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爛腿怎麼回事,該怎麼預防呢
預防老爛腿應避免久站、久坐等一個姿勢、人體長期靜止站立或坐位時、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小腿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靜脈管腔內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壓力大於瓣膜所抵抗的壓力時、靜脈內的血液異常返流並逐漸加重、最終使局部靜脈淤血加重、因此應避免久站久坐,應適當休息、活動。
⑵ 老爛腿的症狀表現是什麼如何預防老爛腿
老爛腿好發於小腿下1/3處,內側多於外側,本病反復發作,發作時先癢後痛,繼則破潰形成創面。少數多年不愈的潰瘍,創口呈菜花狀時,多為癌變徵象。老爛腿病況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晚期。
初期症狀(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樣痛、小腿肌肉出現痙攣性疼痛、間歇性跛行、患肢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可遊走性淺靜脈炎,全身症狀不顯著。
中期症狀(營養障礙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加重,並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乾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症。
晚期(壞死期):
患肢由於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潰瘍或壞死,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關節或小腿者很少見。疼痛居烈難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頓足,號啕大叫,痛不欲生。壞疽的足趾脫落後,常遺留潰瘍而經久不癒合。全身常伴有發熱、口乾、食慾減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症狀。
2、老爛腿合並濕疹。若合並濕疹時應及時治療,避免抓破感染引起潰瘍或加重。
3、老爛腿患者的飲食應清淡
,少食魚蝦蟹。
4、穿彈力襪或捆綁綳帶。可以發揮小腿肌肉「泵」的功能,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減輕或消除肢體沉脹,疲勞感,同時避免坐時將腿交叉及其他原因限制血液的循環。
5、防止腹腔內壓力長期升高。腹腔內壓力升高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引起下肢靜脈壓力升高,增加了靜脈瓣膜的破壞或加重靜脈瓣膜的負擔。因此,應積極治療導致腹腔內壓增高的疾病。
6、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患肢腫脹及預防小腿潰瘍,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每次半個小時為適,鼓勵散步,改善血液循環。
7、避免久站、久坐等一個姿勢。人體長期靜止站立或坐位時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小腿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靜脈管腔內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壓力大於瓣膜所抵抗的壓力時靜脈內的血液異常返流並逐漸加重,最終使局部靜脈淤血加重。因此應避免久站久坐,應適當休息活動。
專家說過,由於每個人的發病原因、體質都不相同,老爛腿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如果老爛腿長期不治發展到晚期,不僅並發症多,出現發熱、失眠、便秘、疼痛等病況,嚴重者還會因潰爛雙腿無法治療,必須截肢才能保全性命,因此患上老爛腿就當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嚴重無法根治。
⑶ 怎樣預防老爛腿
老爛腿治療
首先,患者應重視老爛腿久不治的危害,早期就醫,明確診斷和治療,維護改善靜脈迴流通暢,清除組織淤血,早日恢復健康的下肢血管功能。
建議使用中葯治療,根據中醫「消、托、補和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實者消之」的治病原理,主要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溫經散寒、祛腐生肌的純中葯-建議了解下楊氏潰瘍生肌散,對麻痹的血管植物神經恢復正常,溶栓通脈,恢復血管通暢,建立豐富的側支循環,促進組織再生有非常不錯的幫助。
老爛腿護理很重要
1:因靜脈迂曲,靜脈壁很薄,易損傷破裂出血,老爛腿患者夏季應盡量減少室外活動,避免碰撞,做好傷口護理工作,要注意保護患肢,避免外傷凍傷或蟲獸咬傷。
2:避免久站久坐。可適時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患肢腫脹及預防小腿潰瘍。病人抬高患肢3-5次,每次半個小時為適。
3:老爛腿患者夏季的飲食應清淡,少食魚蝦蟹,少喝啤酒。
⑷ 那個知道老爛腿的症狀有哪些呢應該採取什麼辦法預防
那個知道老爛腿的症狀有哪些呢?早期症狀表現為抬高下肢時足部皮膚蒼白,足背發涼
,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以至消失,間歇性跛行,進而乾脆不能行走,行走時疼痛難忍,以後又
出現休息時也疼痛,嚴重時患者可因疼痛難忍而徹夜難眠。再進一步發展,下肢特別是腳上
可出現壞疽,創口經久不愈,壞疽可分為濕性、乾性和混和性三種,壞疽嚴重者不得不接受
截肢而致殘。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出現以上症狀盡快到周圍血管科就診,避免截肢。那些時
間久、范圍大,骨頭也有感染的老爛腿潰瘍還有待於「剝皮」手術。在半身麻醉下,將病變
的皮膚切除,有病變的骨頭表面也要削去,直至正常部位。然後用附近或對側,或身體其它
供應的皮膚來修補。潰瘍惡變成癌的,必須採取截肢手術。
應該採取什麼辦法預防?廣空軍後勤醫院專家提醒大家做好預防工作有幾點:
