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大腳趾反射區圖片大全

大腳趾反射區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9-26 01:58:57

『壹』 請問左腳的大腳趾是什麼穴位對應人體什麼內臟

足大趾有兩個穴位,內側為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外側為大敦穴屬足厥陰肝經。這兩個穴位在點穴按摩中是經常用到的。而且兩個穴位同用效果更好。不過要先取隱白,後取大敦。順五行之生克,方有奇效。

『貳』 足療腳底六大反射區是那些

1.足底部反射區: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干、甲狀旁腺、腹腔神經叢、肝、膽囊、心、脾、腎、輸尿管、膀胱、生殖腺。 2.足內側反射區: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尿道及陰道、前列腺或子宮。 3.足外側反射區:下腹部、生殖腺。 4.足背部反射區:腹股溝管、上身淋巴結、下身淋巴結。 除了使用足療機腳底按摩器進行腳底足療按摩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手工按摩的方法,來治療女人痛經,來解決女人痛經怎麼辦的問題。 1.足底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按法、食指關節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2.足內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 3.足外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4.足背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等。 綜上所述,如果您是一位痛經患者,如果沒有到實在忍受不了的程度(如果是,必須就診,口服適當的葯物),也就是可以承受的程度,我們就可以採用足療機腳底按摩器腳底足療按摩的方法,也可以用手工按摩的方法來緩解女人痛經問題,每次堅持腳底按摩,都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女人痛經怎麼辦的問題。

『叄』 大腳趾甲的反射區

指甲沒有具體的反射區 但是大拇指是頭部 大腦的反射區,指甲根部是上下額反射區

『肆』 足底反射區具體穴位

足底匯集了人體的六條經脈,六十六個穴位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採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足與經脈、臟腑、氣血的密切關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發人體經氣,以調整臟腑和各部組織、器官的聯系,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由於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減少了患者脫、穿衣服等環節,較為省時、省事,且安全,操作簡便。不僅對慢性胃腸炎、神志病等有效,對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暈等病證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足穴的定位與主治:為了定準穴位,以提高療效,必須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後緣至中趾根部為 10寸。
②足內、外踝高點至足底為圖63 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圖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關節內側赤白肉際至第5跖趾關節外側赤白肉際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寬處距離為3寸。
(2)自然標志定位法。該法即是根據人體足部的自然標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橫紋、趾尖端、跖趾關節、跖骨小頭、趾縫端、內踝高點、外踝高點、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與主治2.選穴原則
(1)依據疾病症狀選穴。臨床可以根據各種疾病的主要症狀作為選穴的依據。選取對主證有治療作用的穴位,例如頭痛可選頭痛點,失眠選用安眠點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應用,如坐骨神經痛可同時按摩坐骨1、2穴進行治療,也可將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對症選用的穴位配合選用,如失眠伴有頭痛者,可選用安眠點配合頭痛點治療。
(2)依據疾病部位選穴。依據疾病的發病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點,尿閉取膀胱點、腎點。
3.常用處方
頭痛:取頭面、腎、頭痛點、眩暈點、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癲癇點。
眩暈:取腎、肝、眩暈點。
中風昏迷:取趾端,
面癱:取面、頭面。
三叉神經痛:取面、頭面。
扁桃體炎:取心,扁桃1、2,眩暈點。
目疾:取肝、頭面。
耳疾:取腎、肝。
鼻炎:取頭面。
牙痛:取牙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暈點。
癲狂、癔病:取安眠、腎、癲癇點。
癲癇:取癲癇點、肝、腎、安眠。
尿閉:取脾、腎、膀胱、子宮。
遺尿:取膀胱、腎、遺尿。
痛經:取子宮,痛經1、2。
落枕:取落枕。
胃痛:取胃、胃腸點、肝。
嘔吐:取胃、大腸、胃腸點。
腹痛:取小腸、大腸、胃腸點、臀。
痢疾:取小腸、大腸、胃腸點。
消化不良:取胃、脾、胃腸點。
腹瀉:取大腸、小腸、脾。
脅痛:取肝。
肋部神經痛:取胸、肝。
腰痛:取腎、坐骨l、2,腰痛點、腰腿點
急性腰扭傷:取腰痛點、腰腿點。
坐骨神經痛:取坐骨1、2,腰腿點、腰痛點、臀。
心悸:取心、心痛.點;腎。
哮喘:取肺、胸、心痛點。
胸痛:取胸、肺。
末梢神經炎:取趾端。
腫瘤疼痛:取癌根1、2。
4.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1)對症選穴後,患者仰卧,採用指尖點按,或食、中指拿、捏、揉動等手法,連續操作,每穴35分鍾。
(2)操作前可囑患者洗腳,患者如有足癬等疾患,操作者可戴乳膠手套操作,力量需柔和,不可撕裂拉傷患者足趾等薄弱部位。

