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堂書法作品有哪些
中堂書法作品:
1、人和
壽字,代表著長壽,是一個象徵意義非常好的字,對聯內容為「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松」,與上述中堂福字書法相似,除用作裝飾之外,亦適合為老人祝壽,非常經典。
㈡ 全佛堂有哪些毛筆字
有佛光普照毛筆字。
中國先秦伏羲氏時期,就產生了文字。考古學家論證是在龜甲、獸骨上刻畫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預測吉凶禍福,故稱"卜辭"。但其已具備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用筆、結構、章法等。殷周時期,鑄刻在鍾鼎彝器上的銘文即金文又稱"鍾鼎文"廣泛流行。
秦始皇大統後,統稱為"小篆",也稱 "秦篆",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是一種規范化的官方文書通用書法體。
㈢ 堂字繁體字怎麼寫
堂沒有繁體字。
解析:堂沒有經過簡化,為傳承字。 所謂的繁體字還是堂。"繁體字"這個詞只在一個字存在簡化字時使用,如某漢字無對應的簡化字,則屬於傳承字范疇。
堂[ táng ]
基本解釋
1.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
2.同祖父的親屬關系:堂兄弟。
3.舊時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大堂。
4.量詞:上了一堂課。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堂,殿也。從土,尚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堂,殿室,正屋。字形採用「土」作邊旁,採用「尚」作聲旁。
相關詞彙解釋:
1、禮堂[lǐ táng]
解釋:供開會或舉行典禮用的大廳。
2、課堂[kè táng]
解釋:教室在用來進行教學活動時叫課堂,泛指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討論。~作業。
3、名堂[míng tang]
解釋:花樣;名目:聯歡會上名堂真多,又有舞蹈,又有雜耍。
4、跑堂[pǎo táng]
解釋:舊時稱酒飯館中的服務員。
5、令堂[lìng táng]
解釋:敬辭,稱對方的母親。
㈣ 行書堂字怎麼寫
如圖,供參考。
更多選擇,可到「中華博覽>書法字典」查。
㈤ 歡聚一堂賀新年的書法字體怎麼寫
歡聚一堂賀新年 的書法字:
㈥ 顏真卿字體堂字怎麼寫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品翰堂272字書法作品如何寫
楷法無欺,衡量一個書法家的標准很簡單,能寫正楷嗎?楷書是上溯尋源的依據,是下求其流的基礎。」您可以參考著名書法家潘守宇(字鴻偉,齊魯歐楷第一人)的正楷書法-------
㈧ 堂字行書或草書怎麼寫
1.堂 字用行書或草書怎麼寫:更加奔放潦草更加大膽!
2.讀 音:táng
3.部 首: 土
4.五 行: 土
5.筆畫 : 11
6.五筆 : IPKF
7.名稱 : 豎、 點、 撇、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
基本釋義:
1.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禮~、澡~。
2.同祖父的親屬關系:~房、~兄弟。
3.舊時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大~、公~、過~。
㈨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欣賞
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它的字體書寫非常的隨性。那麼,關於毛筆書法 草書 字體作品圖片,你欣賞過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欣賞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1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2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3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4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5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6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7
