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火龍果園圖片大全

火龍果園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8-15 17:35:52

❶ 火龍果適合在什麼地方養殖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其栽培技術簡單。繁殖方法主要採用扦插和嫁接,種植時一般行距6~7m,株距3~4m,每666.7m224~38穴,每穴3~4株。管理過程中適當施一些有機肥,夏天高溫乾旱注意灌溉,雨天注意排澇,防積水,避免細菌、真菌感染。一般很少發生病蟲害,即使有少量發生,採用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葯就可以處理和預防[6]。火龍果的開花結果期為每年的5~11月,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時即可採收。
火龍果的開發
在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結構導致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有美容保健雙重功效的火龍果,可以說是人們的最佳選擇。火龍果除生食外,其花和果均可加工成各種營養保健食品,如火龍果汁、醬、脯以及罐裝飲料等,風味獨特。花和莖均可入葯,若能提取其花和莖的有效成分加工成膠囊、葯丸等葯品,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十分有效。另外,火龍果的莖是珍貴仙人掌類嫁接的理想砧木,可以把蟹爪蘭、各種怪異的仙人球嫁接在其上,製作成家庭觀賞的園藝植物,而火龍果的花和果實本身顏色也十分鮮艷,因此也可以直接作為盆景及庭院栽培觀賞。
火龍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較短,目前只有在台灣、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部分省區興起,栽培面積還十分有限,今年潮州的市場價格為6~10元/個,形成供與需的巨大差距,綜上所述,火龍果的開發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火龍果種植的管理技術

一、育苗
火龍果主要採用扦插苗或稼接法繁殖。
1、扦插苗: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厘米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時移植苗床。
2、嫁接苗: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於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准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攝氏度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癒合,嫁接成功,而後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
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厘米,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千克—2000千克,摻入谷殼灰1000千克,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於畦面以下10—20厘米的表土層;其後再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於4—5厘米深的表土層中,然後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於苗床,澆透水,並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千克—7千克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

二、栽培管理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平方米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攝氏度低溫和40攝氏度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攝氏度,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攝氏度。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

火龍果加工方法:
1、從火龍果果肉、果皮中提取水溶性紅色素的方法
2、火龍果葡萄酒及其制備方法
3、一種從紅心火龍果中提取水溶性天然紅色素的方法
4、火龍果籽保健品的生產方法
5、火龍果果皮飲品的生產方法
6、火龍果籽表面的清潔處理方法
7、火龍果枝條製品的生產方法
8、火龍果飲品的生產方法
9、火龍果果肉飲品的生產方法
10、火龍果枝條飲品的生產方法
11、火龍果汽酒及其生產工藝
12、一種火龍果果酒的制備方法

❷ 火龍果該如何栽培它有什麼功效

火龍果需要大量肥料,種植前必須施足夠的基肥;苗木生長後,每月施肥2~3次氮、磷、鉀配施。根據果樹不同生長時期,氮、磷、鉀比例發生變化,施肥量增加或減少。適當補充微量元素;每年添加有機肥1~2次。充足的水肥是火龍果高產、穩產、長壽的關鍵。

事實上,它最大的優點是它是一種很好的瀉葯,主要來源於水果中的許多小種子。美容,吃龍果也可以美容,有些美容愛好者為了變得美麗,真是絞盡腦汁,為什麼不通過食物來幫助我們美容呢。火龍果含有維生素C,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對我們的皮膚非常有益。

❸ 火龍果的大片種植技術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若遇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4.修剪枝條:每年采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芽,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5.病蟲害防治:火龍果病蟲較少,幼苗期易受蝸牛和螞蟻危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濕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部分壞死及霉斑,可用粉銹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效果良好。

❹ 火龍果的生長過程

火龍果別稱仙人果、吉祥果,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集水果、花卉、蔬菜、醫葯優點於一身。並不僅僅就果實才能夠食用,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而且美味可口,已經成為新奇、優良的綠色保健食品

火龍果對環境條件有獨到的要求,大田露地種植,北回歸線及以南,無污染、排灌方便的淺丘、山地可以種植。
火龍果按其果皮果肉顏色可分為紅皮白肉、紅皮紅肉、黃皮白肉3大類。因品種及地域差異名稱繁多,在台灣,紅肉火龍果有蓮花紅龍 、尊龍、玫瑰紅龍、祥龍及香龍、珠龍、天龍等。白肉品種多稱白蜜、仙蜜果、白肉火龍果。在其他亞洲地區則多稱紅龍果、青龍果。而在中美洲無任英語區國家還是西班牙、葡萄牙語國家則把所有仙人掌果叫著Pitaya或Pitahaya、Dragon Fruit即火龍果。