防止腹腔內壓力長期升高 .腹腔內壓力升高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引起下肢靜脈壓力升高
增加了靜脈瓣膜的破壞或加重靜脈瓣膜的負擔.因此,應積極治療導致腹腔內壓增高的疾病。
4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
患肢腫脹及預防小腿潰瘍.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每次半個小時為適.鼓勵散步.改善血液循環。
⑸ 怎麼預防老爛腿的發生
要預防「老爛腳」發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體位:休息時,應抬高患肢30°~40°,促進靜脈、淋巴迴流,減輕患肢水腫。
2、鍛煉: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可適當進行平地行走鍛煉,以促進靜脈側支循環的建立。應盡量避免久站、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以及重體力勞動。
3、護理:下床活動或外出時,患肢可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綳帶,使曲張靜脈處於萎癟狀態,減輕水腫。
4、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應盡量避免蹲位。
5、保持患肢皮膚清潔,每天用溫水泡洗,擦乾後塗護膚霜保護。
⑹ 老爛腿怎麼預防呢
老爛腿初期很多人都不注意,到最後發展潰爛面積越來越大時,費時費力得不償失,很多人沒有想到小小的傷口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對於老爛腿預防最重要,平常生活中多加註意還是有好處的,一旦發生老爛腿也不要慌張,配合醫生治療,調理好心態。
1、老爛腿治療時飲食應清淡,少食魚蝦蟹。
2、首先患者對老爛腿應該重視,早期就醫,明確診斷和治療,維護改善靜脈迴流通暢,清除組織淤血,如得了下肢靜脈曲張或者血栓性靜脈炎,有靜脈潰瘍史,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和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更應積極治療,防止病情發展和加重,把老爛腿扼殺在搖籃里,這樣能避免以後很多的麻煩。
3、避免久站,久坐等一個姿勢。人體長期靜止站立或坐位時,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小腿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靜脈管腔內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壓力大於瓣膜所抵抗的壓力時,靜脈內的血液異常返流並逐漸加重,最終使局部靜脈淤血加重,因此應避免久站、久坐,應適當休息活動。
4、預防外傷。因靜脈迂曲,靜脈壁很薄,易損傷破裂出血,所以要注意保護患肢,避免外傷凍傷或蟲獸咬傷。
5、防止腹腔內壓力長期升高。腹腔內壓力升高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引起下肢靜脈壓力升高,增加了靜脈瓣膜的破壞或加重靜脈瓣膜的負擔,因此,應積極治療導致腹腔內壓增高的疾病。
6、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患肢腫脹及預防小腿潰瘍,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每次半個小時為適,鼓勵散步,改善血液循環
7、老爛腿合並濕疹,若合並濕疹時應及時治療,避免抓破感染引起潰瘍或加重。
⑺ 老爛腿應該如何預防
最簡單的方法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患肢腫脹及預防老爛腿。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 每次半個小時為適,鼓勵散步,改善血液循環 避免久站、久坐等一個姿勢。人體長期靜止站立或坐位時,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小腿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靜脈管腔內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壓力大於瓣膜所抵抗的壓力時,靜脈內的血液異常返流並逐漸加重,最終使局部靜脈淤血加重而形成老爛腿。因此應避免久站、久坐,應適當活動。
⑻ 怎樣預防老爛腿
預防老爛腿的關鍵步驟有以下幾點:
1 .預防老爛腿首先必須早期就醫,明確診斷和治療,維護改善靜脈迴流通暢,清除組織淤血。如有靜脈潰瘍史。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和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更應積極治療。防止病情發展和加重。
2 .避免久站可預防老爛腿久坐等一個姿勢。人體長期靜止站立或坐位時。血液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較大。小腿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靜脈管腔內血液排空不良。瓣膜持續承受較大的壓力。當壓力大於瓣膜所抵抗的壓力時。靜脈內的血液異常返流並逐漸加重。最終使局部靜脈淤血加重。因此應避免久站 久坐 ,應適當休息。活動。
3 .防止腹腔內壓力長期升高。腹腔內壓力升高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引起下肢靜脈壓力升高。增加了靜脈瓣膜的破壞或加重靜脈瓣膜的負擔。因此積極治療導致腹腔內壓增高的疾病可預防老爛腿。
4 .抬高患肢,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流。適當休息並抬高患肢。以便促進患肢血液迴流,可以減輕患肢腫脹及預防小腿潰瘍。病人抬高患肢。每天3-5次 每次半個小時為適。鼓勵散步。改善血液循環可預防老爛腿。
5 .預防外傷。因靜脈迂曲,靜脈壁很薄,易損傷破裂出血,所以要注意保護患肢,避免外傷凍傷或蟲獸咬傷,可預防老爛腿。
6 .老爛腿合並濕疹。若合並濕疹時應及時治療
⑼ 學醫的朋友麻煩看一下 爛腳丫怎麼處理 附加圖片 謝謝 謝謝
是腳癬。
用蘭美抒.襪子用開水燙洗,日光下曝曬,鞋子經常曬,穿透氣性好的鞋子,穿吸汗的棉襪.
