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雨滴下落速度變化圖像
當雨滴剛開始下落時,阻力f較小,遠小於雨滴的重力G,即f<G,故雨滴做加速運動;
由於雨滴下落時空氣對它的阻力隨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故當速度達到某個值時,阻力f會增大到與重力G相等,即f=G,此時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C的圖象符合題意;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② 畫出正在下落的雨滴受力的示意圖
雨滴正在下落,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重力G和空氣阻力f,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阻力的方向豎直向上,作用點在雨滴的重心,雨滴的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
③ 如何拍出雨滴
要將每一滴雨滴拍攝清楚的關鍵是快門速度。
雨滴從天空落下的速度很快,要將快速移動的雨滴定格,我們需要將快門速度設置在1/8秒以上,快門速度具體設置多快還是需要根據現場雨滴大小、下落速度等實際情況而定,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快門速度多試拍幾張,最終確定合適的快門速度來拍攝。
④ 如何用FLASH 製作「雨滴下落」的效果
你先做一個雨滴下落,落地以後變成波紋展開的效果,然後把這個動畫設置為一個類,然後不斷實例化這個類,每個對象的X,Y坐標用隨即函數控制在一片區域內,最後等動畫結束,把對象刪除就行了
⑤ 如何用手機拍攝天空落下的雨滴
想要拍好雨滴整個的過程,首先就需要一個好的相機,其次是需要好的拍照技巧,如果是拍攝像雨滴這樣動態的物體,建議用連拍的形式拍攝。
⑥ 雨滴下落過程怎麼建模
雨滴下落,重力作用下的形狀,把空氣當做流體時受到的阻力,影響雨滴的速度也影響雨滴的形狀,用流體力學計算較為復雜。
⑦ 怎麼設置相機,才能拍到下落的雨水
1、下落的雨水有很多種拍法,有的是拍雨水落地後濺起的水花,有的是拍攝雨水在半空中的凝珠,有的是拍攝雨水在半空中的拉絲裝,等等,拍攝手法各不相同;
2、如果要拍攝雨水凝珠的效果,建議使用全手動檔(M檔),將快門速度調整為1/1600秒以上,光圈收縮到f8到f22之間,根據現場光線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感光度或者自動ISO(全幅相機最高不要超過6400,半幅相機最高不要超過3200,4/3畫幅以下的最高不要超過1600,對畫質要求較高的全幅3200,半幅1600,4/3畫幅以下的800)。如果採用速度優先(S檔或者AV檔),光圈不受控制,效果不理想。自動擋不能拍,以下同;
3、如果要拍攝雨水拉絲的效果,將快門速度調整為至少1/30秒以下(根據雨量的大小調整,雨量越小快門越慢,必要時使用三腳架),光圈要收縮到f8到f22之間,根據現場光線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感光度或者自動ISO,就能夠拍攝出雨水尚未落地的雨條;
4、如果要拍攝雨水落地的水花,(最好使用微距鏡頭),快門設置為1/2000秒左右,光圈收縮到f8到f22之間,(如果用機內閃光燈,可用加1.0步長,也可以不用),就可以拍攝出跳舞般效果的水花;
5、此外,採用大光圈還可以拍附著在植物或者玻璃上的雨滴、採用慢快門+ND濾鏡(減光鏡+三腳架)可以拍攝霧化般的雨幕、地面的雨水夢幻般反光、絲綢般的雨中水面等等,不再一一贅述。如果僅僅是要拍到下落的雨水,只要使用較慢的快門(1/30以下),採用較小的光圈,同時盡量升高ISO,以確保感光度。有的相機高感較弱,也不願意使用三腳架,只能採用大光圈彌補感光度,效果各有不同。
⑧ 雨滴在空中下落時的形狀,是大頭向下還是小頭向下
「請用流體力學的公式解答。」要知道所有的理論來自自然,實踐,都是解釋這個世界的,進而順應自然規律解決遇到的新問題。
所以實踐出真知。看看圖片中液滴的形狀!
四周受空氣阻力,水分子向後移動,到後面又被分子間作用力拉回,形成拖尾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