毛筆書法草書字體作品圖片8
近常見 隸書筆法中帶草筆飄逸之體,謂 隸草,有些像章草,這與平時善寫隸書精熟有關,故書隸草能獨樹風格。也是書寫表演的一種手法。
「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如狂草書法家 杜浩平、 梅湘涵的書法作品,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為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 王鐸法帖中取一些, 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歷代名家中取其長處,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 草行」之說, 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 行書。筆法比較流動,清朝 劉熙載《書概》雲:行書有「 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書而縱 於真,「草行」近於草書而斂於草。唐朝 張懷瓘《書議》雲: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故有此別論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它出現較早,從 漢代初期,書寫 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 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章草字字獨立,接近於行草,但對難寫之字簡化不多,書寫不變。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末筆與起筆相呼應,每個字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一般也把 王羲之、 王獻之等人的草書稱為今草。
今草簡化的基本 方法 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代入繁體楷書中(盡管草書出現得不比楷書晚),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為了方便,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 標准草書》。
到唐朝時,草書成為一種 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 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布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在 狂草中,有「詞聯」符號,就是把兩個字(常見片語)寫成一個符號。由於當時書寫多是從上到下地豎 行書寫,詞聯符號的設計也類似。「頓首」「涅盤」等都有草書詞聯符號。
日語中的 平假名是以漢字的草書形式為藍本創作的。
現代人學習草書一般以 今草為起點。普遍認同的草書寫法有 於右任先生編著的 標准草書(有同名字帖)。但書法大家、北京大學教授 __敏不贊成於先生搞標准草書,依他之見,書法藝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應多彩多姿,不必強求劃一。品讀古今作品,也「最忌偏於一好而排斥眾美」。
猜你感興趣:
1. 漢字書法作品欣賞
2. 春字毛筆書法
3. 書法草書字體圖片大全
4. 毛筆字草書書法字體圖片賞析
5. 毛筆草書書法字體賞析
6. 毛筆字草書書法字體欣賞
7. 毛筆草書書法字體欣賞
㈩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
