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端午節掛艾草這種植物有什麼用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1、養生科學意義
端午節門口掛艾草可以治病防病。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古人插艾有一定防病作用。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的習俗。
㈡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蒿,剪「艾虎」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月節、玉蘭節、木蘭節、夏節、重五節。雖然男人們都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未必知道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蒿。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蒿呢?這個可就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端午節插艾蒿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養生之道、保健常識。
艾蒿的葉子,即艾葉有很多用途。艾葉最早的用途是灸,並與「針」齊名,醫籍《靈樞經》、《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條灸或艾熏的記錄。而且還有「醫家用灸百病」之說。作為內服葯,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之功用。《金匱要略》「膠艾湯」治妊娠產後下血,「艾服丸」治心腹、少腹諸痛,尤顯奇效。《清宮醫案》中「治療胎前產後危急諸症百發百中」的胎產金丹要術用蘄艾而不用祁艾;《婦女玉尺》阿膠蘄艾是以兩種地道葯材命名的成葯。
說到艾蒿,便不得不提蘄艾。明代醫學家李言聞(李時珍之父)稱贊艾葉「產於山陽,采於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李時珍稱艾葉「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棄也」,故蘄艾因此而聞名全國。
㈢ 端午節插艾葉的由來
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以外,還有個很不起眼的習俗就是在門口插一束帶葉子的新鮮艾草,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介紹一下關於端午節插艾草的知識:
一、端午節插艾草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插艾草的有這樣一個傳說: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了不少人,所以百姓們都很害怕。這年五月,黃巢大軍兵臨鄧州城下。黃巢便衣去城外勘察地形,在一個村外的路口,遇見一位年輕婦女,背背包袱,一手拉著一個小孩,另一隻手卻抱著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
黃巢很不解便上前詢問,這才知原來懷里抱的大孩子是婦人大哥的遺孤,小孩子是婦人所親生,她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願讓侄兒遭罪,為的是不負大哥託孤之意。黃巢一聽,對這位年輕婦人肅然起敬。於是揮劍砍下路旁艾草,讓她拿回家去掛在門上,並告訴她只要門上掛著艾草就不會被黃巢的人騷擾。
婦人聽後拿著艾草將信將疑的回到家裡把艾草掛起來,並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左鄰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節,黃巢的軍隊打進了鄧州城,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了艾草。黃巢也信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領兵離去未傷害掛著艾草的人家。從此,端午節掛艾草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這也就是端午節插艾草的由來。
四、端午節所插艾葉的挑選技巧:
1、不新鮮的艾草不要:
端午節懸掛艾草,講究新鮮,古代的時候每到端午時節大家都是一大早就去地里收割艾草,在太陽沒有升起來之前,就把艾草收割回家。因為剛收獲的艾草,味道最為的濃郁,馥郁的香味能夠持續很久,作用也就更加的持久一些。
2、不完整的艾草不要:
艾草的收割要完完整整,不可缺枝少葉。一來整株的艾草掛起來漂亮美觀,而且作用時間更長。而來是注重圓圓滿滿的好兆頭,缺枝少葉的總覺得少點什麼不安心。
