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頭母豬豬舍設計圖
我是塑州地區,我的廠地是東西長64米請給我設計20頭母豬的廠房,餘下能養多少頭育肥豬,我的廠地地形是西髙東低北高南低,謝謝
⑵ 寬10米長60米的豬舍,內部怎麼設計
生長豬是指10~18周齡的架子豬,育肥豬是指18周齡到出欄的大豬,因這2個階段的生豬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所以對生長育肥豬舍的設計可遵循簡單、實用的原則。為充分發揮欄舍的利用率,一般將生長豬舍與育肥豬舍分設。也有少數豬場不設生長豬舍,將保育舍轉來的豬,直接轉入肥育舍飼養至出欄。生長(育肥)舍的內部結構基本相同:每個欄之間的隔牆用磚塊砌成,水泥光面,地面一般都為水泥地面,欄門用熱鍍鋅管或14圓鋼製作。沿豬舍牆邊開一排糞溝,深50cm,寬70—120cm,上架水泥漏縫地板,縫隙寬 1.8~2.0cm。小型豬場一般不設排糞溝,只在豬欄的牆底開1個長35 cm,寬10cm的排尿洞,與外牆底的排尿溝相連,干糞堆積後,每天早晚1次,由人工清出。生長(育肥)舍的大小:按每頭生長豬的活動空間不小於0.5 m2,每頭育肥豬不小於0.7 m2的標准設計。生長育肥豬欄一般採用長方形設計,這樣即方便飼養員清掃,又有利於保持豬欄的清潔、乾燥。生長豬舍的大小一般為長×寬X高=5.0mx2.5 mx0.9 m;育肥豬舍的大小一般為長x寬x高=5.0 mx3.8mx0.9 m。
⑶ 小型豬舍設計圖大概有60頭左右的越詳細越好 但是不要花費太大謝謝
網上查了一下,你參考一下「豬舍設計圖」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D6%ED%C9%E1%C9%E8%BC%C6%CD%BC&z=0&fm=rs4
⑷ 30頭母豬豬舍怎麼建啊有設計圖么
陽光豬舍就是把豬舍建造成類似塑料大棚的形式,改善了豬舍採光和採暖問題,還能讓陽光紫外線為豬消毒,還能降低豬舍建造成本。
⑸ 跪求農村小型豬舍設計圖越詳細越好 但是不要花費太大 豬舍要能養60頭左右的育肥豬和2頭母豬,一定要符合農
看你的地勢和天氣,我也是自己設計建的,不知道你是建母豬欄還是育肥欄,這個是關鍵。我的QQ1627162768
⑹ 誰有養豬用的建設圖我要圖加詳細資料
豬舍建築情況
一、 豬舍建築的指導思想
1、 有利於發揮作用、節約勞力、提高效率。
2、 節省占志面積,提高豬密度。
大棚式豬舍每隻佔地1.2-1.4平方米(包括飼喂通道,糞尿溝等),節約佔地面積約213-214。每頭豬佔地0.8-0.9平方米,節約佔地75-85%。
3、 有利於各類豬只生長發育
合理的豬舍設計,應該為豬只創造良好的氣候環境,其中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
由於密閉、容放豬只多等原因,冬季舍溫能比室外高14-16℃,可保持5℃以上。夏季由於通風,淋 等措施,舍溫可保持在30℃以下。因此設計豬舍時應當根據各類豬生長發育中對環境的要求,盡量改善舍內的氣候環境。
二、 豬舍的氣候環境調節
豬舍的氣候環境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
這些因素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響和制約,綜合形成豬舍的氣候環境。例如當舍內水氣含量一定時,舍溫越高,則相對濕度越低。通風可以排出水汽,降低舍內濕度,但同時也使熱量散失,降低了舍溫。
豬舍的氣候環境對豬只的作用,也是由這些氣象因素,對豬只產生綜合影響。例如,在冬自衛隊一定的低溫情況下,濕度高和通風量大,都會使豬只更加寒冷,而在夏季一定的高溫情況下,加大通風能使豬感到涼爽,溫度高卻造成悶熱,豬更加難以忍受高溫。由此可見,豬舍的氣溫調節,必須綜合考慮這些氣候因素,以創造有利於豬只生長發育的氣候環境。
1、 溫度:是氣象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對豬隻影響也最大。豬與大家畜相比,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被毛稀疏。散熱相對也較大,同時豬只體矮,受地面附近氣溫影響較大,因此,豬只的抗寒能力較差。此外由於豬的皮下脂肪較厚,汗腺不發達,體熱不易散發,所以較為怕熱。豬只對溫度的要求,因品種、年齡、體重、營養狀況等不同而不同。
豬舍的溫度可供設計時參考。(℃)
公豬舍 哺乳母豬舍 幼豬舍 妊娠,後備及肥豬舍
適宜溫度 6-8 12-14 8-12 8-10
最低溫度 2 8 6 2
哺乳豬的最適溫度(℃)
日齡 最適溫度
出生3日以內 28-30
4-7日齡 25-28
8-30日齡 22-28
31-45日齡 18-20
豬舍溫度的高低取決於舍內熱的來源和散失。在我取暖設備的情況下,熱的來源主要是豬體散發的熱和日光照射獲得的熱。熱的散失途徑很多,其大小要取決於豬舍的結構,材料,通風設備和管理情況等。