火龍果營養豐富,功用獨特,據測定,每100克果肉中含水分82.5—83.0克,脂肪0.21~0.61克,蛋白質0.15—0.22克,纖維0.7~0.9毫克,胡蘿卜素0.005~0.012毫克,鈣6.3~8石毫克,磷30.2~36.1毫克,鐵0.05~0.65毫克,維生素B1O.028~0.043毫克,維生素B20.043~0.045毫克,維生素C 8.0~9.0毫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

火龍果對人體健康有絕佳的功效,原因在於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白蛋白是具黏性、膠質性的物質,對重金屬中毒具有解毒的功效。由於環保未受重視,以致各種水資源受到重金屬污染,飲用水、食品重金屬含量超標,但白蛋白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時,會與它結合,再排出體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豐富的火龍果,可避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而且火龍果花、果、莖中的白蛋白十分優良,穩定性極佳,這些白蛋白的聚合構成了仙人掌黏液的主要成分。
火龍果還含有一種更為特殊的成分——花青素。花青素在葡萄皮、紅甜菜等果蔬中都含有,但以火龍果果實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尤其在紅肉種的果實中。它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還能提高對腦細胞變性的預防,抑制痴呆症的發生。同時,火龍果還含有美白皮膚的維生素C以及具有減肥作用、降低血糖和潤腸作用、預防大腸癌的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火龍果種植簡單,見效快。火龍果生長旺盛,免耕作,管理修剪容易,果實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適合各種土壤。種後7、8個月便可開花結果,第三年進入盛果期,連續結果。每年5月~11月開花結果,每年結15批果實和花,至少有4次盛果期。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火龍果產量高,一般畝產量3500公斤~10000公斤,產花8000朵。

火龍果選擇中,會有許多商業陷阱,給火龍果發展帶來難於防禦的危機。科學選擇種苗和種苗供應商,對於火龍果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火龍果的種植管理技術

火龍果屬熱帶、亞熱帶植物,果實色澤艷麗,營養豐富,具有低脂肪、高纖維、低熱量等特點,可預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食療、保健效果顯著。火龍果的花朵長達30厘米以上,是豐富的蜜源,鮮花可食用,曬干亦可煲湯。

一、生態學特徵
火龍果是熱帶、亞熱帶水果,耐旱、耐高溫、喜光,對土質要求不高,不論平地、山坡、砂石地等均可種植,最適的土壤pH值在6—7.5。在有機質豐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種植,生長最為旺盛。火龍果不耐霜凍,冬季在低於0度的地區需採用大棚種植。

二、種植方式
火龍果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爬牆種植,也可以搭棚種植,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生產成本低。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起一棍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下3株,4株火龍果苗,讓其植株沿著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三、種植規格及季節
每畝地可樹立100根—110根柱子,株行距1.5x2米,按每柱4株果苗計算,每畝可種750株左右。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以盡早種植和植後有生長和恢復時間為佳。因其根系透氣性強,故不可深植(大約3厘米深為宜)。種植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否則不利於生長。

四、田間栽培管理
火龍果植後大約12個月—14個月即可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12次—15次,4月份—11月份為產果期,謝花後30天,40天即可採收。單果一般重500—1000克,植後第二年每柱產果20粒以上,第三年進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畝產可達2500千克以上。田間栽培管理分為以下幾點:

1.堅持高標准水肥管理,勤施薄肥 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長期均衡施用氮磷鉀復合肥。開花結果期間要增鉀肥、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根部要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3天—4天要灌水一次。
2.摘心 當枝條長到長約1.3米—1.4米時摘心,以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積累養分,提早開花結果。
3.間種與人工授粉 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遇陰雨天氣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於傍晚開花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可提高坐果率。
4.修剪枝條 結過果的枝條每年收果後將其剪除,以促使新枝長出,保證來年的產量。
5.病蟲害防治 火龍果病蟲害較少,幼苗期易受蝸牛和螞蟻為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濕季節易出現枝條組織部分壞死及霉斑,可用殺菌類葯物如粉銹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

❺ 火龍果生長在哪裡

火龍果
火龍果[Hylocereus undatus (Haw.)Britt.et.Rose]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又名青龍果、紅龍果,是一種由南洋引入台灣,再由台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的植物。火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麟而得名。她光潔而巨大的花朵綻放時,飄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因而也稱「吉祥果」。她的果實色澤艷麗奪目,果肉雪白或血紅,甜而不膩,清淡中有一點芬芳,勝似「哈密瓜」。發展火龍果,可打製成果汁,配製各種飲料,有美容、保健之功效。

