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底的生物有哪些
海星 starfish 珊瑚 coral 螃蟹 crab 章魚 octopus 龍蝦 lobster 貝類 shell 鯊魚 shark 海參 sea slug 烏賊 cuttlefish 蝦子 prawn 海豚 dolphin 金魚 gold fish 白帶魚 hair tail fish 牡蠣 oyster 珊瑚coral、海膽sea urchin、蝦shrimp、水母jellyfish、海馬sea horse、烏賊cuttlefish、 章魚octopus、海牛manatee、lionfish 獅子魚、魟魚ray、鯨whale、海星starfish、 海豚dolphin、鯊魚shark、海龜sea turtle、寄居蟹hermit crab、海獺sea otter、 海狗fur seal、海象walrus、海豹seal、海葵sea anemone、海綿sponge、蟹crab、 管口魚trumpetfish、小丑魚clownfish、海獅sea lion、金鱗魚squirrel fish、 蝶魚butterfly fish、比目魚flounder、刺河魨porcupine fish、海蛇sea snake、 陽燧足brittle star
Ⅱ 深海里有什麼動物
深海里有深海鮟鱇、皺鰓鯊、吞噬鰻、短腳雙眼鉤蝦、白色盲蝦。
1、深海鮟鱇
俗稱燈籠魚,生活在1000米深的海洋中,頭部懸吊一個發光器,並不斷閃爍,可以作為誘餌來誘惑獵物。
2、皺鰓鯊
生活在1500米左右深海動物,樣子看起來就像傳說中的「惡龍」,皺鰓鯊是一種非常兇猛的獵食者。
3、吞噬鰻
生活在1000~2000米處,可以長到1米多,吞噬鰻擁有獨特的大嘴,尾部有著發光器官,可以吞下比它本身還大的獵物。
4、短腳雙眼鉤蝦
這是一種生活馬里亞納海溝10000米以下深度的生物,體長2~5厘米;在2009年,日本研究團隊把四個裝有食物的陷阱,沉入馬里亞納海溝,拉上來後共捕捉到185隻短腳雙眼鉤蝦。
5、白色盲蝦
這是一種生活在5000米深的蝦類,背部可發光,喜歡大量聚集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
Ⅲ 海里有什麼動物最少十二種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翻車魚、海蛇等;
海里有植物有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數量佔50%。
(3)大海的生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1、海參 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2、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比普通火車還快。
3、烏賊、章魚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4、貝類自己不動,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5、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結,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卻生活著-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Ⅳ 海洋生物的名字,種類和圖片
海中鴛鴦 蝴蝶魚
當人們見到陸地上飛舞的蝴蝶時會贊聲不絕,而蝴蝶魚的美名,就是因為這種魚猶如美麗的蝴蝶。人們若要在珊瑚礁魚類中選美的話,那麼最富綺麗色彩和引人遐思的當首推蝴蝶魚了。 蝴蝶魚谷稱熱帶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魚類,最大的可超過30厘米,如細紋蝴蝶魚。蝴蝶魚身體側扁適宜在珊瑚叢中來回穿梭,它們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縫隙里。蝴蝶魚吻長口小,適宜伸進珊瑚洞穴去捕捉無脊椎動物。 蝴蝶魚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盤中,具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本領其艷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蝴蝶魚的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可以展開或收縮,從而使體表呈現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魚改變一次體色要幾分鍾,而有的僅需幾秒鍾。 