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盤點55種野果,你吃過幾種
小時候吃的野果,酸酸甜甜的,兒時的味道,滿滿的回憶。看看你吃過幾種?
1、狗果。狗果樹是桂木的別稱。酸酸甜甜的,果實具有清熱開胃、收斂止血、活血通絡的功效。
2、木竹子,又叫大肚臍,果肉吃起來很酸,微甜。
3、黑老虎,也叫冷飯團,大血藤的果,味道清甜。
4、樹莓,又叫三月泡、懸鉤子和刺葫蘆。
5、黃泡子,也叫牛尾泡、栽秧泡、黃茨果、樹莓、三月泡。
6、粗葉懸鉤子,也叫鄧盪子。
7、懸鉤子,又叫鄧盪子、刺泡、三月泡。
8、仙桃,就是仙人掌的果實,味道清甜。
9、金櫻子,又叫糖盎勒子,可以熬糖或泡酒。
10、南五味子,小血藤的果,也叫冷飯團。
11、金錢豹,野黨參的果,味道清甜。
12、飯頭督,又叫風流果、壯陽果、益腎子。
13、香藤包,瓜馥木的果,又叫瓜馥果、香藤子、藤龍眼。
14、洗碗子,學名不詳。果為紅色,味道清甜。
15、牛尾虱。果紫黑色,味道酸甜。
16、豬肚子,果實黃色,味道寡淡。
17、牛尾虱,果實紫黑色,一串一串的,味道酸酸甜甜。
18、露兜果,也叫假菠蘿,果肉可以吃。
19、白飯果又名水東哥、水枇杷。
20、白飯果的果實味道微甜,汁多。
21、布渣葉,;:土名盼屁子,葉子是王老吉涼茶的原料之一。果實味酸且沒肉。
22、黑口子,野牡丹的果,吃過之後嘴會變黑。
23、老鼠屎,又叫鐵包金,勾兒茶的果實,成熟果實為紅色。
24、山荔枝,又叫雞素子,也叫野荔枝、石棗,是穿破石的果實。
25、杠板,又叫蛇倒退、河白草,整株帶刺。
26、菇娘果,也叫燈籠果、紅姑娘,酸甜。
27、莢蒾果,又叫火柴頭,道酸酸甜甜。
28、功勞子,枸骨的果實,一般用來泡酒。
29、火炭母,又叫沙灘子,味道清淡、微甜。
30、山小橘,果粉紅色,味道微甜。
31、野山竹,又叫黃牙仔,此較酸。
32、龍珠果,又稱龍須果、假苦果,果實被柔毛包裹。
33、落地楊梅,又叫蛇莓,沒什麼味。
34、八月炸,又叫野木瓜、黃狗腎、牛腰子,果實呈紫紅色,味道清甜。
35、茶泡,茶樹上的茶花變異後長成的果,味道清甜,可生吃,也可用來做菜。
36、棠梨,又名野梨、鳥梨,味酸甜略澀。
37、油甘子,又名余甘果,又叫牛甘子,味道苦澀。
38、錐栗,紅錐樹(即紅㰀)的果實,又名雞錐子。
39、酒餅子,又叫酒餅婆,可製作酒麴,可直接食,味道香甜。
40、假香蕉,大花紫玉盤的果,像小香蕉,味道香甜。
41、地菍,路邊一種小植物,果實成熟後紫黑色。
42、五指毛桃,果實味道清甜。
43、鼻涕果,又名酸棗,味道酸,可製作酸棗糕。
44、萬壽果,又叫拐棗、雞爪梨,酸甜帶澀,可以生食或泡酒。
45、鹽膚子,又名五倍子,成熟果上有鹽霜,咸中帶酸。
46、五月茶,又名五味菜、酸味樹,成熟果實可以吃。
47、龍葵子,又名黑星星,成熟後才可食用。
48、老鼠瓜,味道清甜。
49、饅頭子,又名木瓜榕,假無花果,味道清甜。
50、烏飯子,又名南燭,南燭葉子可用來做黑色糯米飯。
51、佛燈果,又叫羊奶子、酸咪咪,味道香甜,可生食或用來泡酒。
52、雀梅,又名酸醋子、酸咪子、碎、酸銅子,味道酸甜。
53、刺梨,又名木梨、刺莓果,以生食也可用來泡酒。
54、桃金娘,又稱姑娘子、山稔,是南方特有野果,可直接生食,也可泡酒。
55、酸藤果,又名入地龍、咸酸果,以前的小朋友拿它當子彈玩。
Ⅱ 農村這幾種野果,你吃過幾種,全都吃過的舉個手
第一種:覆盆子
覆盆子的果實酸酸甜甜的,有「黃金水果」的美稱,覆盆子的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鉀、鎂以及纖維素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每100克覆盆子,水分佔87%,含蛋白質0.9克、纖維4.7克,能提供209.3千焦的熱量。
經常食用覆盆子,可以有效地保護心臟,預防高血壓、血管壁粥樣硬化、心腦血管脆化破裂等心腦血管疾病。
現在許多商店有賣覆盆子巧克力蛋糕、覆盆子奶凍等。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Ⅲ 野果有哪些
第一種:拐棗
拐棗一般分布在河南,陝西,甘肅,廣東等地,這種棗樹長得比較奇怪,果實形態很像萬字元,就稱其樹為萬壽果樹。而且成熟之後會自己掉下來,它的果實需要熟透之後才可以生吃,這種野果果肉多漿,沒有果核,種子袒露在果肉的外面,味道略有甘澀。
第二種:山莓