書法美學作為書法藝術當中審美的根本,同時也是人們從審美心理結構和心理活動以及創造和鑒賞對於書法藝術美的再次創作。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簡體毛筆 書法字體 ,希望你們喜歡。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欣賞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1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2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3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4
簡體毛筆書法字體5
各種書體書法口訣大全
一、初 學書法 口訣歌
漢字線條表,結構規律找
方正是原形,奇險求平正
初學要牢記,選帖為開始
字帖千萬冊,流派只分三
一派鍾繇書,風格成古樸
一派右軍書,多姿稱為秀
一派小王書,清麗如荷出
三派難分右,各自有千秋
歷代書家出,得一垂今古
選帖事雖小,可定學書向
選我鍾愛帖,如情定終生
初選不急寫,從頭至尾閱
讀帖有方式,筆畫記清晰
同類找細別,感悟有心得
此時下筆練,事半功又倍
首先練筆畫,對貼分毫差
始求形相同,慢慢悟神功
點如空墜石,力量有千鈞
橫如天邊雲,來勢更兇猛
撇如斷象牙,亦是松生崖
捺如武士刀,霍霍斬豺狼
折為士曲臂,內中含剛力
上述要心領,下筆才神會
此時可練字,學書剛開始
不求寫全帖,可選代表字
入室求心定,朝夕要認真
見異思遷忌,專心持之恆
待到寫它字,形神出心間
與帖不相右,功到自然成
此期看秉賦,長短不可論
此為一階段,功夫要下深
追求神品界,須待後階段
二、 楷書書法 口訣一
漢字楷模是真書,端莊美觀價值高。
形體方正有魅力,結構嚴謹多精巧。
筆畫規范講變化,陰陽筆法結合好。
起收有序要利索,筆筆分明忌潦草。
楷書稱正楷起筆多藏鋒
學書必先行行筆用中鋒
筆畫形態穩回鋒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結構講造型
結構搭配勻多臨古人帖
章法要講究用筆講技巧
筆筆得到位楷書要寫好
清朗必整齊重在用腕上
三、 行書書法 口訣
行楷書寫要流暢主筆沉著是關鍵
快寫簡化是特徵連筆輕細不可粗
伸縮性大變體多用筆最好是長鋒
執筆用筆如 草書 使墨必須調濕潤
執筆必須懸起肘全篇排頭是標准
靈活多變才自如 一氣呵成要貫通
行書字體最多姿 用筆八法需記清
橫平豎直重心穩 疏密勻稱結構精
點畫呼應貴活潑 穿插揖讓要有情
項背分明多變化 運筆輕盈忌僵硬
、草書要決
狂草如激電湍流字字如驚蛇出洞
點線變化多姿美疏密虛實心有數
氣勢磅礴態萬千結構布白心暢意
草書行行如春蚓字字造型似秋蛇
全章一起要貫通有氣有神是精品
五、魏體口訣
魏碑書體真美觀 剛柔並濟楷隸兼
筆畫穩健多雍容 結字奇偉要有變
入筆收筆應遒勁 捺畫壓筆最關鍵
隸意楷法掌握好 雄渾質朴貴自然
魄力雄強精神飛動
氣象渾穆興趣酣足
筆法跳躍骨血潤達
點畫峻厚結構天成
意態飄逸血肉豐美
六、仿宋口訣
仿宋書體字宜長 整齊列隊排成行
字字間隔要均勻 端正清秀有力量
撇如尖刀豎似柱 勾要堅挺捺要棒
入筆收筆顯稜角 形神兼備貴陽剛
七、 隸書書法 口訣
方勁古拙 如龜如鱉
蠶頭雁尾 筆必三折
雁不雙飛 蠶無二色
點畫俯仰 左挑右磔
重濁輕清斬釘截鐵
漢隸無師可自通首先學會用中鋒
蠶頭雁尾筆畫美內緊外松結構精
雁不雙飛須注意蠶無二設要記清
距寬行窄字宜扁 筆要圓粗墨要濃
八、章草草訣歌(釋文)
稿訣最為難,使轉在豪端。心領乃手得,氣足更形完。分布先平正,迅速愈安詳。窮原創西漢,史游急就章。
粗書解隸體,俾效廣凡將。乙未徵舉得,止戈獲武揚。晉魏善書者,靡不珍而藏。慨自趙宋後,草法始日亡。
目未寓章草,落筆多荒.唐。務須通古義,假借不相妨。羲獻固作故,以比費思量。竹讓艹為簡,矣熹厶倒顛。
才可代纔用,如當即女延。行行復去去,夫夫又天天。一字或數寫,雅馴擇當先。泥古不能化,亦難臻好娟。
謾誇茲生富,謹防俗偽姍。六手流為稟,七紅濫謂袁。奉強十朱擬,言空三口宣。無名遽割裂,謬種盛播傳。
繘jú鄉證檢要,漆德補脫刪。試校漆與德,轉覺後勝前。美術兼適用,小道必可觀。有點方為氵,無挑不是言。
亻彳具作丨,莫非取便焉。有時都不取,訓似豹窺斑。車車車車車,寧出一車旁。孑糹牙耳身,馬奚月徵茫。
常常縮其丨,密密揭其宀。冖蓋闕左畔,辶繞略右邊。心(忝-天)鑒恭慕,貝火悟貞員。稱攝豈屬倚,某棗異來旋。
瞻反目詹後,啖本口敢先。頭改千里差,道遵一縷牽。展殿卒率副,湯盪盧廬添。市翁平乎帛,激溫濕縣懸。
從徙徒服報,佇佗他皇全。弟夷遺遣盡,歲幾荷柰前。慰賦詎聽訛,朔邦遂許參。(馬+取)纏驟纏截,承泰承泰連。
帝虎兼制判,廊廟暨綠緣。首曾差哀衾,尾斯欺損捐。麗麓頭歷歷,備滿腹便便。御羞隨卿轉,鑿想引愛聯。
寧寂皆公識,州妙諸法看。騅雞與牲抵,熙照又塞寒。父象又執朴,母視女懷丹。東比柬還瘦,辱較府稍偏。
殆孤迥兩樣,矛柔非一般。即腳純異恐,醫首爭似堅。勿屍廠過計,唯頁欠最危。阝貝問誰信,臣疏(偏旁)動我疑。
路縱足混疏(偏旁),懷切褱忌隹。阝郎礙月朗,扌拖橫方施。月阝由章定,方扌酌今宜。幸才每致擾,矢失尤易歧。
