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城隍廟的介紹
上海市城隍廟(City God Temple of Shanghai),道教廟宇,位於黃浦區方浜中路。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築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旅遊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⑵ 上海城隍廟介紹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里,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⑶ 上海城隍廟在哪怎樣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_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
更多關於上海城隍廟在哪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8d70d161573155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⑷ 上海城隍廟在哪怎麼樣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_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後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台為1865年建。x0dx0a更多關於上海城隍廟在哪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8d70d161573155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⑸ 上海著名建築是什麼
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1號,地處黃浦江畔,背擁陸家嘴地區現代化建築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交相輝映。
始建於1994年10月1日,是集都市觀光、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歷史陳列、浦江游覽、會展演出、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上海市標志性建築之一。
規格: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主體為多筒結構,由3根斜撐、3根立柱及廣場、塔座、下球體、5個小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發射天線桅桿等構成,主體結構高350米,總高468米,總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主體塔座直徑158.4米,共3層,中心部分直徑為60米,為電視塔的大堂和電梯廳。
⑹ 上海城隍廟的介紹
道教著名廟宇。在上海市南市區豫園內。原是金山廟,祀奉漢代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故又名霍光行祠;明永樂年間 (1403—1424),時任上海知縣張守約將其改建為城隍廟,並改祀敕封的上海城隍神秦裕伯,天順年間(1457—1464),上海知縣李紋重修廟宇,建亭殿前,嘉靖十四年(1535)改建山門,並建造牌坊一座,萬曆三十年(1602)知縣劉一爐重建,萬曆三十四年(1606)焚毀於火,後不久知縣李繼周再次重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縣史彩捐俸倡修,並建鼓亭二所,康熙四十八年(1710),本地鄉紳於廟東構建東園,鑿池造亭,堆疊山石,栽植花草,擴廟基10餘畝,雍正十三年(1735)時住持募修殿宇,乾隆十三年(1748)寢宮焚毀於火,時知縣王促重建,乾隆中葉豫園荒圯,被廟內以廉價購得作為西園,分地修葺,辟為各業公所,廟基擴大至36畝8分,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會司葛文英募建後樓,嘉慶三年(1798),大殿再次建復,並設道會司和二十四司於兩廡,道光十六年(1836),兩廡及戲樓毀於火,後又得募資重建,道光十六年(1842)英軍佔領上海城,曾以其廟為駐電地,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佔領上海,設部於廟內,前後住居一年有餘,咸豐十年(1860)該廟成為英法軍隊營房,歷經數次兵占,廟內破壞一空,面目全非,同治年間(1862—1874)知縣王宗濂、巡道應寶時先後倡捐大修,歷時十月,廟貌煥然一新,重復壯觀,光緒十九年(1893)知縣王柔暄募捐建頭門、二門、大殿、戲樓、鼓亭等;民國年間(1912—1949),兩遭火焚,時有重修,其中1926年由杜月笙、黃金榮等人發起捐資修葺時,始全部建成鋼筋水泥仿古大殿。極盛時主要建築有大殿、中殿、寢宮、星宿殿、閻王殿、財神殿、文昌殿、許真君殿、玉清宮等殿宇。是上海著名的道教廟宇。
⑺ 求上海 城隍廟的舊照或有代表性的上海老照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word=%C9%CF%BA%A3%B3%C7%DA%F2%C3%ED%BE%C9%D5%D5&z=0
上海城隍廟舊照
⑻ 上海到底有幾個城隍廟都在哪裡
上海只有一個城隍廟,都叫老城隍廟。是上海最古老的城區舊址。
地址在黃浦區的南京東路以南,黃陂路以東。地鐵10號線「豫園」站下車即到。
城隍廟內部還有一座古典園林,叫豫園,入園觀賞是要收費。外圍的城隍廟是免費對外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