由此可見,在冬季保溫防寒的主要方法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庫存豬體發散的熱和獲得的日光熱,盡量減少熱的散失。這就要適當地增加室豬密度,縮小豬舍容積,合理設計採光和通風設備,提高屋頂和牆壁的保溫性能,及時維修門窗,控制門窗開啟等。特別須要注意的豬床導熱性能。加為豬的很大一部分熱量由地面偉起,如果豬床傳熱性太強,即使舍溫不太冷,豬也感到不舒適。
冬季應採暖設備,在夏季降溫防暑主要方法是加大通風,給豬進行淋浴,以增加熱的散失,同時要綠化遮蔭,覆蓋天窗,搭涼棚或設遮陽板。酌情適當減少容豬頭數。以減少舍內熱的來源。對於肥豬舍來說,夏季的防暑降溫工作比較重要。一般用冷水來降溫,效果良好,也較經濟。
2、濕度:是指舍內空氣中含水量的多少,一般以相對濕度表示豬只適宜的濕度范圍為65-68%,在任何情況下,濕度過高地豬都是不利的,不僅可以加劇高溫或低溫對豬的不良影響,而且往往造成皮膚病,關節炎、呼吸系統病等。舍內溫度過大,是目前無採暖設備的豬舍的主要問題。防止舍內濕度過大的主要措施是:盡量減少水汽來源。例題設置通風裝置,在設計施工方面,要保持豬床間糞溝有1-3%的坡度,並嚴格做到地面平整,防止積水;盡量提高屋頂和牆壁的保溫性能,以減少水汽凝結。
3、通風換氣:豬舍由於豬只密度大,豬舍容積小而密閉,通風換氣在任何季節都是需要的。它關繫到舍內的溫度和空氣衛生狀況。
豬所需的冬季最小換氣率為每百公斤注重每分鍾0.14-0.28米3,夏季最大換氣率為每公斤注重每分鍾0.7-1.4米3。
如果全舍豬的總重量已知,乘以換氣率即可得所需的總換氣量,全密閉豬舍的換氣完全依靠排見扇,可以選用排風扇。一般以用通風窗自然、排風結合機械排風為宜,這樣實際計算換氣量時就十分復雜,一般以保持空氣衛生狀況為指標為進行通風換氣。
4、採光:光照對豬有促進新陳代謝,骨骼生長和殺菌消毒等作用。冬季光照能提高豬舍溫度,降低舍內溫度,各類豬只對光照需要量也不同,對於仔豬和幼豬來說,日光在非全價營養情況下是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成年公豬和成年母豬也需要適當的自然光照。而40kg以上的育肥豬對光照要求就低,一般採用自然光照的豬舍比較好,因此,豬舍建築時要根據各類豬採用不同採光面積。也要採取減少冬季夜間窗戶散熱和夏季透入直射陽光的措施。
豬舍空氣衛生指標
二氧化碳 硫化氫 氨 細菌
0.15% 10ppm 20ppm 35萬/米3
註:ppm為百萬分之一。
三、 豬舍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豬舍設計中牽涉的參數很復雜,現在目前建築豬舍(以自然採光,自然通風為主)遇到的幾個有關問題簡述如下:
1、 採光窗的設計:主要考慮各類豬對光照的要求和豬舍內溫度,哺乳母豬,公豬和豬舍應具有充足的光照,而肥豬舍的光照可以少一些,冬季舍內直射陽光光照面積大,可以提高氣溫而夏季要盡量減少舍內的直射陽光,以利降溫,同時採光窗容易散熱,對於冬季夜間的保溫問題應予考慮。
除以上因素外,在設計採光窗時,主要依據的參數是太陽的高度角(即太陽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因為只有正確計算出太陽高度角和窗戶位置的關系後,才能使陽光照射在預定的豬床位置。太陽的高度角取決於各地的緯度和不同季節的日期和赤緯(太陽光線與赤道面的夾角)。全年各節氣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如下:
太陽高度角=90度-地理緯度+赤緯
確定角窗位置主要是確定南窗上沿的位置。
一般從糞尿溝底算起高90厘米,以防豬從開著的窗口跳出或破壞窗戶。確定南窗上沿的位置,可以用兩種方法:
A作圈法:先按比例准確繪制豬舍剖面圖,然後在南排豬床上確定需要南窗上沿光線照射的點1,再由1點按正午太陽高度角引線,1點的引線與南牆外皮的交點即南窗上沿的位置。
B計演算法:確定南窗上沿位置還可以用以下計算公式:
A=B•tgh
A——南窗上沿位置的垂直高度
B——南窗上沿光線投射點至外牆皮的水平距離
Tgh——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正切值
2、 通風系統的設計
3、 容豬密度和豬舍容積:
提高冬季舍溫,節約建築面積,豬舍的容積決定豬舍的高度,通道地坪至天花板的豬舍高度,不低於2.5-3米,豬舍的容積應當因地制宜。
4、 豬床結構
豬床指豬躺卧的地面,地面材料的導熱性對豬的影響較大。
豬床必須保持乾燥,這個問題除依靠調教豬只不亂尿外,不應使豬床向糞尿溝方向保持一定的坡度。
豬床的坡度以1-3%為宜。各種地面最好有防水層,因潮濕的水泥地面熱量損失為乾燥水泥地面的兩倍,豬床表面應當平整,不留坑潔和尖利的碎石,但又不要抹得太光滑,以免豬打滑。
5、 清除糞快活系統:消除糞尿系統由糞尿溝和貯糞池組成。
一般糞溝寬度為80厘米,溝深在12-14厘米。