足底按摩常用簡單的方法單食指扣拳法
食指關節彎曲其餘四指握拳
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頂住彎曲的食指
雙指鉗法
食指、中指彎曲成鉗狀
鉗住腳趾間穴位壓在穴位上
雙指拳法
用手握拳中指食指彎曲關節凸出
以凸出的關節著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
用拇指指腹為著力點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與四指分開呈圓弧狀
四指為固定點拇指指尖施力
反射區
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
2、腎臟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2、3跖骨體之間,近跖骨底處。
3、尿管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自腎臟反射區斜向內方,至舟狀骨內下方,呈弧形帶狀區。
4、胱反射區:位於雙足內踝前方,舟狀骨下方,拇展肌內緣旁。
5、額竇反射區:位於雙足十個腳趾趾端。右邊額竇反射 ace=Verdana>1、腎上腺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底第 2、3跖骨體之間,距跖骨頭近心端一拇指寬處。6、垂體反射區:位於雙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7、小腦及腦干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處。右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右腳。
8、三叉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近第二趾的一側。右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左腳,左側三叉神經反射區在右腳。
10、頭部(大腦)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腦反射區在左腳,左半大腦反射區在右腳。
11、頸項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腹根部橫紋處。右側頸項反射區在左腳,左側頸項反射區在右腳。
14、甲狀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拇趾與第二趾蹼處沿第一跖骨頭向內呈「L」形帶狀。
15、眼睛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2趾第3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眼睛反射區在左腳,左側眼睛反射區在右腳。
16、耳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4、5趾額竇反射區至中節趾骨根部。右側耳反射區在左腳,左側耳反射區在右腳。
17、斜方肌反射區 :位於雙腳腳底眼睛、耳反射區的近心端,自甲狀腺反
射區至肩反射區之間,約一拇指寬的橫帶狀。
18、肺及支氣管反射區:位於雙腳斜方肌反射區下方一拇指寬處。支氣管敏感帶自肺反射區的中部向第3腳趾延伸。
19、心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在肺臟反射區後方(向腳跟反向)。
20、脾反射區:位於左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心臟反射區下一拇指處。
21、胃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底遠心端。
22、胰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胃反射區與十二指腸反射區之間。
23、十二指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跖骨與楔骨關節前方(向腳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區的後方(向腳跟方向)。
24、小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中部凹入區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緣所形成的凹入區域,被大腸反射區所包圍。
25、橫結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處,橫越腳底中部的帶狀區。
26、降結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緣至跟骨前緣,與腳外側平行的豎條狀區。
27、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呈一橫帶。
28、肛門反射區:位於左腳腳底跟骨前緣 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的末端,拇展肌外側緣。
29、肝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30、膽囊反射區:位於位於右腳腳底第4跖骨與第5跖骨間,肝臟反射區的內下方
31盲腸(及闌尾)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跟骨前緣,第4、5趾間的垂直線上。
32、回盲瓣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盲腸(及闌尾)反射區的遠心端。
33、升結腸反射區:位於右腳腳底從跟骨前緣,沿骰骨外側至第5跖骨底,在小腸反射區外側與腳外側平行的帶狀區
34、腹腔神經叢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第1至4跖骨體處,分布在腎臟反射區附近的橢圓形區域。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底腳後跟跟骨中央。
(二)足內側反射區9、鼻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遠節趾骨內側,自拇趾趾腹邊緣延伸到拇趾趾甲根部呈L形。左鼻反射區在右腳,右鼻反射區在左腳。
12、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關趾根橫紋內側盡頭。
13、甲狀旁腺反射區:位於雙腳第1跖趾關節內側。
36、胸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跖骨頭下方到第1楔骨前。
37、腰椎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區下連低骶骨反射區。
38、骶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足弓內側緣,起於舟狀骨後方經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緣。
39、尾骨內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沿跟骨結節後內側呈L形區域。
40、前列腺或子宮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內側,內踝後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區域。
41、尿道及陰道反射區:位於雙腳內側,自膀胱反射區斜向後上方延伸經距骨至於內踝後下方。
42、內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下緣呈弧形區域。
43、直腸及肛門反射區:位於雙腳脛骨內側,踝後溝內,從內踝後方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
44、腹股溝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上方凹陷處。
45、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內踝關節後上方起,沿脛骨後緣上行至脛骨內側髁下。
(三) 足外側反射區
35、生殖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後下方跟腱前方的似三角形區域。與內踝下前列腺、子宮反射區位置相對稱。
42、外側髖關節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下緣呈弧形區域,與內踝下的內側髖關節反射區相對稱。45、外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位於雙腿外踝前緣沿腓骨前側上至腓骨小頭處。
46、尾骨外側反射區:位於雙腳跟骨外側,沿跟骨結節後外側呈L形區域。
47、下腹部反射區:位於雙腳腓骨外後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橫指的帶狀區域,與腳內側的直腸及肛門反射區相對應。
48、膝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跟骨前緣,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園形凹陷處。
49、肘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骨粗隆前後凹陷處。
50、肩反射區:位於雙腳外側第5跖趾關節後方凹陷處。
(四) 足背反射區
51、肩胛骨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跖骨間延伸到骰骨處稍向兩側分開的帶狀區域。
52、上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下的帶狀區域。
53、下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趾關節橫紋上的帶狀區域。
54、扁桃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拇趾近節趾骨,拇長伸肌的左右兩側。
55、喉與氣管及食管反射區:喉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趾關節的內側;氣管及食管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跖骨體內側。
56、胸部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1、2跖骨底間,延伸至第1、2趾蹼處。57、內耳迷路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4、5趾蹼至第4、5跖趾關節間。
58、胸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趾蹼至第2、3、4跖骨底的似園形區域。
59、橫膈膜反射區:位於雙腳腳背第2、3、4跖骨底部,與楔骨、骰骨之間,橫跨腳背的帶狀區域。
60、肋骨反射區:內側肋骨位於腳背第1、2楔骨與舟骨之間;外側肋骨位於骰骨、舟骨與距骨之間。
61、上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外踝與腓骨、距骨間形成的凹陷部位。
62、下身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內踝與脛骨前肌肌腱形成的凹陷部位。

