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舍有幾種建法怎麼建
農村豬圈建法有很多種,通常以這三類為主:大棚式的豬圈,開放式的豬圈,封閉式的豬圈。
1、大棚式的豬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構造成的,豬圈是以外面的太陽光的光照來增加豬圈裡面的溫度,在比較寒冷的地方,通常會是以這種方式來養豬,比如北方最常見,通常這種投資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較理想,這先把豬圈大概的框架架起來,用塑料搭在頂部。
2、開放式的豬圈,建法更為簡單,圍一些木欄就行了,非常節約成本和材料,通常這種採光是比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氣體,但也有一些缺點,由於豬圈不是封閉的,所以豬圈裡面的溫度是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不怎麼好控制,這種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適合養殖,通常這種豬圈會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才會有。
3、封閉式的豬圈,通常會以單列封閉式、雙列封閉式和多列封閉式的形式來建設,通常它的建設方法是,排一到幾排的豬欄,在每排欄桿前面可以設走廊構造簡單,走廊與走廊中間就是豬圈,通常這種採光比較好,通風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適合溫差不大並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農村建豬圈,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怎麼去建,像當地冬季是比較寒冷的,通常這種豬圈是適合封閉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當地的冬季並不是很冷,這三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1)農村簡易豬舍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豬場場址選擇:
場址選擇應根據豬場的性質、規模和任務,考慮場地的地形、地勢、水源、土壤、當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同時考慮飼料及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產品銷售、與周圍工廠、居民點及其他畜禽場的距離、當地農業生產、豬場糞污處理能力等社會條件。
2.地形地勢:
豬場地形要求開闊整齊,有足夠大的面積。豬場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繁殖母豬每頭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豬3~4㎡考慮。豬場地勢要求較高、乾燥、平坦、背風向陽、有緩坡。地勢低窪的場地易積水潮濕,夏季通風不良,空氣悶熱,易滋生蚊蠅和微生物,而冬季則陰冷。有緩坡的場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於25°為宜,以免造成場內運輸不良。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並易於凈化和消毒。
4.建築物布局:
豬場建築物的布局在於正確安排各種建築物的位置、朝向、間距。布局是需要考慮各建築物間的功能關系、衛生防疫、通風、採光、防火、節約用地等。生產區各豬舍的位置需要考慮配種、轉群等聯系方便,種豬和仔豬應置於上風向和地勢高的地方。
妊娠豬舍、分娩豬舍應放在較好的位置,分娩豬舍要靠近妊娠豬舍,又要接近仔豬培育舍。育成豬舍靠近肥育豬舍,肥育豬舍設在下風向。商品豬置於離場門或圍牆近處,圍牆內設裝豬台。
5.豬舍建設:
自然通風的豬圈跨度不宜超過12米,屋檐高度不低於3米,採用水簾風機通風的豬舍長度不宜超過60米而寬度可不限,舍內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頂高為2.5米為好,以免影響通風。牆壁、屋頂注意隔熱防寒保護。
Ⅱ 豬圈怎麼設計造價較低,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呢
在我國農業和農村地區,養豬業和種植業是同等重要的產業,對保證肉食品的安全供應起著重要作用,也是農村經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你知道如何設計農村小型養豬場嗎?地形要整齊開闊,充分利用場地,合理安排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要求乾燥、南方、平坦或緩坡。糞便和尿液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是一種良好的肥料。防止環境污染。交通要方便,可以給生活生產、工人和產品銷售等帶來困難,否則。應遠離城區、居民區、交通要道等處建設。水、電方便、便宜。
小型豬舍建設豬舍建設:屋頂。要求防潮、保溫、通風。地面。豬床應溫暖、乾燥、粗糙。飼喂通道不應光滑,不要求地面溫暖。漏縫地板可分為全漏縫和部分漏縫兩種。縫隙限制在5毫米以內,以便對育肥豬實行乾洗或不沖洗的方法飼養。豬舍。分為種豬欄、妊娠豬欄、分娩豬欄、保育豬欄、生長豬欄、育肥豬欄和養殖欄。有成套的設備可供購買。鋼-控豬圈和鋼筋混凝土預製件較好,便於通風,佔地少。牆體。華北、西北地區可採用一磚半厚的牆體,東北地區採用二磚厚,其他地區一磚厚。門。雙排門:寬度不小於1.5米,高約2米;單排門:要求寬度不小於1米,高1.8-2米。
綠化對改善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冬季可降低75-80%的風速,夏季可降低10-20%的溫度,場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可降低25-80%。在豬場綠化方面,冬季可在豬場區域的上風口種植5-10米寬的防風林,在其他方向和每個豬場區域種植3-5米寬的隔離林,在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在其他空地種植樹木和草。豬場的位置也很重要。應遠離居民區,生產區和生活區必須分開,這樣才能便於管理,不受生活區影響。
Ⅲ 養豬也可以不蓋豬舍,養豬的大棚要如何搭建
不用蓋豬舍也能養豬?低成本的養豬大棚是如何建造,你知道嗎?
