家檔案局關於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即國家檔案局8號令)制定好本單位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對照條款,逐份文件進行鑒定。
概要地說,即便於實際工作中掌握的保管期限劃分方法如下:
永久(Y):
1.收文中針對性文件:A、看是否主送本單位即批復類文件;B、看內容是否反映本單位人與事,如任免、表彰、處分類文件。
2.收文中方針政策性文件,如決定、規定、辦法、意見等。
3.發文中屬本單位主要職能活動的重要的文件材料;本單位開展重大活動形成的文件材料。
4.注重「賬外」文件材料的收集與歸檔(即本單位計劃與總結、各類人員名冊、工資冊、勞動工資年報,重要創建活動文件材料等)。
定期30年(D30):
1.收文:上級主管機關下發的需要長期執行的方針政策性文件(如註明試行的、暫行的辦法、條例、規定等;非主要職能工作但要貫徹的政策法規;
2.發文:本單位形成的比較重要的業務文件材料(大致包括:內部管理制度,獎勵制度,業務操作規程等)。
定期10年(D10):
1.收文:上級主管機關及本地區各部、局、辦普發的短期內需要查考的文件;
2.本單位形成的事務性的、辦理一般性工作形成的文件。
簡單扼要地講,區(縣)級機關、文件數量比較大,特別是要進館的單位,區分保期限期盡量按照國家檔案局8號令的規定來;文件數量不多或比較基層的單位,可以往「自己」靠,即本單位形成的、針對本單位工作的文件材料,其保管期限可從長。
第二步 按件裝訂:界定何為一「件」,具體見《歸檔文件整理規則》。「件」有兩種,①為自然件,這很好界定;②適當的「組件」。文件材料已有電子文檔的,可採用縫紉機軋邊(固定);後期要掃描加工的,推薦用不銹鋼推訂來裝訂,以便於還原和高速掃描。裝訂後的文件材料,每件敲上「檔號章」。
第三步 排列文件:區分「黨群」、「行政」、「業務」三大類之後在每類的二級類目下按事由排列文件。黨群工作類下設二級類目,一般設:①黨務、②工會,③共青團、④婦女工作、⑤學(協)會,在①下按時間排列文件,②③④⑤同上,文件數量少的單位可在黨群類下直接按二級類目排列。
行政管理類下設二級類目,一般有:①組織人事;②政(事)務;③財產管理,①下按時間先後排列,②③同理。(政務:文字秘書工作;事務:後勤保障一類;財產管理即審計、會計、經費、車輛、設備、房產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業務管理類:本單位業務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要根據各單位主管業務的不同情況,區分屬類、排列文件。
第四步 編號: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別編三個流水號,一年一編(即填寫檔號章上的歸檔信息)。
第五步 編目:按保管期限分別填寫《歸檔文件目錄》。
第六步 填寫備考表,裝盒、填寫脊背(可統一用數字、代碼章印上,以保持整潔與美觀。
㈩ 企業微信收集表怎麼收集簽到表和圖片
建立一個可以收集圖片或者文檔的共享文件夾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文件許可權又分為可編輯、可上傳和下載和可下載三項,微信以及復制鏈接和生成二維碼,進行相應的轉發。資料提交方收到鏈接後可以進行相應新建文檔、新建表格、新建文件夾、上傳圖片以及保存微信文件的上傳和重命名。等所有資料收集齊全後,可以在電腦端進行整個文件夾的下載,保持原有文件格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