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細菌的顯微鏡圖片
例如這張,是典型的經過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下的細菌圖片
② 黴菌(白色念珠菌)顯微鏡下的形態
③ 求一張顯微鏡油鏡下的大腸桿菌圖片、急求!!最好是黑白的、可以畫出來的!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大腸埃希氏,Escherich在1885年發現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當作正常腸道菌群的組成部分,認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紀中葉,才認識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對人和動物有病原性,尤其對嬰兒和幼畜(禽),常引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它是一種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6類:腸致病性大腸桿(EPEC)、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和彌散粘附性大腸桿菌(DAEC).。大腸桿菌屬於革蘭氏陰性細菌(G-)。
④ 學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菌都有哪些形狀a黑珠 b馬鈴薯 c葡萄 d釣魚竿e中國字
學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菌有葡萄釣魚竿形。
細菌形態可分為球形,桿形,螺旋形三種。
在顯微鏡下觀察,
球形就像葡萄,
桿形像釣魚竿,
螺旋形像彈簧或甘署。
觀察細菌需要高倍鏡,
甚至油鏡。
⑤ 在顯微鏡下細菌,放線菌,酵母菌,黴菌主要差別是什麼
一、細胞形態不同
1、細菌為很多圓球狀或小桿狀;
2、放線菌,單細胞,呈分枝絲狀;
3、黴菌菌絲有隔,分生孢子;顯微鏡下青黴掃帚狀排列的分生孢子小梗,麴黴膨大的分生孢子頭(頂囊),分生孢子梗直立於菌絲獨特厚壁的足細胞上。
4、酵母菌,是較細菌的單細胞個體明顯大得多,形態有卵圓形、球形、臘腸形、檸檬形或藕節形。
二、細胞結構不同
1、細菌: 原核細胞 ,沒有細胞核;
2、放線菌: 原核細胞 ,沒有細胞核;
3、黴菌: 真核細胞,有細胞核;
4、酵母菌: 真核細胞,有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線粒體等;
三、菌落特徵(群體形態)不同
1、細菌菌落凝膠狀、表面較光滑、濕潤,與培養基結合不緊密,易挑取,正反顏色一致;
2、放線菌菌落固體培養基上呈輻射狀生長,緻密、堅硬、多皺、不易用針挑起,不透明。孢子成熟後,表麵粉末狀,乾燥,常有土腥味;
3、黴菌菌落較大,由菌絲組成疏鬆的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的無固定大小,延至整個培養基,產色素,菌落有顏色;
4、酵母菌菌落與細菌菌落相似,但比細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濕潤、粘稠,易用針挑起,多呈乳白色;
四、繁殖方式不同
1、細菌:二分裂 方式;
2、放線菌:孢子生殖;
3、黴菌:孢子生殖;
4、酵母菌:無性繁殖:出芽繁殖;有性繁殖 ,通過接合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
五、種屬不同
1、細菌是原核生物;
2、放線菌屬於原核生物;
3、黴菌都屬於真菌;
4、酵母菌屬於真菌。
⑥ 在肉眼無法看清的地方,微生物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在這個疫情即將結束的時候,很多人放棄了警惕,其實,從最近的數據來看,我們並不能夠掉以輕心,因為病毒不是那麼很容易就就會消失,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講講有關於病毒微生物的世界吧。
⑦ 這是我用細菌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不知道是不是細菌,各位大神幫忙看下,這是什麼形狀
對,必須染色,基本的染色很簡單,第一步:先在乾燥載玻片上第一滴生理鹽水,將一滴細菌菌液與生理鹽水均勻混合。第二部等水滴乾燥,可以用酒精燈低溫烘乾,乾燥後可見菌膜。第三部在烘乾的菌膜處滴加一滴結晶紫染色1分鍾。第四部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掉染液。低溫烘乾。第五部鏡檢,沒必要用1600倍,640倍以上都可以,用1000倍的就很清楚。
⑧ 各種類型細菌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病毒多呈晶格狀排列。 不同種類的細菌和病毒還會有特異的形態結構,就象雞蛋和綠豆相比。 在細胞中的排列也不同,有時可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染色來辨別,可見桿菌的兩端著染。比如巴氏桿菌用瑞氏染色法,細菌要比病毒大,一般地,而病毒則只能以粒子相稱,細菌有明顯的包膜,透射電鏡下。 其次形態結構不同首先大小不同,細菌則沒有特定的排列方式
⑨ 顯微鏡下的細菌是什麼
顯微鏡下的細菌有很多類型,不同的類型其色彩形狀也各不相同,球形、桿形、螺旋形、弧形等,顏色也是五彩繽紛。而要想看到這些細菌,就需要藉助專業顯微鏡來進行放大觀察。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1微米,國內顯微鏡機械筒長度一般是160mm。其中對顯微鏡研製,微生物學有巨大貢獻的人為列文虎克,荷蘭籍。
顯微鏡是人類這個時期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