由於蓋豬舍的成本過高,在農村裡有很多的農民以採取建造大棚的模式,來降低成本進行養豬。而實踐證明,這種大棚養豬模式雖然相對於標準的豬舍比較簡陋,但是來說,這對於資金不足的養豬戶來說也是一種極好的方法,特別是豬價高的今天,這種模式養豬還是值得推廣的。下面我來說一下這幾種降低養殖成本的建造模式和方法。
總上來說:
上面的大棚豬舍的建造方法對農村裡的農民養殖戶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這主要降低了投資的養豬成本,對一些資金不足的農民養豬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這種方法相對於標准化的養豬場還是比較簡陋的,對於生豬管理,疾病防控來說難度系數還是很大的。因此這種大棚豬舍還是有它的缺點的,而筆者建議,為了在養豬過程中,省錢雖然很重要,但是為了長久利益,還是以標准化的豬舍建造為最好。
Ⅳ 怎麼建設豬舍最好
建設主要做好防寒保暖通風就可以了。
在建設豬舍的時候要注意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並且出欄要適時。
如二元豬體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
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4)農村簡易豬舍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
據試驗,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
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後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成分,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
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飼料,如菜籽餅、棉籽餅、泔水等經過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Ⅳ 豬舍類型有哪些
用於養豬生產的豬舍類型繁多,可分為如下幾種:
1.按舍的封閉程度分
(1)前敞式豬舍 前敞式豬舍可由兩個山牆、後牆、支柱和屋頂組成,正面無牆為敞開狀,通常敞開部分朝南。這種豬舍結構簡單,投資少,通風透光,排水好,但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
(2)半敞式豬舍 半敞式豬舍的東西兩側山牆及北牆均為完整壘到屋頂的牆體,南側牆體多為1米左右的半截牆。開敞部分在冬季可加以遮擋形成封閉狀態,從而改善舍內小氣候。我國北方地區為改善開放式豬舍冬季保溫性能差的缺點,採用塑料薄膜覆蓋的辦法,使豬舍形成一個密封的整體,有效地改善了冬季豬舍的環境條件。這種塑料大棚豬舍建造簡單、投資少、見效快,在農村小型豬場和養豬戶中很受歡迎。此外還有種養結合塑料棚舍。
(3)封閉豬舍 通過牆體、屋頂等圍護結構形成全封閉狀態的豬舍形式,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便於人工控制舍內環境。有窗舍也屬封閉舍。
2.按屋頂形式分
(1)坡式 豬舍屋頂由單面或雙面斜坡構成,構造簡單,屋頂排水好,通風透光好,投資少。根據屋頂坡式不同可分為單坡式和雙坡式。跨度較大的豬舍宜採用雙坡式。
(2)平頂式 平頂式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屋頂平台,保溫防水可一體完成,不需要再設天棚,缺點是防水較難做。
(3)拱式 拱式的優點是造價較低,隨著建築工業和建築科學的發展,可以建大跨度豬舍。缺點是屋頂保溫性能較差,不便於安裝天窗和其他設施,對施工技術要求也較高,多用於肥育豬舍。
3.按豬欄排列分
(1)單列式 豬欄排成一列,豬舍內靠北牆設走廊。優點是通風良好,保溫、防潮和空氣清新,構造簡單。但單位建築利用率稍低。
(2)雙列式 在舍內將豬欄排成兩列,中間設工作通道,多為封閉舍,主要優點是管理方便,保溫良好。
(3)多列式 豬欄排成三列或四列。主要優點是豬欄集中,運輸線短,工作效率高,散熱面積小且容量較大而利於冬季保溫。但構造復雜,採光不足,陰暗潮濕,建築材料要求高,多用於肥豬舍。
Ⅵ 農村小型養豬舍圖片
圖片如下
(6)農村簡易豬舍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豬戶在設計豬舍時,雖然本著以簡單最省錢的理念設計小型豬舍建造圖片,但在設計豬舍的選址是要充分考慮豬舍的排污與環保,豬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東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預先設計好肉肥豬的各種特發處理空間,做好消毒的隔離帶。如果是南方豬舍,還必須考慮南方在夏天太陽光的紫外線直照下,豬舍內的溫度與春季多雨的悶熱鬧氣溫。如果是北方豬舍,就必須北方極冷氣溫,設計好豬舍防凍系統,以保證豬捨生長環境!