家守客官宙,克戲彪彭題。鹽監盜猶豫,輿興奧迥遲。蕭鼠崔雀判,寅賓(搖-扌)詹殊。乙又交相與,飛非聯翩飛。
神求得乎乏,貌取失之辭。慶乃省鹿(愛-上頭),襲爰接龍衣。尉財收不偶,烏鳥起先奇。曰連方成曼,半綴心是悉。
容空抑揚險,帶專斷制曲。慮異逼翻近,臨休給妄窺。研究高齊馬,剖晰兕既兒。射肘討彷彿,芾萬箋依稀。
睿虞違迷悉,黹鼠樹掛枝。變別亠使變,絲殊子糹絲。願稟凡及氏,雜志雍合離。栽裁勘衣木,榖轂驗禾車。
至至至致順,侯侯侯候推。當尚腹中測,友發頂上知。含舍貪隱顯,退邑過疾徐,罔令劉若對,奚訝缶似垂。
九、草訣百韻歌
明韓道亨(1075字)
草聖最為難,龍蛇竟筆端。
毫釐雖欲辨,體勢更須完。
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
宀(mian陰平)頭無左畔,之趬缺東邊。
長短分知去,微茫視每安。
步觀牛引足,羞見羊踏田。
六手宜為稟,七紅即是袁。
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左阜貝丁反,右刀寸點彎。
曾差頭不異,歸浸體同觀。
孤殆通相似,矛柔總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思惠魚如畫,禾乎手似年。
既防吉作古,更慎達為連。
寧乃繁於叔,侯兮不減詹。
稱攝將屬倚,某棗借來旋。
慰賦真難別,朔邦豈易參。
常收無用直,密上不須宀(mian陰平)。
才畔詳箋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東且異,府象辱還偏。
才傍干成卉,勾盤柬作闌。
鄉卿隨口得,愛鑿與奎全。
玉出頭為武,干銜點是丹。
蹄號應有法,雲虐豈無傳。
盜意腳同適,熊弦身似然。
矣其頭少變,兵共足雙聯。
莫寫包庸守,勿書綠是緣。
謾將繩當臘,休認寡為寬。
即腳猶如恐,還身附近遷。
寒容審有象,憲害寘相牽。
滿外仍知備,醫初尚類堅。
直須明謹解,亦合別荊前。
顙向戈牛始,雞須下子先。
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蕭鼠頭先辨,寅賓腹里推。
之加心上惡,兆戴免頭龜。
點至堪成急,勾幹認是卑。
壽宜圭與可,齒記止加司。
右邑月何異,左方才亦為。
舉身為乙未,登體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時邊寸莫違。
草勾添反慶,乙九貼人飛。
惟末分憂夏,就中識弟夷。
齋齊曾不較,流染卻相依。
或戒戈先設,皋華腳預施。
睿虞元彷彿,拒捉自依稀。
頂上哀衾別,胸中器谷非。
止知民倚氏,不道樹多枝。
慮逼都來近,論臨勿妄窺。
起旁合用短,遣上也同迷。
欲識高齊馬,須知兕既兒。
寺專無失錯,巢筆在思維。
丈畔微彎使,孫邊不緒絲。
莫教凡作願,勿使雍為離。
醉碎方行處,麗琴初起時。
栽裁當自記,友發更須知。
忽訝劉如對,從來缶似垂。
含貪真不偶,退邑尚參差。
減滅何曾誤,黨堂未易追。
女懷丹是母,叟棄點成皮。
若謂涉同淺,須教賤作師。
黿鼉鼂一類,茶菊榮更親。
非作渾如化,功勞總若身。
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鄰。
道器吳難測,竟充克有倫。
市於增一點,倉欲可同人。
數叚情何密,曰甘勢則勻。
固雖防夢簡,自合定浮淳。
添一車牛幸,點三上下心。
叅參曾不別,閧巽豈曾分。
奪舊元無異,嬴羸自有因。
勢頭宗掣絜,章體效平辛。
合戒哉依歲,寧容拳近秦。
邪聽行復止,即斷屈仍伸。
田月土成野,七九了收聲。
最迫艱難嘆,尤疑事予爭。
葛尊草上得,廊廟月邊生。
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舂。
出書觀項轉,別列看頭平。
我家曾不遠,君畏自相仍。
甚乂犬傍獲,么交玉伴瓊。
膝滕中委曲,次比兩分明。
二下客為亂,宀藏了則寧。
而由問上點,早得幸頭門。
恥死休相犯,貌朝喜共臨。
鹿頭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勿使微成漸,奚容悶即昆。
作南觀兩甫,求鼎見棘林。
休助一居下,棄奔七尚尊。
隸頭真似系,帛下即如禽。
溝渫皆從戈,帋箋並用巾。
懼懷容易失,會念等閑並。
近息追微異,喬商矞不群。
欵頻終別白,所取豈容昏。
戚感威相等,馭敦殷可親。
台名依召立,敝類逐嚴分。
鄒歇歌難見,成幾賊易聞。
傅傳相競點,留辯首從心。
昌曲終如魯,食良末若吞。
改頭聊近體,曹甚不同根。
舊說唐同雁,嘗思孝似存。
掃搊休得混,彭赴可相侵。
世老偏多少,謝衡正淺深。
酒花分水草,技放別支文。
可愛郊鄰郭,偏宜諶友湛。
習觀羲獻跡,免使墨池渾。
萬曆癸丑秋八月二十五日韓道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