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梅怎麼種植 青梅的種植技術
青梅屬於喜光照植物,及時進行修剪、整形,有利於形成自然開心形樹冠和促進樹冠通風透光。青梅適宜於溫暖氣候,且較耐寒,花期在—8℃~—9℃才受凍害,幼果耐寒性減弱,—3℃~—5℃下即遭凍寒。
種植地應選擇光照條件好、周圍沒有污染、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園地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一般選在較平坦的大山窩或半山腰建立青梅基地。
幼齡樹施肥以勤施薄施速效肥為原則。結果樹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采果後,第二次在開花前,第三次在謝花後小果期。花前肥應施足優質有機肥,以人畜糞肥、餅肥或農家肥為主,此次肥應佔全年施肥量的2/3。花蕾期和小果期根外追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同時結合施適量石灰,補充鈣質和中和土壤酸鹼度。
B. 青梅是什麼長什麼樣
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酸中帶甜的香味,特別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維生素C,其半成品----干濕梅富有彈性,呈淡黃色,加工時果皮不易開裂,內含物不易流失,且腌制過程中只需加適量食鹽而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劑就可達到保質期12個月以上,品質超過日本盛行的南高梅,符合日本的國家腌制標准,深受日本市場歡迎,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青梅較適種於亞熱帶夏濕冬干、溫暖濕潤的氣候,是生長於夏濕地帶的喜光植物;開花期和幼果期對溫度要求特別嚴格,開花期要求15℃以上的天數達到30%;它的生長和結果要求有適度的雨量,一般年降雨量在800-2000mm青梅才能良好地生長、結果;青梅生長對土壤要求為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的壤土、砂壤土及粘壤土。 青梅果形近圓形,果皮色澤為淺黃綠色,色澤均勻,二級品的果皮色澤允許少量紅暈;國內同類產品一般是果形橢圓形,果皮淺青綠色,成熟果黃色,向陽面具有紅暈,呈淡赤褐色至深紅色,果肉淡黃色,單果重平均28克,果肉厚、核小,可食率>89%,果肉細脆,香氣醇厚,風味獨特,酸中帶甜,國內同類產品味微苦或微澀。青梅含可溶性固形物7.0%,總酸量>4.3%,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微生素C。
採納哦
C. 山梅是一種什麼植物
別名:山梅、山甘草、土甘草、柴秤星、了歌飯、烏鴉飯(潮汕)、山梅根(汕頭)、山梅(潮安、饒平、澄海)、等秤星(潮陽、陸豐、饒平)、臭青杖(普寧)、秤星根、釘秤根(揭陽)、秤星根、早禾仔、烏雅飯(饒平)、了哥飯(饒平、潮安、揭陽)、柴秤星(潮陽、潮安、揭陽、饒平)、青梅根、秤星樹(湛江)、苦梅根、土甘草(惠陽)、青梅根(廣州)。
性狀:本品為冬青科冬青屬梅葉冬青。本草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根、莖、葉夏秋採收。分布於華東及華南地區。
性味:本品苦、微甘、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的功用。
主治:感冒、高熱煩渴、咽喉腫痛、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及野蕈、砒霜中毒等。
單方驗方:
1、治感冒發熱:山梅根、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山梅根15-30克,燈籠草15-30克,水煎服。
3、治淋病:山梅根60克,水煎服。
4、治痢疾:山梅根10-15克,水煎服。
5、治跌打瘀腫:山梅根30克,三椏苦、七葉蓮各15克,水煎服。
6、治小兒百日咳:山梅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加蜜糖服。
7、治骨折:山梅根適量搗爛外敷。
8、治食野蕈或砒霜中毒:鮮山梅根120克,鮮金銀花、鳳尾草各60克,水煎頻服。
9、治癰癤腫毒:山梅葉適量搗爛外敷。
本品內服根常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
D. 青梅是什麼樹長的
當然是青梅樹了
E. 青梅樹是什麼