Ⅶ 豬舍設計建造圖
⑤發酵床的建築可以盡量簡單化,可以使用大棚式豬舍,例如建造一個150平方米至於半地下式的發酵床,則你可以靈活掌握,根據上兩個圖進行設計施工。圖三
Ⅷ 想要去農村大規模養豬,豬舍該怎麼建
規模化養豬是按照工業化生產方式組織養豬生產,採用流水式生產工藝,該工藝不僅適用於新建的大型工廠化養豬場,還適用於傳統養豬場的技術改造。規模化豬場建設原則:布局要合理,管理方便,實用性強。必須選擇村莊居民區、風景區、河流或居民區的下風向位置、避風、向陽地、水運便利的地區。其中,豬舍的位置,公主豬舍要建在刮風地區,與母豬注射接近,但有一定的間隔,母豬注射、增肥豬舍、預備豬舍的位置要離豬場出口很近,便於運輸飼養。
對豬來說,這塊地是它們最適合生長的。因為豬的天性就是這樣。而且,泥地比較柔軟,平時豬生活不會傷害豬蹄,泥土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給豬補充原來體內缺少一些微量元素。而且,這種泥地的費用比水泥地便宜,但泥地比水泥地更難清洗和消毒。豬特別容易發生疾病,打掃這種地板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Ⅸ 在農田裡怎樣建造一個最簡單最便宜的豬舍
肉豬生長的適宜的環境氣溫是16-22℃。豬舍選建座北朝南、背風向陽的地方,做到冬暖夏涼,以減少飼料「肚皮外消耗」。目前比較經濟的保溫措施是塑料防寒大棚,圈內多加墊草,冬季保持在0℃以上。夏季搭涼棚,撒涼水,防止中暑,圈舍內要清潔衛生,並使豬吃、睡、便分開定位,減少飼料損失。
農村豬場豬舍建設,目前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選址不當;二是豬舍結構不合理,其如不及時糾正,會對豬的生長、豬的健康、豬場的經濟效益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在農村建造豬舍時,就注意以下幾點:
1、忌選擇場址不當
有的地方建養豬場,出於方便參觀學習的想法,將豬場緊靠公路建造。這主要有兩點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車流、物流太頻繁,豬場易發生傳染病;二是雜訊太大,豬整天不得安寧,對豬生長不利。豬場場址的選擇,宜離公路100m以外,應遠離村莊和畜產品加工廠、來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風或禱風方向,地勢高燥、避風向陽、土質當實、滲水性強、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且水源清潔,取水方便的地方。
2、忌豬舍配置不佳
安排豬舍時要考慮豬群生產需要。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哺乳母豬舍、妊娠母豬舍、育成豬舍、後備豬舍要建在距離豬場大門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於運輸。
3、忌豬舍密度過大
有些養豬戶為了節省土地、減少投入,豬舍簡陋、密集、不能科學合理的進行設計和布局,致使豬的飼養密度較大,易造成環境污染及豬群間相互感染。豬舍之間的距離至少8m以上,中間可種植果樹、林木夏季遮蔭。
4、忌建築模式單
母豬舍、公豬舍、肥豬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體要求,不能都建一個樣。比如,母豬舍需設護仔間,而其它豬舍就不需要。公豬舍牆壁需堅固些,圍牆需高些等。所以,養什麼豬,就要建什麼豬舍才行。
5、忌建豬舍無窗戶(或窗廣太小)
有的豬場豬舍一個窗戶也沒有,有的雖有窗戶,但窗戶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內通風降溫。一般情況下,能節養10頭育肥豬的豬舍,後牆需留60~70cm的窗戶4個、兩山頭50~70cm窗戶兩個。
6、忌糞便污水亂排
豬舍外無糞池,一是收集糞尿區難,肥料易流失,肥力會降低;二是會影響豬舍清潔衛生。豬舍內污水溝應有足夠的坡度,以利於污水順利流出舍內;污水的流出順序應遵循就近原則不要讓污水在場內繞圈。豬舍外必需建造漚糞池或沼氣池;漚糞池(或沼氣池)大小,可根據養豬的規模大小而定。
7、忌繕瓦多繕草少
農村豬場豬舍屋頂都是繕瓦多,繕草少。這樣做一是瓦比草貴,加大了養豬成本;二是更降溫、冬防寒瓦不如草好。繕瓦夏熱冬冷,繕草冬暖夏涼。
8、忌飼槽規格不當
有的豬舍內的飼槽未按要求規格建造。如有的因飼槽太大,豬會進入槽內吃食,從而造成污染和浪費飼料,仔豬舍如果料槽過大,有的仔豬喜歡鑽進料槽,易造成夾傷、夾死現象;育肥豬的飼槽過小,會使飼料外益,造成浪費,豬頭過大的豬採食後頭會被卡在槽內導致脖、耳受傷。豬舍內的飼槽一般要依牆而建,槽底應呈「U」形,飼槽大小應根據豬的種類和豬的數量多少而定。
9、忌豬舍內無水槽
缺少清潔飲水會影響豬的生長發育,所以,在豬舍內必須設置水槽或者自動飲水器。
10、忌豬舍小圍牆矮
豬舍太低不利於空氣流通,有害氣體易導致豬患病,且夏季豬舍溫度高不利於降溫。豬舍的運動場圍牆若太矮小,一是不利於採用塑棚養豬,即因圍牆太矮,豬一抬頭,就會碰壞塑料薄膜;二是豬會輕易地越牆外逃,給管理帶來麻煩。一般豬舍後牆高宜為1.8m左右,圍牆高宜在1.3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