許多蝶蝴魚有極巧妙的偽裝,它們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之中,而在尾柄處或背鰭後留有一個非常醒目的「偽眼」,常使捕食者誤認為是其頭部而受到迷惑。當敵害向其「偽眼」襲擊時,蝴蝶魚劍鰭疾擺,逃之夭夭。 蝴蝶魚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總是形影不離。當一尾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蝴蝶魚由於體色艷麗,深受我國觀賞魚愛好的青睞。它們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珊瑚魚的色彩與求生的偽裝
美麗的珊瑚礁吸引著眾多的海洋動物競相在這里落戶。據科學們估計,一個珊瑚礁可以養育四百種魚類。在弱肉強食的復雜海洋環境中,珊瑚魚的變色與偽裝,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達到與周圍物體亂真的地步,在億萬種生物的頑強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刺蓋魚俗稱神仙魚,是珊硼魚中最華麗的魚。因為它們生活在比蝴蝶魚更琛而且較暗的環境中,故需展現出更加鮮明的色彩。它們中的許多魚,在幼魚的變態發育過程中,幼魚與成魚形態和色彩截然不同,同一種魚往往容易被誤認為是兩種魚。 甲尻魚的身體呈土黃色,體側有八條具有黑色邊緣的藍紫色橫帶,好似陸生之斑馬,俗稱斑馬魚。另一種神仙魚,身上的花紋好似小蟲蛀成,黑色粗紋把眼睛巧妙偽裝起來,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是一條魚。 石斑魚不喜歡遠游,它們喜歡棲息在珊瑚礁的岩洞或珊瑚枝頭下面。它們是化妝高手,可以有八種體色變化,往往頃刻之間便可判若兩魚。它們具有與環境相配合的斑點和綵帶,在洞隙中靜觀動靜,遇有可食之物,便迅游而出捕促之。
……
晶瑩剔透的腔腸動物
腔腸動物在分類學上屬於低等的後生動物。刺細胞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它遍布於體表,觸手上特別多,因此腔腸動物又被稱為刺胞動物。目前,在中國海記錄到各種海洋腔腸動物,共計是1010種。它們分別屬於腔腸動物門的三個綱。第一個綱是水螅水母綱,典型代表動物是水母和藪枝螅,中國海已記錄456 種。第二個綱是缽水母綱,典型代表動物是海蜇,中國海已記錄39種。第三個綱是珊瑚蟲綱,典型代表動物是珊瑚和海葵,中國海已記錄515種。
輕盈飄逸的水母
在那蔚藍色的海洋里,棲息著許多美麗透明的水母,它們一個個像降落傘似地漂浮在大海里,婀娜多姿的容貌使人贊嘆不絕。天藍色的帆水母背部豎著一個透明的「帆」借著海風和海浪,像一隻小船在海中顛簸。海月水母具有傘樣的鍾狀體,浮在海面如同皓月墜入海中,十分美麗。形如僧帽的僧帽水母,其觸手甚長,上面布滿了無數小刺胞,刺胞的毒液與眼鏡蛇的毒液相似。 還有那劇毒的立方水母,又稱「海黃蜂」。在海洋里,見到這些水母可千萬別動手觸摸,否則會被其帶毒的刺胞蜇傷,甚至喪命。
美麗的「海菊花」
陸地上的菊花,秋季開放,而在煙波浩渺的海洋中,卻有一年四季盛開不敗的「海菊花」,它就是海葵。 海葵形態繁多,有上千種,一般呈圓筒狀,體色艷麗,基部附著在岩石、貝殼、砂礫或海底。海葵上端是圓形的盤,周圍有幾條到上千條菊瓣似的觸手,它們在水中隨波搖曳,一張一合,如花似錦。 生活在礁盤的大海葵,蟻有天藍色、黃色的觸手,組成鮮艷的「花叢」,游魚和小蝦爭相嬉戲於「花叢」之中,一旦被其觸手中的刺細胞刺中,便被麻痹,最後被觸手捲入口中,成為其美餐。獨有那色彩鮮艷的小丑魚才可與其共棲,互利互惠。有些生物學家認為,海葵的壽命長達300年,所以這「海菊花」可長開300年而不謝,這是陸生菊花無法相比的。
多姿多彩的珊瑚
珊瑚蟲生活在溫暖的海洋里,擁擠固著在岩礁上。 新生的珊瑚就在死去的珊瑚骨骼上生長,有的生成樹枝狀,枝條纖美柔韌。珊瑚的形狀美麗多姿:有像鹿角的鹿角珊瑚;有似喇叭的筒狀珊瑚;有像蘑菇的石芝珊瑚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那顏色有橙黃、粉紅、淺綠、紫的、藍的、白的……五顏六色。從珊瑚的觸手數目來分,可分為兩大類——八放珊瑚和六放珊瑚。珊瑚的觸手很小,都長在口旁邊,那「肚子」(內腔)里被分隔成若干小房間(消化腔),海水流過,把食物帶進消化腔吸收。活的珊瑚蟲有吸收鈣質製造骨骼的本領。 活的珊瑚蟲死去了,新的又不斷生長,日積月累,死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便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島。
編輯本段絢麗多彩的海洋植物