山莓,又名樹莓,牛奶泡等,主要分布在東北,甘肅,新疆等地。山莓大多生長於山坡,溪邊,荒地等。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會覺得特別像草莓,尤其是吃完之後,嘴巴也是帶著黑紅黑紅的。味道比較的酸甜,這種野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
第八種:野山楂
野山楂又叫紅果子,南山楂等。這種野果一種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雲南等地,多生長於山谷,濕地或者山地灌叢中。它的果實多肉,是可以用來製作果醬或者釀酒的。你吃過嗎?
Ⅳ 小時候在農村的你,都吃過哪些野果子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環境沒有被工業所污染。山上有許多野果。當我從小學畢業的時候,我的家人還幫助生產隊養了一隻小牛。我整個夏天都在放牛,和朋友們一起採摘各種野果,一邊放牛。馬有刺梨、莧菜、蒿桑泡(不知道是什麼名字)、野草莓,以前我們叫蛇、蛇吃,還有像唾液在上面,蛇吐口水,所以我很少去吃,最難忘的是烤茯苓,藤蔓長得很結實,如果還沒有成熟就有一股香味,那是最合適的地方用它!我們不住在鄉下,但我們有一個風景區,一座山和一個公園。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死,樹林里沒有路,沒有方向,夏天很悶。運氣也不錯,我們手牽手用力扶著去對的地方,就在懸崖的上面,是一片酸酸的棗地。
Ⅳ 農村的野果子,城裡有錢也買不到,大家都吃過哪些
Ⅵ 哪幾種野果,是小時候的「零食」,農村長大的全都吃過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小時候都有去野外的經歷,尤其農村長大的孩子,平時少不了四處亂竄,也能找到很多野果,回憶兒時吃到的果子,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格外的美味,哪怕並沒有這么香甜,也帶著一份特殊的童趣。那麼小時候吃到的野果到底叫什麼名字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可不是那個躲在女盥洗室中哭泣的女幽靈,而是一種多見於南方丘陵地帶的果實。它的別名眾多,有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等。桃金娘的花期在4-5月份,它一邊開花一邊結果。其果實呈卵狀壺形,長度在1.5-2厘米左右,寬度在1-1.5厘米左右。果實會從青變黃,從黃變紅,從紅變紫,此時就已經完全成熟。果實多籽,而且吃起來很甜,不過會把牙齒和舌頭染成紫黑色。
蛇泡別名蛇莓,因為它遍布普遍,每個地方對它叫法也不一樣,因此別稱許多,例如龍吐珠、三點紅、金蟬草這些。它主要是發育在小山坡、堤岸等潮濕的地方,喜愛蔭涼的自然環境。蛇泡在8-10月完善,色調為紅色,材質為海棉質,表層也有光澤度,直徑為在1-2公分以內。盡管它看上去色香味俱全,但吃起來味兒一般,既不酸也不甜。
地稔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常見灌木,它主要是生長發育在南方地域,在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等地比較多。因為它喜愛酸性土,適應能力強,耐低溫耐乾旱耐貧乏,在石縫里也可以盛開,因此在過去的也比較多見。地稔一般在7-9月完善。其果子為球形果實,孔徑在0.5-1.5cm中間,外果皮為暗紫色,果實為紅,味兒較為甜,並且很有營養成分。上述便是幾類兒時普遍的野果子,你的家鄉還有哪些野果子呢?何不在下邊評論告訴大家吧。
Ⅶ 童年時期你吃過哪幾種野果子呢
小編從小在農村長大,雖然沒什麼玩具,沒什麼零食,但是我們卻過得非常開心,因為小夥伴很多,天天都可以到處瘋、到處玩。沒有玩具,我們就自己做;沒有零食,我們就自己找,上山啊,下河啊等等,各種地方都可以找到零食。到了現在,我國發展得越來越好,城市自然不用說,就連農村也改了面貌。這些建設雖然對我們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幫助,但是童年時候的那些零食卻正在逐漸減少,就比如下面4種。
第四:拐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拐棗,這是一種吃起來比較麻煩,但是數量管夠的野果子,外形七拐八扭的,特別奇特,味道比較澀,吃起來需要催熟。但是等拐棗完全成熟之後,味道就會變得香甜可口,特別好吃。