『伍』 為什麼說萬事始於足下——足部反射區全知道

人的雙腳是離心臟最遠的人體器官,血液供應少,血流緩慢,表層脂肪薄,因而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容易在腳底積聚。這些有害物質包括鈣鹽、鈣酸、乳酸、尿酸結晶體,等等,長期積聚於腳底會侵犯反射區,並間接危害到各反射區所對應的其他組織器官。久而久之,人體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可以對腳底進行按摩,以揉碎腳底累聚的有害物質,加快血液循環,使廢物排出體外,使人體恢復健康。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足部相對應人體各個器官的反射區分別在什麼部位:
(1)腎臟區:位於雙腳腳掌距腳趾約1/3中央凹處。在通常情況下,此區不參與腳部的運動。按摩此部位能加快腎臟的血液循環,提高其工作效率。按摩後,在1~6周內尿液顏色變成黃、黃褐或紅褐色,並帶明顯惡臭味。
(2)心區:在左腳掌第四跖骨與第五跖骨間,在肺反射區下方。
(3)腦(頭部)區:位於雙腳拇指,頭的右半球反射區在左腳,頭的左半球反射區在右腳。
(4)肺、支氣管區:在腳底前部,右側的在左腳,左側的在右腳。
(5)眼區:位於腳底肉球處至第二、三腳趾的腰部,右眼反射區在左腳,左眼反射區在右腳。
(6)耳區:位於腳底肉球上部至第四、第五腳趾的腰部,右耳反射區在左腳,左耳反射區在右腳。
(7)小腦和腦干區:位於兩腳大腳趾趾腹根部,左半側小腦及腦干反射區在左腳,右邊反射區在右腳。
(8)喉區:在腳背大腳趾根部和第二腳趾連接處。
(9)胃區:位於足弓的前部,相當於拇趾大小。雙腳均有,胃的一半反射區在右腳,另一半在左腳。
(10)肝臟和膽囊區:肝的反射區位於右腳掌第四跖骨與第五跖骨區,在肺反射區的下方。膽囊的反射區在右腳,在肝的反射區內。
(11)腎上腺區:在腎臟反射區之上,位於腳掌部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點下方,右腎上腺反射區在左腳,右側則在左腳。
(12)腦垂體區:位於左、右腳大腳趾趾底正中。
(13)甲狀旁腺區:在腳內側,接近大腳趾關節的根部、腳底和腳側之間。
(14)胸(乳房)區:在腳背第二、三、四跖骨之間。
(15)子宮(或前列腺)區:在兩腳跟內側。
(16)卵巢(或睾丸)區:在腳跟外側,右側的卵巢(或睾丸)反射區在左腳,左側的在右腳。
(17)膀胱和尿道區:膀胱反射區位於腳的內側,正好在腳跟前內側下部。尿道反射區位於膀胱反射區向上並向後,正好位於腳跟的內側。
(18)輸尿管區:位於兩腳掌自腎臟、膀胱的反射區至膀胱之間的線狀區域。
(19)胰臟區:位於兩腳掌胃與十二指腸反射區的交接處,如扁豆狀。
(20)小腸區:位於兩腳掌心凹陷區域。
(21)盲腸區:位於右腳掌跟骨前緣靠近外側,與小腸上行結腸連接。
(22)直腸和肛門區:直腸反射區位於左腳掌跟骨前緣,呈帶狀。肛門反射區位於左腳掌跟骨前緣直腸反射區的末端。
(23)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區:右腳的反射區是升結腸和橫結腸的前半段,左腳的反射區是橫結腸的後半段以及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24)淋巴腺區:上身淋巴腺的反射區在雙腳外側踝骨前略凹陷處;下身淋巴腺反射區在雙腳內側踝骨前略凹的區域;胸淋巴腺反射區位於雙腳的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間。
(25)脾臟區:在左腳,位於心區之下。
(26)脊椎區:在腳弓內側,只要記得腳上最像脊椎形狀的部位即可。
(27)肩關節區:在腳底緊靠第五趾根,第四與第五跖骨間的肉球部。
(28)髖關節區:位於內外踝的下部。
(29)膝關節區:在兩腳外側的凹陷處。
(30)肘關節區:位於兩腳外側第五跖骨與楔骨的關節凸處。
(31)內耳迷路區:位於兩腳背第四與第五趾骨間。
(32)腹腔神經叢區:在兩腳掌中心,分布在胃的反射區附近。
(33)額竇區:在10個腳趾的趾端,右邊額竇在左腳,左邊的在右腳。
(34)甲狀腺區:在腳底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間。
(35)上齶和下頜區:上齶反射區位於腳跟處第一關節向前0.5厘米處。下頜反射區位於拇指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間0.5厘米處。注意,頭部的反射區是左右互換的,右齶在左腳拇指,左齶在右腳拇指。
(36)頸椎區:在大腳趾與腳連接處底面內側。
(37)扁桃體區:在大腳趾上面腰部,肌腱的左、右兩邊。
(38)橫膈膜區:位於兩腳背中央部位,是橫跨腳背處的帶狀區域。
(39)三叉神經區:在兩大腳趾邊一側的上角,左側三又神經在右腳,右側在左腳。

『陸』 左腳大拇指是身體哪個部位的反射區

左腳大拇指是身體小腦的反射區。

小腦反射區,是人體足部的一個重要反射區。位於雙腳拇趾趾根內側根部,左側小腦和腦干反射區在右腳,右側小腦和腦干反射區在左腳。足底按摩時一般用於失眠症的治療,近年發現其對多種原因形成的小腦萎縮、老年痴呆症(阿爾茲海默)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6)大腳趾反射區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傳統醫學中,足被稱為人體第二心臟。足底經絡繁雜。足為三陰經(肝、脾、腎)之始,三陽經(胃、膽、膀胱)之終。足部與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緊密相連。足底的反射區分布是將人體整體縮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體的一種表現。

當人體臟腑、器官發生病理改變的時候,會在雙足對應的反射區產生壓痛,那麼這個部位即為病理反射區,在治療的時候就以這些反射區作為重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腦反射區