㈣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其實有關於端午節時掛艾草這樣的一個習俗,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有著一個比較獨特的傳說的。那麼最開始的時候,這樣的一個習俗,其實是有關於燕王的,他在一直征戰的過程之中,那麼偶然之間到了河北一帶。
而老婦人在聽到燕王說的話之後就立馬照做了,那麼在當時燕王他就在第2天端午節的時候打了勝仗,而其他的人家在得知了這一件事情之後,也就模仿老夫人在自己的門上掛上了艾葉,所以說後來也就一直有著這樣的一個習慣。其實除了這樣的一個傳說之外,掛艾葉也就是為了能夠達到一個消菌殺毒的目的,其實在掛的時候對於時間還是比較講究的。
㈤ 臭甫草長什麼樣子
臭蒲草是一種地方方言的叫法,它又叫做艾草、艾葉,圖片如下:
艾草
艾草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氣;葉子羽狀分裂,背面有白絲絨毛;對祛濕消毒、止血驅寒、鎮靜安神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艾葉也可以驅趕蚊蟲。
艾葉的功效和作用:
1、祛濕消毒:艾葉自身所含有的特殊物質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艾葉雖然具有祛濕消毒的功效,但治療濕疹效果一般,不太明顯,用艾葉對治療濕疹只是一個表面了。
2、止血驅寒:艾葉是一種溫補性食物,食用艾葉能夠起到驅寒的功效。別外,艾葉對女孩子的溫經止血的效果也有很大的益處。
3、鎮靜安神:我們大家常用艾葉來泡腳能夠起到活血的效果,還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並能夠提高睡眠質量哦。
4、驅趕蚊蟲:艾葉本身附帶著一種特殊的香味,能夠使蚊蟲非常害怕,夏天在皮膚抹點艾葉水能夠起到驅趕蚊蟲的效果。
㈥ 端午艾草掛在哪裡比較好 端午掛艾草可以掛哪些地方
導讀:尤其隨著歷史的發展,端午節在傳承中不少習俗也被後世賦予了不同的含義,甚至更是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就拿端午插艾這一習俗來說,民間關於端午節懸掛艾草的講究頗多,在農村有更是有端午艾草「兩不掛」的說法。那麼,大家知道端午掛艾草可以掛哪些地方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端午艾草掛在哪裡比較好。
端午艾草掛在門楣或者是房屋邊緣比較好,掛艾草主要是因為很多的蟲子不喜歡艾草的味道,因為掛艾草可以有防蚊蟲的作用另外艾草一般來說都是倒過來掛著的,倒掛在門楣上,掛艾草也是有一定的寓意的,它表示著驅鬼除魔。此外,對於艾草的棵樹沒有什麼講究,根據自己採挖的數量,以及房門的大小,適量捆綁即可。
為何要插艾草
在農村人看來,端午節是一年最毒的時候,不僅陽光比較毒辣,就連「五毒」也會出來四處活動,比如毒蛇、蟾蜍、蠍子、蜈蚣等,農民在農忙時很容易就會被咬到。為了能夠驅趕這些毒蟲,因此才有了端午節插艾草的習慣。
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農村人都會在門口插上艾草,不過今天插艾草已經是吉祥的象徵。也有人會將「艾草」製作成香囊,並將其掛在身上,其濃郁的味道讓人很是喜愛,人們希望能借著它驅趕那些污穢之氣。
艾草「2不掛」
1、矮小、不完整的艾草
艾草是懸掛在大門兩側的,是一個家庭的門面,如果隨意找一些艾草懸掛,選擇那些比較矮小且不怎麼完整的艾草,那就不能展現一個家庭的氣派了。就算是驅毒的功效,也沒有大型艾草效果好,因此這樣的「殘次品」是不能懸掛的。
2、被太陽暴曬的艾草
通常來說,每年的端午節氣到來之際,也是艾草葯性最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它去驅逐身體內的寒氣。不過如果是被暴曬的艾草,那是無法進行懸掛的,畢竟在陽光的照射後,葯性減弱,艾草的活性不是太大,可以很好的驅逐蚊蠅。
艾草採挖時間:
農村老人認為採挖艾草,早上進行最佳,太陽還沒有真正開始暴曬的時候,進行採挖,艾草沒有經過陽光的炙熱照射,艾草的香味最濃,效果也最佳,有條件的會在端午節當天的早晨,早早的去農村野外採挖艾草,新鮮的艾草味道相當濃郁的,也可以按照農村的老方法,叫做:前三後四進行採挖,意思是端午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都是採挖艾草的最好季節,時間過早艾草沒有生長成熟,味道不濃烈,採挖過晚,艾草也會由於變老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和作用。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採挖。
艾草懸掛時間:
懸掛艾草選擇在上午進行,太陽沒有真正直射之前,將艾草懸掛在家門口左右,新鮮的艾草味道濃郁,能夠很好地將一些毒蟲驅除,艾草隨著懸掛時間變久,會慢慢的變的乾燥起來,當味道越來越淡,葉莖充分的乾燥之後,村民還會將乾燥的艾草點燃,利於艾草燃放的煙霧,起到驅除蚊蟲的效果。同樣也有很好的避穢作用。
艾草的個數:
門口掛艾草的個數並沒有具體個數,有的家庭會在門口兩側各擺一根,而有的家庭則是會在門口兩側放上兩大捆。由於現在大多數人們都會直接在大集上購買,所以一般都是買一塊、兩塊錢的,大概有十來根左右。新鮮的艾草味道比較大,熏蚊蟲的效果比較好,當艾草慢慢乾枯後,味道也會變得越來越淡,這個時候人們可以將艾草從門口取下後在合適的地方點燃,也同樣有驅邪避凶的效果。