在遼闊而富饒的海洋里,除了生活著形形色色的動物之外,還有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為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
浮游藻
浮游藻 的藻體僅由一個細胞所組成,所以也稱為海洋單細胞藻。這類生物是一群具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又是養殖魚、蝦、貝的餌料。目前已在中國海記錄到浮游藻1817種。 浮游藻的運動能力非常弱,只能隨波逐流地漂浮或懸浮在水中作極微弱的浮動。它們有適應漂浮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體形,使浮力增加。例如:有的浮游藻細胞周圍生出一圈刺毛;有的長有長長的刺或突起物,這些附屬物增加了與水的接觸面,可以產生很大的穩定性,使其能漂浮在有光的表層水中;有的結成群體來擴大表面積便於漂浮,而且它們本身個體很小,也是對漂浮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形式。 浮游藻身體直徑一般只有千分之幾毫米,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它們的模樣,但其形狀各有特色,幾乎是一種一個樣子。它們多數是單細胞的,也有許多是由單細胞結合起來的群體,有紡錘形、扇形、星形的,有橢圓形、卵形、圓柱形的,還有樹枝狀的。
底棲藻
科學家們將棲息在海底的藻類稱為底棲藻。它們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乾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只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見的多細胞海藻。小的種類成體只有幾厘米長,如絲藻;最長的可達200米~300米,如巨藻。底棲藻的形態奇形怪狀:有的像帶子,如海帶;有的像繩子,如繩藻;有的是片狀,如石蒓、紫菜;有的像樹枝狀,如馬尾藻。 底棲藻的藻體有的只有一層很薄的細胞,如礁膜;有的有兩層細胞,如石蒓;有的中空呈管狀,如滸苔;還有的藻體可分為外皮層、皮層和髓部,如海帶、馬尾藻。 底棲藻的顏色鮮艷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
綠藻
綠藻的藻體呈草綠色。綠藻約有6000種,其中90%產於淡水,只有10%生活在潮間帶或潮下帶的岩石上。綠藻有單細胞的,有群體的;有絲狀的,還有片狀的。最常見的海洋單細胞綠藻是扁藻,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海洋中小型動物的良好餌料。最常見的多細胞綠藻有石蒓、礁膜(我國沿海漁民稱之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們是人們喜愛的海洋經濟蔬菜;還有滸苔,它可用來製作滸苔糕,味道十分鮮美。此外,還有羽藻、蕨菜、刺海松、傘藻等。
Ⅳ 常見的海鮮種類圖片及名稱有哪些
常見海鮮種類有魚類 、貝類、蝦類、蟹類等。
螃蟹富含蛋白質、歐米伽3脂肪酸、硒、鉻、鈣、銅和大量的鋅,其中大閘蟹的營養比其他的蟹含量高很多。
Ⅵ 不同50個海洋動物的名字有哪些
藍鯨、抹香鯨、灰海豹、環海豹、珊瑚魚、蝴蝶魚、羅斯海豹、豹海豹、冠海豹、象海豹、鞍紋海豹、環斑海豹、膨腹海馬、電鰩、蝦蟹、彈塗魚、蝠鱝、海獅、海象 、珊瑚 、 海膽 、海星 、 海豚 、海蜇、海蛇、虎鯨、齒鯨、鯊魚 、 墨魚 、水母 、招潮蟹、 琵琶魚 、 牡蠣 、 水虎魚 、 海龜 、龍蝦、 比目魚、 飛魚 、 香魚、 海螺 、石斑魚 、海鰻 、海蛇 、獅子魚 、刺河豚 、鰩魚 、神仙魚 、蝶魚 、企鵝、鯨鯊、儒艮。
1、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
2、抹香鯨頭重尾輕,宛如一頭巨大的蝌蚪,頭部佔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個大箱子。它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深海大王烏賊。
3、海獅吼聲如獅,且個別種頸部長有鬃毛,又頗像獅子,故而得名。它的四腳像鰭,很適於在水中游泳。海獅的後腳能向前彎曲,使它既能在陸地上靈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樣蹲在地上。雖然海獅有時上陸,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避開敵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海上巡遊覓食。