『柒』 大家幫忙看看這個部位對應身體的哪個器官啊

中醫證明,足部有許多與臟器或身體部位相對應的反射區,如在兩只腳的前腳掌中外側有對應肺及支氣管的反射區,在大腳趾底部外側有對應鼻的反射區。

生物全息醫學認為,任取人體某一局部,它都完整地排列著全身相關組織的反應點,是全身各器官的縮影。足部也如此,當雙足並攏在一起時,人體臟器在足疳中的對應區,就像從後止方向下看到的一個屈腿盤坐並向前俯伏投影的人形。兩足的拇趾相當於人體頭部顱部位,其中有大腦、小腦、腦垂體,五官則分布在其餘的足趾上。拇趾根據部相當人體頸項部位,雙側足弓在一起,相當於脊椎、胸脊、腰椎、腎等臟器,足底後部相當於下腹部,內有大腸、小腸、膀胱、生殖器官等。雙足的外側,自前向後則是肩、肘、膝的對應區。故對足部對應區的刺激,可以使相關臟腑得到調整,既可起到保健作用,又可達到治療效果。

足部反射區按摩的位置和主治的疾病
人體的臟腑的各個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對應的反射區,而且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神奇而又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當某個器官或臟腑發生病變時,則相應的反射區會發生或輕或重的壓痛現象。這種疼痛的感覺可說明該部氣血運行障礙,如果對此反射區進行按摩,能夠通過經絡使該反射區相應器官的氣血運行得到改善,從而治癒疾患。
足部反射區大部分都在足底部,但有的則分布在足背、足內外兩側和足趾等處。人體臟器在足部的反射區,基本是同側相對應,即身體右側的器官,其反射區在右足;身體左側的器官,其反射區在左足。體內成雙成對的臟器,如腎臟、肺、輸尿管等,在雙足均有其反射區。位於身體中線的組織,器官、臟腑,其反射區在足的內側,如大腦、小腦、鼻、胃等;而肝、脾、耳等反射區則位於足的外側。這時還要特別指出,頭部的一些器官、組織,在足部的反射區卻是交叉分布的,如大腦、三叉神經、眼、耳等。

腳心集中了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適當地刺激腳底,就能夠刺激腎上腺,促使腎上腺分泌更多的激素,從而激發皮膚細胞的活力,加速其新陳代謝,減少色素沉著,從而使得肌膚白皙柔嫩且富有彈性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第二個大腦」和「第二個身體」。對腳上特定的部位施以適當的刺激,可治療全身一些疾病已為中外的醫療實踐所證實。它的原理一是中醫的全息理論,一是現代醫學的神經反射區學說。腳部有近百個與內臟相關聯的敏感點和全身的反射區(代表點),並是六條經脈的起止點。身體各部可影響腳,全身病變可反應在腳上,對腳部穴位反射區進行按摩刺激,可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人體從四腳行走,慢慢進化到兩腳直立走路,使人類增添了無窮的智慧,但又使人活不到自然壽命。穿鞋這一人類特有的行為增強了行動能力,卻又使人疾病叢生,縮短了壽命。一個50歲的人,雙腳走過的路程已相當於環繞地球兩周。每走一步都是腳跟先著地,這種震動直指大腦,大腦每天死去10萬個腦細胞,與此不無關系,有的學者提出:「要長壽就要穿無跟鞋。」

更重要的是前蘇聯院士米庫林最近提出衰老機制和抗衰新法,頗引世界注意。他認為地球帶有大量負電荷,而地球周圍有一個電離層,它由正離子組成,在地表和電離層之間存在著電場,一切生物都生活在這個環境中。但是現代生活都使人脫離了負電荷。在人體內積累了過多的正電荷,它嚴重地干涉了體內千種生化反應的正常過程,從而使人體弱多病。人體是一個真正的發電站,細胞就是無數個發電機,不停地產生著電能——生物電能。如果人體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愈來愈多的電能就無法釋放,它便以靜電的方式積存下來,給人體帶來不適。恰恰是穿鞋使人體形成一個封閉系統,無法排電。動物也有生物電能,但它不穿鞋,直接與地接觸。多餘的電可隨時向地面排出。所以米庫林提倡赤腳長壽,提出抗衰延壽的「土地接觸法」。