Ⅷ 很多城裡人都沒吃過,農村山裡獨有的4種野果子都長什麼樣
最近不是一句流行語叫做:“沒見過世面的城裡人”嗎?雖然城裡的小夥伴們生活條件比我們農村的小夥伴的生活條件好很多,但是你們的樂趣卻是沒有我們農村孩子的樂趣多!我們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可以玩,還可以和好多小夥伴們在村子裡瘋跑,有時候新發現一個事物都能玩上好多天!這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只有在農村山裡才會有的4中野果子,保證你們大部分的城裡人都沒有吃過!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一起進來看看吧!
【第三順位選手:綠珠子】
這種綠珠子有的地方也叫苦珠子,是一種類似於堅果類的東西!沒成熟的時候是青綠色的看起來像綠色瑪瑙的珠子,小時候經常用繩子把它們穿在一起當項鏈。但是當它完全成熟後掉在地上的時候顏色就是褐色的了,有一種板栗的感覺這時候就能吃了,綠珠子拌豆腐是家庭常吃的冷盤呢!
至於第四順位的野果子,小編就在這里不說是具體哪個果子了。畢竟每個地方總會有一兩種特殊的果子!小夥伴們家鄉中特殊的野果子都是怎樣的呢?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Ⅸ 大家都吃過農村的哪些野果子
山棯子又叫桃金娘 ,桃娘,江棯等。山棯子夏曰開花,燦若紅霞,絢麗多彩,花期三月到六月,邊開花邊結果,果實為漿果,末成熟是綠色,7月末到8月下絢成熟,成熟時變成紅色或紫黑色。吃起來有點甜味,小時候經常去找來吃。但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得多,第二天排便有些困難。朋友們記好這山棯子果不要太貪吃噢。
Ⅹ 求各種野果的資料(附上圖片更好)
五味子
木蘭科多年生落葉藤本。植株可供觀賞,果實習稱「北五味子」,供葯用。中國東北、華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以遼寧省所產質量最佳,有「遼五味」之稱。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出產。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屬植物在中國約有20種。產於中國中部的華中五味子果實亦入葯,稱「南五味子」。
莖長4~8米,小枝灰褐色,葉倒卵形至橢圓形,生於老枝上的簇生,在幼枝上的互生。開乳白色或淡紅色小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或簇生於葉腋,有細長花梗。夏秋結漿果,球形,聚合成穗狀,成熟時呈紫紅色。五味子喜肥喜光,要求疏鬆、肥沃而濕潤的土壤。幼苗期需一定的陰濕環境,開花結果期則要求通風透光。主要用種子繁殖。因種子堅硬,光滑有油層,播前需將種子洗凈層積處理。遼寧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條播每畝播種5千克左右。苗期須搭蔭棚。第2年或第3年秋季落葉後定植,至第2年搭支架或依天然樹供枝條攀援。每年冬季植株休眠後至春季萌發前進行剪。夏季需防治葉枯病和卷葉蟲。定植後3~5年進入旺果期。秋後果實呈紫紅色時採摘,曬干或陰干。
五味子果實作中葯功能益氣生津、斂肺滋腎、止瀉、澀精、安神,可治久咳虛喘、津少口乾、遺精久瀉、健忘失眠等症。葯理試驗證明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促進肌體代謝,調節胃液和膽液分泌,對肝炎恢復期轉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皮及成熟種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葯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種五味子素。種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機械潤滑油。莖葉及種子均可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