4、海蛇是一類終生生活於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啟閉,吸入空氣後,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鍾之久。它們棲息於沿岸近海,特別是半鹹水河口一帶,以魚類為食。除極少數海蛇產卵外,其餘均產仔,為卵胎生。
5、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在我國海洋中的海生龜類有5種(全世界也只有7種),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和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亞市郊沿海和陵水縣沿海。中國海記錄的海龜有棱皮龜、海龜、蠵龜、玳瑁和麗龜等5種,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Ⅶ 海里有哪些生物
海里的生物無數,說不完的。鯊魚,鯨魚,海豚,章魚,鮑魚,金槍魚,海螺,海龜,海豹,海獅,海象,水母。
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
海洋動物:鯊魚、鯨魚、水母等。
海洋植物:海帶、裙帶菜、鹿角菜、昆布、羊棲菜(馬尾藻)等。
海洋微生物:與陸地相比,海洋環境以高鹽、高壓、低溫和稀營養為特徵。海洋微生物長期適應復雜的海洋環境而生存,因而有其獨具的特性。
(7)大海的生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還有一小部分化能自海洋微生物圖片集萃養菌則是深海生物群落中的生產者。海洋細菌可以污損水工構築物,在特定條件下其代謝產物如氨及硫化氫也可毒化養殖環境,從而造成養殖業的經濟損失。
但海洋微生物的頡頏作用可以消滅陸源致病菌,它的巨大分解潛能幾乎可以凈化各種類型的污染,它還可能提供新抗生素以及其他生物資源,因而隨著研究技術的進展,海洋微生物日益受到重視。
海洋病毒:海洋病毒多種多樣,具形態多樣性及遺傳多樣性。海水中海洋病毒的密度分布呈現近岸高、遠岸低;在海洋真光層中較多,隨海水深度增加逐漸減少,在接近海底的水層中又有回升的趨勢,其密度有時可達10^6~10^9個病毒顆粒(VPS)/ml。超過細菌密度的5~10倍。
Ⅷ 海洋生物十大可愛生物
世界上十大最可愛的海洋動物
1、豎琴海豹
豎琴海豹體長1.7米,體重130千克。面部寬闊,兩眼靠近,強壯而呈黑色的爪子,銀白色而光滑的皮毛。明顯的黑色條帶在背部形成許多鞍紋,大體呈豎琴圖案。豎琴海豹最出名的就是它們的幼仔,初生時全身覆蓋白色胎毛,半個多月後毛色漸變為具不規則黑斑的銀灰色。生活於極地的開闊海洋和海岸線邊緣地帶。以鱈魚、香魚和鯡魚等為食。通常以集群的形式沿著冰帶的邊緣大規模遷移。
2、加灣鼠海豚
加灣鼠海豚是鯨豚類中體型最小者,體格粗壯。背鰭顯著,似鯊魚鰭。頭部渾圓,幾乎沒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復雜且黯淡的灰色圖案,在某些光線下看起來接近橄欖色或黃褐色,觀察者們通常將這種印象概括描述為「深色」。加灣鼠海豚游泳、攝食的方式頗從容,但是生性非常害羞,而且會躲避任何船隻。它會浮升水面呼吸,並以幾乎不興水波的緩慢方式向前翻轉,然後很快地消失於海面上。潛水時小尾鰭一直保留在水中。噴氣並不明顯,但是會發出類似港灣鼠海豚那般巨大、尖銳的呼吸聲。
3、企鵝
企鵝,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盡管企鵝的外表氣度不凡,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並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那種憨厚並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4、河豚
河魨(Tetraodontidae;puffer fishes),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註:河豚的叫法存在錯誤,但被廣泛使用,河豚也可以指一種淡水哺乳動物。)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
5、白鯨
白鯨,一角鯨科白鯨屬的一種動物。額頭向外隆起突出且圓滑,嘴喙很短,唇線寬闊。身體顏色非常淡,為獨特的白色。白鯨與其他鯨類相比,惟一明顯不同的是:當夏季皮膚呈淡黃色的色調時,可以蛻換。白鯨還可以藉助各種「玩具」嬉耍遊玩。一根木頭、一片海草、一塊石頭都可以成為它們的游戲對象。它們可以頂著一條長長的海藻,一會兒潛泳,一會兒浮升,嘴裡不停地發出歡快的聲音。有時它們迷上了一塊盆子大小的石頭,先是用嘴拱翻石頭玩,接著把石頭銜在嘴裡躍出水面,更絕的是它們會把石頭頂在頭上像雜技演員那樣在水面上表演。
6、夏威夷短尾烏賊