最近關於人體磁 的研究又加深了「赤腳長壽」的內涵。研究表明:磁是人類生存繼日光、空氣和水之後的第四要素,同樣是「生命之源」。據測定,人體的胸、心臟、肺、腎、脾、肌肉等部都存在不同強度的磁場為最強,尤以大腦的磁場為最強。人體若保持「磁平衡」狀態,就可有效地激活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促進人體代謝功能,提高免疫力。但是這種人類賴以生存的、平衡穩定的磁環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干擾和破壞,如高樓、管線、電波等破壞了磁場,人體處於「磁飢餓」或「無磁」狀態,導致疾病的產生和加劇。在這里,鞋是「罪魁禍首」。赤腳就好多了,通過赤腳直接和大地接觸,可隨時隨地有效地「排電」和「充磁」。目前很多的人還停留在僅是刺激腳部穴位或反應點的原有認識上,殊不知赤腳還有排 電充磁的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對人類威脅最大的,不是癌病、核擴散、艾滋病,而是生活方式病。想不到穿鞋這一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危害競如此之大。這種「自知之明」雖然來得太晚了,但畢竟在世紀末終於被人們認識了,並且也嘗到了赤腳的好處。赤腳效應有近、中、遠期之分;近期效應如可消除疲勞、失眠,提高睡眠質量、促進食慾、防治神經衰弱、振奮情緒等;中期效應如何增強免疫功能、健腿、抗虛弱和美容等,遠期效應如何抗早衰,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和延年益壽等。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赤腳」並不等於終日不穿鞋。盡管回歸自然不穿鞋的赤腳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但在目前的社會卻難以做到,只能有時赤腳。若持之以恆,長年如此,也可起到排電充磁作用了。1、每天定時與土地接觸一會。2、赤腳在特定的路上行走,若有鵝卵石等則兼起摩腳作用。3、在卧家中或家庭中可赤腳(日本人,海灣人多如此)。4、坐著辦公的可赤腳放在桌下的地上,立起時隨時穿鞋走動。赤腳時間的長短要顧及氣溫。冬季時間不宜太長,以防凍腳但需多次赤腳幾次。