端午節掛的艾葉什麼時候取下
沒有時間限制的,多掛幾天少掛幾天無所謂,但是根據我小時候家裡掛艾草的經驗看基本上是等它自己幹了沒有味道了就扔掉了,大概一個月左右。
據了解,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從我國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葯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也是因為它具備醫葯功能而來。
艾葉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葯,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可以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臨床上多數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葯方子較少,如傷寒論中的「膠艾湯」等用到了艾葉。
㈦ 2021端午節門上掛幾枝艾草
這不就要就要到端午了,人們除了提前將端午要吃的粽子包好,最為關注的便是艾草的生長了,畢竟端午掛艾草驅邪去災是自古就有的說法,不過由於地域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好奇端午節門上掛幾枝艾草,文中給你總結好了,快來get同款吧。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一般是把幾根艾草用繩子捆成一小捆掛在大門上方的兩側用來驅除這些蟲子。除了最外面的正大門,也可以在裡屋的門上和正門同樣的位置懸掛艾草,如果家裡住在樓房裡,因為沒有平房那麼大的空間,就可以盡可能的把艾草粘在門框上面或者直接放一捆在門後,當然艾草的數量也可以根據情況減少一些,盡可能的不要妨礙到別人就可以,沒有什麼固定的講究,適量合理即可。
1、一般是用艾草、胡蒜和菖蒲用紅線綁在一起,掛在門的兩側。也見過鄰居把艾草整把斜掛門楣上中間位置的。家中插艾草要插在較為通風乾燥的地方,這樣艾草香味才可以飄逸於房屋空間。
2、有的地方講究在端午節當天早餐的時間段掛艾草,也有的地方是不講究這個的。一般在端午節期間內都可以的。
因為艾草和菖蒲同用,具有辟邪的作用,而菖蒲又被稱為蒲劍,艾草和菖蒲看成是門神的兩個武器,我們看到門神的圖片,都要手執長劍,這是其一。最關鍵的意思,因為艾草還是要取成熟的,而短的往往沒有成熟,達不到驅蟲的效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艾草掛長不掛短。
㈧ 2021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 的風俗有很多,其中就有端午節在門上懸掛艾草的風俗,其實端午節懸掛艾篙的風俗由來已久,下面我給大家分享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_端午節插艾葉的寓意,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
人們認為端午節位於春夏,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 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開始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特別注意消災防毒。故此民間有 諺語 「 清明 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家家都懸艾條於門楣廳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莖葉含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蟲,凈化空氣,還可入葯,具有理氣血、祛濕寒的功能。端午插艾不僅是節日中的點綴,更具有一定的科學根據。
艾,別稱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葯用植物,高可二尺多,莖枝有香味,艾用於醫葯,主要是取它的葉。我國古代針灸,就是以艾草的老葉製成艾絨,用來灸除疾病。一般地說,民間則將艾擰成繩曬干,點燃用以驅除蚊蠅。在湖北蘄春,艾與蘄龜、蘄蛇、蘄竹同列,被稱為「蘄春四寶」。艾,越陳越好。嘆孟子·離婁章》雲:「七年之病,乞蘄三年之艾。」嘉靖《蘄州志》記載下當時湖廣按察使、南京兵部尚書王廷相搜集整理的一首《蘄艾》民謠,對蘄艾「三年之艾」治七年之病而愈的事實予以充分肯定,這首歌謠是:
有蘩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且愈。
五內失調邪作主,富貴耽欲乃自取。
艾縱有靈將奚補?我欲言之上官怒。
陳年蘄艾「揉搗如綿」,被稱為熟蘄艾。熟蘄艾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曾對蘄艾和一般艾含精油化學成分測量對比,蘄艾的精油出油率為1.06%,是一般艾精油出油率的兩倍,可見蘄艾之不俗。