火龍果中的白蛋白是具黏性、膠質性的物質,對重金屬中毒有解毒的功效。它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

火龍果含有維生素E和一種更為特殊的成分——花青素。花青素在葡萄皮、紅甜菜等果蔬中都含有,但以火龍果果實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它們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還能提高對腦細胞變性的預防,抑制痴呆症的作用。同時,火龍果還含有美白皮膚的維生素C及豐富的具有減肥、降低血糖、潤腸、預防大腸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火龍果亦稱紅龍果,為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屬植物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的果用栽培品種,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熱帶中美洲地區。火龍果的果實橢圓形,徑10~12cm,果皮顏色為紫紅色,艷麗迷人,而果肉顏色有白、黃、紅等幾個不同品種。火龍果在我國台灣栽培較多,已有十七八年的歷史,目前已在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興起,潮汕地區也見有零星栽培,是熱帶、亞熱帶的名優水果之一,對火龍果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1.火龍果的營養價值

2000年8月我們對火龍果的部分營養品質進行了測定。試材火龍果為紅皮白肉品種,購於潮州市果蔬市場,為本地栽培。測定方法: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採用阿貝折光儀測定;維生素C(VitC)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蛋白質含量採用考馬斯亮蘭染色法測定,牛血清蛋白為空白對照[2];水分含量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於室溫下在實驗室進行測定,重復三次,求平均值。測定結果如表1。

測定結果與陳振東等所報道的較為一致,另外,據陳振東等文可知,每100g火龍果鮮果還含有脂肪0.21~0.61g、纖維0.7~0.9 mg、胡蘿卜素0.005~0.012mg、Ca 6.3~8.8mg、P 20.2~26.1mg、Fe 0.55~0.65mg、VitB1 0.028~0.430 mg,而含熱量僅為56.65卡[3]。由此可見,火龍果的營養十分豐富,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水果,除此之外,火龍果在栽培過程中,其果實未見有病蟲侵害,因此,不愧是一種無毒、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2.火龍果的保健功效

由於火龍果具有上述成分,決定了火龍果的食療和葯用作用,據文獻[4]記載,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的花葯用,甘、淡、涼、氣清香。清熱,潤肺止咳。治療燥熱咳嗽、咳血、頸淋巴結核。莖治腮腺炎,疝氣,癰瘡腫毒。而火龍果是量天尺的果用栽培品種,因此其花、莖在葯用上應具有與量天尺相同的療效。我們知道,膳食纖維被稱為人體的第七營養要素,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改善血糖的生成反應、預防便秘和結腸癌、控制體重、降低雌激素的水平以及解毒作用等功效[5]。火龍果作為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水果,其食療作用就不言而喻了,經常食用火龍果,能降血壓、降血脂、潤肺、解毒、養顏、明目,對便秘和糖尿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低熱量、高纖維的火龍果也是那些想減肥養顏的人們最理想的食品,可以防止"都市富貴病"的蔓延。

3.火龍果的開發潛力

3.1 火龍果的栽培優勢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其栽培技術簡單。性喜溫暖潮濕,耐蔭耐貧瘠,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但年最低溫高於5℃的地方均可露天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均可栽培,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紅壤或壤土中生長良好,具氣生根,根多強壯,生命力及其旺盛。繁殖方法主要採用扦插和嫁接,種植時一般行距6~7m,株距3~4m,每666.7m224~38穴,每穴3~4株。管理過程中適當施一些有機肥,夏天高溫乾旱注意灌溉,雨天注意排澇,防積水,避免細菌、真菌感染。一般很少發生病蟲害,即使有少量發生,採用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葯就可以處理和預防[6]。火龍果的開花結果期為每年的5~11月,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時即可採收。

3.2 火龍果的開發

在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結構導致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有美容保健雙重功效的火龍果,可以說是人們的最佳選擇。火龍果除生食外,其花和果均可加工成各種營養保健食品,如火龍果汁、醬、脯以及罐裝飲料等,風味獨特。花和莖均可入葯,若能提取其花和莖的有效成分加工成膠囊、葯丸等葯品,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十分有效。另外,火龍果的莖是珍貴仙人掌類嫁接的理想砧木,可以把蟹爪蘭、各種怪異的仙人球嫁接在其上,製作成家庭觀賞的園藝植物,而火龍果的花和果實本身顏色也十分鮮艷,因此也可以直接作為盆景及庭院栽培觀賞。