還有一些根據足部的異常來提前診斷各臟器疾病的方法,也推薦給你看看。

足部反射區健康法之所以被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人民重視,其原因之一,就是能夠提前發現疾病,國外有人認為,當病變程度達10%時,用按摩腳部的方法便可發現徵兆,而人體產生自覺症狀,能夠被醫療儀器檢測出來時,病已達7O%。因此,這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提前發現病理徵候,發現某些臟腑器官的不正常情況,從而可以及時採取措施預防和治療。對於像心臟病、中風、癌症這樣的致命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關鍵意義,是眾所周知的。由此可以看出足部反射區健康法在診斷疾病方面的作用。
用足部反射區健康法診斷疾病分有痛診斷、無痛診斷兩種情況。
一、有痛診斷
在按摩雙腳時,有病臟器(部位)的相應反射區對痛覺敏感度明顯高於其他無病部位的反射區,可根據這一特點找出有問題的臟腑器官。
1、准備工作: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按照按摩的需要採取不同的姿勢。
術者洗手、修剪指甲。清潔患者雙腳,修剪趾甲,在准備按摩的部位均勻塗上按摩膏。
2、檢查順序:
先檢查患者的心臟反射區,手法先輕後重,如用輕手法患者已感到劇痛不能忍受,提示其心臟有嚴重問題,應放棄使用有痛診斷,以免在進行中發生意外。如患者心臟無嚴重問題,接著可從左腳的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四個反射區開始,按足底- 足內側- 足外側- 足背的順序,將所有反射區按摩一遍,然後再從右腳的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四個反射區開始,按同樣順序按摩一遍。記錄下對痛覺敏感異常的反射區(用十,十十,十十十等符號表示其異常程度)。
3、按摩時,反射區位置要找准確,力度大小要適當,因人而異、因部位而異,如有的患者腳部皮層較厚,對痛覺不敏感,施力應重些;有的患者病情較重,對痛覺很敏感,施力要輕些;有的反射區敏感點在皮層深部,施力可重些;而對皮膚較嫩的部分,施力可輕些。力度要比較均勻,不能過輕過重,畸輕畸重,否則都要影響准確性。
4、術者在按摩過程中應集中精神,注意手下的感覺,並觀察 患者的反應,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加以比較,有時需反復 對比,左腳與右腳對比,相關反射區對比,再加上望問聞切的結果,才能做出判斷。例如糖尿病應根據雙足胰反射區的壓痛異常。小腿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中部的病理結節並根據患者的一些其他 體征來做判斷。如僅僅根據胰反射區的壓痛異常,則易與胰腺本身的病變相混淆。
二、無痛診斷:
這是一種技術要求較高的診斷方法。在下列情況下,不能採取有痛診斷,只能用無痛診斷:
1、腳部皮層過厚,施行按摩不能產生痛感者;
2、喝酒、吸煙過量或經常服用鎮靜葯物因而產生痛覺遲鈍者;
3、幼童、婦孺等對痛覺特別敏感者;
4、昏迷、精神失常無法通過按摩痛覺作出診斷者。
操作:
以手輕輕觸摸患者足部的各反射區,觀察反射區的變化情況。根據反射理論,腳部反射區所出現的變化或異常,是相應器官(部位)存在病變的反射,而該器官(或部位)病變的輕重不同或症狀不同,反射區所出現的變化也不同,有時在皮下可摸到顆粒狀或塊狀的結節,或條索狀物,或有氣泡的感覺或水流動的感覺,或有腳型和皮膚顏色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可推斷相關器官(或部位)的健康情況。
腳部異常情況例舉:
1、有些臟器摘除患者,在相應反射區內有凹陷出現。