青梅樹枝繁葉茂成熟時碩果累累,是配製青梅保健酒的最佳品種,也是一種觀賞樹種,可廣泛種植於農庄,公園 等場所。
F. 植物「青梅」的成長過程誰知道
梅果供食用,入葯有收斂止痢、解熱鎮咳、驅蟲之效;根、花能活血解毒;木材作雕刻、算盤珠等用。梅子作為集營養、保健為一體的休閑食品,越來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需求有增無減。麗江為青梅適生中心區域,青梅在海拔1500—2600米的河谷、壩區、山區都可種植,麗江恰好具有與梅子生物學、生態學要求十分吻合的自然條件,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比較優勢十分明顯,因此梅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第一節 生物特徵 梅Prunusmume (Sib.)) Sib. ET Suck.落葉喬木,少有灌木,高達10米;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長4—10厘米,寬2—5厘米,邊緣有細密鋸齒,幼時兩面有短柔毛,逐漸脫落,或僅在下面沿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近頂端有2腺體。花1—2朵,直徑2—2.5厘米;花梗短或無梗;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味香,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稍短或稍長於花瓣;心皮1,密生短柔毛。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溝,直徑2—3厘米,黃色或帶綠色,有短柔毛,味酸;核卵圓形,有蜂窠狀孔穴。 第二節 生物特性 梅子分布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但最適宜梅子生長的環境是:海拔1500—2600米,干濕季節分明,年降雨量在800—1000毫米,雨量集中在6—9月份,雨水臨界期與梅幼果膨大期吻合;1—2月梅樹開花時,要求氣候溫暖乾燥,昆蟲活動活躍,有利於梅子傳粉受精,形成高座果率;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0—15℃,果梅生長周期長,十分有利於梅果乾物質的積累和轉化,梅果肉質脆嫩、細膩,酸度高;年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以上,月均日照時數達200小時左右,光合作用充分,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且多為酸性至中性的紅壤、棕壤和黑壤。 第三節 種植技術 一、良種培育 麗江照水梅是從幾十個青梅品種中選出的一個適宜麗江生長的優良品種。優良種苗培育如下: 1、選擇成年母樹的種籽,果實黃熟時採集,果實軟化後取種核,放陰涼乾燥通風處陰干備用,並測定發芽率,確定單位面積播種量。種籽低溫沙貯處理應在播種前40—60天進行,種籽用水浸泡3—5天後,以1:5比例與沙子混合放入土坑內催芽,待外種皮縫合線開裂,胚芽露白即可播種。 2.苗圃地整理 選擇土層渾厚,土地平整,地力較高,便於排灌的田塊,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磷肥50千克作為基肥,進行深翻平整後開墒。墒面3尺,墒溝一尺,墒面整平後在溝里灌水,待3—5天後播種,每畝播種量約為40—50千克,畝產有效苗2.5—3萬株。 3.苗圃管理 三分育七分管,管理人員要按季節抓好出苗、保苗、嫁接、抹芽、剪貼、中耕、施肥及病蟲防治等各項工作。 二、種植、管理 1.選苗。 選擇苗高1米,直經粗0.8—1厘米的良種壯苗。 2.種植規格。 種植在長×寬×深為1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的種植塘內,株行距為4米×4米,種植密度42株/畝。 3.種植時間和方法。 立春前後進行種植,種植前苗塘灌一次透水,隔5—7天後開始種植,種植時根系要進行修剪傷口,蘸裹肥泥漿護根(肥泥可用溝泥、河泥加適當的尿素和磷酸二氧鉀混合為稀糊狀,比例為100千克肥泥加100千克水,化肥各0.5千克);種植時要深挖淺栽,做到三填土,三踏實,三提苗(抓住苗木,三填、三踏、三抖,以露出嫁介面10厘米為准),以便順其自然,理順根系,再將生土層呈饅頭狀壘到嫁介面,澆足定根水後覆蓋地膜,以利保溫增溫,提高成活率。 4.定乾和刻芽。定植結束後,要做好定乾和定向刻芽工作,定干高度50厘米(嫁介面以上高度),在剪口芽以下的整形帶內,選擇東南西北向的四個飽滿芽進行眉刻,剪口用膠布、臘液封閉。 5.修剪。 開春新梢抽發後,要任其自然生長,以促進新根生長,待冬季落葉後,再進行整形修剪。