腳癬
病因症狀
腳癬欲稱「腳氣」或「香港腳」,中醫學稱為「腳濕氣」,是一種淺部黴菌感染的皮膚
病,它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乾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乾燥、粗糙、變厚、脫
皮、冬季易皸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
皮後見潮紅,滲出黃水。兩者都具有奇癢,也可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春夏加重,
秋冬減輕。
治療原則:
1.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常用抗真菌制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亦可聯合其他抗真菌制劑交替使用; 2.皮疹泛發頑固者,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葯治療,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 3.對同時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並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 保持足部清潔、乾燥、勤洗腳,勤換鞋襪。
(2) 對腳部多汗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 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 選用外用葯宜兩葯交替使用,同一種葯不宜久用。
(5) 痊癒後,每周塗葯1次,天熱更宜堅持。
本病以外治為主。
自治療法
1、 驗方自療法
(1) 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 將雙足用溫水洗凈後擦乾,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 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 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 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
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2、 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
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隻、龜1隻。龜洗凈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燉烏龜,每
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葯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乾薑、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
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薑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鯽魚1尾。鯽魚洗凈,和
上葯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系,恢復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鯽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
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薑(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葯用布共為1包,
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鍾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
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避免誤疹
在腳癬治療時,不宜接觸肥皂、石灰等鹼性物質,以免使葯效降低。
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症,甚至引起流火(淋巴管炎)。
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見慢性傳染病。常見症狀為趾間潮濕發白、奇癢,有時可見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皰,搔搓後流出澄清的粘液體,甚至血水,常出現趾間糜爛,發臭,裂口,脫皮等。用中葯治療,效果較好。
方一:葯物組成:蛇床子15克,苦參18克,蜂房18克,蒼耳草40克,趾間水皰或糜爛加白礬20克,黃柏18克。
方法:將上述葯物放入瓦罐內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濾出葯渣,再加入5~6倍的40℃溫水泡腳,每次泡20~30分鍾,每晚1次,連續3次。如未愈,2周後,繼續按上述方法治療。
方二:葯物組成:蒲公英40克,蘇木30克,茯苓20克,白礬20克,鉤藤30克,防風20克,防己20克。
方法:諸葯物放入洗臉盆中加水2500毫升,煮沸後待溫,泡腳,每日1劑,早晚各1次,每次泡腳40分鍾,3日為1個療程。如未愈,再進行第2個療程,一般不超過2個療程。
⑽ 如何預防老爛腿該怎麼保養,不再爛了!!
小腿下段內踝上方靜脈高壓淤血,代謝緩慢,血細胞外滲是該類潰瘍的基礎。目前國內防治老爛腿方面有三治四防之說。
老爛腿三治主要是說:1、首先是及時治療下肢淺靜脈曲張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這兩種疾病是導致潰瘍形成最常見原因,特別是下肢淺靜脈曲張或血栓病人早期多不注意防護又不及早治療,是造成潰瘍的重要原因。
2、其次對下肢淺靜脈炎、淋巴管炎(丹毒)、色素沉著者的只對症治療。一般該類病應用手術與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相結合的治法見效較快且徹底。
3、再者就是對已形成的潰瘍可實行慢性潰瘍修復術或潰瘍周圍縫扎術,採取局部減壓式療法,傷面上再外用生肌長肉葯膏或表皮生長因子外敷等總攻治療方案一般傷面都能在2周左右治癒。
老爛腿四防措施為:1、堅持每日三次平卧,抬高患肢30度每次30分鍾。
2、白天下床活動是堅持穿彈力襪,以防止或緩解踝部高壓淤血狀態。
3、忌食辛辣、腥酒之品。
4、多食豆質食物。總之,防治結合,盡快消除該病困擾目前已不是很難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