端午節插艾草的 傳說 故事
一則傳說是,唐朝嘻宗年間,黃巢造反。打到河南鄧州城下,黃巢發現難民紛紛逃亡。黃巢見一中年婦女懷抱五六歲大孩,手拉二三歲小孩,便問她為什麼離家外逃。婦人答道:
「衙門說黃巢來血洗鄧州,讓大家逃命。」再問她為什麼拉小抱大,婦人答道:「抱著的孩子是個孤兒,父母雙亡。拉著走的這個孩子是我的。萬一丟下一個,我就丟下這個小的。」黃巢聽了深為感動,對她講:「我黃巢專殺貪官污吏。你愛別人的孤兒,我愛天下的百姓。」說著,順手拔下路邊兩株艾苗給她說:「有艾不殺!請大嫂回城對窮人說,只要門上插艾,就不會受到傷害。」婦人立刻回城傳話,很快傳遍全城。當晚窮人家的門上都插上了艾。第二天恰是端午,起義軍攻鄧州,看見門上插艾者不殺,開倉分糧,萬民盡呼。從此便留下了插艾的習俗。
另一則傳說是,很久以前,民間鬧災,一天,老神仙來到人間,變成個小老頭,到一個村子巡視。他見一個老婦人用白面湯喂豬,湯中還有成塊的餅子和饅頭。小老頭便向她要飯,不但什麼都沒要到,反而遭來了辱罵。小老頭見老婦人太惡毒,便在她家牆上寫下「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幾個字,便化作青煙遁去。第二天一早,老神仙拿著瘟瓶來到村子上空,忽見一婦女抱著大孩子、領著小孩子急忙過河。老神仙不解地問她:為什麼不抱小孩子?婦人回答:「大孩子是前妻留下的,小孩子是親生的。我要照顧好這沒媽的孩子。」老神仙很受感動,拔了一株艾篙,教村民插在自家門便可免災。雖然天上撒下了瘟疫,但全村人都得救了。而這一天,恰好是五月初五。
古人插艾是很有講究的。所插之艾,有的做成人形,有的紮成虎形。有的把艾條插於房門的兩側,用葛藤繞纏起來,上面再懸一兩枝曹蒲,遠觀翠綠,近聞清香,實在是一種極好的美化。
端午節懸掛艾篙的風俗
端午節懸掛艾篙是一項很重要的風俗,也是端午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天剛放亮,人們便成群結隊早早地到野外采艾篙,帶回家,插掛在門上,這種風俗叫「插艾」。較早記載插掛艾篙習俗的是六朝梁人宗凜的《荊楚歲時記》:「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踏百草,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攘毒氣。」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在端午節的早晨,有用剛剛采來的艾葉浸泡的水洗臉、洗手、洗身的風俗。據說,用艾葉水洗了臉、手、身,就不會受蚊蟲叮咬。還有的地方的人們千脆把艾葉夾在鬢發中。
艾葉還能加人食品中。古代浙江一帶清明時吃的著團,一些地方包的艾葉粽子,就是用嫩艾葉汁和糯米製成,清香而能助消化。法國有一種著名葡萄酒叫「味美思」,其主要香料就是艾葉的汁,酒味清香,甜中帶苦,一些外國人習慣在就餐前先飲一杯作為開胃酒,以增進食慾。
提煉出的艾葉油又是一種很好的天然香料油,具有強烈的青草芳香氣和自然涼爽感。生活在大都市的外國人,因喧囂的環境和緊張的生活而感到壓抑,嚮往大自然的恬靜和氣息,於是,他們特別鍾情於用艾葉油作香料的自然型、野草型的香水化妝品
2021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相關 文章 :
★ 端午節掛艾葉的來歷以及意義
★ 端午節為什麼掛艾草
★ 端午節門上要掛艾草是什麼意思
★ 端午節插菖蒲艾草的習俗傳說
★ 2021年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 2021學校端午節活動總結5篇
★ 演講稿端午節日2021最新
★ 2021開展端午節活動個人總結5篇
★ 2021年端午節可以怎麼拼假
★ 端午節活動演講詞2021
㈨ 端午節插艾有什麼講究 插多少合適
一般是大門一邊掛一根或幾根,這個沒有硬性的規定,隨性就好。艾草要插在家庭中各個門把手、門楣處。插艾草的時候家中的大門門把手以及卧室門把手都需要插上艾草。這是因為門把手這些位置經常觸摸,細菌病毒比較多,這時候需要艾草氣味熏過,以此來消毒防病。
插艾草時 ,不要把艾蒿插得三長兩短 。艾草里的「艾」和「愛」同音,如果農民在家門前插艾草是「三長兩短 」的形狀,看起來不雅觀 ,更有一種不吉祥的寓意 。
插艾草要在端午節當天插,而且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在農村人們認為插艾草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這時候艾草本身之精氣開始得到很好的發揮,以此達到趨利避害、驅逐牛鬼蛇神的效果。
插艾注意事項
1、插艾草需要即摘即插,不適宜用曬乾的艾草插門楣。端午插艾草有講究,在端午節到來的早上,人們早早的就外出尋找艾草,艾草可以長得比較高,高的可以有2-3米高。而新鮮艾草插於門楣是端午節插艾草的要求。這時候的艾草氣味更濃,更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2、端午節出去採摘艾草時,要挑選一些植株高大茁壯艾草 。這樣的艾草才有「勁道」,有濃郁的艾草氣味,在農民看來 ,這樣的艾草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