火龍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較短,目前只有在台灣、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部分省區興起,栽培面積還十分有限,今年潮州的市場價格為6~10元/個,形成供與需的巨大差距,綜上所述,火龍果的開發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火龍果種植管理技術

一、育苗
火龍果主要採用扦插苗或稼接法繁殖。
1、扦插苗: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厘米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時移植苗床。
2、嫁接苗: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於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准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攝氏度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癒合,嫁接成功,而後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
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厘米,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千克—2000千克,摻入谷殼灰1000千克,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於畦面以下10—20厘米的表土層;其後再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於4—5厘米深的表土層中,然後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於苗床,澆透水,並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千克—7千克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
二、栽培管理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平方米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攝氏度低溫和40攝氏度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攝氏度,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攝氏度。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

❻ 火龍果是怎麼種植的

1、種子收集

火龍果的種子就是在果肉中的黑籽,要收集種子,先要准備好一個火龍果,隨後挖取部分果肉放入准備好的紗布中。將紗布封緊,再將其放在水下輕輕搓洗,將果肉清除,留下黑色的種子即可。

2、種子種植

處理好的種子放在紙巾上晾曬一天,讓其水分被吸走,隨後再在花盆中裝上細碎的肥沃土壤。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壤上面,再拿出噴壺進行噴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之後覆蓋上塑料薄膜進行保溫保濕。

3、發芽養護

每天都要給種子進行澆水,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給,在3天以後,就可以看見種子長出小芽了。發芽後要繼續做好養護工作,使其在適宜的溫度中生長,接受適當的光照,使其慢慢長成新的火龍果植株。

(6)火龍果園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挑選枝條

還可以選擇枝條扦插進行火龍果的種植,不過要注意選擇合適健壯的枝條,可在火龍果樹上直接將其截取下來,作為插穗進行火龍果的種植。也可以在網上購買好的火龍果枝條,直接進行種植。

火龍果的枝條需要進行處理,將下端進行切除,使其中的木質化部分露出,這樣會使枝條扦插後生長的更快。切除後的枝條要放在陰涼處進行傷口晾乾,等待5天左右,傷口就會晾乾癒合了。

❼ 火龍果長啥樣、哪兒種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其栽培技術簡單。性喜溫暖潮濕,耐蔭耐貧瘠,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但年最低溫高於5℃的地方均可露天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均可栽培,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紅壤或壤土中生長良好,具氣生根,根多強壯,生命力及其旺盛。繁殖方法主要採用扦插和嫁接,種植時一般行距6~7m,株距3~4m,每666.7m224~38穴,每穴3~4株。管理過程中適當施一些有機肥,夏天高溫乾旱注意灌溉,雨天注意排澇,防積水,避免細菌、真菌感染。一般很少發生病蟲害,即使有少量發生,採用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葯就可以處理和預防。火龍果的開花結果期為每年的5~11月,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時即可採收。火龍果種植的管理技術一、育苗火龍果主要採用扦插苗或稼接法繁殖。1、扦插苗: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厘米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時移植苗床。2、嫁接苗: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於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准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攝氏度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癒合,嫁接成功,而後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厘米,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千克—2000千克,摻入谷殼灰1000千克,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於畦面以下10—20厘米的表土層;其後再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於4—5厘米深的表土層中,然後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於苗床,澆透水,並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千克—7千克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二、栽培管理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平方米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攝氏度低溫和40攝氏度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攝氏度,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攝氏度。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贊同

32

❽ 怎麼辨別火龍果的雄雌花

辨別火龍果的雄雌花可以通過觀察花蕊來辨別:

雄花的蕊有很多根細絲,細絲頂部用手觸碰後,手指上會沾上一些花粉;

雌花的蕊中間只有一根花柱,基部稍膨大,一般被稱為子房,頂部用手指觸碰,有少許黏狀物。

火龍果具有自交結實性,但自花授粉坐果率較低(其中,紅肉類型的自花不親和的現象較為常見,白肉類型為自交親和型);

火龍果花多為夜間開放,其雄蕊與花柱等長或較短,當昆蟲數量少及環境條件不良時,蟲媒傳粉的成功率也較低,因此,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只有掌握科學的授粉技術,才能提高火龍果的坐果率,增加單果重與產量,改善果實品質。

火龍果的授粉方式:

1. 風媒傳粉

依靠風媒傳粉,坐果率低,產量低,品質差,不能作為主要的授粉途徑。

2. 昆中授粉

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的昆中主要有蜂類(蜜蜂,切葉蜂,辟蜂),蠅舉,蛾半和蝶類,當氣候條件話合,昆中活動力較強,授粉昆中密度較大,花瓣最較多時,昆中授粉是重要的授粉方式。

3. 人工輔助授粉

在以昆中授粉為主的地區,當陰雨。低溫,大風等使用昆中活動受限時,應選擇人工輔助授粉,在授粉昆中戀度較小的地區,以人工輔助授粉為主要的授粉方式,人工輔助授粉是火龍果種植中最為關鍵的技術環節,正確的授粉方法不僅能提高坐果率,而且能提高單果重和果實品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火龍果 (仙人掌目仙人掌科植物)

❾ 火龍果的圖片(樣子描述),吃法,好處,壞處

火龍果含有美白皮膚的維生素c及豐富的具有減肥、降低血糖、潤腸、預防大腸癌等功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品味火龍果,享「瘦」一夏!

火龍果可以分為三類:白火龍果紫紅皮白肉,有細小黑色種子分布其中,鮮食品質一般;紅火龍果紅皮紅肉,鮮食品質較好;黃火龍果黃皮白肉,鮮食品質最佳。火龍果富含礦物質,也有豐富的花青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其中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所含植物蛋白還具有重金屬解毒功能,每百克火龍果果肉中含能量60千卡,稍高於蘋果,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3倍
海南熱帶水果-紅火龍果
火龍果又稱紅龍果、青龍果、仙蜜果、玉龍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三角柱)屬的仙人掌果實,形狀像大芒果,清甜可口,成為暑熱天氣里生津解渴的水果。按果肉色澤,可以分為紅心、黃心和白心3種,其中紅心火龍果猶為貴。
火龍果吃法跟西瓜類似。果肉內含數千至1萬多粒芝麻狀種子,將整顆果肉加上蜂蜜、鮮奶、冰塊打成果汁,種子打碎後香味溢出,異常美味可口;除了打成果汁飲用外,做冰淇淋更是風味絕佳,釀水果酒芬芳迷人。火龍果的花每朵重約半斤以上,少數可達1斤,可用來炒、煮或做生菜沙拉;烘乾後可長期保存,香脆可口;其花露媲美菊花茶:取其花泡沸騰開水、加冰糖,冰涼了喝,比菊花茶更香更醇,也可做成罐裝飲料。
火龍果除了含有供應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外,還含有濃度很高的維他命A、B1、B2、B3、C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為最佳的天然維他命來源。火龍果的花及果,據民間傳說,有明目、降火(降血壓)及良好的養顏美容效果。

火龍果原生於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耐熱、耐旱但不耐寒。我國南方地區可露天種植,北方種植在冬天需有保溫設施,維持5℃以上。種植一年枝幹長度超過1m後就會開花結果。自每年的5月至11月都是其開花結果時期,據觀察在一個果園中,最高記錄一年開15次花。

火龍果花在晚上十時後全開,到第二天清晨太陽出來後就凋謝,是名副其實的「夜仙子」,其英文名稱為Night-Blooming Cereus,充分說明了其特性。
火龍果的花很大,全長45cm,花冠達25cm,重量350~500g,故又有霸王花之別名。每朵花都有雌雄蕊,由風及昆蟲傳粉,授粉後第6天,子房明顯膨大,自開花那一天算起第35~40天果實就成熟了

閱讀全文

與火龍果園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掉文字留下圖片 瀏覽:372
留長發過渡期發型圖片 瀏覽:875
長發鋸齒發型圖片 瀏覽:884
小男孩帽子圖片大全 瀏覽:385
word文檔怎麼插入完整圖片 瀏覽:11
快手如何自己添加圖片 瀏覽:752
森系圖片男生唯美 瀏覽:323
肖姓氏文字圖片 瀏覽:735
懶羊羊可愛的圖片 瀏覽:671
朋友一直發圖片怎麼回 瀏覽:81
小丑穿的衣服圖片 瀏覽:809
男孩圖片頭像陽光帥氣暖男高清 瀏覽:583
美女吻玫瑰的圖片 瀏覽:102
中國老頭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551
在ppt中如何將圖片變立體 瀏覽:486
小女孩上學對保安彎腰的圖片 瀏覽:701
女生跟男生說晚安圖片 瀏覽:906
如何使用ps製作黑色背景的圖片 瀏覽:971
批量列印word圖片 瀏覽:306
實拍女生生殖器圖片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