使用水沖清糞尿時,溝向貯糞池方向應有0.5-0.6%的坡度。
⑺ 怎麼建設豬舍最好
建設主要做好防寒保暖通風就可以了。
在建設豬舍的時候要注意欄舍要簡。豬舍不要造得過於豪華,達到防寒保暖通風就行了。並且出欄要適時。
如二元豬體重達到70公斤、內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國PIC豬105公斤時,為出欄的適時體重。
此外,生豬市場價格高時,體重相對越重越好;價格低時以體重輕些為好,減少飼料消耗,降低成本。
(7)農村豬舍設計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
據試驗,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
精料類型日糧中,豆料籽實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後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成分,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
每增一公斤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公斤,干物質消化率二者無差別,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然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飼料,如菜籽餅、棉籽餅、泔水等經過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⑻ 農村小型養豬舍圖片
圖片如下
(8)農村豬舍設計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豬戶在設計豬舍時,雖然本著以簡單最省錢的理念設計小型豬舍建造圖片,但在設計豬舍的選址是要充分考慮豬舍的排污與環保,豬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東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預先設計好肉肥豬的各種特發處理空間,做好消毒的隔離帶。如果是南方豬舍,還必須考慮南方在夏天太陽光的紫外線直照下,豬舍內的溫度與春季多雨的悶熱鬧氣溫。如果是北方豬舍,就必須北方極冷氣溫,設計好豬舍防凍系統,以保證豬捨生長環境!
⑼ 發酵床豬舍設計圖
豬舍是發酵床養豬技術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可以在原來豬舍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使用。一般要求豬舍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採光,通風良好。北側建自動給食糟,南側建自動飲水器,豬舍牆高3米,舍脊高4.5米。豬舍無臭。每間豬圈凈面積約25米2,可飼養肥育豬15~20頭。
發酵床分地上式和地下式兩種。地下式發酵床要先挖坑,深90厘米,坑挖好後將有機墊料放入;地上式要鋪成高100厘米左右。鋪墊發酵床的順序是:先將鋸末、土、微生物原種一層層鋪好,噴上鹽水和營養液,當填料至50%時,開始調節水分,使之達到60%~65%。豬圈墊料填滿後,放豬飼養。2~3個月後,發酵床底層成為自然繁殖狀態,中部形成白色的菌體,其溫度達到40~50℃,豬糞發酵後成為豬的飼料。
構建微生物發酵床豬舍時,需要考慮六個因素:
(1)飼養密度要恰當,一般以每頭豬佔地1.2~1.5米2為宜,小豬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2)發酵床床面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使之經常保持在60%左右,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門排濕;如過於乾燥,可通過定期噴灑活性劑進行調節。
(3)生豬入圈前要先驅蟲,防止將寄生蟲帶入發酵床,使豬重復感染發病。
(4)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及時補充微生物原種和營養液;每批豬出欄時,菌床一般要降低10厘米左右,應及時補充填料。
(5)飼料投喂,不可過量,每次投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以利於豬拱翻地面。糞尿成堆時,可挖坑掩埋。
(6)豬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葯品,防止傷害土壤微生物,影響微生物活性。
優良的發酵菌床可以連續使用5年左右,不用清理,豬糞只需每天翻埋一次。