2、胃腸病患者在相應反射區內可在皮下摸到顆粒狀小結節,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在十二指腸反射區皮下可摸到條索狀物。
3、子宮、卵巢如有病變,觸摸相應反射區時有水流動的感覺。
4、小腿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的中段皮下如有結節,提示可能有糖尿病。
5、心臟不正常的患者,在心反射區可有明顯的結節。
6、臟器如有腫瘤,在其相應反射區皮下有時可摸到小硬塊結節。
7、長期穿鞋不合適,可使五趾變形,同時伴有額頭痛的症狀。
8、脊椎有損傷史的患者,在反射區的相當部位皮下骨骼處可摸到類似骨質增生的結節或條索狀物。
9、足部反射區的雞眼,往往表明相對應的器官有慢性病。
10、因車禍受傷者,在出事10- 24小時後,如在足部反射區出現瘀血狀的蘭色斑點或蛛網狀斑紋,提示所對應的臟器可能受了內傷。
11、腳拇趾(頭部、額竇反射區)呈暗紫色,提示患者腦血管有疾患,可能是腦中風的預兆。
總之,不同的反射區,不同的病變出現的病理征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象切脈一樣,全憑著術者的手感去診斷病情,只 能體會,難以言傳。這使人對無痛診斷有一種神秘感。其實,無痛診斷是在有痛診斷的基礎上,經過長期實踐經驗積累總結而產生的一種診斷方法。要掌握無痛診斷方法,首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學習中西醫病理學診斷學等專業知識,要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取得豐富的經驗,能很快很准確地找到各反射區的敏感位置,知道在臟器有病時其對應的反射區可能出現什麼體征,並在施術時全神貫注,細心觀察,反復對比才能作出比較正確的判斷。
運用足部反射區健康法來檢查診斷疾病,除了前述的可以早期發現病徵之外,還有簡單易行(不需要儀器設備,隨時可做)、迅速准確(在幾分鍾內即可得出結果)等優點,但我們也應該指出,由於這種檢查方法是根據反射區對痛覺的敏感度(有痛診斷)或其他病理體征(無痛診斷)來做判斷的,其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者的個人經驗及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確,即使是有經驗的足部按摩師,也難免出現錯診、漏診等情況。而且這種檢查,只能提示某一臟器存在問題,還不能確切知道是什麼病,對病變程度也不能給出定量的分析結果。因此,當我們在檢查足部反射區發現異常時,最好是建議患者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不要輕易地下結論,更不要吹得神乎其神。

閱讀全文

與大腳趾反射區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星時尚衣服圖片 瀏覽:693
如何從圖片里摳出模糊印章 瀏覽:183
word圖片粘貼後題注變了 瀏覽:478
男童扎頭發型圖片 瀏覽:405
好友怎麼分享圖片 瀏覽:154
挑針補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923
操美女怎麼操舒服圖片 瀏覽:660
手工活兒童衣服圖片 瀏覽:47
給老人祝壽的圖片大全 瀏覽:604
傷心的女孩圖片可愛 瀏覽:696
怎麼把圖片按原格式導出word 瀏覽:51
小娃可愛圖片快手 瀏覽:489
早安圖片卡通可愛圖片 瀏覽:603
ps如何將圖片搞到蒙版里 瀏覽:718
適合快手的文字圖片一套 瀏覽:476
手機word怎麼黏貼圖片 瀏覽:105
動漫女孩背影圖片大片 瀏覽:386
可愛圖片萌萌噠龍 瀏覽:529
173怪物的圖片可愛 瀏覽:1001
林心如胡辣湯發型圖片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