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拔火罐水泡圖片大全

拔火罐水泡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9-11 15:51:00

㈠ 今天我拔罐出現這樣的水泡,請問這個是像那裡的醫生說的那樣是濕氣嗎是捅破弄乾凈等長好就好了嗎

一看你這個就是濕寒比較重。你像現在咱的話就是一直待在空調房間了或者是在外面的時候就是風吹著穿衣服穿的比較薄,冬天外面的這個後背的話也特別容易進濕氣,夏天的話那咱的背的話特別容易被空調吹著。所以說會出現這種出水泡的這個情況。一般像這個的話,它好的是比較快的,就是你用酒精消消毒,然後再拿幾個無菌的比如說像那個細的針灸針給它挑破嗯,在弄點碘伏。嗯,或者是用雲南白葯粉,這樣是可以讓它保持乾燥然後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壓著它了。最重要的一點,最好不要沾水,避免它發炎,可以這兩天的話就是洗澡的時候把這一塊給避開。一般三四天的話就好了。

㈡ 拔火罐為什麼會起水泡

病情分析: 拔罐後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瘀血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有時留罐過長,皮膚亦會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用消毒針刺破放水,然後塗上些紫葯水,以免感染。另外如果不是留罐過長,水泡較大時,常提示病情較重。 拔火罐時,還應注意: 1、拔罐時,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肌肉部位。凡皮膚過敏、皮膚破損、肌肉瘦削、毛發過多和孕婦腰骶部、腹部都應慎重使用。 2、體位必須適當,最好採用卧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3、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4、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5、在走罐時,不宜在皮膚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6、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 7、起罐後,一般局部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皮膚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後,塗上些紫葯水,以免感染。 8、室內空氣宜清新,注意保持溫暖,避免著涼。 希望幫到你. 意見建議: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

㈢ 拔罐出來大量的水泡……

是這樣
出泡證明確實有病,得看你的泡是大是小,小的泡就讓它自己吸收就行了,大些的就拿針在火上燒一下,之後在泡底部刺穿,拿綿簽把裡面的液體弄出來,有傷口的就貼創可帖就成。我經常給我媽拔火罐,有時候就出泡,我就這么處理

等皮膚上沒有什麼問題了就可以再拔了,別在拔過還有印的地方再拔。

PS:我不是醫生,但是拔罐我家裡也拔了很多年了,我認為最好不要在傷口上再拔,等好了再拔。
至於有說法認為拔罐傷元氣,因為我並非專業醫生,所以我無法給出結論。
另外,雖說有拔罐治百病的說法,但是很多病的起因是由於內臟的營養不足造成的,所以拔罐我認為只能作為一種治療的手段,也應該輔以充足的營養,讓自身來調整自身才是上策。單純依靠葯物或某一種治療方法而不注意營養,我認為是片面的。

㈣ 拔罐拔出水泡是怎麼回事

拔罐後有時局部皮膚除了出現出血點、瘀血等現象之外,有些患者會出現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有關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鍾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鍾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對患者情況了解了,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未收錄醫院中醫綜合科代金剛
3.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異,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注意如下拔火罐事項可有效防止起水泡:
一、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
二、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鬆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
三、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贊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四、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五、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六、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七、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准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
八、拔罐後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常現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的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塗以龍膽紫葯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㈤ 拔火罐拔出密密麻麻的水泡是怎麼回事

看來給你拔火罐的人是個新手,拔火罐的時間太長,因為沒有把握拔火罐的時間而導致皮膚受傷。
不過沒關系的,雖然皮膚上有水泡,也許會留下疤痕,但是沒什麼大事,不用擔心。

㈥ 拔火罐顏色,上傳了照片,幫我講解下

拔火罐後皮膚上會留有罐印,罐印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症。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閱讀全文

與拔火罐水泡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人最新短發型圖片 瀏覽:880
如何在圖片中編輯文字 瀏覽:53
學生短發發型圖片大全韓國版 瀏覽:556
emf格式圖片如何顯示 瀏覽:432
短發女孩扎低馬尾圖片 瀏覽:130
word插入圖片與上方文字空格很大 瀏覽:103
圖片純黑文字 瀏覽:802
帶文字的圖片黑白圖片 瀏覽:371
怎麼把所有的圖片素材合並起來 瀏覽:639
兒童動畫片圖片大全 瀏覽:561
可愛的armani圖片壁紙 瀏覽:909
網紅發型女圖片短發羊毛卷 瀏覽:12
圖片自己拍照怎麼上傳 瀏覽:939
兔兔奶瓶價格與圖片 瀏覽:863
短發發型搭配衣服圖片 瀏覽:824
最酷的動漫圖片 瀏覽:905
落伍的衣服搭配圖片 瀏覽:900
動漫背影的圖片 瀏覽:312
一組圖片八張文字圖片 瀏覽:499
如何讓圖片的底色一樣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