修剪時應按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進行一疏、二縮、三短截規則實施。 6.水肥管理。 苗木定植後做好排澇工作,增強土壤透氣透水性,防止因根澇落葉導致幼苗死亡。春季孕果期,注重水份供給,防霜凍、防倒春寒。秋季每畝施1噸農家肥。 第四節 病蟲害防治 麗江生態環境優越,病蟲害發生率較低,但還是會有局部性輕度病蟲害發生。 1.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瘡痂病、縮葉病等,我們可從栽培技術防治、葯濟防治兩方面入手。 (1)栽培技術防治: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提高抗病力;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技,清除落葉,集中燒毀,減少傳染源。 (2)葯濟防治:葯濟防治宜早進行,從早春新梢萌芽開始至4—5月份生長過渡期,開始噴施保護劑,切斷病源浸入。病害初發期,及時噴葯,可用代森鋅、退菌靈、托布津等葯濟交替使用。 2.蟲害:主要有刺蛾類、蚜蟲、天牛類、蟎類等。對天牛類害蟲,可用敵敵畏、敵白蟲等劑塞入蟲道口,用木釘封住即可。對其它害蟲,只需用敵殺死、死得凈等廣譜性農葯交替噴施即可。 第五節 採集及銷售 1.採集 (1)青脆梅採收標准為無病斑、破損、殘損、殘缺,果體均衡美觀,橫切面大於3厘米,果頂端開始,有20—30%果毛脫落,開始平滑發亮;果種外部內沾連部分開始呈現熟黃色;種仁成形,但還未硬熟,即七至八成熟。(2)話梅採集標准為整體果實完全青黃熟,果毛完全脫落,大樣無病斑、破損、殘損;果體橫切面大於2.7厘米以上;種仁白色硬化,種皮有發黃色條紋為宜。 2.銷售 按照採集標准採收後及時交售給公司。
G. 青梅和酸梅是同一棵樹種嗎
不是 參考一下
1、形態特徵不同
酸梅是一種水果,也是一味中葯,果如荔枝一樣大小,顏色呈淡黃色,味道酸而有點苦。核有點像李果核,很硬,核的表面有很小的一些小洞。
青梅是龍腦香科,青梅屬喬木,樹高約20米。小枝被星狀絨毛。葉片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兩面均突起,網脈明顯,葉柄密被灰黃色短絨毛。
2、用途不同
酸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酸中帶甜的香味,特別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維生素C,其半成品----干濕梅富有彈性,呈淡黃色,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青梅木材心材比較大,耐腐、耐濕,用途近似坡壘,為優良的漁輪材之一;紡織方面可以做木梭;工業方面可以制尺、三角架、槍托以及其它美術工藝品等。
3、作用及營養價值不同
酸梅。酸梅屬於鹼性食物,特別適合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養肝臟,提高抵抗力。酸梅用來煮湯、燉肉都不錯。青梅果富含膳食纖維,能有效促進腸蠕動,改善腸胃功能。
H. 青梅是青杏嗎
青梅不是青杏。
青梅是龍腦香科,青梅屬喬木,樹高約20米。青杏是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卵形葉子。
青梅和青杏區別如下:
1、分布地區不同:青梅分布於中國海南。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菲律賓。杏樹產中國各地,多數為栽培,尤以華北、西北和華東地區種植較多,少數地區逸為野生,在新疆伊犁一帶野生純林或與新疆野蘋果林混生,海拔可達3000米。世界各地也均有栽培。
2、生長環境不同:杏為陽性樹種,適應性強,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風,壽命可達百年以上,為低山丘陵地帶的主要栽培。青梅適生於丘陵、坡地林中,海拔700米以下。
I. 有沒有人了解青梅在日本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
青梅在日本受歡迎是因為它的作用和功效很豐富。不僅是日本,青梅在中國也很有名氣,根據歷史記載,人們在商周時期就開始食用青梅,並且發現了它的葯用價值,這一點,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等到了唐朝時期,由於國家實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展,周圍許多國家的人都慕名而來,包括日本人,青梅就是在這個時候流入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