夏威夷短尾烏賊居住在深海黑暗之處。它們能夠與發光細菌「Vibrio fischeri」形成共生關系,並通過一個特殊的光器官內寄宿著這些細菌,從而控制照明強度和方向。但是該器官能夠形成更多的光線,它所產生的神經信號能夠感受到光線存在,並且其內部裝載的蛋白質能夠探測到光線。這個光線器官事實上是一對原始眼,裝配著自己的「虹膜」和「透鏡」。看上去就像這種烏賊裝配著活生生的一對「可視手電筒」。
7、海獺
海獺,鼬科海獺屬的一種動物。體長130-150厘米,體重30-50千克,尾長30-40厘米,雄性略大於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後肢長而扁平,趾間有蹼,成鰭狀,適於游泳和潛水。海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它們的賣萌表情了,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它們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或者揉著自己的臉蛋,感覺萌萌的。而海獺另一個著名的行為就是懷中抱貝殼、抱石頭、抱海膽、抱寶寶,然後大肚朝上飄在水面上了。仰泳是是海獺的獨門秘技,它們身上的毛發塗抹了自己分泌的油脂,讓它們能夠輕松的在海面上仰泳。
8、萌萌噠章魚
2015年6月17日,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在當地海域發現了幾只他們從來沒見過的章魚。這種章魚的外形十分之萌,通體粉紅,長著像小狗一樣的大眼睛,科學家們將它們命名為「萌萌噠」。身體直徑約18厘米,除了萌萌的顏色和大眼睛,頭上還長著向翅膀一樣的鰭,8條觸手張開以後,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水中「雨傘」,生活在水下450米深處。
9、虎鯨
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黑、白兩色。虎鯨時常會有躍身擊浪、浮窺等行為,或是以尾鰭或胸鰭拍擊水面。在海灣的淺水地帶,它還喜歡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鉤拉海藻,發出「呼呼」的聲音,不久,渾身就披滿了半透明的海草。它們對船隻的反應多樣,冷漠忽視或是充滿好奇心都有可能。
10、爐管海綿
爐管海綿是一種海生生物,它凸出的眼睛、寬寬的大嘴、藍色的外表,都像極了甜餅怪。據英國《每日郵報》2013年9月22日報道,攝影師Mauricio Handler在加勒比海水域潛水時,意外拍到一種罕見動物--爐管海綿。畫面中,一隻爐管海綿張大管狀的眼睛和嘴巴,讓人想起了美國兒童節目《芝麻街》中張大眼睛和嘴巴吃餅乾的玩偶的樣子,但爐管海綿可不喜歡吃餅干,而是以浮游生物為生。
Ⅸ 大海里有什麼植物和動物
珊瑚、各種海洋植物(海藻、海帶等)、海洋浮游生物、軟體動物(海星、水母、海參)、各種貝類、魚類、哺乳動物(海豚、鯨)等等。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等等;海里有植物以藻類植物為主,如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海里生活的動物,大多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或者是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它們可以在水中進行有氧呼吸,例如像鯨魚則是用肺呼吸。
海里的植物則以水藻為主,間或有其他,像藻類植物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有的海域水藻瘋狂生長則會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影響海里動物的生活,也影響附近植物的生長。
這些動物和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如動物死後屍體腐爛成為了水生植物的營養,而很多植物又是動物的食材,因此它們誰也缺不了誰。
(9)大海的生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洋生物
Ⅹ 海洋深處的生物,你認識幾種
海底有很多罕見的美麗生物:
海兔
聖誕樹蠕蟲很小,是管蟲的一種。這些迷人的珊瑚有很多顏色,黃的、橙的、藍的、白的都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海洋。這種蠕蟲的彩色螺旋其實是高密度呼吸結構,它沒有專門為運動和游泳的附屬肢體,不能游到管子外面去。它們有兩個很漂亮的冠,讓它們看起來像聖誕樹,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